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信息披露公开、公平、公正是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必需的关键条件。正因如此,提高上市公司财务透明度以缓解内部管理层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已经在学术界和实践中达成了共识。然而,受会计确认、计量等因素制约,财务信息主要是企业过去经营情况的反映,缺乏对公司发展前景的直接描述,所以,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政府机构包括中国证监会都鼓励上市公司披露更多的前瞻性非财务信息,如公司战略、拟投资的项目、未来的发展规划、将要面对的风险,等等。
前瞻性非财务信息的优点在于可以突破会计准则的限制,可以直接向投资者描述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缺点在于其质量难以直接测度,容易被管理层操纵,即使遇到外部投资者的质疑,管理层也能够利用信息优势做出免责性解释。因此,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前瞻性非财务信息质量如何,目前尚缺乏系统、全面的理论分析与大样本的经验证据。本书拟在此有所突破,以期丰富相关的学术文献。
鉴于前瞻性非财务信息质量具有内在难以测度的特点,本书主要从披露动机和经济后果两个视角探究前瞻性非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基本思路是优质的上市公司是否披露了更多的前瞻性非财务信息,上市公司披露的前瞻性非财务信息能否为投资者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从而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本书主要分为四篇七章。其中第1篇两章:第1章为研究背景、意义和创新;第2章为国内外文献综述和简要的文献述评。第2篇两章,主要基于披露动机的视角:第3章探讨高价值的公司是否愿意披露更多的非财务信息;第4章则以上海社保基金腐败案的外生冲击作为自然实验,进一步探讨当公司失去政治关系后,其非财务信息披露水平是否显著增加。第3篇两章,主要基于披露经济后果的视角:第5章研究了前瞻性非财务信息能否缓解公司内部管理层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使公司能够在资本市场上获得适合自身发展的资源以避免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从而提高投资效率,同时从公司治理和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了非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状态依存性”;第6章则关注的是前瞻性非财务信息的重要构成部分——风险性信息能够提高股票定价的准确性。第4篇一章,即第7章,主要是本书的研究结论、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
本书主要适合会计方向的学者、博士生和高年级的硕士生阅读,并且需要对信息披露的前期知识具有一定的储备。阅读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欢迎批评指正。
谭有超
201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