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
潘漠华
我底衫袖破了
我母亲坐着替我补缀
伊针针引着纱线
却将伊底悲苦也缝了进去
我底头发太散乱了
姊姊说这样出外去不太好看
也要惹人家底讨厌
伊拿了头梳来替我梳理
后来却也将伊底悲苦梳了进去
我们离家上了旅路
走到夕阳傍山红的时候
哥哥说我走得太迟迟了
将要走不尽预定的行程
他伸手牵头我走
但他的悲苦
又从他微微颤跳的手掌心传给了我
现在就是碧草红云的现在啊
离家已有六百多里路
母亲底悲苦,从衣缝里出来
姊姊底悲苦,从头发里出来
哥哥底悲苦,从手掌心里出来
他们结成一个缜密的悲苦的网
将我整个网着在那儿了
潘漠华(1902—1934),浙江宣平人(今属武义),原名训,又名恺尧,1920年参加文学团体晨光社,1922年与应修人、汪静之、冯雪峰成立湖畔诗社,合作出版了诗集《湖畔》和《春的歌集》。1933年1月,赴张家口参加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10月回天津,12月被捕,为抗议残酷的迫害和虐待,1934年12月绝食牺牲于天津狱中。潘漠华的诗歌着重描写家乡的自然风光和劳动人民的淳朴生活,凝聚着浓重的乡土气息,体现了一颗深情眷眷的赤子之心。
潘漠华家境贫寒,据冯雪峰回忆,他幼年时即失去父亲,母亲身体羸弱,姊姊和哥哥也曾遭受人们的歧视和凌辱。可以说,潘漠华的家庭生活是十分不幸的,但是这无妨于家人之间眷挚的亲情,这首诗歌展现了诗人离家之际与母亲、姊姊和哥哥依依不舍相互慰怀的感人情景。诗中没有情感的直接倾吐,而那种深切的情意全在几个细节性的事件中彰显出来。亲人的悲苦,牵系着诗人的心,语调平实,却蕴含着那说不尽的默默愁苦、道不完的款款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