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 组织发展理论
任何社会组织都有明确的、具体的职能和责任。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机构,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变革是组织生命的事实,作为组织机构,图书馆为追求自身发展而变革是一种本能的反应。沃伦·本尼斯(Warren G.Bennis)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组织理论研究者之一,他认为,组织必须完成两项互相关联的任务才能存在下去,一个是协调组织成员的活动和维持内部系统的运转,另一个是适应外部环境。第一项任务要求组织经由某种复杂的社会过程使其成员适应组织的目标,而组织也适应成员的个人目标。这一过程也被称为“互相适应”“内适应”或“协调”。第二项任务要求组织与周围环境进行交流和交换,称为“外适应”或“适应”[45]。卡斯特(Frement E.Kast)和詹姆斯·E.罗森茨维克(James E.Rosenzweig)所建立的系统管理组织理论也强调“组织是一个面向外部环境的开放系统”,“组织是一个反馈系统,组织不断从得到信息、通过反馈使组织协调”,“组织是一个新陈代谢系统”以及“组织具有维持功能和适应功能,不但保持组织内部的协调均衡,还要快速适应外界变化”[46]。由于组织发展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本身处在稳定状态的组织机构被迫开始系统化地研究环境所能提供的机会,进行“自省”和“自我控制”,以“适应性的组织机构”来适应社会环境带来的变化。目前,图书馆正面临着信息环境变化的挑战,一些商业性信息机构和网络服务提供商抢夺了图书馆大量的用户。如果不能快速适应环境变化,图书馆将面临巨大危机。近年来,图书馆调整资源结构,重组业务流程,优化服务方式等措施正是一种组织发展的自适应能力[47]。
二 社会认同理论
在社会心理学对群体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塔菲尔(Tajfel)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社会认同理论。他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存在于特定的社会群体中,也意识到身为群体中的一员而给自身带来的情感和价值意义。”[48]社会经过分类产生不同的群体,而每个个体都有自身所属的群体,个体对所属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积极的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能给个体带来自尊感。当社会认同受到威胁时,个体会采用各种策略来提高自尊。社会认同强调的是个人或群体在社会中的“成就感”和“归属感”。图书馆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组成机构之一,必然要体现其社会价值,获得“自尊”和“认同”。当其无法完成自身的社会使命时,社会就有可能,也一定会将其抛弃[49]。在整个社会体系中,图书馆属于众多组织机构中的一类个体,必定与其他社会组织和机构发生横向的社会联系,同时也在这种“比较”中彰显自身的社会价值。
然而,就目前我国图书馆发展的普遍情况来看,用户到馆率、借阅量以及参考咨询使用率都在下降。从公共图书馆到高校图书馆都亟须通过转型证明自身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支持全面小康建设目标、促进科研教学中的关键作用,凸显自身提供信息服务的优势,实现社会的价值认同。
三 图书馆发展理论
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1931年出版了《图书馆学五定律》,被称为“我们职业最简明的表示”。其中第五条表述为: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图书馆具有生长着的有机体的一切属性,吐故纳新、改变大小、形成新的形状和结构[50]。图书馆不仅是生物有机体,而且还是社会有机体,同时也是开放的系统[51],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图书馆与其他有机体一样,都必须遵循自然界“适者生存”的法则。在新的信息环境的冲击下,图书馆要正视挑战,重新构建适应不断变化中的数字环境的发展模式,实现转型与超越。图书馆转型发展不仅仅是因为环境的变化、用户的需求,更是由于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组织、一个生长中的有机体对外界环境适应、自我调整的必然选择。
而其余四条“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以及“节省读者的时间”则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强调了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图书馆的转型过程也必须从以上定律出发,同时以此为参照,看转型是否能够真正凸显图书馆价值,提高工作效率,满足用户需求,为评估图书馆转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提供参考。
四 不确定性理论
不确定性是未来实践的基本特征,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确定性是世界的普遍特征,不确定性是绝对的,确定性是相对的,具体是指缺乏原因和结果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52]。美国经济学家奈特在其著作《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Risk,Uncertainty and Profit)[53]中对不确定性做了经典定义:“在任何一瞬间个人能够创造的那些可被意识到的可能状态之数量。”不确定性的产生有四个来源:(1)人们根据现在的情况推断未来,但对眼前情况的认知却不一定正确;(2)对人们所做的事情如果不加以干预,情况会怎样的预料也不一定正确;(3)人们对所干预的事情究竟会引起一些什么样的变化亦未真正了解;(4)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时,其结果未必完全与所希望的相符。
各种不确定性都有其运行的规律,通过理论的进步与方法的改进将会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对图书馆组织或者个体的不利影响。合理利用不确定性带来的机会,使组织发展趋向稳定。
对不确定性的管理与风险管理所期待的目标一致。风险管理是通过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而以最小的成本使风险所致损失达到最低限度的管理方法。风险管理不是消极地承担风险,而是以积极地防止、控制风险为宗旨[54]。图书馆转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其从决策制定到具体的转型实践各个阶段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风险管理通过系统地处置与控制风险,保证图书馆转型目标的顺利实现,有助于图书馆各项决策科学化和合理化,减少决策的风险性。同时,风险管理的宗旨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风险管理效果,因而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进图书馆管理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