越听越聪明:给幸福妈妈的第一本音乐胎教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对后世的音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自幼跟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他的音乐才华,8岁便开始登台演出。17岁那年,波恩宫廷资助他去维也纳,也就是在那时他与莫扎特有了短暂的接触。1792年,经海顿的指引,他再次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深造,在艺术上进步飞快,并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

贝多芬一生命运坎坷。26岁时听力渐渐衰退,50岁时完全失聪,只能通过谈话器与人交谈。但是孤寂的生活并没使他变得消沉,在一切进步思想都被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他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而奋臂呐喊,并写下了不朽的名作《第九交响曲》,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他的作品受18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很大的发展。

在音乐表现上,贝多芬几乎涉及当时的所有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

CD5:欢乐颂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

灿烂光芒照大地!

我们心中充满热情,

来到你的圣殿里!

你的力量能使人们

消除一切分歧。

在你光辉照耀之下,

人们团结成兄弟!


谁能做个忠实朋友,

献出高贵友谊,

谁能得到幸福爱情,

就和大家来相聚。

真心诚意相亲相爱,

才能找到知己。

假如没有这种心意,

只好让他去哭泣!


在这美丽大地上,

普世众生共欢乐。

一切人们,不论善恶,

都蒙自然赐恩泽。

它给我们爱情美酒,

同生共死的好朋友。

它让众生共享欢乐,

天使也高声共唱歌。

…………

其实,大家所熟知的《欢乐颂》就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终曲乐章。《欢乐颂》原本是德国诗人席勒的一首诗作,气势磅礴、意境恢宏。贝多芬是席勒的忠实崇拜者,这首《欢乐颂》也是贝多芬最钟爱的诗作之一,席勒在诗中所表达出来的对自由、平等生活的渴望,其实也正是一直向往共和的贝多芬的最高理想。贝多芬曾经说过:“把席勒的《欢乐颂》谱成歌曲,是我20年来的愿望!”直到暮年,经历了人生风雨历练之后,贝多芬才真正谱写了这部凝聚其一生力量和信念的鸿篇巨作。夸张的是,为了保持创作激情和状态,贝多芬先后搬了4次家。终于在埋头一年半之后,在1823年年底,这部伟大的音乐作品诞生了!

这是一首庞大的交响曲,意境深邃、气势磅礴,其终曲音乐的艺术感染力更是强烈,可以使孕妈妈从中领略到那种热情奔放、欢快幸福的感情,并促进胎宝宝大脑的发育。

如果孕妈妈有写孕期日记的习惯,还可以把这种听完音乐的美好感受凝聚笔端记录下来,让它成为孕期生活中最珍贵的一段记忆。

CD6:致爱丽丝

《致爱丽丝》是贝多芬非常著名的一首钢琴小品,其旋律优美、浪漫,节奏轻快而明朗,特别适合孕妈妈欣赏。

贝多芬是集西方古典乐派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的伟大作曲家。人们比较熟悉他的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和歌剧等大型作品,但是,他为数不多的器乐小品,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钢琴小品《致爱丽丝》就是典范之一。

关于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众说纷纭。其中受到广泛认可的观点,这首乐曲可能是作者40岁时(1810年)为他的学生——名叫伊丽莎白·罗克尔的女高音歌唱家所作。伊丽莎白·罗克尔是德国的女高音歌唱家,也是男高音歌唱家约瑟夫·奥古斯特·罗克尔的妹妹。1807年,14岁的伊丽莎白跟随哥哥来到维也纳,很快被贝多芬所接纳,成为他身边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伊丽莎白后来嫁给了贝多芬的朋友。贝多芬在创作这首乐曲时,两人保持着亲密的友谊,显然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那段时间,在贝多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叫爱丽丝或伊丽莎白的其他女子,爱丽丝是伊丽莎白的昵称。可以确认的是,贝多芬十分喜欢她。

贝多芬生前并未发表这支曲子,此乐谱发现于1867年。可能作曲家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无意之中作的这支曲子,在发表以后,引起轰动,现已成为钢琴初学者必弹的曲目之一。

乐曲以回旋曲式写成,主题纯朴亲切,刻画了一个温柔美丽、单纯活泼的少女形象。孕妈妈听着如此浪漫、优美、悦耳的音乐,可以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并给胎宝宝以安宁感和优美感,促使母子身心健康。

胎教故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讲述了一个关于诚实的故事,孕妈妈在欣赏浪漫、优美的钢琴曲《致爱丽丝》之后,不妨给胎宝宝讲述一下这个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个贤明而受人尊敬的国王,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但却没有孩子。这件事情,使他很伤脑筋。有一天,国王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要亲自在全国挑选一个诚实的孩子,作为他的继承人。他吩咐人发给每个孩子一些花的种子,并宣布:“如果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么,那个孩子便是我的继承人。”

所有孩子都种下了那些花种子,他们从早到晚,浇水、施肥、松土,护理得非常精心。

有一个小男孩,他也非常用心地培育花种。但是,十天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依然如故,不见发芽。

终于,国王观花的日子到来了。无数个穿着漂亮服装的孩子们涌上街头,他们各自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每个人都想成为继承王位的王子。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当国王环视花朵,从一个个孩子面前走过时,他的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

孩子们都在争先恐后地说:“国王,我培育的花朵是最美丽的,请让我做您的继承人吧!”只有一个小男孩沉默不语,国王走到他面前,问道:“你为什么捧着空花盆呢?”

小男孩不开心地说:“尽管我悉心培育,但是真的很让人失望,我并没有培育出美丽的花朵。”

国王听了小男孩的回答,终于转忧为喜了,他高兴地说:“这个小男孩就是我的继承人。”

大家都很不解,原来国王发给孩子们的花种都是煮熟了的种子,并不能培育出美丽的花朵。

那些捧着美丽花朵的孩子们,个个面红耳赤,因为他们播种下的是另外的花种子。

CD7:月光奏鸣曲

《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又名《月光奏鸣曲》。“月光”这一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但广泛认可的是源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施塔布(1799—1860)形容这首乐曲的第一乐章为“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耀的湖面上一只摇荡的小舟”。这部作品,贝多芬也称“好像一首幻想曲一样”,《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古典音乐风格开始向浪漫主义风格转变的作品之一。

这首作品充满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幻想,在作品结构上也充分表现了自由、即兴的性质。

第一乐章为三部曲式。乐曲在徐缓的长音和不断流动的三连音衬托下奏出如歌的主题,宁静中隐含着忧郁压抑的情绪,整个乐章充满深刻动人的丰富情感,细腻地表现了内心的苦楚和波动。

第二乐章为复三部曲式,采用了小步舞曲的体裁,曲调优雅轻盈而富有生机。这是一个过渡性的乐章,似乎是瞬间留下的微笑使悲哀的心灵暂时得以解脱。

第三乐章是全曲的高潮,以奏鸣曲形式写成。主题如不可遏制的冲突和热情爆发了出来,具有戏剧效果,也似乎在诉说战胜苦楚以后取得的胜利。

孕妈妈在怀孕以后身体易出现疲劳,尤其是在怀孕早期,妊娠反应往往令孕妈妈难以忍受。为了缓解身体的疲劳,转移注意力,听听贝多芬的这首奏鸣曲是很有帮助的。除此以外,孕妈妈还应该及时补充营养物质,味道可口的干果、小点心、水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可以让孕妈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胎教故事:《月光曲》

贝多芬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据说是这样谱成的。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过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先生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庞清秀,可是双目失明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你爱听吗?我再给你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贝多芬离开了茅屋,飞奔回到客店,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下来。(这首钢琴曲创作于1801年,当时贝多芬耳疾日重,失恋的创痛尚未平复,在痛苦的心境中,他写出了这首钢琴曲。)

CD8:田园

《田园》交响曲,又名《F大调第六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并由其亲自命名为《田园》。本乐曲大约完成于1808年,是贝多芬少数的各乐章均有标题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强的一部。这部作品正表现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是一部体现回忆的作品。这部作品于1808年在维也纳首演,由贝多芬亲自指挥,在首演节目单上,他写道:“乡村生活的回忆,写情多于写景。”整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

贝多芬曾经明确地提出:“《田园》交响曲不是绘画,是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孕妈妈在欣赏这首世界经典名曲时,是否也可以联想到一幅宁谧悠然、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的美妙画卷呢?

优秀的胎教音乐是心灵的语言,它往往能使孕妈妈张开想象的翅膀,随着优美的旋律,翱翔在美丽的世界。而这样的心境本来就是孕妈妈给予胎宝宝最好的胎教。

胎教故事:《树叶娃娃》

秋天到了,白云在天上飞,秋姑娘唱着丰收的歌谣送来了一阵阵凉爽的风。红叶娃娃、绿叶娃娃在树枝上摆过来摆过去。有一天,秋姑娘张开双臂,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红叶娃娃一个一个跳下树枝,落在秋姑娘的怀抱里。树上的绿叶娃娃着急地喊:“别跳,别跳,危险!”红叶娃娃的心里害怕地想:“是呀,我这么小,落下去干什么呢?”

红叶娃娃们刚来到地上,就赶上了一场秋雨。有的红叶娃娃吓得哭起来。这时,几只小蚂蚁爬到红叶娃娃的前面说:“小树叶,谢谢你给我们挡住了风雨。”红叶娃娃高兴地说:“不用谢,小蚂蚁,能为你做点事情,我们很高兴。”又过了一会儿,一只小鸟飞过来说:“可爱的小树叶,我们家的房子漏雨了,你能帮我们修一修吗?”红叶娃娃说:“我们很愿意。”雨停了,红叶娃娃们跟着秋姑娘来到小河边,几只小瓢虫看见了,大声地喊:“小树叶、小树叶,我们要过河,你给我们当小船吧!”红叶娃娃送小瓢虫过了河,瓢虫们一起说:“谢谢你们,我们一起去旅行吧。”红叶娃娃们说:“不,我们要留在这里,一起变成一条红色的被子,盖在树妈妈的身边。”

来年,还会有满树的绿叶娃娃在春风里跳舞,不是吗?

秋高气爽,晴空万里,白云飘飘,树叶纷纷坠落,万物和谐而生,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田园画卷啊!小故事的语言风格也非常生动、可爱,相信胎宝宝一定会喜欢妈妈讲给他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