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司法进化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刑法学

当代中国重大刑事法治事件评析[1]

主讲人:赵秉志,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闫立,上海政法学院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时间:2012年9月18日下午

一、前言

法治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刑事法治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这其中,既包含党和国家决策领导层的政治智慧,也凝聚了民众、学者参与的力量;既体现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步伐,也反映了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日益觉醒和人权保障观念的不断加强。在我国刑事法治建设发展的进程中,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刑事法治事件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刑事法治事件,有的体现为个案(如林彪、江青反革命案),有的则体现为一类案件(如危险驾驶及肇事行为),有的则体现为相关立法行为和政治决策。

与一般案件相比,刑事法治事件具有两个方面的明显不同:一方面,刑事法治事件通常都是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公共事件。由于多涉及公民的自由、公正等基本权利或者某种敏感的社会心理、社会现象,经由媒体报道后,刑事法治事件往往都会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进而上升为社会公共事件。另一方面,刑事法治事件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案件本身,它还包括了国家立法、司法、行政等机关和部门所采取的立法反应、司法对策和行政措施。因此,对刑事法治事件的理性处理,不仅有利于解决具体的个案,而且还能推动我国刑事法治甚至整个法治与社会的进步。

在我国刑事法治建设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刑事法治事件犹如铺路石,不断地铺就我国刑事法治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光明大道;亦如沧海中的明珠,不断折射出现代刑事法治的理性之光。在此,拟就当前我国发生的死刑制度改革、新疆“7·5”事件、危险驾驶及肇事行为的治理、足坛反“假赌黑”风暴等热点刑事法治事件,予以简要评析。

二、中国死刑制度的改革

(一)事件回顾

死刑改革问题是当前我国刑法立法、司法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切实推进死刑制度的改革,首先关乎我国社会文明发展、人权事业进步和刑事法治完善的自身需要,我国1997年刑法典虽然规定了68种犯罪的死刑,但很多都是备而少用或者基本不用,并且限制、逐步减少死刑已经成为国内法律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共识,我国死刑制度亟须因应法治与社会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调整。其次,进行死刑制度改革也是国际大势所趋:据统计,截至2009年6月30日,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废止了死刑,其中,废止所有犯罪死刑的国家和地区多达95个,废除了普通犯罪死刑的国家和地区为8个;事实上废止死刑的国家和地区为35个(以过去10年未执行一例死刑并表示今后也不执行死刑为标准)。也就是说,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废止死刑的国家和地区已多达138个。[2]在死刑改革的这种国内动因暨国际背景的综合作用、影响下,因应死刑制度改革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死刑制度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1.死刑复核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

新中国成立后,死刑复核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刑事法律制度很早即被立法所确认;同时,由于对死刑复核权的性质及归属存在不同的认识,因而在一系列的法律文件中,死刑复核权的归属曾在最高人民法院与高级人民法院之间来回交接。

1978年我国恢复重建社会主义法制以后,1979年的刑法典和刑事诉讼法典均规定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案件的复核权。然而,由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治安的严峻形势及对之的严重关注,死刑案件复核权几经演变:(1)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于1980年、1981年两次作出决定,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行使部分死刑案件的复核权。(2)随着20世纪80年代初期“严打”斗争的展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相关法律,为“严打”斗争提供法律根据。1983年9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的决定》对该法第13条进行了修改,规定“杀人、强奸、抢劫、爆炸以及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判处死刑的案件的核准权,最高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得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行使。”以此为根据,1983年9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出了《关于授权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部分死刑案件的通知》,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和解放军军事法院核准杀人、强奸、抢劫、爆炸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犯罪死刑案件。如此,即形成大部分普通犯罪案件死刑复核权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共同执掌的局面。(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打击越来越猖狂的毒品犯罪,1991年至1997年间,最高人民法院又陆续授权云南、广东、广西、四川、甘肃、贵州等六省、自治区的高级人民法院对毒品犯罪的死刑案件行使核准权,如此又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同种案件之死刑复核权因省区的不同而分别由高级法院和最高法院分掌的格局。(4)经全面修订的1996年新刑事诉讼法典、1997年新刑法典再次确认了死刑案件应统一由最高人民法院行使复核权。但是,最高人民法院于1997年9月26日又下发《关于授权高级人民法院和解放军军事法院核准部分死刑案件的通知》,仍以前述1983年修正的《人民法院组织法》为法律根据,继续维持二元制,即由最高人民法院和省级高级人民法院共同行使死刑核准权的死刑复核体制。不过,长期的司法实践检验和相关理论研究表明,这种二元制的死刑复核体制具有种种无法克服的弊端,如各高级人民法院死刑适用标准不统一以及死刑二审程序与复核程序合而为一,造成死刑案件把关不严,案件质量得不到保证,甚至出现少数冤假错案等,因而使得死刑复核程序对死刑适用的实际控制效果大打折扣,人权保障功能难以真正发挥,而且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我国宪政原则发生直接冲突。

有鉴于此,在长期酝酿准备和中央司法体制改革决策的基础上,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将《人民法院组织法》原第23条修改为第12条,即“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该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至此,历经27年的沧桑,承受了多年的质疑,被称为“中国司法体制改革中最勇敢的一步”终于坚定地迈出了。死刑复核权走过了27年漫长的下放之旅而终于得以回归最高人民法院,从而为中国法治史留下了一段回味无穷的特殊记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漫漫27年的下放与回归,使得死刑复核权成为考察中国法治改革、人权状况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特殊标本。

2.出台《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两个司法规定性文件

关于证据制度,我国1996年新刑事诉讼法典的规定只有八条,原则、笼统,操作性不强。为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先后于1998年、1999年出台了一些具体的规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刑事诉讼证据规则。但总体上看,我国的刑事证据制度仍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难以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与此同时,自2007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以来,虽然各地公检法机关和广大刑事辩护律师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和标准办案,侦查、起诉和刑事审判案件质量总体是好的,但因制度不完善、执法标准不统一和办案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案件质量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3]

死刑案件人命关天,在认定事实和采信证据上绝对不容许出任何差错。为了能从源头和基础工作上切实把好事实关、证据关,根据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总结近年来的司法实践经验,特别是办理死刑案件的实际,针对办案中存在的证据收集、审查、判断和非法证据排除尚有不尽规范、不尽严格、不尽统一的问题,经过充分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联合制定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并于2010年6月13日公开发布。

这两个证据规定的颁行是我国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是我国深入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民主化、法治化的重要标志。因此,可以说,这两个证据规定对政法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特别是死刑案件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对于完善我国刑事证据制度,提高执法办案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取消了13种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并免除年满75周岁老年人的死刑

2010年8月23日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由于修法内容重要、修法幅度较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关于死刑制度的两个方面的改革。

首先,《刑法修正案(八)(草案)》明确规定取消了13种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根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的规定,这13种死刑罪名主要可分为三类:一是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9种,分别是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二是侵犯财产罪1种,即盗窃罪;三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3种,即传授犯罪方法罪,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

从总体上看,《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取消的13种死刑罪名主要具有两个特点:第一,从法律性质上看,均属于经济性、非暴力犯罪。在《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取消的13种死刑罪名中,前10种犯罪既属于经济性犯罪,也属于非暴力犯罪;后3种犯罪虽然不属于经济性犯罪,但属于非暴力犯罪。事实上,由于经济性、非暴力犯罪侵害的客体与死刑所剥夺的生命权之间不具有对称性,因此废除经济性、非暴力犯罪是国际的大趋势。《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的这一改革,也体现了我国对废止死刑国际潮流的顺应。第二,从司法适用上看,这些犯罪的死刑均属于备而少用、基本不用。司法实践表明,《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取消的13种犯罪都属于司法实践中较少适用死刑的犯罪,其中有些犯罪,如传授犯罪方法罪、盗窃罪,自1997年全面修订刑法典之后,基本就没有被适用过。

其次,《刑法修正案(八)(草案)》明确规定年满75周岁的老年人免死。《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第3条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4]《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的这一规定,意义重大。这是因为,与一般成年人相比,老年犯罪人的智力和控制力明显下降,人身危险性程度较低,一般不会再去实施严重犯罪,且他们年事已高,对其适用死刑既不人道,意义也不是很大。同时,我国自西周至民国数千年的刑法史中一直有老年人犯罪从宽乃至免死的法律文化传统;当代世界上某些保留死刑的国家(如俄罗斯)或者地区(如我国台湾)的刑法也明确规定对达到一定年龄的老年人不适用死刑,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国际公约也积极倡导对老年人不适用死刑。并且,在司法实践中,对高龄老年人适用死刑的情形也往往会引起社会的争论。因此,《刑法修正案(八)(草案)》适应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规定对高龄老年人不适用死刑,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二)法理评析

1.死刑制度改革意义重大

死刑制度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国家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在刑事法治建设中的一项基本体现。因此,无论从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角度,还是从有利于维护死刑案件当事人基本人权和合法诉讼权利、促进死刑立法和司法发展的角度,我国当前进行的死刑制度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死刑的适用标准。

法制统一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死刑适用,“人命关天”,因而在一个崇尚公正的法秩序的现代法治社会里,保证死刑适用标准的统一是当然的选择。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司法者对于死刑制度的理解及对死刑适用条件的把握必然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差异。各地对死刑案件适用法律的实体标准和证据标准在掌握上也难免产生不一致。例如,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来行使死刑复核权,本地区社会及政治层面的考虑必然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而如果从全国范围考虑,其适用死刑的条件则可能掌握得不够严格和安当。因此,我国将死刑案件的核准权统一收归由最高人民法院行使,并专门针对死刑案件中的证据适用等问题出台《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规范刑事案件特别是死刑案件证据的收集、审查和采信。这对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死刑案件适用法律的实体标准和证据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有利于加强对死刑案件被告人的权利救济。

死刑制度改革,保障人权是基础。当前,我国进行的死刑制度改革也具有保障死刑案件被告人人权、强化死刑案件被告人权利救济的重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充分发挥最高法院对地方法院审理死刑案件的监督作用,进而有助于促进对死刑案件被告人的人权保障。死刑复核程序的存在,为死刑实际适用设立了一道有力的屏障,可以有力地防止死刑被滥用或者被错用。2004年3月10日,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其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到,最高人民法院“全年共审结死刑复核案件和刑事再审案件300件,同比上升16.28%。其中,维持原判182件、改判94件、指令下级法院再审24件。”改判和指令再审的案件占全部审结案件的39.33%。可见,最高人民法院对下级法院的监督力度是非常大的。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复核权,会对下级法院审理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形成切实有效的监督。对于被判刑人而言,无疑意味着在其生死关头,仍有一道屏障来救济其权益,避免错杀无辜。

二是有利于避免死刑案件取证中的不法行为,保障死刑案件被告人的人权。《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系最高司法机关专门针对刑事案件特别是死刑案件的证据适用问题而作的司法解释。其中,《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共41条,内容涉及证据裁判原则、程序法定原则、证据质证原则和死刑案件的证明对象、证明标准以及证据的分类审查与综合认定等。《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共15条,主要包括实体性规则(主要是对非法证据特别是非法言词证据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和程序性规则(包括具体审查、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和对证据合法性的证明责任、证明标准及侦查人员出庭作证问题)。从内容上看,这两个证据规定对我国进一步加强死刑案件的证据审查,排除刑事案件中的非法证据,切实保障死刑案件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

事实上,自死刑复核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以来,全国死刑案件的适用标准得到了统一,死刑案件的审批质量也得到极大的提高,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数量大幅减少,大大加强了司法领域的人权保障。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2007年11月23日在全国法院司法改革工作会议上就表示,该年判处死缓的人数,第一次超过了多年来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人数,进一步体现了慎用死刑的政策。[5]另据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黄尔梅大法官作客人民网与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办、中国法院网联合举办的两会访谈,同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时透露,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以来,因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量刑不当、程序违法等原因而不核准的案件占复核终结死刑案件的15%左右,也就是说,有一成半的死刑犯在最后关头被最高法院“刀下留人”,挽回了生命。[6]

第三,有利于推动我国死刑立法的进一步改革,从立法上减少死刑的罪名数量。

在立法上,我国1997年刑法典规定了多达68种死刑罪名。立法上的死刑罪名过多给我国刑法抹上了重刑化的色彩,并因此受到许多国际人士的诟病。也正是考虑到我国死刑罪名过多的现状,我国《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对死刑制度进行了改革,不仅取消了13种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取消死刑罪名的比例超过当前我国死刑罪名总数的19%,而且还规定免除已满75周岁老年人的死刑。如果《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的这些规定最终能够获得通过,将不仅意味着我国成规模地从刑法立法上减少了死刑的罪名数量,而且也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死刑立法的完善,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与这13种被取消死刑的犯罪相近似的其他犯罪的死刑废止。

事实上,我国刑法典中与上述13种被取消死刑的犯罪性质相近似的死刑罪名还有相当的数量,如集资诈骗、组织卖淫、运输毒品等。如果《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中的13种死刑罪名能被取消,那么必将有利于推动与这些犯罪相近似的其他犯罪的死刑废除。实际上,在《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的研拟过程中,已有最高司法机关和部分专家学者提出,应当将与《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中13种死刑罪名相近似的其他数种犯罪(如集资诈骗罪、组织卖淫罪、运输毒品罪、伪造货币罪等)的死刑也取消,此种主张也引起了立法机关的重视并表示应积极研究。事实上,这些犯罪,除了它们都属于非暴力犯罪,其侵害的客体与死刑所剥夺的生命权不对称外,其中一些犯罪还具备取消死刑的特殊理由。例如,集资诈骗罪属于智能犯罪,通常被害人也有一定的过错,并且在《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取消了其他所有金融诈骗罪死刑的情况下,单纯保留集资诈骗罪的死刑难以体现立法的平衡;组织卖淫罪从犯罪性质和危害程度上看对人身权利的侵害并不明显,不符合刑法典总则规定的“罪行极其严重”的死刑适用标准;运输毒品罪本身也不属于最严重的犯罪,并且在实践中,运输毒品者通常是一些被利用者且多为偶犯,而非毒品犯罪中最危险、最严重的罪犯。因此,对这些犯罪都不应当保留死刑。我们相信,《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关于死刑规定的最终通过,将有助于推动集资诈骗罪、组织卖淫罪、运输毒品罪等与《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中所取消死刑犯罪相近似的其他犯罪的死刑废止。

第四,有利于提升国家和政府形象,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客观地讲,中国目前还不具备全面废止死刑的条件,但大幅度地限制、减少死刑适用是符合中国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的。这是因为,死刑适用过多,不仅不符合社会主义国家刑罚之改造人、教育人的宗旨,也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而形成“和谐社会”的有利氛围,更有损国家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将死刑案件的复核权全面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严格死刑案件的证据适用,并从立法上切实减少死刑罪名的数量,对于提升国家和政府保障人权、慎用死刑的国际形象,以赢得国际社会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支持,积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政治意义。

2.关于进一步深化死刑制度改革的构想

尽管当前我国死刑制度改革的成效显著,但综合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和相关国际背景来衡量,我国死刑制度改革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关于如何切实推进我国现阶段的死刑制度改革,包括刑事法律界在内的社会各阶层提出了不少看法,其中,“保留死刑,逐步削减,最终废止”的观点得到了普遍赞成,为大多数人和司法实践所接受。以此为基础,中国死刑制度改革,应在现阶段保留死刑制度的基础上,分阶段、分步骤、分类型地逐步废止死刑罪名。在具体步骤上,可以考虑先废止非暴力犯罪(包括经济犯罪)的死刑,接着废止非致命性暴力犯罪的死刑,在条件成熟时再废止致命性暴力犯罪的死刑,从而达到彻底废止死刑的目标。而当前,如何有效地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逐步、分批并成规模地废止非暴力犯罪的死刑,乃是中国死刑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

进言之,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我国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改革、完善我国的死刑制度:

(1)严格限制死刑适用的对象范围

关于死刑禁止适用的范围,我国刑法典第49条规定了两种,即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从我国古代限制死刑适用的文化传统和死刑适用的国际标准看,我国现行刑法典禁止适用死刑的范围显然有些狭窄,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目前,正在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将年满75周岁的老年人纳入禁止适用死刑的对象范围。这是我国死刑立法改革的一个积极探索。不过,在审议过程中,也有不少人对之有不同意见:其一,应否对老年人禁止适用死刑?一些人担心对老年人禁止适用死刑会破坏适用刑法平等原则,可能导致老年人大量实施严重犯罪;但更多的人认为,对老年人禁用死刑,符合刑法人道主义精神,并且也不违背惩治和防范老年人犯罪的现实要求。其二,应对什么年龄段的老年人禁止适用死刑?对此,有人认为将免死的老年人年龄确定为年满70岁比较妥当,也有人认为应规定为年满75岁。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中,有的规定为60岁(如蒙古),有的规定为65岁(如俄罗斯),也有的规定为70岁(如菲律宾),还有的规定为80岁(如我国台湾地区)。其三,对老年人不适用死刑的年龄是指犯罪时的年龄还是指其被追诉、判决时的年龄,认识不一。其四,对老年人不适用死刑是否应当排除某些犯罪(如故意杀人罪),人们的认识也不一致。

对于上述这些争论,我和其他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应当对判决时年满70周岁的老年人一概不适用死刑。这是因为,一方面,这符合当前社会条件下我国对老年人年龄界定的通常认识和我国社会的实际。据有关统计,当前我国男性公民的平均年龄是72周岁,将老年人免死的年龄限定为75周岁,受益范围太小。另一方面,这也能充分地体现我国历史上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理的“恤刑”传统,并有助于贯彻当前我国确立的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

除了老年人,按照有关国际公约的要求和其他一些国家的立法经验,不宜适用死刑的对象还有其他一些,如新生儿的母亲、精神障碍人等,对此也需要积极研究和实践探索,待条件成熟时予以立法贯彻。

(2)尽可能逐步、成规模地减少非暴力死刑罪名的数量

当前,全面废止死刑在中国现实情况下难以一蹴而就,中国死刑制度改革只能逐步推进。

其一,可考虑尽快取消那些适用相对较少的非暴力犯罪的死刑。我国现行刑法典分则所规定的非暴力死刑罪名,有很多是经济性的,在司法实践中适用较少;有的尽管不是经济性的,但也很少适用死刑,甚至从未适用。《刑法修正案(八)(草案)》所选择删去死刑的13种罪名,均是如此。不过,我认为,除了《刑法修正案(八)(草案)》选定的13种基本不用或者非常少适用的非暴力犯罪,对于其他一些适用相对较少的犯罪也应当考虑尽快取消其死刑。

其二,对其他非暴力犯罪的死刑也可考虑逐步废止。有一些犯罪虽然是非暴力犯罪,但因其性质恶劣、危害严重、社会关注高,民众对其保留死刑的呼声很高,如贪污罪、受贿罪。对这些犯罪,如立即取消死刑,在社会上遇到的阻力可能会比较大,但从死刑制度的长远发展来看,我国也应当逐步推进这些犯罪的死刑废止。如关于贪污罪、受贿罪的死刑问题,《刑法修正案(八)(草案)》虽未涉及,但在立法审议时,一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提出了当前应当研究废止贪污受贿犯罪死刑的见解,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凤凰卫视中文台“一虎一席谈”栏目播出了近一个小时的、以“贪官免死可不可行”为题的专题讨论节目,备受关注。我本人也应邀作为对谈嘉宾参加了这个节目的讨论。在相关的研讨中,有人认为,这两类犯罪的死刑适用在数量上并不是很大,世界各国惩治贪污受贿也并不以死刑为必要手段,因而可考虑予以废止;但也有很多人认为,对贪污贿赂犯罪废止死刑,并不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民意,可能在一定范围内造成某种司法不公,并为民众所强烈反对。不过,在我看来,不管是历史经验还是当前国内国际的司法实践都充分表明,对贪污罪、受贿罪适用死刑缺乏内在的合理性和根本的有效性,有必要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予以废止。

(3)充分发挥我国死缓制度的功效

死缓制度是我国刑法的独创。根据我国刑法典第48条的规定,死缓是死刑的执行方式之一,在性质上仍属于死刑的范畴。但实际上,适用死缓与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二者的效果却是“生死两重天”。考虑到死缓与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对象相同同时具有减少死刑立即执行的作用,因此死缓通常被认为具有替代死刑立即执行的积极功效,受到刑事法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重视。在死刑制度改革中,从限制、减少死刑立即执行适用的角度,对于当前不宜废止死刑的一些犯罪,如致命性暴力犯罪等,可以考虑充分发挥死缓对死刑立即执行的替代作用。

对此,我国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死缓的功效:一方面,要重视依法加强死缓的适用,尽可能采用死缓来替代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以有效限制和减少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数量;另一方面,为了充分发挥死缓的功效,防止死缓犯过早出狱,影响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适用,有必要延长死缓的实际执行期限,以强化死缓的刑罚惩罚严厉性。在这方面,《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不仅限制了死缓的减刑,对死缓犯在二年期满后应减为无期徒刑或者20年有期徒刑及死缓累犯的进一步减刑作了限制,而且对死缓的假释也作了限制,规定死缓犯假释的实际执行刑期必须达到20年以上或者18年以上。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新疆“7·5”事件的法治启示

(一)事件回顾

2009年7月乌鲁木齐发生骚乱,亦称“7·5”事件。从刑法学的角度看,“7·5”事件是指在境外三股势力的组织、煽动下,于2009年7月5日起在我国新疆地区发生的一系列犯罪活动的总称,是典型的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杀暴力犯罪活动,并具有鲜明的恐怖主义色彩。

2009年6月26日,广东省韶关市一家玩具厂的部分新疆籍员工与该厂其他员工发生冲突,数百人参与斗殴,致120人受伤,其中新疆籍员工89人,2名新疆籍员工经抢救无效死亡。事件发生后,境外三股势力大肆炒作,借机对中国进行攻击,煽动上街游行示威;境内敌对势力与其遥相呼应。2009年7月5日晚20时左右,一些人在乌鲁木齐市人民广场、解放路、大巴扎、新华南路、外环路等多处猖狂地打砸抢烧杀。当晚就造成多名无辜群众和1名武警被杀害,部分群众和武警受伤,多部车辆被烧毁,多家商店被砸被烧。7月6日凌晨,乌鲁木齐市政府发布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紧急通告。截至7月12日,在“7·5”事件中,暴力恐怖分子砸烧公交车、小卧车、越野车、货车、警车等共计627辆,其中184辆车被严重烧毁;共导致633户房屋受损,总面积达21353平方米,其中受损店面291家,被烧毁的房屋29户,共计13769平方米。截至7月16日,乌鲁木齐“7·5”事件死亡人数已升至197人,直接经济财产损失达6895万元人民币。2009年8月20日以后,一小撮暴力恐怖分子在境内外敌对势力的策动下铤而走险,连续用针状物刺伤无辜群众,陆续有部分乌鲁木齐市民在公共场所被针状物刺伤,引发了群众的恐慌和不满。上述事件发生后,党和政府依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运用法律手段惩治各类犯罪分子,使新疆地区的稳控和各项善后处理工作及时有序地进行,总体形势趋好,各族群众生活趋于平静,社会秩序逐渐恢复正常。[7]

(二)法理评析

1.“7·5”事件的特点

经分析归纳,可以发现“7·5”事件具有以下新的特点:

(1)关于犯罪目的

目前,我国刑法并未明确“恐怖主义”的概念,但根据我国于2001年6月15日签署的《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恐怖主义是指“致使平民或武装冲突情况下未积极参与军事行动的任何其他人员死亡或对其造成重大人身伤害、对物质目标造成重大损失的任何其他行为,以及组织、策划、共谋、教唆上述活动的行为,而此类行为因其性质或背景可认定为恐吓居民、破坏公共安全或强制政权机关或国际组织以实施或不实施某种行为,并且是依各方国内法应追究刑事责任的任何行为。”近年来,境外三股势力迫于国际反恐的大背景,开始宣称自己是“非暴力”“与恐怖主义毫无牵连”的团体,以人权、民主、维护少数民族权利的幌子掩盖其分裂的本质。然而,从“7·5”事件来看,“疆独”犯罪活动谋求国家分裂的政治企图没有变,血腥暴力的恐怖主义本质也没有变。

(2)关于犯罪手段

为揭露“疆独”势力的暴力恐怖本质,我国公安部曾于2003年、2008年分两批认定了“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等4个恐怖组织和19名恐怖分子。而在“7·5”事件中,以民族分裂分子热比娅为首的“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成为主要策划者,该“大会”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渠道煽动闹事“要勇敢一点”“要出点大事”。“7·5”事件甚至出现了境外指挥、境内外同时行动的新型犯罪方式:在境内,为避免被贴上人人喊打的恐怖主义标签,“疆独”势力的行动方式从过去的恐怖袭击,演变为煽动、胁裹多人实施打砸抢烧,此举可能导致民族关系恶化,从而实现策划者的罪恶目的;在境外,中国驻荷兰使馆和驻慕尼黑总领馆均遭到“东突”分子的袭击。应该说,“疆独”势力在我国境内外同时实施暴力犯罪,表明其组织、协调能力得到提升,这种犯罪手段的变化应当引起注意。

(3)关于犯罪结果

“7·5”事件发生在2009年6月25日“韶关事件”之后、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之前,这充分表明,“疆独”势力精心选择了活动的时机,具有极强的预谋性。“7·5”事件造成逾千人死伤,制造了较大范围的社会恐慌和恶劣的国际影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发生的性质最恶劣、伤亡人数最多、财产损失最严重、破坏程度最大、影响最坏的一次暴力犯罪事件。此外,“7·5”事件与随后的针刺案件引起了乌鲁木齐市各族群众的极大愤慨,特别是“针扎事件”引发大规模的群众聚集游行,受害人及部分汉族群众对实施针扎行为的犯罪嫌疑人进行围殴,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

2.“7·5”事件对我国法治过程的启示

新疆“7·5”严重暴力犯罪事件震惊了中国乃至全世界。在境内外“三股势力”的精心准备、策划下,暴徒们在有着两百多万人口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大肆打砸抢烧,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让世人再次见证了“三股势力”的血腥与残忍。对于新疆“7·5”事件的本质,我们应当具有清醒的认识:这次事件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一系列有预谋、有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具有反国家、反民族、反人类之性质。新疆“7·5”事件对于我国刑事法完善乃至整个法治建设具有以下几点重要启示:[8]

(1)应当尽快加强社会安全预警立法

种种迹象表明,境外三股势力对“7·5”事件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精心准备。“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等现代通信工具,在境外遥控指挥境内的民族分裂分子,利用网络散播谣言,迅速聚拢起大批不明真相的群众上街聚集,导致事态迅速扩大升级,酿成骚乱。如此规模的准备,很难做到“神不知鬼不觉”,但“7·5”事件前,社会公众可以说是没有防备的,这也反映出我国社会安全预警体系的缺失。根据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四种类型,该法仅明确了前三者的预警体系,确定了相应的发布主体、预警级别和后续措施,但对社会安全事件的预警体系尚缺乏规定。事实证明,由于我国社会安全预警体系尚不够完善,使得情报研判与应急处置之间缺乏过渡,形成立法和工作机制的空白地带。当社会安全事件发生时,处置力量依据具体指令展开行动,通常缺乏充分准备和预防措施;社会公众作为潜在的被袭击对象,更是缺乏足够的警惕和防范,进而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当然,“7·5”事件的规模和危害的不确定性很强,时间、地点和方式也很难预测,这也是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有效防范日益猖獗的“疆独”犯罪活动,必须注重敌情预警,提高情报分析的准确性和预警体系的完备性。我们建议,应尽快加强社会安全预警立法,建立和完善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尤其是恐怖袭击进行预警,不断提高预警的准确度和时效性。

(2)完善关于恐怖活动犯罪的刑法规范

在“7·5”事件中,我国高度重视以刑事制裁手段打击犯罪分子,严格依法“从重从快”惩处肇事者,以维护社会稳定和法律尊严。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暴徒们聚众打、砸、抢、烧的行为涉嫌触犯刑法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具有极强的刑事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新疆“7·5”事件引发了对我国刑法规定的反思:我国1997年刑法典规定了第120条“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2001年《刑法修正案(三)》集中对刑法典中的相关罪名进行了修改补充,增设了“资助恐怖活动罪”等一系列反恐内容。但是,我国刑法并未明确什么是恐怖活动,而是规定了其他大量可能用来实现恐怖主义目的的具体犯罪,这些犯罪多散见于刑法典分则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五章侵犯财产罪、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由于我国刑法缺乏专门的反恐罪名,致使对于暴徒们在“7·5”事件中具有恐怖主义色彩的杀人、伤害、放火等暴力犯罪活动,只能按照普通罪名定罪量刑,难以体现反恐怖法治的特殊性。我们建议,将暴力破坏的犯罪类型从刑法典分则各章节中分列出来,结合恐怖主义目的,合并设置为专门罪名“恐怖活动罪”,为反恐怖斗争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彰显我国在反恐方面的决心和力度,同时与国际接轨。

(3)必须切实贯彻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

在果断处置“7·5”事件的同时,当地政府还组织警力依法留置、审查打砸抢烧犯罪嫌疑人一千余名。尽管“7·5”事件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但公安、司法机关在处理这一事件时,同样应贯彻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不能受非理性因素影响而违反法律规定。

宽严相济是我国现行的基本刑事政策,它对刑事司法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的影响。具体来说,公安、司法机关应甄别不同的犯罪人类型,区别对待:对于在事件中起组织、策划作用的犯罪分子,实施严重打砸抢烧杀行为的犯罪分子,应依法及时处置,给予严厉打击,这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之“严”的一面;对于在事件中被煽动、蛊惑甚至被裹胁的犯罪分子,没有实施严重打砸抢烧杀行为的,应本着教育、感化的方针,从而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之“宽”的一面。同时,还应根据局势变化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宽”和“严”的幅度与比例进行合理调整,适时强调打击和感化,切实达到“相济”的要求,以收到良好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7·5”事件中的少数犯罪分子大肆杀人、纵火,侵害包括老弱妇孺在内的无辜平民,其行为与民族习惯、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方式并无联系,而是违背了现代法治社会乃至人类共同的伦理价值。对于那些手段残忍、甚至具有恐怖主义色彩的犯罪分子,应根据其社会危害性与人身危险性,依法及时从严惩处。

(4)应高度重视善后恢复立法

“7·5”事件的直接后果是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对社会来说,其最大的危害莫过于社会秩序遭到破坏,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心理恐惧。此外,“疆独”势力还企图通过此次暴力犯罪事件,制造民族间的隔阂与矛盾。为消除此次事件带来的危害和影响,当地政府迅速组织各部门维护各民族群众生活秩序,采取各方面的措施,保证了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和调运。同时,事件的善后工作也得以迅速开展,除了鉴别死者身份之外,乌鲁木齐市政府还准备了1亿元的抚恤资金,对受害人的人身、财产损失进行弥补。目前,我国针对严重暴力犯罪的善后恢复立法还处于空白状态,没有建立稳定的长效机制。应该说,在类似事件发生之后,完善的法律机制可以使恢复工作迅速有序地展开,弥补各民族群众的物质损失与精神创伤,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正常生活的连续性。我们建议,应建立健全善后恢复立法,保证国家、地方财政的必要支出,为受害人和参与处置任务的军警等专业力量提供各种形式的社会援助,例如心理、医疗、法律、就业、住房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援助等。如此,不仅受害人或其家属能得到经济上的补偿,政府也能更充分地发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管理职能,动员全社会力量的参与,尽快营造正常的生产、生活和法律秩序以及和谐的民族关系。

四、危险驾驶及肇事行为的治理

(一)事件回顾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机动车辆数量和驾驶员人数猛增,无视交通管理法规的醉酒驾驶、飙车等危险驾驶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犯罪行为日益增多,诸如佛山黎景全醉驾致2死1伤案、三门峡王卫斌醉驾致6死7伤案、南京张明宝醉驾致5死4伤案、成都孙伟铭醉驾致4死1伤案、黑龙江鸡西张喜军酒驾致2死7伤案、河南安阳魏法照醉驾致8死3伤案等接连发生,引起了社会的严重关注。一时间,危险驾驶事件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在诸多危险驾驶肇事案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2008年发生在四川成都的孙伟铭醉驾致4死1伤案和2006年发生在广东佛山的黎景全醉驾致2死1伤案。

案例一,孙伟铭醉驾致4死1伤案。孙伟铭,男,汉族,1979年5月9日出生于西藏自治区,高中文化,成都奔腾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员工,无证驾驶7个月,有10次违章记录。2008年12月14日中午,孙伟铭与其父母在成都市成华区万年场“四方阁”酒楼为亲属祝寿,其间大量饮酒。16时许,孙伟铭驾车送其父母到成都市火车北站搭乘火车,之后折返至城东成东路向成都市龙泉驿区方向行驶。17时许,行至成龙路“蓝谷地”路口时,孙伟铭驾车从后面冲撞与其同向行驶的比亚迪轿车尾部。其后,孙伟铭继续驾车向前超速行驶,并在成龙路“卓锦乘”路段违章超越过道路中心黄色双实线,相继与对面车道正常行驶的福特蒙迪欧轿车、奇瑞QQ轿车发生碰撞擦刮,致长安奔奔牌轿车内张景全及尹国辉夫妇、金亚民及张成秀夫妇死亡,另一乘客代玉秀重伤,造成公私财产损失共计5万余元。经鉴定,孙伟铭驾驶的车辆碰撞前瞬间的行驶速度为134—138公里/小时;孙伟铭案发时血液中的乙醇含量为135.8毫克/100毫升,属于醉酒(血液中的乙醇含量在80毫克/100毫升以上即属醉酒)。2009年7月23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孙伟铭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孙伟铭当庭提出上诉。2009年9月8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改判孙伟铭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案例二,黎景全醉驾致2死1伤案。黎景全,男,汉族,1964年4月30日生于广东省佛山市,初中文化,佛山市个体运输司机。曾于1981年12月11日因犯抢劫罪、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2006年9月16日18时50分许,黎景全三次大量饮酒后,驾驶面包车由南向北行驶至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盐步碧华村新路治安亭附近路段时,从后面将骑自行车的被害人李洁霞及其搭乘的儿子陈柏宇撞倒,致陈柏宇轻伤。撞人后,黎景全继续开车前行,撞坏治安亭前的铁闸及旁边的柱子,又掉头由北往南向穗盐路方向快速行驶,车轮被卡在路边花地上。被害人梁锡全及其他村民上前救助伤者并劝阻黎景全,黎景全加大油门驾车冲出花地,碾过李洁霞后撞倒梁锡全,致李洁霞、梁锡全死亡。经检验,黎景全案发时血液中的乙醇含量为369.9毫克/100毫升,属于重度醉酒。2007年2月7日,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以黎景全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随后,黎景全提起上诉。2008年9月17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二审判决维持原判。但最高人民法院没有核准黎景全的死刑,将该案发回重审。2009年9月8日,广东省高院以黎景全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多起醉驾肇事案件经过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要求严惩醉酒驾驶、飙车等危险驾驶及肇事行为的呼声日益高涨。为了加强对酒后驾车行为的治理,2009年8月15日,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坚持以“四个一律”[9]查处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2009年9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针对黎景全案和孙伟铭案专门发布了《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案件法律适用问题新闻发布稿》。在该新闻发布稿中,最高人民法院明确了对黎景全案和孙伟铭案的定罪量刑,并首次提出了严惩醉酒驾车犯罪及有关法律适用等问题。

然而,在刑法立法上,我国并没有关于危险驾驶的专门罪名。在司法实践中,对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危险驾驶肇事行为多以交通肇事罪或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10],但也是只处罚肇事行为而不处罚危险行为,使得我国对危险驾驶的惩治相对延后,不利于对危险驾驶及肇事行为的刑事处理,因而被认为存在重大立法缺陷。因此,社会上关于针对危险驾驶行为专门设立独立的危险驾驶罪的呼声十分强烈。为了响应社会各界的呼声、强化对危险驾驶行为的刑法治理,同时也为了加大对危险驾驶行为的刑法惩治力度,2010年4月28日,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中建议研究在刑法中增设“危险驾驶机动车罪”。[11]随后,2010年8月23日提交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第22条亦专门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处拘役,并处罚金。”如果《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的这一规定能够获得通过,[12]我国刑法典对危险驾驶的惩治将大为加强,以前通常不作为犯罪处理的、没有造成实害后果的醉酒驾驶机动车、飙车行为在我国也将是一种犯罪,要受到刑法的制裁。

(二)法理评析

作为一个在当前讨论中还在不断深入的话题,危险驾驶及肇事行为引发了全社会的强烈关注,极大地强化了公众的交通安全观念,提高了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为我国进一步加强公共交通安全的规范化管理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而公众在对危险驾驶及肇事行为治理的争论中,也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法治观念。

从法理上看,对危险驾驶及肇事行为的治理绝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不仅仅是一个刑法问题。它不仅需要各种法律、行政措施的多方联动、综合治理,而且还需要在全社会树立一种注重安全驾驶的良好风气,加强社会监督和驾驶员自我监督的相互作用,共同营造并不断强化安全驾驶监督的良好社会氛围。

当然,在危险驾驶及肇事行为的综合治理中,刑法作为一种最后的手段,也是必需的。从刑法的角度看,对危险驾驶及肇事行为的治理应当司法与立法并重,在加强危险驾驶及肇事行为的刑事司法的同时,也要注重完善相关的刑法立法。

1.治理危险驾驶及肇事行为要合理运用司法手段

在《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关于危险驾驶的规定最终通过之前,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对单纯的危险驾驶行为很少动用刑罚手段。从刑法运用的角度看,司法实践中对危险驾驶及肇事行为处理的难点在于危险驾驶肇事行为的刑法定性和刑罚适用问题。

(1)危险驾驶肇事行为的刑法性质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对危险驾驶肇事行为多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但是,由于交通肇事罪的处刑较轻,因此对一些恶性危险驾驶肇事案件的处理无法较好地实现罪刑均衡,从而容易导致放纵犯罪,引发社会不满。实际上,近年来的危险肇事行为之所以引发社会的强烈关注,也主要缘于此。

为了准确认定危险驾驶肇事中的酒驾肇事行为性质,最高人民法院专门于2009年9月8日发布了《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案件法律适用问题新闻发布稿》。在该新闻稿中,最高人民法院明确指出:“行为人明知饮酒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对此类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伤亡的,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符合刑法规定。”这是对我国针对危险驾驶肇事行为传统司法的一个突破。从刑法法理上看,危险驾驶肇事行为的刑法定性需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

其一,根据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心态不同,可分别对行为人处以交通肇事罪或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在现实生活中,危险驾驶肇事的情形较为复杂:有的是严重危险驾驶(如严重醉酒驾车)并直接导致重大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有的则是危险驾驶发生事故后二次冲撞并致人伤亡或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对于危险驾驶肇事的这些不同情况,根据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心态不同,可分别依照我国刑法典第133条或者第115条第1款以交通肇事罪或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如果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出于过失,则成立交通肇事罪;如果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出于故意,则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而故意与过失的区分关键在于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分。

我国刑法理论上一般认为,在认识因素上,过于自信过失的行为人根据其个人经验、技术、体力以及工具、环境、天气、他人行为等因素通常认识到了避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则对避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没有认识,也不愿去认知;在意志因素上,过于自信过失的行为人完全排斥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听任危害结果发生。在危险驾驶肇事行为中,应该分析行为人是否认为自己能避免危害社会之后果的发生,进而再分析行为人的此种认识有没有充分、现实的根据。如果行为人所说的认为可避免结果发生的因素或者根据,在一般人看来不具有任何合理性,且在客观上根本不足以阻止危害结果发生,那么,该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在实际上即属于间接故意,而非过于自信的过失。

其二,在危险驾驶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伤的情况下,应根据逃逸的情形分别处以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者数罪并罚。

在危险驾驶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伤的情况下,因肇事逃逸而死伤的人,既有可能是原交通肇事的被害人,又可能是其他人。对此需要区分情况进行处理:(1)对于危险驾驶肇事构成交通肇事罪,行为人又逃逸致被害人死亡,一般可直接按照刑法典第133条加重处罚的规定处理,但如果行为人是对被害人实施二次碾压,则可以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对行为人数罪并罚。(2)对于危险驾驶肇事构成交通肇事罪,行为人逃逸时又过失致其他人死伤的,行为人可成立数个交通肇事罪,前后多个交通肇事罪构成连续犯,对犯罪人可从重处罚。(3)对于危险驾驶肇事构成交通肇事罪,行为人逃逸时又间接故意地致其他人死伤的,符合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应将前后两个犯罪以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数罪并罚。(4)对于危险驾驶肇事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行为人逃逸时又故意或者过失地致人死伤的,可处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交通肇事罪数罪并罚。

(2)危险驾驶肇事行为的刑罚适用问题

危险驾驶肇事犯罪的刑罚适用包括免予刑事处罚、缓刑的适用,对累犯、再犯的从重处罚,以及死刑的适用等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缓刑和死刑的适用问题。它们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对危险驾驶肇事犯罪处罚的宽与严,应当慎重处理:

其一,对危险驾驶肇事行为人,应当慎用缓刑。

长期以来,我国对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人,尤其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的交通肇事犯罪人适用缓刑较为普遍。社会上甚至因此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即交通肇事后只要赔钱就没事。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在当前我国危险驾驶犯罪突出的情况下,对危险驾驶肇事行为人应当慎用缓刑。一方面,危险驾驶本身就表明行为人具有较强的人身危险性,根据行为人的这一犯罪情节应当对其慎用缓刑;另一方面,在当前我国危险驾驶肇事犯罪较为突出的背景下,对危险驾驶肇事行为人慎用缓刑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宽中有严的体现,有利于惩治危险驾驶肇事行为,防止更多的危险驾驶现象出现。

其二,对危险驾驶肇事行为人,应当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

在黎景全、孙伟铭案件中,考虑到案件的严重危害后果和恶劣的社会影响,许多人都主张对黎景全、孙伟铭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适用死刑。但广东和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均以被告人系间接故意犯罪、犯罪时被告人驾驶车辆的控制能力有所减弱以及被告人归案后认罪、悔罪态度较好,积极赔偿被害方的经济损失,一定程度上获得被害方的谅解为由,没有对黎景全、孙伟铭适用死刑。这一刑罚的适用同时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认可。尽管对于广东和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裁决理由并不完全赞同,但我仍赞同两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做法,即对危险驾驶肇事行为人应当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少杀、慎杀”的死刑政策要求我们对犯罪人慎用死刑;另一方面,危险驾驶肇事案件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通常并非极其严重,不符合死刑的适用条件。因此,危险驾驶肇事案件中,只要被告人能够真诚悔罪,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损失,就不应对危险驾驶肇事行为人适用死刑。

2.治理危险驾驶及肇事行为要注意完善刑法立法

一系列恶性危险驾驶肇事案件使得人们对危险驾驶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社会上也因此掀起了一股要求修改刑法、严惩危险驾驶及肇事行为人的强烈呼声。许多学者、人大代表都主张在刑法典中增设有关危险驾驶机动车的专门犯罪。《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对此也作了明确规定。应当说,在当前社会状况下,我国确实有必要采取立法手段完善对危险驾驶及肇事行为的治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只有采取增设新罪名这一种立法方法。事实上,为了提高惩治危险驾驶行为的针对性和效果,我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刑法立法:

(1)适当提高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幅度

在我国刑法典中,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较轻,常常难以适应我国惩治恶性危险驾驶肇事案件的需要。为了遏制频繁发生的危险驾驶肇事行为,我国应当考虑适当提高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如可以将基本法定刑刑期由现在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提高到“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由“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提高到“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则提高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

(2)增设危险驾驶罪,并合理设置其罪状和法定刑

针对危险驾驶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我国《刑法修正案(八)(草案)》规定了危险驾驶罪。该草案第22条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处拘役,并处罚金。”这一规定为我国完善惩治危险驾驶行为的刑法立法迈出了重要一步。不过,对于这一规定,也有一些不同的认识:一是我国刑法是否有增设危险驾驶罪的必要?有学者从刑法的谦抑性、规定的可操作性、惩罚的力度、法条关系的处理和规定的社会效果等角度,认为我国刑法没有必要增设危险驾驶罪。二是《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关于危险驾驶罪的设置是否科学?有学者认为,《刑法修正案(八)(草案)》规定的危险驾驶行为类型、入罪门槛、法定刑幅度等方面都存在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对于上述争论,我有两个方面的认识:首先,无论是从我国危险驾驶及肇事行为高发的状况、危险驾驶及肇事行为的行政治理力度的角度,还是从我国惩治危险驾驶及肇事行为的刑法缺陷、国外惩治危险驾驶及肇事行为的普遍做法的角度,我国都应当设立危险驾驶罪。其次,《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关于危险驾驶罪的设置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只规定了两种危险驾驶行为,类型过于简单。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危险驾驶的行为类型多种多样,有醉酒驾驶、飙车、吸毒驾驶、严重超速驾驶、高速公路逆向行驶及其他严重违规行驶等。《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仅仅规定了醉酒驾驶机动车和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飙车)两种危险驾驶行为,无法满足当前我国惩治危险驾驶行为的现实需要,应当增加规定吸毒后驾驶、严重超速驾驶等严重的危险驾驶行为类型。二是将危险驾驶罪仅仅设置为危险犯不合理。《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只解决了危险驾驶的危险犯问题,而并没有解决危险驾驶的结果犯和结果加重犯问题。依照这一规定,实践中对危险驾驶肇事的处理同样面临着适用交通肇事罪还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难题。为了减少危险驾驶肇事行为刑法适用上的分歧,可以考虑将危险驾驶及肇事行为从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独立出来单独成立危险驾驶罪,并将危险驾驶罪设置为危险犯,但同时规定结果犯和结果加重犯的情形。在具体法定刑的设置上可分为三档,即“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和“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样一来,对危险驾驶及肇事行为都统一适用危险驾驶罪的规定,而不用再考虑其他问题。

(3)适当完善危险驾驶及肇事犯罪的附加刑设置

当前,在附加刑方面,我国刑法典虽然规定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三种主要的附加刑,但是,我国刑法典关于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规定中都没有规定财产刑;与此同时,针对利用驾驶等需要一定资格许可的行为实施的犯罪,我国刑法典也没有设置相应的资格刑,以剥夺行为人的再犯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刑法惩治危险驾驶及肇事行为的效果,在附加刑的设置上,我国应当考虑通过适当修改刑法典总则和分则的方式,在有关危险驾驶犯罪的规定中增设财产刑和资格刑,以进一步提高刑罚打击危险驾驶及肇事犯罪的针对性和效果。

五、中国足坛反“假赌黑”风暴

(一)事件回顾

在中国足球职业化的过程中,足坛一直存在假球、赌球、黑哨(简称“假赌黑”)等违法行为,严重影响到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并给国家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造成严重侵害。如果说在中国足球职业化的早期,踢假球和吹黑哨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俱乐部晋级的需要,随着足球职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假球、黑哨现象泛滥的背后隐藏着的是愈演愈盛的赌球之风,不仅参赌数额和人数逐年增高,而且手段和方式也不断更新,[13]对社会公共秩序和国家经济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4]鉴于假球、赌球给国家体育事业带来的巨大危害,中国足协曾发起过两次足坛打假行动:第一次是1999年甲A联赛最后一轮的“渝沈之战”中,至少有3个俱乐部被证明打假球,之后中国足协派员调查,但结果不了了之;第二次是中国足协在2001年对同一轮多支球队联合打假球事件(史称“甲B五鼠案”),进行了公开确认并作出较为严厉的处罚。[15]由于足协的惩处措施属于行业内部处罚,缺乏法律强制力和威慑性,实际并没有起到多少治理效果,足坛假球、赌球现象仍然比较严重。由此,产生了公安司法机关介入足坛反假、反赌的必要性。

我国公安部门从2002年开始打击赌球,查处了很多外围赌球网络,但却难以彻底遏制赌球,其重要原因在于足协管理人员、俱乐部、球队、教练和球员等共同参与赌球和操纵比赛。于是,公安部门将打击重点转向饱受球迷争议的“黑哨”。2003年,龚建平成为第一位被揪出的“黑哨”,并因此锒铛入狱,[16]但由于证据收集上存在困难,公安司法机关未能借助“龚建平案”发起大规模的反假、反赌风暴。2004年以后,地下赌球更加猖狂,球员和俱乐部参与赌球、打假球的现象愈演愈烈。国务院办公厅多次就赌球、假球所带来的社会不良影响给国家体育总局下发文件,并要求公安部进行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大行动。从2006年开始,国务院办公厅、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多次下发文件,明确提出:要坚决抵制打假球、赌球行为,一旦发现要严肃查处。公安部门的强势介入,让查处假球、赌球取得很大的突破。在此期间,广东、福建和辽宁等地接连打击了大批地下赌球团伙,抓获主要涉案人员几千人,其中不少是前任、现任国脚,俱乐部高层人员、教练和足协官员,甚至不乏一些很有知名度的国字号教练和中国足协的人员。[17]从2007年开始,公安部开始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监控和取证。经过两年的深入取证,公安部掌握大量确凿证据,逐渐进入收网阶段。

2009年年末,公安部成立了反赌球专案组并联合十多家部门共同行动,掀起了一轮声势浩大的足坛反“假赌黑”风暴。首当其冲的是“王鑫、王珀涉嫌操纵比赛案”。该案被公安部定性为商业贿赂案件。根据司法调查,在2006年8月“中甲”联赛第17轮中,山西路虎俱乐部经理王鑫、王珀接受了具有“冲超”希望的广州医药队的贿赂,操纵了比赛结果,使得广州医药队以5:1大胜山西陆虎队,不仅如此,王鑫、王珀还利用非法操纵比赛结果这一手段,在比赛当日投注某国际赌博网站,牟取暴利。[18]此案曝光后,公安部反赌球专案组继续顺藤摸瓜,使得成都谢菲联队副总经理尤可为、董事长许宏涛以及青岛海利丰领队刘红伟3人涉嫌通过商业贿赂操纵比赛结果一案也浮出水面,[19]而前中国足协副主席南勇、杨一民,裁判委员会原主任张建强因操纵足球比赛涉嫌受贿罪被逮捕,更是将这场声势浩大的足坛“反假赌黑”风暴推向高潮。在此后的半年时间里,前中超金哨陆俊和著名裁判黄俊杰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可以说两人的落网预示着足坛“严打”触角已向外延展开,除即将开始的国字号球队整顿以外,裁判和足球经纪人也进入调查范围。接下来的2010年9月,重庆市足球管理中心主任高健被专案组带到沈阳协助调查。而掀起这场足球风暴又一高潮的,当属中国足协原副主席谢亚龙、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原主任李冬生、国家足球队原领队蔚少辉等人于2010年9月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0]

与公安部的足坛反腐行动相协调,各地公安机关也展开了打击赌球犯罪的专项整治活动。2009年11月末,浙江警方捣毁了一个赌球团伙,该赌球网站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注册会员4000多人,经常参赌人员有上千人,仅2009年5月至7月,整个网站总投注金额超过1亿元。2009年12月初,湖南湘潭破获赌球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赌资达100亿元。与此同时,湖北省咸宁市公安局破获一起“特大系列网络赌博案”,赌球团伙利用网络提供赌博平台,进行赌球、赌马、赌外围六合彩等违法行为。此案涉案金额500亿,涉案人员数十万,涉及全国30个省市,追缴赃款8亿多元。据不完全统计,足坛打黑风暴才开始两个月,案值已达上千亿。[21]

这场全国范围内掀起的专门针对足坛“假赌黑”的刑事治理活动,其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打击力度之强、社会影响力之大,前所未有。此项活动对于打击相关违法犯罪、净化足坛竞争环境、规范体育经济秩序以及维护社会善良风俗,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功效,是我国和谐社会构建及体制转轨过程中引起广泛关注的一起重大刑事法治事件。

(二)法理评析

假球、赌球是中国足球肌体的毒瘤,不仅败坏了体育风气,严重影响了中国足球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侵害了社会善良风俗,影响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因而,应当予以坚决打击与遏制,而该法治事件所引发的问题更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

1.打击假球、赌球犯罪的刑事司法问题
(1)刑法相关罪名及其适用

在早期对假球、赌球犯罪的刑事治理中,存在较为明显的立法空白问题,特别是2003年龚建平案更是引发了对裁判接受贿金吹黑哨的行为是构成受贿罪还是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大讨论。客观上看,龚建平作为足协聘请的裁判,他既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也不属于公司、企业人员,尽管其行为具有较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但事实上属于当时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应当依法不认定为犯罪。法院最后仍是以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构成的受贿罪判处龚建平10年有期徒刑,其刑法适用的合理性值得推敲。在此之后,2006年《刑法修正案(六)》将刑法典第163条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主体从原来的“公司、企业人员”扩大到“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其罪名也相应地更改为“非国家人员受贿罪”;并对刑法典第303条赌博罪进行了修正,将开设赌场的行为从原来的赌博行为中剥离,单独成罪,并加大了对开设赌场行为的刑罚惩治力度,从而为司法机关及时有效地惩治此类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应当说,从刑法典现有罪名的情况看,已经基本形成了对足坛“假赌黑”行为的刑法规制体系。因此,目前足坛反“假赌黑”所引发的治理问题,主要是司法问题,而不是立法问题。

从1997年刑法典及其后相关修订的现有规定看,假球、赌球行为可能涉及的罪名包括: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球或者以赌球为业的,涉及刑法典第303条赌博罪;开设赌场的,涉及刑法典第303条开设赌场罪;对体育比赛中所发生的有关人员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则应根据主体的不同身份来确定不同的罪名,如果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如俱乐部管理人员、裁判人员,则涉及刑法典第163条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和刑法典第164条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若是国家工作人员如国家体育部门的管理人员,则涉及刑法典第397条玩忽职守罪、第385条受贿罪和第389条行贿罪等。其中,争议较大的是对足协管理人员受贿,是定刑法典第163条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还是定刑法典第385条由国家工作人员才构成的受贿罪?从法律性质上看,中国足协作为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社团法人,从事着经营和管理足球职业联赛等各种商业活动,属于民间自治性组织;同时,足协又承担着对国家足球行业的管理职责,足协与国家体育总局下属部门——足球管理中心,实际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足协管理人员的人事任命直接来自于国家体育总局。因此,足协管理人员具有国家工作人员和非国家工作人员的双重身份。在不同身份的情形下,对行为人所适用的罪名不同,此时就需要根据哪一种身份利用得更加充分一些,或哪一种身份起主要作用,再结合全案案情进行具体判断。若是主要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受贿,则应定受贿罪;若是主要利用非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受贿,则应定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当然,这里仍然要强调刑法最为重要的一项基本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绝不能因为治理的功利性需要,对刑法没有规定的行为进行惩治。此外,刑法适用也应当具有谦抑性。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很多行为都应当由法律规制,任何违法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只有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才有必要通过刑法进行调整。为加强对足坛“假赌黑”行为的治理力度和效果,刑法有必要适度介入,相当一部分涉及足坛的危害行为应当受到刑事追究,这是符合客观实际需要的。但是,足球是体育赛事,其中更多的是一些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但并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对于这些违法行为完全可以通过前置法律予以调整,刑法没有必要介入,因为刑法制裁是所有法律制裁中最严厉的,在适用上必须谨慎。

(2)司法治理中的刑事政策

在我国专项犯罪治理活动中,国家的相关刑事政策导向历来发挥着重要作用。确立合理的刑事政策,对于加强犯罪的治理效果,提高治理的社会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有观点认为,基于假球、赌球行为所产生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对其采取“严厉打击”的刑事政策并加重相关罪名的法定刑。我们认为,对假球、赌球案件应当进行必要的司法专项治理,但不宜提倡“严打”刑事政策,而应当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础上采取“严而不厉”的刑事政策。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刑事政策,它对于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犯罪、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实行区别对待,做到宽严选择有理有据,宽严相济,罚当其罪。根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精神和内涵,在足坛反“假赌黑”刑事治理中,应当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对于严重危害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严厉打击;而对于犯罪性质尚不严重,情节较轻和社会危害性较小的行为,则应当给予从宽处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从严打击”包含的是一种“严而不厉”的刑事治理策略,即将刑事法网编制得更为严密,刑事追诉更加严肃、更加有效,让违法犯罪者难以逃脱法网,而不是刑罚制裁越重越好。这是因为:

其一,必须考虑到此类犯罪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体制改革过程中配套制度不完善。在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足坛也从单纯的竞技体育走向职业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在这一改革过程中,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受到了冲击,而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尚未被人们普遍接受,致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错位,导致行为规范失准,社会整合力降低,即产生所谓的“社会失范状态”,而假球、赌球,正是竞赛体制转轨过程中社会失范的具体表现。对此,应通过完善配套制度和健全激励机制以实现对此类犯罪的长效治理,单纯地依赖“严打”是难以彻底解决问题的。

其二,必须考虑到对此类犯罪进行刑事打击的社会效果。假球、赌球行为的泛滥是体育市场运行保障和监管体制不健全的问题,在市场运行保障和监管机制匮乏的情况下,假球、赌球行为已经成为足球业内的“潜规则”,很多球队不仅为了球队晋级而卖球,有些也是为了球队的基本生存而打假球。此时,若通过刑事手段严厉打击,可能会出现打击面过大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我国体育市场的正常发展,而且也会产生不好的社会效果。因此,目前要集中打击现行法律界限非常明确、非常明显的足坛假球、赌球犯罪行为,对于其中界限不明确,认为不构成犯罪的,还是应该网开一面,而不是一定要采用刑罚制裁。这样处理,对建立和谐社会是有好处的。

其三,必须考虑到此类案件的犯罪性质。假球、赌球案件本质上属于贪利性犯罪,行为人以追求非法利益为目的,而刑事法网不严密,将进一步降低犯罪成本,激发行为人铤而走险。因此,遏制此类犯罪的关键不在于刑罚的“严厉度”有多强,而在于刑罚的合理性与刑事责任的不可避免性,即一方面对此类犯罪必须要配置财产刑,严厉剥夺行为人的犯罪收益;另一方面则是要通过完善刑法立法,适度扩大犯罪圈,严密刑事法网,使犯罪具有不可逃脱性,从而强化刑罚的效果。

2.假球、赌球案件引发的刑法立法完善问题

尽管目前治理假球、赌球案件的刑法规范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实践中的争议焦点主要是司法适用问题,但在既有立法规定上仍存在一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刑事治理效果的提升,具体表现为:

(1)缺乏对严重破坏体育公平竞争秩序行为的刑法规制

一般而言,假球和赌球具有紧密的联系,行为人通过贿赂球员、裁判和球队管理人员,操纵球局输赢进行赌球活动。[22]在这一关系链上,场上球员无疑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若球员在赌球中涉嫌聚众赌博,以赌球为业或者做庄开设赌场,可以适用刑法典第303条的“赌博罪”和“开设赌场罪”;但若球员只收受地下庄家的钱,在比赛中故意“放水”踢假球,对此类行为却是很难单独处理。因为,踢球行为不属于行使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职权,只是一种劳务行为,不能用“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来惩处;而若以贿赂犯罪的共犯处理,又难以体现出假球行为的危害性质。事实上,球员收受财物而踢假球的行为严重侵害了体育公平竞争秩序和社会善良风俗,有单独予以刑法规制的必要性。因此,可考虑增设一项专门性罪名,即“操纵体育比赛罪”,不仅仅是踢假球,凡具备“以不正当方式人为操纵体育比赛结果”这一特征的行为都可纳入该罪名,从而在刑事立法层面建立更为全面、有效的控制机制。

(2)缺乏对参与赌球行为的刑法规制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只有聚众赌博、开设赌场和以赌博为业三种情况才构成犯罪,一般的参与赌博者并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也不介入,打击力度比较小。但实际上,不仅是足球圈,其他竞技体育圈里利用比赛结果进行赌博的人也很多,资金也非常大,这是体育竞技圈内赌博屡禁不止,难以有效遏制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而体育竞技的管理者、组织者和竞技者本身参与赌博会带来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可考虑在赌博罪中增加一款,即:参与赌博者,情节严重的,也可构成赌博罪。

(3)法定刑配置不合理

对于赌博罪而言,其现有的附加刑只有罚金刑。由于法定刑设置过于单一,使得赌博的风险成本偏低,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打击效果。因此,可考虑在附加刑中增加没收财产、剥夺资格的附加刑。此外,刑法立法对赌博罪罚金刑的规定采用的是无限额罚金制,即未具体规定罚金的数额或比例,这种规定看似具有威慑性,但实际却使得刑罚处罚变得更为模糊,不仅有悖于罪刑法定原则的明确性要求,而且也使得公众难以正确认识刑罚处罚的标准,反而降低了刑罚的威慑力。因此,可考虑在罚金刑上采用倍比罚金制,即以犯罪金额的倍数决定罚金的数额。

3.假球、赌球案件的综合治理问题

当然,对假球、赌球案件的治理和防范,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刑法,而应该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

(1)应注重发挥网络技术在预防犯罪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赌球大多采用网络下注方式,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给查处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而由于不少赌博网站利用国外服务器或者在赌博业合法的地区开设中文赌博网站,我国公安机关即使查获了也无法处理。对于这种因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问题,有必要借助技术手段予以解决。因此,应该注重通过技术手段来限制和防范网络赌博的发生,诸如可以加强网络技术屏蔽国外赌博网站的网址或者限制资金流向,等等。

(2)应采取刑法规制与非刑法规制相结合的治理模式

在假球、赌球和黑哨的治理中,刑法是必要的,但应是最后防线,刑法的介入范围和层次必须得到严格的控制,否则将出现不当罚的现象,不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正常发展。但非刑法规制也应当有一定的力度,至少应当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若仅靠行业自律,其结果往往是不了了之。目前,我国关于打击假球、赌球、黑哨的非刑法规制仅停留在行业内部规范上,即使如此,仍存在治理目标不明确、治理措施不足、治理手段软化的弊病。如《中国足协纪律准则及处罚办法》第64条对赌球行为仅规定了运动员停赛、官员禁止从事任何与足球有关活动的处罚,但却未载明停赛、禁止从事足球活动的具体时限,且相关处罚措施也欠缺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而难以产生威慑作用。因此,我国有必要考虑制定一部维护体育公平竞争秩序的专门性法律,即《反体育舞弊法》。

(3)应当重视体育市场自我调节的疏导作用

治理假球、赌球案件不应当只依靠堵,还应当依靠市场的自我疏导,这不仅要求国家进一步推动足球管理体制改革,将足协从完全依附于国家体育总局的管理机构,彻底转变为民间自治的服务型机构;而且还要求国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考虑通过国内市场渠道将足球博彩合法化。从投机与博弈的角度看,足球博彩与目前国内合法开放的足球彩票并无本质区别,而足球博彩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据相关统计,每年有上千亿美元因此流入境外庄家的账户。[23]与其如此,不如认真研究非法赌球现象背后蕴含的巨大市场需求,正视赌球行为中的特殊消费群体,合理解决他们的消费需求。此外,国家运行足球博彩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对假球、赌球的治理投入,而且可以将所获收益再投入到对假球、赌球的治理中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治理体系,有效提高治理效益。2003年11月,我国香港地区率先开放赌球,当时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打击非法赌球。经过时间的检验,效果良好。如今在足坛反“假赌黑”风暴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内地应该趁机逐渐放开限制,用公开的、合法的足彩来彻底压制非法赌球。[24]

六、结语

作为我国刑事法治发展的推动因素和重要体现,当代中国发生的系列重大刑事法治事件是我国一定时期、关于某一问题的社会民意、刑事司法、刑法立法、刑事政策和国家决策应对等方面的浓缩和集中反映。通过深入剖析这些具有重大影响的刑事法治事件,可以再现事件的过程,推动我国刑事法治不断进步、发展。事实上,透过这些事件,我们已经看到,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正在不断觉醒,司法的能动性和公正性正在不断加强,立法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正在不断深入,国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正在不断增强……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不断深入,我国也一定还会涌现出更多更具法治意义的典型事件,并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妥善处理而不断推动我国刑事法治建设积极前行。

[1] 本讲稿由主讲人提供,参见赵秉志主编:《刑法论丛》(第 23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2] 参见〔英〕罗吉尔·胡德、卡罗琳·霍伊儿:《死刑的全球考察》(第 4版),曾彦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3] 参见《就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答记者问》,http://www.5186law.com/fazhi-news/3839_2.html,2012年5月2日访问。

[4] 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将此规定改为已满75周岁的人原则上免死。其第1条规定:“在刑法第十七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七条之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 参见田雨、邹声文:《今年我国判处死缓人数首次超过死刑人数》,载《人民法院报》2007年11月23日。

[6] 参见《最高法:2007年15%死刑案经复核被驳回》,http://society.people.com.cn/GB/42735/6979308.html,2012年5月20日访问。

[7] 值得注意的是,“7·5”事件之后,新疆又相继发生了多起规模不等的恐怖事件,如2011年7月30日和31日两天,新疆喀什市连续发生两起严重暴力恐怖犯罪案件;2012年发生“6·29”劫机事件;2013年发生“4·23”新疆巴楚暴力恐怖事件。

[8]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

[9] 即对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律暂扣驾驶证3个月;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律拘留15日,暂扣驾驶证6个月;对一年内2次醉酒驾驶的,一律吊销驾驶证,2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属营运驾驶员的,5年内不得驾驶营运车辆;法律法规规定有罚款处罚的,一律从重处罚。

[10] 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也存在个别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没有造成实害后果的飙车行为的案例,但这种做法比较少,并且在刑法理论上受到了许多质疑,被认为违反了我国刑法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

[11] 参见《公安部建议增设危险驾驶罪》,载《扬子晚报》2010年4月29日。

[12] 《刑法修正案(八)》通过了增设危险驾驶罪的相关立法,其第22条规定,在《刑法》第133条后增加1条,作为第133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13] 近年来,网络赌球逐渐在国内蔓延开来。根据中国公益彩票研究中心的分析数据,一年有3000亿元的赌博资金流向境外,其中赌球占70%左右。2009年2月,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网络赌球案,涉案金额高达66亿余元。参见《上海法院定性网络赌球案主犯获五年轻判》,载http://sports.qq.com/a/200902 20/000121.htm,2012年5月20日访问。

[14] 根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我国2008年GDP为31万亿多元,每年有1万亿的赌博资金,相当于全国GDP的百分之三,地下赌球业的规模已经相当于我国支柱产业的规模,对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产生严重危害。参见《千亿元赌资只是冰山一角赌球已危害国家经济安全》,http://www.dzwww.com/rollnews/sports /200912/t20091229_5364631.htm,2012年5月20日访问。

[15] 2001年,甲B联赛进入收官阶段,浙江绿城、成都五牛、长春亚泰、江苏舜天和四川绵阳等五支球队均涉嫌假球。其中,成都五牛以11:2狂胜四川绵阳,长春亚泰则以6:0狂胜浙江绿城,最终同积42分的亚泰以净胜球优势力压五牛,取得升级资格。中国足协之后作出重罚,勒令四川绵阳降级,对参与打假球的5家俱乐部作出了30万元—80万元不等的罚款,对负责人进行了严重警告并将替俱乐部送钱的方信终等6名球员逐出足球圈并罚款10万元。

[16] 2003年1月29日,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人龚建平在担任足球甲级联赛主裁判期间收受他人财物共9笔,累积达人民币37万元,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

[17] 参见杨傲多:《回望2009年足坛反赌风暴各界呼吁尽快出台反赌球法》,载《法制日报》2010年1月8日。

[18] 参见《公安部公布赌球案初步结果定性商业贿赂操纵比赛》,http://sports.sina.com.cn/j/2009-11-25/1858 4714413.shtml,2012年5月22日访问。

[19] 2007年9月,为确保“冲超”成功,时任成都谢菲联队副总经理的尤可为和董事长许宏涛找到了青岛海利丰队的领队刘红伟,双方达成协议,青岛海利丰必须输掉这场比赛,报酬是现金30万外加免去等值于20万元的冬训费。随后,在9月22日的比赛中,成都谢菲联队2比0客场击败青岛海利丰,成功晋级中超。

[20] 2012年6月13日,辽宁丹东、铁岭、鞍山、沈阳四地中级人民法院对7起涉足球系列犯罪案件的11名被告人进行了一审公开宣判。其中,谢亚龙、南勇、蔚少辉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零六个月,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0万元,违法所得依法予以追缴。

[21] 参见《千亿元赌资只是冰山一角,赌球已危害国家经济安全》,http://www.dzwww.com/rollnews/sports,2012年5月20日访问。

[22] 按照“业内规则”,做假球往往采取的是收买两名后卫、一名门将和一名前锋的方式。两名后卫加一名门将就足以决定一支球队丢球的数字,想输几个就可以做到输几个,但为了更加保险,还必须要收买一名前锋。这就是所谓的“1+2+1”的赌球公式。

[23] 参见《内地网路赌球猖獗,每年流出赌资过千亿》,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2012年5月22日访问。

[24] 参见《两会代表提案:博彩合法化,足球改革时机来临》,http://sports.sohu.com/20100318.shtml,2012年5月22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