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任务1.4 认识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学习目标】

1)掌握电阻的参数定义、伏安关系及其功率。

2)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运用和欧姆定律及其运用。

3)掌握电阻的连接和电阻的检测。

4)了解独立源的特性;了解实际电源组合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任务布置】

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检测;用万用表进行电阻混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的检测;进行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验证。

【任务分析】

通过对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检测,加强对线性元件内涵的理解;通过用万用表对电阻混联电路等效电阻的检测,加深对电阻串、并联电路等效电阻的理解;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验证实验可加深对电源转换的理解;利用测得的数据进行基本定律的验证。

【知识链接】

1.4.1 电阻元件及其检测

1.电阻

(1)电阻元件

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的物理量。任何导体对于电流都具有阻碍作用。电工实际中用到电灯、电炉、电烙铁及变阻器等电气设备在直流电路中就是电阻,在电路中消耗电能,将其转换成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是不可逆过程。所以,电阻元件是表示电路中消耗电能这一物理现象的理想二端元件。电路中常用的电阻器有固定式电阻器和电位器。按制作材料和工艺不同,固定电阻器可分为:膜式电阻(碳膜RT、金属膜RJ、合成膜RH和氧化膜RY)、实芯电阻(有机RS和无机RN)、金属绕线电阻(RX)、特殊电阻(MG型光敏电阻、MY型压敏电阻及MF型热敏电阻等)。电位器及电阻部分实物图如1-16所示,电路符号如图1-17所示。

图1-16 电阻元件示意图

图1-17 电阻符号图

在国际单位制(SI)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用符号“Ω”表示。电阻的倒数称为电导,用G表示。

(2)电阻参数的识别

电阻的标称阻值,往往和它的实际阻值不完全相等,电阻的实际阻值和标称阻值的偏差除以标称阻值所得的百分数,称之为电阻的误差。电阻标称值与误差作为电阻的主要参数一般被标注在电阻器上。

电阻的参数表示方法有直标法、文字符号法及色环法,分别如图1-18、图1-19和图1-20所示。图1-20所示为四色环电阻的识别示意图,四色环中颜色所代表的数字和意义如表1-6所列。五色环的识别与四色环方法一样,只是第一、二两位表示数字,第四位表示倍率,第五环表示为误差。

图1-18 直标法电阻参数表示图

图1-19 文字符号法电阻参数表示图

图1-20 四色环电阻参数表示图

表1-6 四色环中颜色所代表的数字和意义

2.电阻元件的伏安关系——欧姆定律

在交流电器中,电阻元件两端施加电压u,通过电阻的电流为i,且电压和电流的正方向为关联方向(图1-21),则电阻元件的电阻RR=u/i,也可表示为u=iR

在直流电路中为U=IR

上两式电阻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称为电阻元件的伏安关系(欧姆定律公式)。

如果式中的电阻为常数,这样的电阻称为线性电阻。如图1-22所示,Ⅰ、Ⅱ分别为线性电阻及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图1-21 电阻电路

图1-22 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若选择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方向,则分别为u=-iRU=-IR

3.电阻元件的功率

如图1-23所示,在直流电路中,UI为关联方向,由欧姆定律公式得P=UI=I2R=U2/R

图1-23 直流电阻电路

UI为非关联方向,同样可得P=-UI=-I-IR)=I2R=U2/R

由此可知对于电阻元件,无论UI的参考方向如何选择,在电路中都是消耗功率,所以电阻元件又称耗能元件。

4.电阻的连接

(1)电阻的串联

图1-24所示是多个电阻串联的电路,具有如下特点:

1)电流相等。

由KCL(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得I1=I2=…=In

2)等效电阻。

由KVL(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得R=U/I=(U1+U2+…+Un/I=(I R1+I R1+…+I Rn/I,即R=R1+R2+…Rn

3)分压公式。

图1-24所示的各分电压及总电压的参考方向一致,由欧姆定律得Un=I Rn=RnU/R

4)功率。

由电阻的功率公式得P1:P2:…:Pn=I2R1:I2R2:…:I2Rn=R1:R2:…:Rn

(2)电阻的并联

图1-25所示是多个电阻并联的电路,具有如下特点:

1)电压相等。

由KVL定律得U=U1=U2=…=Un

2)等效电阻。

由KCL定律得

3)分流公式。

注意使用上式时UIIn为关联参考方向,否则公式中应加一负号。

4)功率。

由电阻的功率公式可知,并联时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阻值成反比,如两个电阻并联。

P1:P2=R1:R2

(3)电阻的混联

电路中电阻的混联可以用简化电路,它是对电阻的串、并联关系进行化简后所得电路。求解电阻混联简化电路时,首先应从电路结构入手,根据电阻串并联的特征,先分清哪些电阻是串联的,哪些电阻是并联的,然后应用欧姆定律、分压和分流的关系求解。

如图1-26所示,R3R4串联,然后与R2并联,再与R1串联,即等效电阻R=R1+R2‖(R1+R2),符号“‖”表示并联。

图1-24 电阻的串联

图1-25 电阻的并联

图1-26 电阻混联示意图

1.4.2 电源元件、两种组合模型的等效变换及测试

1.理想独立电压源

(1)定义

通常所说的电压源是指理想独立电压源,即内阻为零,且电源两端的端电压值恒定不变(直流电压),或者其端电压值按某一特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如正弦电压),电路符号如图1-27所示。

(2)特点

输出电压的大小取决于电压源本身的特性,与流过的电流无关。流过电压源的电流大小取决于电压源外部电路,由外部负载决定。

(3)伏安特性

电压为Us的直流电压源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图1-28所示特性方程为

U=UsUUs参考方向一致)

图1-27 电压源符号

a)交流电压源 b)直流电压源

图1-28 直流电压源的伏安特性曲线

(4)功率

如图1-29所示,对电压源,其端电压与流过的电流是非关联方向,所以电压源的功率P=-UI=-UsI

2.理想独立电流源

(1)定义

通常所说的电流源是指理想独立电流源,即内阻为无限大、输出为恒定电流Is的电源(直流电流),或者其输出电流值按某一特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如正弦电流),电路符号如图1-30所示。

图1-29 电压源功率求解示意图

图1-30 电流源符号

a)交流电流源 b)直流电流源

(2)特点

其特点是输出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电流源本身的特性,与端电压无关。电流源的端电压大小取决于电流源外部电路,由外部负载决定。

(3)伏安特性

电流为IS的直流电流源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坐标的直线。

I=IsIIs参考方向一致)

(4)功率

对电流源,端电压与流过的电流是非关联方向,所以电流源的功率P=-UI=-UsI

3.实际电源的两种组合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实际运用时,电源并不是前面分析的理想的模型,所有的电源都有内阻,因此可对两种模型进行等效变换。

(1)实际电源的电压源串联组合模型

实际电压源可用一个理想电压源Us与一个理想电阻Rs串联组合来表示,如图1-31a所示。特征方程为U=Us-IRs

(2)实际电源的电流源并联组合模型

实际电流源也可用一个理想电流源Is与一个理想电阻Rs并联组合来表示,如图1-31b所示。特征方程为I=Is-U/Rs

实际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31c所示,可见电源输出的电压(电流)随负载电流(电压)的增加而下降。

图1-31 实际电源的组合模型及伏安特性曲线

(3)实际电源的两种组合模型的等效变换

应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条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参考方向要一致。

② 所谓“等效”是指对外电路等效,对内电路不等效。

③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不能等效变换,因为它们的伏安特性是不一样的。

1.4.3 基尔霍夫定律及其验证

1.几个相关的电路名词

以图1-32所示为例认识电路中的相关名词术语。

(1)支路

电路中的每一个分支。如图1-32中有3条支路,分别是BAF、BCD和BE。支路BAF中含有电源,称有源支路。支路中不含电源,称为无源支路。

图1-32 电路术语认识示意图

(2)节点

电路中3条或3条以上支路的连接点。如图1-32中B、E为两个节点。

(3)回路

电路中的任一闭合路径。如图1-32中有3个回路,分别是ABEFA、BCDEB,ABCDE-FA。

(4)网孔

内部不含支路的回路。如图1-32中ABEFA和BCDEB都是网孔。

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定律)

(1)内容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任一时刻,流入电路中任一节点处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简称KCL定律,反映了节点处各支路电流之间的约束关系。

(2)数学表达式

KCL定律一般表达式为∑i=0。

在直流电路中,表达式为∑I=0。

(3)符号法则

在应用KCL定律列电流方程时,如果规定电流参考方向为指向节点的电流取正号,背离节点的电流取负号,则在图1-32所示电路中,对于节点B可以写出I1+I2-I3=0。

(4)KCL定律推广

KCL定律不仅适用于节点,也可推广应用于包围几个节点的闭合面(也称广义节点)图1-33所示的电路中,可以把三角形ABC看作广义的节点,根据KCL定律可列出

IA+IB+IC=0,即∑I=0

图1-33 KCL定律推广示意图

即在任一时刻,流过任一闭合面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定律)

(1)内容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在任何时刻,沿电路中任一闭合回路,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简称KVL定律,反映了回路中各支路电压之间的约束关系。

(2)数学表达式

KVL定律一般表达式为∑u=0。

在直流电路中,表达式为∑U=0。

(3)符号法则

应用KVL定律列电压方程时,首先假定回路的电压绕行方向,然后选择各段电压的参考方向,凡参考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者,该电压取正号;凡参考方向与绕行方向相反者,该电压取负号。在图1-32中,对于回路ABCDEFA,若电压绕行方向选择顺时针方向,根据KVL定律可得-U1-U2+Us2-Us1=0。

(4)KVL定律推广

KVL定律不仅适用于回路,也可推广应用于一段不闭合电路。如图1-32所示电路中,A、B两端之间的电压为UAB,按逆时针绕行方向可得

UAB+U3-Us1=0或UAB=Us1-U3

由此可得出电路中任意a、b两点电压的公式为Uab=∑uUab=∑U。即电路中任意两点电压,等于从a到b所经过电路路径上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与绕行方向一致的支路电压为正;反之,支路电压为负。

【任务实施】

1.4.4 技能训练:电阻的测量、线性电阻特性曲线的测绘

1.训练任务

1)对电阻的阻值、允许误差等参数进行识读。

2)进行电阻阻值的测量。使用万用表对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进行测量。

3)电阻伏安特性曲线的测绘。

2.训练目标

1)能正确地识别各类电阻,根据标注进行电阻阻值的识读。

2)正确理解等效电阻及线性电阻概念。

3.仪器与设备

指针式万用表、电阻箱HE-19、THHH-1实验台、面包板及连接线等。

4.训练要求

1)电路的连接及拆除应在断电的情况下。严禁带电操作。

2)对仪器和仪表等轻拿轻放。连接线等要理齐摆放。插拨连接线时不能拽拉导线部分。

3)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报告老师。

4)与本次训练无关的仪器和仪表不要乱动。

5)训练结束要进行整理、清理等7S活动。

5.训练步骤

(1)电阻值的识读与测量

1)从电阻箱HE-19中选定直标法、文字标注和四色环标注电阻各一只。

2)读出直标法和文字标注法电阻的阻值;四色环标注法电阻的阻值则根据四色环电阻的识别示意图(图1-20)和表1-6识别。

3)取出MF500万用表,根据标注的阻值选择电阻档位和量程,进行欧姆档的调零。

4)进行电阻测量并将其记入表1-7中。

表1-7 电阻阻值记录表

(2)电阻混联电路等效电阻的检测

在HE-19电阻箱中任选6个电阻,按图1-34接线,进行电阻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计算与测量,将其记入表1-8中。

图1-34 电阻混联电路

表1-8 电阻值记录表

1)按实验台操作要求开启其总电源。

2)利用电路面包板按图1-35左图进行接线。选择RL电阻值为100Ω,Us接实验台直流恒压电源UA,电流表为使用实验台上直流电源表。请注意极性。

3)打开直流恒压电源开关,弹出直流电压表下方指示切换按钮,调节UA使其从0伏开始缓慢地增加,一直到10V,记下电流表相应的读数,将数据记入表1-9中,根据表1-9数据在图1-35右图上绘出电阻RL的伏安特性曲线。

表1-9 电阻上电压与电流值记录表

图1-35 电阻伏安特性测量

6.巡回指导要点

1)指导学生规范操作。

2)指导学生正确测量并读取数据。

7.训练效果评价标准

1)各类电阻阻值的识读与阻值的测量(20分)。

2)电阻混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的计算与测量(30分)。

3)电阻伏安特性的测绘(30分)。

4)实训过程中能文明操作(10分)。

5)“7S”执行情况(10分)。

8.分析及思考

1)电阻阻值测量值与计算值或标注值是否一致?若有误差请分析原因。

2)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应为一直线,若有误差请分析原因。

3)在电阻混联电路中不同端点的等效电阻为何不等?

1.4.5 技能训练: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1.训练任务

利用实验数据来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2.训练目标

熟练应用实验仪器、仪表和设备验证KVL及KCL。

3.仪器与设备

THHE-1型电工实验台、HE-12实验电路板、连接线等。

4.训练要求

1)电路的连接及拆除应在断电的情况下。严禁带电操作。

2)对仪器和仪表等轻拿轻放。连接线等要理齐摆放。插拨连接线时不能拽拉导线部分。

3)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报告老师。

4)与本次训练无关的仪器和仪表不要乱动。

5)训练结束要进行整理、清理等7S活动。

5.训练步骤

1)按实验台操作要求开启实验台电源。

2)打开实验台直流恒压电源开关,调节UA旋钮,使UA=4V;调节UB旋钮,使UB=12V。

3)利用HE-12实验箱上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电路,按图1-15接线。U1UAU2UB

4)取出电流测量专用连接线,将直流电流表串入相应支路并进行电流测量,将数据记入表1-10中。测试完毕,将电流测量专用连接线撤离电路。

5)取两根专用连接线,将直流电压表两端与相应节点相连并进行电压测量,将数据记入表1-10中。

6)训练结束,关闭直流电压源开关及实验台总电源,电线及实验箱归位。

表1-10 基尔霍夫定律验证实验的测试数据

6.巡回指导要点

1)指导学生规范操作。

2)指导学生正确测量并读取数据。

7.训练效果评价标准

1)电流值的测量及KCL验证(40分)。

2)电压值的测量及KVL验证(40分)。

3)训练过程中能文明操作(10分)。

4)“7S”执行情况(10分)。

8.分析与思考

1)电流测量值是否满足KCL?若不满足,则分析原因。

2)电压测量值是否满足KVL?若不满足,则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