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献民间验方与特色疗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五七鹿茸散治头晕

【作者小传】阎钧天,男,69岁(1946—),副主任医师。1962年拜当地名医张德煜学习《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难经》,同时拜师王太和、王天顺学习中草药炮制,后又拜师李复唐、师星明、孟锦绣、王全福等学习中医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等。1966年出师独立行医,1979年参加国家城乡闲散优秀中医考试,以优异成绩被录取为国家干部,分配于北京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后因故供职于运城市中医医院。精通传统中医五运六气,擅长治疗眩晕、疼痛及各科疑难杂症。学术观点:诸病皆生于气,治病首重调气。曾撰写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运气摄要》《伤寒论纵横》《医学求真》《有病这样治》《伤寒、金匮、温病证治歌诀》《临证拾芥》等六部医学著作。

【方药组成】天雄15g,细辛15g,干姜25g,山茱萸25g,防风35g,茯苓35g,鹿茸25g(打粉,分2次冲下)。

【功能主治】男妇老弱之头目眩晕。

【服用方法】以上药物前六味共为细末,每次用五钱,水煎3~5沸,滤去渣,以药汁调鹿茸温服,一日2次。

【注意事项】高血压病患者不宜服用。

【应用小结】用此方治疗男妇老弱头目眩晕数百例,治愈率95%以上。

【方药来源】从《张氏医通》三五七散化裁而成。

【病案举例】

病案一:周某,男,81岁。2014年3月10日来诊,诉经常头晕,已3年余,中西医诸治不效。年已耄耋,而步履尚健,惟时而头晕目眩,日3~4作,六脉洪大而重取无力,即予此方服一周后,头晕大减,一周来仅晕过2次,旋即止。予原方再服一周,头晕彻愈,随访一年来未再眩晕。

病案二:王某,女,61岁。头晕5年余,血压时高时低,高时170/95mmHg,低时90/60mmHg,诸医皆以高血压病论治,常年服用降压药,头晕每因服降压药而加重,停服降压药后头仍眩晕难忍,遂又服降压药。2014年8月请诊于余。体形肥胖,面色晦暗不泽,舌体胖大,苔白腻,六脉沉细弦,按之软弱无力,尺部取之似有似无。嘱停用现用的一切药物,与服三五七散。服药一周期间,眩晕未再作,照方续服两周,随访半年来一切如常。

病案三:王某,女,37岁。2008年子宫切除术后,一直头晕头昏,身乏无力,不思饮食,2008年3月来诊,身形消瘦,面色蜡黄,皮肤干燥皴褶,脉沉细弱,右寸独大。遂予此方依法服用。半月后,饮食渐思,乏力渐去,头晕头昏减轻大半,嘱照原药再服半月,头晕头昏痊愈,随访至今,未再头晕。

联系电话:1393593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