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大拙禅学入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坚持内在的精神经验

因此,在“禅”里,个人体验比什么都重要。没有体验基础的人,不可能领略任何观念。那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婴儿没有观念,因为他的心智尚未发展到能够以观念的方式去经验任何事物。即使他有什么观念,也应该是非常模糊不清的,无法和实在世界相对应。因此,如果要最清晰且有效率地理解事物,一定要经由个人体验。尤其是关于生命本身的东西,个人体验是绝对必要的。如果没有体验,就无法如实理解生命的全体大用。所有概念的基础都是简单朴实的经验。“禅”非常强调这个基础经验,也围绕着经验搭起在禅宗“语录”里随处可见的语言和概念的支架。尽管这个支架是探究深处实在界最有用的工具,它毕竟是假言施设。如果我们以为它就是究竟实相,就丧失了它的整个意义。人类知性的本质使我们不太敢相信上层结构的东西。神秘化绝对不是“禅”本身的目的,但是对于不曾窥见生命实相的人而言,“禅”难免显得深微幽冥。只要穿过概念的上层结构,人们想象中的深微幽冥便会瞬即烟消云散,同时也会有所谓的“开悟”。

因此,禅始终非常坚持内在的精神经验,它并不重视经典以及论师的经释。它以个人的体验去和权威以及客观的开示分庭抗礼,而习禅者也主张以“禅那”作为开悟的实证法门,在日本被称为“坐禅”[1]。

在此,我必须约略提一下习禅者为求证道(即前述的基础体验)的禅法训练,因为那是“禅”和其他形式的神秘主义的主要差异所在。对于大多数的神秘主义者而言,如此的灵性经验是非常个人的东西,它是偶发性的、孤立而无法预期的。基督教徒以祈祷、苦行或所谓的默观作为领受它的工具,认为那种经验的实现是神的恩赐。但是正如佛教并不认为这种事需要超自然的代理人,禅的修行方法也很实际而且有系统。在中国禅宗史里,一开始就看得到这个倾向;其后终于出现了正规的体系,到了现在,禅宗已经有一套让习禅者实修证道的完整方法。禅的实践价值就在这里。尽管禅是高度思辨性的,但是有系统的训练对于道德人格的陶冶也颇有帮助。当禅在行住坐卧当中被表现时,我们有时候会忘记它的高度的抽象性格;但那正是我们必须去领略禅的真正价值所在,因为即使是竖一指,或在路上和朋友打招呼,禅也可以发现难以言喻的深刻思想。在禅的眼里,最实际的东西也是最深奥的,反之亦然。禅的所有训练体系都是这个根本经验的产物。

[1] 关于“坐禅”(zazen)的正确意义,请见“禅堂”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