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谈笔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墓中墓--压葬

最终,小慧父亲还是求人骑摩托车去二十里外,请来了另一位有些名气的风水先生。那位风水先生来到时已经下午半晌了。

因为我当时并未在场,实在不知道两位风水先生姓甚名谁。所以为了让大家好区分,就称呼前面的那位风水先生为甲先生,后面的这位为乙先生。

时间紧迫,乙先生到了之后,立刻就去了新陵。一番测算,他表明,这块陵地,算是附近不多的几块好地。迁葬这里不但一点问题也没有,还能荫泽子孙,福佑后人。

听完这位乙先生的话,小慧父亲以自己妻子先前的墓穴为例,提出了疑问,这里会不会再被人捷足先登了?这时甲先生出来解释,风水地脉不是一成不变的,地脉会随着时间或者人为的原因四处游移。而他选的这个新陵,就是一个新地脉,应该不存在他担心的问题。

小慧父亲对于他的话将信将疑,把脸转向乙先生,表示要听听他的意见。乙先生,对这个说法给予了肯定。同时表示,这个地脉,是因为前几年修路的原因才形成的。以前根本没有风水地脉,根本就不可能有人点穴建坟。

小慧父亲又担心以后风水会变,到时又会家宅不安。乙先生,对他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龙脉亦有翻身日,朝代更有更替时!主家老弟啊,你说以前皇帝家的陵,风水好不好!?”

小慧父亲点点头。

“风水好是吧!好,那就对了!谁让人家是皇帝呢,天底下应该找不到比皇帝家陵更好的风水宝地了。不过你说皇帝家的陵风水那么好,都不能保佑自己家的江山永固,后人百世富贵。你家陵上能福泽三代,已经是大福报了。这做人啊,主要还是靠自己,对于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切不可太过贪心呐……”

最终,小慧父亲同意了新陵都地址。大家又是一通忙活,赶在吉时过去前,将小慧母亲和爷爷奶奶,还有太爷爷太奶奶的棺木迁葬进了新陵。一番祭拜过后,天色已经黄昏。照例主家应当摆酒,犒劳帮忙的亲友。

甲先生因为这事儿丢了面子,不想参加酒席,却被族老拦着不让走。小慧父亲也想开了,毕竟坟墓埋在地下,人又没有透视眼,都是肉眼凡胎,怎么可能看到地底下的问题,所以也开口挽留。

乙先生也出声挽留,他表示想要跟这位同行,聊一聊石块压骸骨的事情。或许是鉴于众人热情的挽留,亦或是甲先生也想要和乙先生探讨一下,他也就没再继续推辞,随着众人一起就坐。

众人安坐完,酒菜齐备后,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不免喝的有些酒酣耳热。因此说话也少了一些顾忌,所以席间就有人问,为什么小慧母亲的墓穴下面,还有一具骸骨?

两位风水先生先是对视了一下,又看了一下小慧的父亲,见其面色也有好奇之色,于是还是乙先生接过了话头。不过他没有直接解释,反而讲了一个他们风水圈里的一个老故事。

风水堪舆究其根本,是中国古代玄学学派的一个分支学说。玄学学派其源久远,从古至今历代出了很多的名人。其他的名人暂且不说,单说在唐朝的时候,就出了两位千古名人:一位是袁天罡,一位名李淳风。

传说袁天罡学识渊博,善“风鉴“,即凭风声风向,可断吉凶,累验不爽。又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

李淳风亦是天文地理、星宿占卜、数术历法、岐黄医术等等知识皆是精通。两人都是玄学一派的名人,民间关于这二人的传说十分多。

其中有一个传说,说的就是二人寻龙点穴的故事。

话说,袁天罡见到尚在襁褓中的武则天,就言此女命格贵不可言,却不主后宫,有君临天下之面相……此话当时在武则天的父母耳中,只当是袁天罡开随口说的一句玩笑话。莫说当下盛唐国力强盛,民富国安,军武精壮。单说皇族李氏本就是前朝大世家门阀,如今又是皇族,人丁旺盛。轮,也轮不到外人,更何况还是个女人。且说这从上古三帝至今,什么时候也没有过女人做皇帝的啊……

可是后来,当年任谁都当成玩笑的一句话,果然应验。、

公元690年,武则天,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定年号:天授元年……

武则天称帝后,召集天下奇人为自己选陵。最终这个担子,落在了袁天罡和李淳风身上。

两人接旨后,便一前一后,一南一北,离开京都长安。开始遍寻天下名山,寻龙点穴。袁天罡经过了七七四十九天,选中一块风水宝地,并埋下了一枚铜钱做记号。而李淳风则经过了九九八十一天,也选中了一块宝地,插了一根发簪当记号。

寻龙点穴完成后,两人又一前一后回朝复命。武则天令两人将寻到的位置,以及做记号的方式分别写在纸上,交给两路人马前去验证。

很快,武则天就得到了回应。前去确认地点的人,将一个方孔中插着木簪的铜钱呈给了武则天。

原来两人找到的风水宝地恰恰是同一块地方,李淳风插下了那根发簪,正好插在袁天罡埋下的铜钱孔正中央……

乙先生说的这个故事,算是和袁天罡、李淳风有关,且流传最广的故事了。故事不用说,肯定是后人牵强附会强加上去的。因为武则天死后,和唐高宗李治合葬于陕西咸阳乾陵。史书记载,乾陵虽然是武则天下令建造,但乾陵始建于公元683年,而武则天是公元690年称帝。时间都对不上,哪还来的袁、李二人受命寻龙点穴之说啊!

说完了故事,乙先生继续道:“这寻龙点穴,就跟买东西一样。同一个东西放在那,买的人,先到先得。以前吧,这一行还有个规矩,就是开穴建坟前,还要用洛阳铲探探地下,看是否与人撞了阴宅。”

“不过,现在嘛!一来,咱们这地儿历史不久,地下空荡得很,根本用不上那玩意儿。嫌麻烦!二来,懂得用洛阳铲的人大都‘捞偏门’(盗墓)去了,会这手艺的人难找啊。”

接着乙先生话音一转,对着甲先生问道:“老弟,我听今个儿这个事儿,好像不一般啊!地下的那个,是个什么景儿,你好好说给我听听……”

甲先生把今天挖出骸骨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乙先生。乙先生听到一半,眉头就皱了起来。

等甲先生说完,乙先生就低声问了一句:“老弟,你看现场的情况,有没有想起来点什么!?”

甲先生也皱着眉头回道:“当时是有些想法,但是不敢确定,现在回想一下,我觉得很有可能是那玩意儿……”

“嗯!你也觉得是那玩意儿!?依我看八成就是了……”

“怪了,这东西有些年头没见了。要不是以前听我师父说过,今天我真有可能认不出来……”

“要真是那东西,免不得咱哥俩还要费点功夫,要不然,也对不起人家主家的这桌子酒菜啊……”

“莫非,老哥你要……”

“嗯!兄弟的师门应该也有这手段吧!?”

“有!那就听老哥的!”

“…………”

两位风水先生,应该是弄清楚了石块和尸骸的情况。不过他们这一唱一和,说一半,留一半的话,如云山雾罩一样,可苦了同一桌的其他人。

同桌坐着的众人,听两人对话的意思,他们好像已经知道石板和骸骨的来历,并且达成了什么一致的意见,貌似等会还需要相互合作一下……

只是,两人好像江湖套路般的对话,却让众人蛋疼不已。

他们根本听不明白……

众人虽说一个个急的心里像猫抓的一样,出于礼貌,也都憋着疑问,没打扰两位风水先生的谈话。

好不容易等两人谈完,凑着敬酒的时候,小慧父亲终于替大家将心里的疑问问了出来。

还是乙先生接的话头,他放下酒杯,对着众人道:“今天挖出的那具骸骨,不是一般的骸骨,那是一具起过尸的骸骨。”

“起过尸!?真的假的?”

“我的娘唉!您说的也太吓人了吧!”

“…………”

在坐的几个人,都被乙先生的话给惊着了。

农村生活的人,对于“起尸”一词不算陌生。经常听老人提起,当年谁谁谁死的时候就起过尸。

“起尸”前文也提到过,就是人死后因为莫名的力量,尸体从灵床或者棺木中起来继续活动。尸体起尸后,被称为“行尸”,此时尸体不但能行能动,力气过人,且嗜血害命。

不过起尸的行尸和僵尸不同,行尸没有僵尸的坚固身体和无匹的力量,就算是普通人,注意一点,也能制住行尸。

而僵尸可以说已经成了妖魔,不但身体坚硬无比,力量也十分巨大。日久年深的僵尸,甚至还会一些奇术诡力,一旦出现,根本不是普通人可以抵挡的。所以任何一具僵尸的出现,都会酿成一片的血祸。

说起来,行尸算是僵尸的雏形,行尸不处理,时间久了就会变成僵尸。因此,一旦有人尸体发生尸变起尸,人们通常会将尸体烧毁,进行火葬!

当下又有人问了:“记得以前老人说过,要是有起过尸的尸体,全都火化了。今天怎么会挖出这么一具来?”

还是乙先生回答道:“嗯!你说的不错,以前尸变起尸的尸体,人们为了避免后患,都会将其烧掉。不过以前的人们凡事都讲究个忠孝礼仪,大都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和“人死为大,入土为安”的想法。加上以前的豪门大户,对比于生前,对于身后之事反而尤为看重,更不愿意对逝去的亲人,行那毁身之举。但是起过尸的尸体如果不处理的话,有可能引起更大的祸患,所以就有同道中的先辈想出了一个折中办法,来处理这种情况。具体是什么办法,还是让老弟讲给你们吧!”

甲先生知道这是乙先生特意给自己表现的机会,好让自己借此挽回一些脸面。于是甲先生先是对乙先生感激的点点头,才接过话头继续道:“嗯!现在想来,今天那具骸骨,确实是起过尸的骸骨。因为只有起过尸的尸体,才会单独埋葬,而且是没有棺木的裸葬。这样下葬,是为了让尸体失去棺材的隔绝与保护,尸身直接接触土壤,尸体内的阴气经过土地的导流,迅速消散。一旦尸体没了阴气的保护,尸身就能腐烂的快一点,不给尸体僵化的时间……。”

“那石头是……”有人插嘴问道。

“嗯!最重要的,就是那块石头。凡是起过尸的尸体,埋葬的时候都会有巨石压胸,石头上还会刻着镇压符篆,以此来防止尸体在地下再次起尸,爬出坟墓害人。”

甲先生说到这里,众人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只已经腐烂的人手,正从地下往外伸出,挣扎抓握间指缝流出了汩汩鲜血……

在座的几人,顿时全都觉得后背有些凉飕飕的,鸡皮疙瘩都冒了出来。

“关于起尸的这种土葬方法,十分特殊。首要先找个真正懂得此道的风水先生,由先生刻好镇石上的符篆。接着寻个风水好地,将尸体放在镇石下安葬。下葬七年后,亲人再破土动坟,看尸体腐烂的情况。如果已经只剩白骨,亲人收敛遗骨,归陵安葬。如果尸体还未腐烂,甚至开始僵化,则必须进行火化,再将其骨灰归陵安葬……”

“至于说你们没有听说过这种事情,也正常。尸变起尸本就很罕见,懂得镇石符篆秘术的人更少,要请动他们施法,耗费的钱财肯定不少。所以这种下葬的方法费时费钱,一般人家根本承受不起。普通人家就算是有了尸变起尸,也大都是直接烧了了事。甚至有很多豪门大户,非要紧的直系发生尸变,也不会用这种方法。所以,你们没听说过很正常!”

“这不,近些年国家提倡火葬,尸体全部焚化,这个方法早就没用了。就连我对这老年间的事情,也不是不知道吗!要不是今天碰见这么一出,当年年轻的时候,我师父给我讲的这些话,我还想不起来呢……”说道这里,甲先生叹了一口气。端起酒杯,对着坐在对面的乙先生敬了一杯。

乙先生放下酒杯,就问同坐的族老,村里对于那具骸骨有么有什么线索。最好能找到其后人收敛遗骨,择地安葬。几个族老对看了几眼,都纷纷摇头表示不知道。乙先生见此,也只能无奈的放弃。

小慧父亲那一脉的人却觉得,自家陵里有一个不知来历的外人的骸骨。而且这具骸骨死后还有可能起过尸,心里害怕不说,还总觉得特别别扭。所以当下表示,想要把那具骸骨从自家陵里迁出来。

乙先生并未答应,反倒是对众人劝阻道:“这事儿,按说起来,人家才是原主,咱们是后来人。将其迁葬,理亏不说,这非亲非故,私动别人阴宅,易伤阴德。这事儿,干不得啊……”

“况且,你家这一支的阴宅都已经迁到新陵。以后大家互不相见,也影响不到彼此,何必再多此一举呢?而且我刚才已经跟老弟说好了,不管此人有没有后人,等下就去你们的陵上,把地脉截断,让那个墓变成一个孤坟,不再跟你们家族有牵扯。你们看咋样?”

小慧父亲和他们支脉的几位长辈商议了一下,同意了乙先生的意见。接下来大家中断了这个话题,喝酒吃菜。相互间推杯换盏,觥筹交错。

很快酒席过半,大家都有些酒意的时候,小慧父亲向乙先生请教,自己的亡妻为什么会托梦给家人?

对此,乙先生也做了解释。“咱们也都知道,这坟墓又称“阴宅”,是人死后在阴间居住的的宅邸。阴间可没有楼房,一个墓穴,对应的就是一个宅子。所以阴魂跟活人一样,一个屋檐下只能住一家人。一旦两个陌生人葬在一个墓穴,就相当于你在家生活的好好的,突然来了一个陌生人,要跟你一起住。换你,你能受得了?”

“所以一个墓穴中合葬的,只能是夫妻或年幼的子女。如果孩子成年了、结婚了,都不能与父母合葬,更何况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要想两个陌生人合葬,只有一个办法——阴婚,也叫冥婚。有了婚礼,缔结了契约,两人成了夫妻,自然可以住在一个屋里。”

“你老婆和那具骸骨就是这种情况,人家正住的好好的,你老婆突然来了。两个人没有任何关系的人,住在一个屋里,肯定要有问题啊。更何况起过尸的人,因为沾染了尸气,阴魂都比较凶戾。你老婆是新鬼,肯定斗不过人家。她受了委屈,当然要找在世的亲人帮忙。所以,她才会一直的给你们托梦。”

“至于,为什么她去后十几天依然能给你们托梦,可能是阴司看她被欺负的比较可怜,特别开恩吧。不过这种事情,谁又能说得清呢……”

酒足饭饱之后,两位风水先生踏着夜色出了大门,奔着小慧家的陵地去了。本来族老还安排了几个小伙,打算给他们帮忙、打打下手的,不过被两位先生婉言谢绝了。想来他们应该是要用些特殊手段,不想让别人知道。

大约到了半夜,两位风水先生联袂而归,并对众人表示,他们已经将骸骨的墓穴孤立,以后此坟风水跟陵地再无牵扯,众人当然是纷纷谢过。

至此,事情算是了结了。小慧父亲最后还是没收甲先生退回的定穴礼金,又付给了乙先生一些辛苦费,算是谢过了乙先生。

两位风水先生临走前,还交代了一番。此人虽然死后起尸,但早已化成白骨,现在就是一个普通的坟茔,对生人没有任何威胁,让众人不要过于害怕。同时也让众人还是尽量的寻一下石下骸骨的后人,让其后人收敛尸骨,把骸骨归陵安葬……

不过,好像后来一直也没有找到石下骸骨的后人。因为不忍心这个孤零零的坟墓没人祭奠,小慧父亲还特意在上面堆了坟头,每逢给先人祭奠的时候,还都会特意给它烧点纸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