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关于共享单车的构想
如果你站在2017年的街头,你会看到满大街五颜六色的自行车,这些色彩各不相同的自行车每天骑行在大街小巷,把城市装扮的如同一幅油画。
自从2015年第一辆无桩共享单车出现在街头,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一场以共享经济为主题的自行车风暴席卷中国,各路资本疯狂追逐,2017年还被称为共享单车元年。
因为曹楠无意中的一句话,曹北想到了若干年后盛极一时的共享单车,这个念头在他的脑海中迅速生根发芽。
后世,共享单车在大规模商业推广之前,最初的应用场景就是在大学校园里。商学院所在的江宁大学城占地27平方公里,聚集着十多家高校,就读学生超过15万人,曹北越想越是觉得有戏。
“我有个路子,可以把家里库存的自行车卖掉!”
曹北想了想,认为这是个多赢的方案,于是斟酌地说道。
“啊?你能有办法?”
曹楠听完大吃一惊,立刻放下手中的杯子,满脸期待的看着曹北。
“回来之前,我在一家公司找了份兼职,我们公司的项目就是自行车运营,我可以回去和老板谈谈,把我们家的自行车卖给他们!”
拿定主意之后,曹北开始满嘴跑火车,一个尚未注册的公司凭空而出。
“自行车运营?”
曹楠有些疑惑,自行车不就是客户买回去自己骑的吗?还能怎么运营?她对曹北的话有些怀疑,打小这个弟弟就有吹牛的习惯,该不会是老毛病又犯了吧!
“姐,是这样的,江宁大学城占地面积比较大,学生出门都靠步行,我们公司老板看到这里面蕴含的商机,决定投放一些自行车,就是那种刷卡计费的,要不是我来临时回来,老板就让我和他一起出差找供应商去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曹北只好硬着头皮说下去。人就是这样,当你说了一个谎言之后,你就会用无数其他谎言来圆谎。
“那你老板会买我们家的自行车吗?”
看着曹北信誓旦旦的模样,曹楠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她迫切的希望公司的危机能够早点解除。
“嗯,这个我得要先去公司看看库存再说!”
曹北不敢把话说满。2017年共享单车之所以能火遍全国,除了大量的资本在背后推动,主要还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现在,共享单车能否取得成功,曹北内心并无把握,不管是技术上还是资金上,他都没有足够优势。
技术上,眼下距离3G正式商用起码还要5年的时间,距离苹果发布iPhone第一代智能手机还有3年时间,现在想要开发一款APP软件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资金上,要想推动共享单车在大学城大规模应用,他那足彩大奖只是杯水车薪,肯定要动点别的脑筋。
另外,很多创业项目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所处时代赐予的机遇也是关键,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你得站在风口上。
“我们公司需要在自行车上加装电子读卡装置,如果达成合作协议,家里的库存车都要重新改造!”
“那赶紧去公司看看吧,现在技术上都是你姐夫在负责,你有问题直接跟他说。”
曹北话音刚落,曹楠就急忙拉着他往外走。
姐夫顾亚东是德新公司引进的第一名大学生。当年他被曹德新三顾茅庐的精神打动,放弃了魔都凤凰自行车厂的工作机会,进公司之后一直很受曹德新赏识。
曹楠大学毕业后进了公司当起了财务管家,后来经人介绍认识姐夫顾亚东,两人结婚后一个掌管公司财务,一个掌管公司技术。
万事开头难,看着曹楠充满期待的表情,曹北将剩下的话咽了回去,在姐姐面前还是要表现的自信满满。
严格意义上讲,共享单车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也非曹北首创,其在欧洲早已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
1965年,世界上第一代共享单车诞生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当时的荷兰政府为了提倡自行车出行,推出了一类统一配色为白色的共享单车,这种“小白车”没有车锁,既不需要押金,也不收取任何费用,但是推行时间不长就出现了被偷、被盗的情况,最终便不了了之。
1995年,丹麦推出第二代共享单车,与荷兰第一代共享单车相比,第二代共享单车设置有固定停放点,虽然同样是免费使用,但需要投币作为押金。
1998年,第三代共享单车在法国街头出现,这时的共享单车已经开始采用计算机、无线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实现了数字化运营和管理。用户使用智能卡片在固定的桩式站点取车,这种共享单车前30分钟免费,超出后则收取少量费用。
目前,第四代共享单车已经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出现,这时的共享单车已经采用了与10年后差不多的技术,智能锁、内置GPS技术。曹北提出的共享单车计划其实和欧洲第四代共享单车基本处于同一时间内。
到了公司,曹北见到正在车间里干活的姐夫。顾亚东中等个子,身材瘦削,带着黑框眼镜,属于典型的工科男,他不善于表达,做事都很专注。
“怎么还要你亲自上阵?”
看着满手油污的姐夫,曹北有些疑惑不解,这缺人手也不至于这样啊!
“哦,我们正在研发一款新型的铝合金车架,打算用来代替传统的钢材,这样既能减轻重量,又能节省成本!”
公司经营不景气,顾亚东只有在技术上不断创新,通过这种方式来为公司减轻压力,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小北说能为我们的产品找到销路,但是要做些局部改造。”
曹楠把曹北之前的话原封不动的告诉了顾亚东。
“改造?”
顾亚东疑惑地看着曹北,希望能从他的嘴脸得到答案。
“其实就是在每辆自行车上安装一个电子锁!”
曹北言简意赅地说。
“电子锁?”
顾亚东眉头紧锁,完全没有能够领会曹北的意思。
“其实就是在每辆自行车上安装一个类似GPS的定位器。”
“就是和车锁合二为一,在车锁内置一个GPS联网模块,能够实时发送位置信息到服务器。”
“自行车行走时,后轮内置发电机为内置电池充电,电池再为GPS、锁车组件和联网模块供电。”
看着姐夫一脸迷茫,曹北绞尽脑汁,中间断断续续了几次,才把心中的想法完整的表达出来。
当顾亚东听到自行车需要加装电子锁、GPS定位芯片时,有些皱眉。他想了想说:“你提的这个要求也不算太难,类似于GPS的电子锁在其他产品上早有就成熟的应用,我们只要照搬过来就行,有难度但是可以解决!”
“既然如此,那我马上就能回去和老板汇报了,你最好再一周之内,整两个样品出来,这样我说服老板就更有把握了!”
曹北盘算着自己回金陵注册公司,招聘员工,至少也要一周的时间,等他一切手续忙完,这边出正好样品,时间上可以做到无缝对接。
于是,曹北下定主意,立刻动身赶回金陵。曹楠也想在父亲出院前,搞定这事,给他一个意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