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山东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绿色兴农: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

绿色兴农,首要解决的就是环境问题,实现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当前,在一些地方农业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围湖造田、围海造地、过度养殖、过度捕捞、过度放牧等现象不容忽视,因此,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实现乡村振兴需要生态良好的自然环境,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绿水青山的自然回归。同时,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也为绿色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人们对优美环境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大大增加,绿色兴农、绿色富农必然会成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最有前景的模式。

第一节 绿色兴农发展理念探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绿色发展理念做了充分肯定:“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1]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将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推动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兴农,必须坚持绿色发展,以绿色为导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环境发展理念强调的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人类生活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不仅是保护环境,也要保护整个生物圈的和谐发展。只有更好地改善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协调好人和环境以及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才能保障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有序运行、和谐发展。因此,我们要科学地规划好人们生产、生活环境以及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扎实推动生态环境保护。

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模式基础上提出的新型发展模式,是将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发展过程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同提高的新型发展模式。

绿色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将资源环境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传统发展模式把资源环境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外在要素,造成了对环境资源的无序开发、使用和掠夺,导致资源环境的不可持续利用;二是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传统的发展模式突出了经济增长目标,忽略或弱化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三是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和“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过程。

绿色兴农之路还很漫长。随着农业绿色发展的推进,在农业的绿色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我国的农产品在生产时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生长剂等,加工时又大量添加防腐剂、调味剂等,造成产品有害物质含量增高。这不仅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也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在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国家在农产品和食品进口方面都有严格的质量监控标准。同时,在我国农业出口中,有很多农产品在某些时候存在质量不达标的现象。在国际对农产品进口质量标准日益提高的前提下,这种现象如不改变,将会越来越不适应未来世界农业的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强度的传统农业发展方式,树立绿色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就必须以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我们应将绿色发展理念植入农业发展规划、政策制定、法律修订和管理执行等全环节,用绿色发展理念统领农业资源保护、生态修复、科技研发、生产经营、加工流通、市场销售等全过程,让绿色发展理念覆盖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业等全领域,真正将绿色的理念和精神融入现代农业发展之中。

资源和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严格保护农业资源和治理农村生态环境,就是筑牢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根基。要实行最严格的资源保护制度、最集约的资源利用制度和最有力的生态修复制度,有效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资源保护制度,就是要有效制止资源过度开发,紧紧守住耕地淡水资源红线和基本农田底线,逐步建立起农业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实行最集约的资源利用制度,就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和劳动者素质的提升,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实行最有力的生态修复制度,就是要把山水田林湖草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对其进行系统化保护、修复、治理。

科技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源。实现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关键要靠科技支撑。要紧跟新一轮世界农业科技革命浪潮,以绿色、集约、高效为引领,推进现代农业基础科技、应用科技和前沿科技全面振兴。加强生物技术、田间管理、疫病防控等基础科技研究,提升支撑绿色发展的原始创新能力。加大前沿科技研发攻关,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条件。加快节水技术、加工技术、仓储流通技术等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特别是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相融合,实现农业精准投入、精细管理和高效利用。

要树立大农业大产品大供给观,深度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新时代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不仅要吃饱、吃好、吃得健康,还要吃得优质、绿色、生态。为此,要大力开发绿色生态农产品,改变农产品供给普通低质品多,绿色、优质、品牌农产品少的状况,增加优质、安全、特色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产品供给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要夯实和提升农业物质产品供给的基本功能,不断开发农业生态价值。同时,还要依托农村丰富的山水田林湖草资源与厚重多元的农耕文明相结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等农村绿色生态产业。

明确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取向,建立农业绿色发展的激励机制,新时代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应向绿色化倾斜。在巩固完善普惠支农政策的基础上,要尽快制定引领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各类专项政策措施,形成包括绿色财政、绿色补贴、绿色价格、绿色金融、绿色保险等层面的内容丰富、指向具体、有机融合、协调互补的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体系。要尊重农业生态容量,重视农村环境卫生,制订科学合理的绿色规划、绿色项目、绿色治理、绿色修复、绿色补偿等政策体系。要培育和形成新的绿色生活观,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城乡生活方式,实现农村山水田林湖草资源的永续利用。

第二节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模式

着眼于绿色产业发展是为了寻找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道路,把绿色发展理念与当地农村经济相结合,推动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使农村发展与国际接轨、与时代接轨。在农村绿色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盲目照搬别国或者别的地区的发展模式,应该因地制宜,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实事求是,找到符合自己的特色发展模式。

一 绿色兴农模式内涵解析

绿色经济的发展要遵循生态、社会和经济协调共进这一规律。然而,农业传统经济模式在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也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20世纪以来,美国在中部平原地区大力发展农业,特别是中部地区大范围种植玉米,因而获得了“玉米带”的称号。与此同时,高强度的农业发展使得沼泽、湿地大量被开垦,化肥广泛应用,农业污水排放至大海导致海水富营养化,造成海里大量的鱼虾因缺氧窒息致死。因此,转变农业传统经济模式,使农村经济发展朝着绿色方向前进,这有利于改善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类与生态自然的双赢。

绿色农业是绿色产业的一部分,其包括绿色有机的粮食作物、畜牧、水产、果品、无公害农业生产资料等。从目标上看,绿色产业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传统产业是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上看,绿色产业要求生态、社会、经济这三个系统协调发展,传统产业强调产业系统的作用;从运行方式上看,绿色产业采用系统运行的方式,把农业、科技、环保、食品加工等相关行业融为一体,在产品设计、原料收集、产品生产、产品销售等流程都采用了绿色化的方式,传统产业的各种产业系统之间是相互独立、互不关联的。

二 农村绿色发展的历史经验

在当代经济发展中,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的兴起是大势所趋,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工业化进程中,欧美发达国家最先受到工业发展带来环境污染的困扰,因此,绿色发展理念与现实模式也最先出现在发达国家。当前,应用绿色观念选择安全健康商品的消费者群体已经从发达国家发展到遍布整个世界。消费者需求结构的变化促使市场向绿色营销转化,绿色市场又拉动绿色产业的发展。也就是说,绿色理念会影响人们绿色出行、环保购物等一系列低碳行为的践行,这些低碳行为又促使一个新兴行业——绿色产业的诞生及发展。

发展农村绿色产业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它强调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在过去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土壤污染,导致水体营养化、赤潮等环境问题。因此,在绿色农业生产中,应该依照环保标准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或者尽量少使用或不使用化肥和农药,这样才能尽快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就农业本身发展来说,我国农产品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所以,在国际贸易竞争中我国的农产品具有价格优势。但是,为适应生态保护和食品安全、更好促进人的身体健康的要求,发达国家凭借着科学技术和设备技术先进的优势,实行以检测标准为基础的“贸易进口通行证”,这对我国农产品安全质量提出了高要求。与此同时,就国内消费需求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绿色消费观念不断增强,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由单一、简朴的消费观逐渐转变为以安全、健康、多元为核心的消费观念。因此,推动农村绿色产业的发展,增加更多绿色农产品的产出成为当今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 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绿色农业特色产业是农村发展的支柱。新时代的背景下,农村需要发展现代化农业,培育新型产业形态,使农村特色产业与当地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开拓农村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为城乡一体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力。

推动绿色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必须在先进理念的指引下不断构建绿色产业模式。目前,我国可供借鉴的、已初步形成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模式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龙头企业+农户”型

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发展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部分地区,龙头企业就已经出现,并且大幅度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这种模式简单来讲就是企业与农民形成一个利益的共同体和风险承担的共同体。这种模式主要是靠龙头企业向外关联市场,向内关联农产品基地,利用龙头企业的强大实力扩大市场和农产品基地规模,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但是在这种模式中农民对企业的依赖性强,而企业又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所以农户往往处于一种被支配的地位。

(二)“市场+农户”型

这种模式是以批发市场为纽带连接广大农户,带动主导产业的发展,实行产销一条龙。该模式的优势是广大农民与市场直接交流,避免了中间商,让农户有了直接与买方谈判的机会,很好地解决了农户产品难卖的困境。然而,由于农户有了直接面对市场的机会,很多时候会选择直接销售农产品,这不利于农户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容易造成农户之间联系松散甚至相互角逐的局面,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合力。

(三)“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型

这种模式是农民合作的经济组织以土地、资金、技术等农业重要因素帮助农民生产,同时通过使农民入股企业与企业联合经营的模式来解决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问题。这种模式增加了农民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同时,由于合作社既拥有生产基地的支持,又具备企业的营销与市场开发的能力,其市场竞争力会更大。不过这种横向一体化的联合还是不够紧密,结合体的利益冲突会导致各方出现分歧或者决策不明等情况。

(四)“企业+中介组织+农户”型

这种模式以农业中介组织为依托,使企业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服务和销售各个环节与农户形成普遍的联系网。这有利于帮助形成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集团。但是这种模式的致命缺陷是一旦中介组织出现问题,那么整个系统都将会难以运行。

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建立在农民共享发展机制基础之上。在实际工作中,政府要不断完善农民利益共享机制,提升产业链价值,促进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互助服务,探索成员相互入股、组建新主体等联结方式,实现深度融合发展。政府要真正做到以市场为主导,尊重农民的意愿,引导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立内部平等对话、沟通协商机制,兼顾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方利益诉求,共商合作、共议发展、共创事业。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才能促进农村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

第三节 培育农村特色产业的路径

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实施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举措。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不仅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大事,是提升全体中国人民幸福感、发展国民经济、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障。

一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的现实路径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是巩固农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新时代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调研中,可以看到在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过程中,随着产业链的延长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正逐步提高,农民收入也逐渐增多,这也有利于形成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业竞争力。

山东青州市弥河镇东南营村,与周边农村依靠传统的单一农业发展模式不同,它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培育出独特水果——弥河银瓜,进而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以瓜果贸易为主、农业种植为辅的发展模式,新农村建设道路越走越宽广。

青州市弥河银瓜,是甜瓜类中最为优良的品种。有“瓜中佳品”的美称,也因其皮色银白而闻名。古代贡品银瓜的主要产地是在青州市弥河岸畔的河滩中,这里还是弥河国家湿地公园,所以这里种植的弥河银瓜,亮如银,甜如蜜,既脆又香,以其优异的品质闻名于世。经过多年实践,东南营村所在的弥河镇以瓜果产业为依托,开始全力打造这一品牌农产品。弥河银瓜,注册了“弥银”牌商标,通过了省级无公害食品认证,并在2001年全国农产品展销会上被评为名牌产品。“青州银瓜”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潍坊市首件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提高了其产业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它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2011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青州银瓜品牌价值为1.96亿元。

弥河镇把银瓜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加大了特色产品培育力度。通过扩点成线,聚块成带,实现了以弥河银瓜为主的瓜果等特色产业的全面振兴。以前的弥河银瓜种植,都是村民自己零散着种,产量不多,也不注重品牌塑造。而今银瓜种植有了规模,也有了自己的品牌,产品名声远扬,供不应求,农民也发家致富,走向了小康道路。目前,全镇银瓜种植面积已达到10000亩,发展了银瓜种植专业村29个,专业户2000户,银瓜产业逐步迈向了规模化、产业化,银瓜产业也成为全镇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和特色品牌。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拉动了当地其他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近年来青州弥河银瓜发展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在种植面积方面,正宗沙滩地青州弥河银瓜面积已由10000亩缩减到2500多亩;二是在品牌安全方面,由于生产源头环节掌控力度不够,良莠不齐的银瓜品质正在冲击青州银瓜品牌;三是在可持续安全方面,对青州弥河银瓜赖以安全生产的耕地、水域等的保护力度还不够,耕地、水域污染现象时有发生,部分种植户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安全。如果任由以上状况继续发展下去,青州弥河银瓜的品牌和品质将无从保障。

针对上述现象,目前青州市正大力推进弥河流域治理,在弥河流域银瓜主产区划定了银瓜生态保护线,沿弥河两岸设立了3个重点保护区,其总面积为5000亩左右。通过对区内及周边环境的严格保护,并配以产地标识、编码追溯等机制,使得从源头上保障青州银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安全,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州银瓜这一历史名牌势在必行。东南营村以银瓜种植销售行业为中心,依靠自身产品特色和独特的自然优势,通过扩点成线,聚块成带的方式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其成功之处不仅在于产品本身特色,而且在于当地干部和农户上下一心,不图一时之利,稳扎稳打地将产业链不断完善,使其成为可持续、辐射广的生产格局。发展经济依靠优势自然条件,只有保护自然,才能促进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和谐发展。

截至2018年,弥河全镇人均纯收入为3万元,全镇农业总收入为17.9亿元。该镇党委、政府立足弥河实际,以人为本,从可持续发展之长远战略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强镇为目标,突出抓好招商引资、民营经济、特色农业、生态旅游、文化建设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加快产业结构步伐调整,逐渐形成了东部瓜菜,西部林果、黄烟,中部畜牧养殖、食用菌种植的生产格局。特别是以弥河银瓜、双孢菇、油桃、柿饼等为主的农产品基地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已经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品牌农业。

二 农村特色产业路径探析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必须采用系统的观点,将其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来考察。只有将其放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之中,多管齐下,多方合力,才能取得效果,才能不断培育壮大农村特色产业,实现农村与城市,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与繁荣。具体可以借鉴采用以下路径方式:

(一)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不断培育特色品牌

不断培育、发展农村特色产业,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当地的自然、社会文化和经济等独有的资源优势。例如,有些地方农村大力发展电商、特色种植、现代民宿、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想方设法抢占先机、赢得市场,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一部分乡村普遍特色不突出,盲目跟风模仿、同质化竞争等问题较为严重。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乡村产业发展、群众收入增加、乡村振兴都会造成很大的阻碍。因此,培育发展新产业,要立足实际,在“特”字上做文章,体现其个性化和差异性,把“长板”拉长,而不是一味去补齐一般性、大众化的短板。只有最大化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独具一格、辨识度高的农村特色产业,才能不断提高当地农村的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

根据当地的特色,要利用其优势、发挥其长处。具体措施可以包括:(1)挖掘丰富的自然资源,主动创建人文景观和农业文化,促进农业、林业、渔业、水利和旅游、教育、文化和卫生保健的深度融合;(2)加强第三产业的推广和发展,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乡村旅游、定制农业、展览农业、农业集资等新形式;(3)加强对农村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培育,对传统村落加强保护和维护,将传统民居加以继承和创新,使之更加符合现代化的要求;(4)利用当地的历史底蕴发挥其价值,发展休闲旅游业,让农村农业的发展方式多样化、精致化、环保化、这样也可以很好地巩固当地原有的历史底蕴。

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发展特色产业,构建特色品牌与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发展相辅相成的发展模式。首先,在质量兴农方面,由于农民本身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具有一定局限性,需要政府采取一定措施,如对一些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建设沼气池、种植绿肥等农户进行补贴,鼓励其进行病虫害防治等;其次,在绿色兴农方面,需要充分认识到大面积秸秆焚烧致使的农村空气污染,不合理的化肥施用造成的水体、空气污染、土壤板结,以及大量使用农药造成的污染等已成为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重大威胁;最后,在品牌强农方面,强化品牌引领,推动质量兴农战略实施,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打造和提升农业品牌营销平台,推动产销衔接,提高品牌知名度。

加强农业品牌的培育,需要紧密结合品牌建设和绿色产品质量认证,注重品牌建设和质量管理。农业品牌培育与建设需要我们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时代的带领下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媒体方式,在当下火热的媒体平台上加强品牌宣传;在商场、超市、学校等各种场合,利用手机、电脑、电视、广播等方式加以宣传,让人们对中国的农业品牌耳熟能详、铭记于心,在选择时自然会融入爱国的情感来支持国货,也就会自然而然地选择中国的自创农业品牌。

(二)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必须不断强化科技支撑作用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还要强化科技的支撑。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加强优良农作物品种的培育,加强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鼓励专门农业科技人才更多地到农村指导农业科技的发展。

首先,要不断推行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要制定相关标准在条件成熟的农村实施,加强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配方施肥,健康养殖和高效低毒兽药。开展农民与农民,农民与商家强强合作的经营途径,使家家户户走上规范生产的道路。深化管制监督能力,突出质量、安全、绿色定位,加强农产品管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质量监督。严格执行农业投入生产和销售的有关规定,支持新的农业企业,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三个产品”的建设,申请“三产一标”认证。让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发现机制得到创新,要进行经常性暗访,建立投诉和奖励制度,为人们提供畅通的投诉和举报渠道。要积极推行从农田到餐桌的调查原则,发挥双向回顾作用,促进生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同时,要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工程等深加工技术,大力培育营养食品、绿色食品、休闲食品、保健食品、生物医药等产业。要以名牌主食加工企业为重点,重点发展畜禽、蔬菜、水产、米粉等特色食品加工业。突出当地特色,丰富品牌文化,逐步形成自身农产品加工和研发的地域特色。

其次,要不断加强农业生产的高新技术支持。在当前这个信息化、智能化、全球化的时代,绿色农业当然要与时俱进,需要加强新技术的教学与推广,推动产业转型,提高质量效益。这就要求采用高新的技术保证农村农业的高效发展,用前沿的技术支持绿色兴农在农村的推广,使绿色兴农具有宏伟的蓝图和科学理论体系的保障。在现代技术和设备的大力支持下,不仅要推进绿色农业走进农村,还要推进高新技术在农村的发展和推广,现代种子产业升级项目的实施,推动整个农业技术整合和创新。为了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要进行农作物优秀品种的选拔,调整产品和畜牧业产业之间的结构,发展畜牧业的产业化,使农民的素质提高,收入增加,生活幸福。

(三)加强政府引导,不断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首先,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格管控农产品质量,并用常态监督来落实农业生产的责任。政府要不断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工作,推进国家可追溯平台的应用,将农产品可追溯性与农业项目安排和农产品品牌评价联系起来;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并落实到家家户户,及时评价和监督,促进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建立农业生产信用档案,加快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工作,使政府能够及时追踪绿色农业生产的各种问题。

其次,要加强政府农业管理平台建设。政府应大力鼓励建设当地特色馆和自营平台,运用现代的网络技术,为农村开通网络信息渠道和平台,扩大和加强一批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政府应强调整合发展,将互联网和销售结合起来,运用网络在线完成销售,实现线上线下分开销售,线上线下整合运用发展。同时,政府应着重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产品电子商务,运用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或者自创网络电商平台,为农产品销售提供有效的、即时性的促销平台。政府也应促进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共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农村的各项产业集中发展,使其在乡镇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中有效进行。

(四)不断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催生特色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不断培育、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就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素养。在实践工作中需要加强农村服务业的培育,请专业人员深入农村考察,总结经验,将其总结为具体的理论体系,通过课堂上传授给农民。实践中需要教会农民如何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外包,发展种苗,并且转换农村农业发展方向,朝向培育专业化服务的具体教育,如集中养殖,统一防御,化肥和水管理,以及农业机械操作等。从农村居委会方面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为他们提供创新农业公益性服务的有效供给机制和实施形式,鼓励他们开展改良育苗育种、病虫害防治、农资供应、土壤测试和施肥等事务。

加快绿色农业的业态新型化,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有关部门要深度宣传绿色兴农思想,使得农民遵循绿色生产的基本原则,坚持本本分分种地,踏踏实实卖菜,减少农民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添加剂、抗生素、兽药等能让土地高产的危险用品;要开设简单易懂的教学课程,让没有太高文化水平的农民也能深刻体会生态农业的重要性;要按照主体标准推广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环保、高品质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各种新颖的消费需求;使农业标准化水平提升,要坚持绿色生态方向,立即清理和制止与农业绿色发展不相适应的规定。

第四节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实践

特色产业就是以“特”取胜的产业,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积淀、形成的一种或几种特有的资源、文化、技术、管理、环境、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形成的具有国际、本国或本地区特色的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特色”就是“独有”,就是“区别于其他”。特色产业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历史的积淀、文化的传承,是由其赖以产生发展的特定具体环境决定的。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就要研究和把握本地区的“特色”优势,为市场提供具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优势资源发展多样化、多元化、融合化的产业体系,同时根据市场需求提供绿色安全、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切实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一 绿色兴农与特色小镇建设

对于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出,“发展美丽特色小(城)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动能转换,有利于促进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农村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2]

(一)特色小镇的含义

具体来讲,特色小镇是指该小镇具有本地方的特色产业。这些特色产业是以本地的实际状况为基础来产生的,一般是以自然资源为经济和特色的基础,不同于行政单位建设的企业和其他产业区的创新创业平台。在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政策的要求下,政府将单个行政区划分单位,让特色产业更加显著,从而使其具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和经济基础,也具备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上的优势,具备这种条件的就可以称为特色小镇。

第一,以特色产业为引领。特色小镇的特色在于产业,它的经济主体也是产业,重要的经济来源也是产业。因此,要把发展特色产业当作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工程。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要着眼于传统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和促进新型产业的发展,从而去进一步挖掘新的特色产业。

第二,规范政府的行为。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政府要有准确的自我意识,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政府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尺度,不能过度放权也不可过度干预。在尽职责的过程中不要超过自己权力之外,要把自己该做的做到。区域竞争的背后实际上是制度的竞争,而制度就是由政府来制定的,制度变革可以促进改革,特色小镇的建设关键要制定出创新的政策。

第三,优化土地配置。土地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城镇化、产业化的载体和根基。推动特色小镇的建设,要做好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具体步骤:一是科学合理布局土地。土地的面积是一定的,要在有限的土地内获得最大的收益,特色产业是小镇的主导产业,现有土地应按各个产业需要进行分配,按不同的功能划分区域进行布局;二是新增加的土地要有差别的分配。只给市级以上的特色产业园区内提供新的用地,其他特色小镇的用地就合理利用剩下的土地;三是对土地的用途要有所宽限,新型产业的出现就意味着有不同功能的用地都要有所储备,我们要宽容和尊重这种新型的创造性产业的出现,容许这些新型的产业在土地上利用。发展得好可以继续使用,如果发展得不好,则须退还用地。做这些的目的都是为了让特色小镇的建设能得到最大收益、获得最好的辐射效果,最终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起点。

第四,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特色小镇建设要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建设特色小镇我们应该依照市场的需求去选择产业发展的大方向,大方向一旦错了,那么结果必然是不好的。我们坚决不能违背规律,要做的就是找到规律,适应规律,不断发现新的规律,一步步脚踏实地去发展。不能违背市场发展既有的规律,要根据市场规律确定新的市场发展方向,根据市场客观规律去决定资源的具体配置,真正发挥市场的主体性作用。

第五,以区域营销为手段。从基础上来说,区域营销包括三大步骤:一是确定要发展的产业;二是为自己的产品找到合适的市场;三是将产品尽可能多地销售出去。对于特色小镇来说,区域营销大概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确定这个小镇的特色产业;二是建设以小镇为核心的面向各个产业的市场;三是特色小镇生产出的产品进行促销。与之相对应的措施是:一要增强特色产业的产业效应;二要协调发展线上和线下两个平台的发展,共同发挥作用;三要有自己特色的优质品牌并加以保持。

第六,以文化为支撑。在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应该发挥好文化的引领、贯穿和凝聚的作用,注重文化凝聚力的作用,维系社会成员共同的精神纽带。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提升特色小镇的文化形象,凸显特色小镇优良的文化品质。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传承的问题,各地都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传统,因此特色小镇也不应排斥别的文化,要在发展自身特色文化基础上包容其他文化。

(二)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特色小镇的建设

发展特色小镇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美丽乡村的强大推动力,同时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措施。所以绿色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是不可以缺少的,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特色小镇,将特色小镇建设得更美,从而更好地去建设美丽中国。

特色小镇的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生产方式的绿色化。通过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持,开办污染少的企业,发展特色小镇的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的发展模式要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要求,通过宣传吸引个人和企业的投资,对原有的产业进行创新,通过创新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只有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合理规划布局产业发展,政府适当地参与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协调好关系,才能最终实现在产业的生产过程中资源的生产、分配、消费和流动等环节公平正当地发展,实现社会有序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绿色发展;才能实现特色小镇再生产绿色化,充分发挥绿色生产力的作用。

特色小镇的建设要加快推动居民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这要求实现居民生活简单朴素,杜绝奢靡浪费和消费模式绿色低碳,向着更加文明的方式去转变,严格禁止奢靡的生活方式和不合常理的浪费。构建适当适时的能源体系,节约利用资源和高效利用资源。政府通过政策强制要求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去要求每个产业。治理环境重要的是要深入大气、水、土壤的监管之中,从根上杜绝一切污染。应该主动去修复被破坏了的生态,增强生态环境的自组织能力。

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特色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各个区域之间要做好并协调好明确的分工,哪个地方出问题由哪个地方负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初衷是保护当地的自然资源环境,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走生态发展新路。其中,最重要的是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走文明发展的道路,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同时保证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由此可知,绿色发展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内在目标的一致性和本质上的联系,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产业的产品竞争力,改善自然环境、保护人文历史,发展符合人们生活和生产目标的产业。

总之,建设新农村特色小镇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的要求,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走生态发展新路。只有将绿色发展新理念彻底贯彻到特色小镇的建设中,才能使特色小镇变得更美丽,为推动美丽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

二 绿色兴农与化肥使用

推进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势在必行。在具体的农业生产中,可以看到,化肥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施肥保障了农产品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但是,一些地方由于化肥的盲目使用,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产品品质的下降。所以,只有合理调控化肥的使用,优化化肥使用结构,在增加农业生产率提高成本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才能真正做到绿色兴农,质量兴农。

第一,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创新生产更高效环保的化肥。首先,要生产高效污染少的化肥,如此施用少量化肥就可以满足农作物的需求,还不会影响农作物的生产率;其次,应生产种类齐全的化肥,使每一种化肥都能充分发挥它的效力,才不会造成化肥的浪费。对此我们必须加强农业创新,在化肥的研制方面更多增加科技以及财政方面的投入。化肥的减少使用终归是治标不治本,要想真正地消减化肥对环境的影响,真正做到绿色兴农,唯一的办法就是科技创新,从根本上改变化肥的影响。

第二,积极引导改变农民耕作方式,实施合理的轮作、间作、套种等方式。一块土地如果长期种植一种植物就会造成该土地的营养不均衡,同时,还会导致土地的营养一年比一年下降,这样就造成化肥需求量的增加,但是如果改变种植方式,这个问题就会有效缓解。如果实行土地轮作,一年种植玉米一年种植大豆,大豆有很强的固氮作用,这样就减少了氮肥的使用,而且不会导致土地营养不均衡。此外,可以采用间作的方式,因为间作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化肥的利用率,也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第三,推广水肥一体化,探索新的施肥模式。通过灌溉的方式将肥料融于水中,采用灌溉与施肥合二为一的方式,可以做到节约化肥的同时也节省生产步骤,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劳动的强度,减少生产成本。在水肥一体化的施肥新模式下,不仅不会减少作物的生产率,而且还会增加作物的品质,其主要原因是将化肥融入水中,使农作物可以快速有效地吸收化肥中的营养。要注意的是水与化肥一体化过程中化肥与水的配比率,要科学合理地根据农作物的种类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配。不然可能会造成农作物肥料不足或者化肥使用过多造成农作物“烧苗”的情况。

第四,采用机械施肥的方式。在一些地方,由于农民的施肥方式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没有掌握化肥的正确使用量,只是凭借自己往年的经验来使用化肥,而这样的施肥方式无疑是很不合理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机械施肥的方式,借助于机械的精准性,有效控制化肥的使用,避免农民自己施肥的盲目性。机械施肥的方式也是一种很现代化的方式,还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力,省时省力地完成施肥的任务,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三 绿色兴农与乡村旅游发展

乡村旅游业这一新兴产业在农村的兴起,为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发展乡村旅游,部分村容村貌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乡村建设起来。使得村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村民的思想观念也有所转变,接触到更多新事物,促进了村民自身的发展。所以,在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的地方,应该大力推动发展。但就目前来看,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旅游资源和发展模式单一,缺乏新意。目前我国的农村旅游资源比较单一化,绝大多数的资源尚且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开发初期缺乏系统的规划布局,招商及开发两方面的盲目性是目前农村旅游业发展的通病。现实中很多投资经营者不做市场调查分析,盲目开发,未能准确定位市场。也造成了后期深入发展的困难。

第二,从业人员专业知识素质有待提高。由于乡村旅游的从业者大多是当地的村民,他们的受教育水平较低,知识水平不高,对于旅游服务业缺少了解,管理、经营、服务意识等专业素质也需要加强培养。多数地方只有年龄较大的农民留在乡村,他们的乡土观念较强,思想也比较保守,对现代旅游业的新型管理模式和经营方法等较难接受。

第三,管理经营方式粗放。因为缺乏政府部门的统一规划,目前我国农村旅游业大多属于农民自行开发和乡村领导组织。作为旅游的组织者管理者及经营者,在缺乏管理才能和理论知识的情况下,管理经营方式粗放,导致发展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这对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制约。上述问题具体体现在宣传手段、产业规划、资金投入三方面。宣传方面,因为信息闭塞以及新媒体运用能力和旅游宣传理论知识的欠缺,导致宣传不足,直接影响到客流量的增加;产业规划方面,没有立足地方特色进行合理地规划,导致无法长远发展;资金方面,资金不足会制约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影响到客流量,导致缺乏后期维护资金,旅游质量和水平会下降,客流量会逐渐减少,从而会陷入恶性循环中。

第四,当地村民参与较少。在一些地方,目前乡村旅游大多是通过租用耕地和开发商收购承包的形式进行建设,承包方在建设经营乡村旅游项目时,很少直接去招聘本地村民进行管理经营。因为大多留守村民年龄较大且受到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的限制,所以农民直接参与的很少。并且设立在乡村的旅游业没有惠及当地的老百姓,反而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农民的正常生活秩序和生存环境,也影响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第五,发展缺乏长远性的认识。乡村旅游业经营者对乡村旅游的认识还停留在一般的商业或旅游模式,只是通过资金投入进行人员储备和相应的设施建设,不重视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民俗传统文化的发掘,缺乏较为长远性的认识,可能会使得乡村旅游失去特色,从而使后续发展的潜力不足。要改变以上现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开发特色产品,发展模式多样化

立足当地实际,统筹规划,不断开发出具有当地特色风俗民情的旅游产品,这样才能让游客真正体会到乡村生活和景色,使其感到愉悦,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例如,若当地花卉产业较具优势,应建立以花卉为特色的旅游区;若鱼塘资源较多,则应建立钓鱼度假村之类的休闲场所;若果类种植量较大,则可开发果园度假村,让人们体验亲自采摘的乐趣等。乡村旅游业在当前旅游资源单一化的情况下,只有结合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依托当地特色,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旅游文化,丰富农村旅游资源,才能更好地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这要求立足实际需要对当地的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并进行统筹规划,结合当地的资源、资金投入的数量进行开发方向的确定、开发范围的划定。发展过程中的经营管理维护等问题,也要加入预算,有所规划。此外,要从客源的角度准确分析客源的构成,包含客源的年龄结构、经济承受能力、可能消费的方向等。这样可以根据客源把握发展的方向,提前做好规划与准备。

(二)加强人员培训教育,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只有定期开展对一线从业服务管理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才能不断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同时,需要制定优惠政策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发挥管理和示范作用,将最新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应用传播到乡村旅游一线服务管理人员当中。

(三)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基于当前农村基础设施的现状,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首先,要加强农村道路的修缮,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促进农村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不仅要把路修好,同时还要建设好配套的交通设施,例如,设置公交站点,交通道路的指示标识和停车场的建设等;其次,还要加强农村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要建立起农村的垃圾处理系统和污水排放系统,按照标准建设一定数量的公共卫生间,提高农村的卫生水平;最后,要提高农村的食宿水平。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旅馆和饭店的监督,确保农村旅馆饭店的安全,使其卫生符合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