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涡带形态
2.4.1 涡带形态描述
涡带的形态取决于水轮机的工况或工况参数。
涡带中心部分有空腔时,可借助于空腔的形态大致判断涡带的全貌,这样的涡带称为空腔涡带,这时尾水管中的水流为两相流。当涡带中心没有空腔时,称为实心涡带,可以根据压力脉动和已有的观察经验判断涡带的存在和形态,这时尾水管中的水流为单相流。
文献[1]记录了不同负荷下的尾水管水流和涡带的形态:
(1)在过负荷范围,在泄水锥下面很少发生反方向旋进的螺旋形涡带。涡头在泄水锥顶端,涡带为直的、同轴,在自然含气量下,空腔直径约为转轮直径的1/50,尾水管壁处没有涡带压力脉动。
(2)在部分负荷范围,螺旋形涡带在流量为无旋流量的30%~80%范围内出现,也有在圆周方向上同时出现两个或多个均匀分布涡带的可能性,涡头总是偏心的处于泄水锥表面。涡带呈锥状螺旋形,在自然含气量和当时试验条件下,空腔直径为转轮进口的1/5,而当流量减小时可增大到1/3。旋转速度仅随转速和流量的增大而略有降低。
2.4.2 涡带形态图例
1.文献中的描述
文献[3] 给出了不同负荷下涡带的形态,其中:图2.20(a)为空转或负荷很小,死水区几乎充满整个尾水管;图2.20(b)为约30%~40%负荷,涡带稍微偏心,并呈螺旋形,螺旋角较大,压力脉动大,危险的区域;图2.20(c)为约40%~55%负荷,涡带严重偏心,螺旋形,压力脉动更大,更危险的区域;图2.20(d)为约70%~75%负荷,涡带是同心的,压力脉动很小,运行无扰动;图2.20(e)为约75%~85%负荷,无涡带,无压力脉动,运行平稳;图2.20(f)为约满负荷到超负荷,涡带在紧挨工作轮后收缩,有很小的压力脉动,可能产生扰动,特别是在超负荷时。图2.20(b)、(c)的涡带压力脉动较大。为了使测量结果尽量可靠,模型试验都是在无空蚀工况下进行的。如果将转轮后的压力降低到原型水轮机那样的空化系数,就会形成空腔涡带。
图2.20 尾水管空腔涡带的不同形状
2.中国水科院的描述
图2.21为中国水科院诸多模型试验中观察到的涡带形态的例子之一,它显示了在工况不变的情况下,涡带形态随空化系数变化的情况。空化系数越小涡带空腔越粗壮,空化系数越大空腔越细,当空化系数大于一定值后,空腔就消失了。
3.东方电机厂的涡带图[5]
图2.22为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东方电机厂在D06a水轮机模型试验中观察得到的各种工况下的涡带形态图,其中标识为左侧小图样式的涡带为螺旋形涡带。试验是在电站的装置空化系数下进行的。
在电站的空化系数下,模型和原型水轮机尾水管中的绝对压力并不相等,在模型中看到的涡带空腔部分的形态与原型中是不一样的。
2.4.3 影响涡带形态的主要因素
影响涡带形态的因素,同时也是影响涡带压力脉动幅值的因素。这些因素将在涡带压力脉动部分讨论,这里仅作简要介绍。
图2.21 涡带形状随空化系数的变化
图2.22 东方电机厂模型试验观察到的涡带形态图
1.流量的影响
模型上,一定的单位转速下(例如对应最优工况的单位转速),涡带形态随流量的变化,如图2.20所示。小开度时,涡带比较粗壮,但涡带的螺旋半径比较小;大负荷时比较纤细,螺旋半径也比较小;中间负荷时,螺旋半径最大,这时的涡带压力脉动也最大。2.空化系数的影响
在相同的工况下(例如涡带压力脉动幅值最大的工况),顺序地改变空化系数,就可得到涡带形态和涡带压力脉动幅值随它的变化。前面的图2.21是在中国水科院试验台上观察到的一个例子,图2.23是文献[5]给出的例子。
图2.23显示,随空化系数的减小,涡带空腔的直径变得越来越粗,这在图2.23(b)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当空化系数小于一定值后螺旋形涡带及其空腔完全消失。这反映了涡带形态随空化系数变化的普遍规律。
图2.23 n′10时0.785Q′10和0.6Q′10工况涡带形态随空化系数的变化
3.水头的影响
对于涡带的形态,水头不是独立的影响因素,它的影响归根结底表现为流量和空化系数的影响,而且在模型和原型水轮机上的影响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