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用哲学的思维理解平安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与坐标
哲学思维方式指的是人们认识、改造客观世界时所运用的具有哲学特征的思维方法。它是辩证性的思维方法、批判性的思维方法、实践第一的思维方法,也是超经验的思维方法。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一个事物可以离开他物而独立存在。任何事物都是在相互作用中存在和发展。除了用哲学的方法分析平安文化现象“是什么”之外,我们还要用哲学的思维去理解当前正在开展的平安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和坐标,这对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认识和理解及建设平安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哲学思考的层面,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勾勒平安文化建设这一新生事物的坐标和方位。
从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看,它是国家治理方式的完善和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多年,我国的国家治理方式实现了从一元治理到多元治理、从集权到分权、从人治到法治、从管制政府到服务政府的转变。特别是在拨乱反正之后,国家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大力实施依法治国战略,以维护社会的基本秩序、保障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为政府善治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但法治是硬性的控制,其影响力弱于文化的软性教化。法律能在行为发生后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而文化更能在行为发生前对决定行动的意识产生深刻长远的影响。法律从反面发挥抑制作用,而文化从正面发挥推动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中国成立后那种僵化的行政管理模式被打破,人、财、物大流动,除了农村少数留守儿童和老人外,大部分人处于异质环境之中,面对陌生的城市、不熟悉的面孔、不熟悉的文化习惯。由于居无定所,人员流动性大,加上城乡二元差别和文化建设的滞后性特点,文化同构几乎成为梦想。现实中,共同的文化信仰对社会的安定起到法律和行政管理无法替代的作用。老百姓祈求幸福安康的生活,都体现了对平安的渴望。没有平安一切将无从谈起,它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最大公约数。一个稳定社会的出现,不仅要看有多少人达到中产阶级的收入标准,还要看有多少人在文化素养上跟上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平安文化建设既是用文化引领平安建设的问题,也是要让平安和平安建设成为大众的文化习惯,成为一种良好的行为自觉,实现精神重构、价值理念明晰和促进行为规范的过程。它是国家治理方式的完善和创新,是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的升华和补充。整体对部分有制约作用,但部分也可以推动整体的发展。我们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认识和理解平安文化建设这一新生事物,平安文化建设工作才会有大手笔,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才能保持正确的航向,在整体中发挥个体最大的功能作用。
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看,它是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生动实践。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10年多的平安建设中,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技防、物防、人防和科技投入,并在政策机制、宣传氛围和社会力量动员组织上给予全力支持,在社会治安形势、生产安全形势可能恶化的情况下保持了大局稳定,特别是社会面上的多发性案件、一般生产领域的安全事故等方面得到有效控制。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平安建设的内部矛盾也发生了变化。在改革开放之初,由于物质极度匮乏,从人民群众平安需求角度看,人民群众温饱等生理需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平安是其次;从平安建设的内容看,相关的硬件建设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人的素质建设的紧迫性还没有上升到应有的高度。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历三四十个年头,其间我国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的整体面貌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和改观。绝大部分地区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部分地区已跨入小康社会的门槛,群众衣食无忧,可以说生存的需求已经无虞,对平安的渴望则进一步增强,追求安全成为生活的重心。同时,平安建设要转型升级,推向纵深,人民群众的平安价值理念、平安主体意识、平安行为习惯、公共精神等平安文化养成等问题已成为平安建设的瓶颈,“人”的问题已经上升为当前平安建设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平安建设的矛盾关系由不突出抓好主要矛盾就无法解决非主要矛盾的阶段进入到不兼顾解决好某些非主要矛盾就难以继续抓好主要矛盾的阶段。虽然硬件建设仍是平安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但解决人的精神面貌问题的重要性已经日益突出。无论是政府、社会组织还是普通民众,平安建设的硬件投入、良好平安行为习惯的养成,都必须以人的先进的平安价值理念、科学的平安安全知识、平和的平安心理心态为先导。解决“人”的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人创造文化,文化又塑造人。文化建设是科学发展的内容之一,平安文化建设既是我国文化建设内容之一,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回应人民群众平安建设新需求的重要内容,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化实践。
从意识能动观点看,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推进。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而凝练,不仅展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新认识,而且让社会公众找到核心价值观里的“主心骨”,为多元时代凝聚思想共识指明了方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这些基本内容及其体现出来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结合政府平安建设和公民、单位保平安的内在规律特点,提炼出自身的平安道德观,是平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其中,爱国主义是平安文化至高无上的价值追求,坚守法律底线是平安文化的基本原则,倡导自由、平等、公正和友善的新型秩序观体现了现代平安文化的理念,追求和谐的人本情怀体现了平安文化的现实价值。开展平安文化建设就是在文化层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积极发挥对社会存在的促进作用的又一个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