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意十年:天津中天建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十年作品集(2004 — 2014)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格调竹境

项目名称:天津格调竹境住宅小区

建设单位:天津泰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天津市河东区中山门虎丘路

建筑面积:144000平方米

竣工时间:2010.03

现代中式风格的发展经过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探索和实践后,于21世纪之初陆续出现了实践后的成品。格调竹境项目正是这个阶段出现的现代中式的经典,也是中式风格实践第一次在高层建筑上的突破,它将传统的特质和现代技艺联系在了一起。同时,设计师在中式的命题下,又完美表达了自己的设计理念——试图在自我挣扎中努力给这个单调的城市以一种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建立起行走尺度与骑车尺度间的质感,为这个城市背后的细腻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本项目坐落于天津城郊的东南部,规划上充分考虑了小区与城市肌理及空间形态的相容,组团式的组合关系也考虑到了城市视点的需求。建筑顶部的错落组合为该片区的城市天际线贡献了精彩的段落。同时,设计者充分利用场地地形,兼顾本项目内部的组团关系和易辨性及归属感。规划考虑到以虎丘路为中山门社区的内部道路,在西侧布置4~6层条形住宅。为了协调虎丘路的道路尺度,设计者将最低的18层住宅楼布置在虎丘路一侧,并使建筑方向与道路垂直,强调城市肌理的延续关系。而沿南侧4号路,从1栋18层板式到3栋26层点式住宅一字排开,城市景观在错落和形体对比中得到丰富。在项目东侧,塔式高层布置随月牙河及快速路的弧形建筑朝向顺应变动。

设计师将空间句法分解成“动词”与“名词”两大部分。由“动词”构建整个建筑的框架,简洁的现代主义结构如同白话文般构成文章的基调。“名词”则是中国传统元素的复制、提炼与简化,它是嵌入白话文中的文言文。经过筛选的中式构件,如回格窗、冰盘纹、马头墙等被一一镶嵌于现代句法中,最终完成整个建筑空间的表达。在保持现代句法的同时,传统元素作为意象唤起人们心中对于传统的记忆。

将“分解、造型、镶嵌”的空间句法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并尽可能地化体为面、化面为线,分解建筑体量,展现出“线”独特的东方神韵。中国传统艺术,包括绘画、音乐、诗歌、建筑等方面都无不具有线性的特征。更重要的是线的表现力,而非体量感,这虽与西方古典艺术审美相去甚远,但却在某方面与现代艺术有着相通之处。

南入口处会所的建筑体量相对弱化,将原本单体块的建筑分解成4个单体,各单体由廊道连接,底层架空,并布置室外楼梯、水池、竹林等小品。又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相互的过渡,这种空间多层次的相互渗透令人联想起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散式布局,接近传统庭院的宜人尺度则弱化了高层所带来的压迫感。

传统的中式住宅的入口空间是由大门进入庭院,再由庭院进入厅堂。这种入户形式也在设计上得到了体现。在主体墙的外面复建了一道外墙,由此所形成的狭窄空间营造出一种园林式的入户氛围,可在回家的体验中获得一种更接近于传统的尺度,同时削弱了高层所带来的距离感。

首层平面

二层平面

立面图

山墙的处理沿袭了传统徽派建筑的做法。由于新住宅的体量与徽派建筑迥异,生硬的照抄已不现实,设计师转而将传统元素进行提炼改进,以寻求意韵上的相似。取代传统山墙的黛瓦,顶部采用挺拔的工字钢修饰山墙,并且山墙面的尺度大大超出了传统山墙的尺度,这与高层建筑的体量是相协调的。

会所入口及入口道路上的建筑均采用了架空处理,解决了用地紧张的矛盾,其巧妙的设计也使其入口视线更为通透,配以坡道、水池、竹林等小品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入口会所的小庭院尺度适宜、亲切,和中央主庭院形成强烈的对比。使高层社区和城市之间有了一个适宜的缓冲空间。

钢构架在传统中式样式立面上的运用,是新中式在材料和构成上新的发展方向,也是项目在传统和现代主题上的重点,更是公司在设计理念上继承传统立足于现代的设计美学。在格调竹境中以质感轻盈的钢管与铝板取代传统厚实的瓦片,诠释出传统坡屋顶的线条感。双层交错排列的钢管演绎着“瓦屋面”,屋檐处的转折恰到好处地传达出了传统“飞檐”的意韵。

通过围墙的过渡,使建筑本体与入口衔接的地方与周边景观及空间连接,通过压低为一层高的院墙入口,减少回家的人对高层入口尺度的压迫感。从院墙门入口进入小型封闭庭院,再从庭院进入公共大堂,使人有种近似于四合院从街道或胡同回家的空间层次感。这种处理通过缩小尺度及园林景观的作用,强化体现“中式”意境的感觉。

粉墙黛瓦、绿树叠石、小桥流水,亲切怡人的中式庭院仿佛高层住宅中的绿岛。这里,作为名词的中式元素并非只是纯粹的徽派风格,而是掺揉了很多北方民居院落式的空间元素,甚至还有江南园林借景的手法。传统是重生后的传统,现代则是凝练后的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