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全心全意蓄养农耕,真心真意薄赋富民,汉文帝是个明白人……
传统中国向来以农立国,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汉高祖、汉惠帝、吕后都致力于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收到了显著的成效。不过到汉文帝即位后,生产虽为上升趋势,但国家仍无积蓄可恃,百姓仍处于困难境地。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生活渐趋稳定,一部分人尤其是有钱人却已经开始喜欢上了消费。在他们的带动下,整个社会的奢靡之风有渐长趋向。更要命的是,由于有钱人多是生意人,而且做生意相对钱来得快。谚语说“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弃农经商的诱惑力很大。
情况似乎不太妙,“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大臣的启发和建议下,汉文帝恢复了始于商代的“籍田”制度——在春耕前,文帝亲率大臣们去农田示耕,并祭祀先农。带头给天下做出一个耕种的榜样。
难能可贵的是,汉文帝是真的带领大臣包耕了一块土地,生产供祭祀用的粮食;皇后也参加劳动,每年要亲自率领宫女们采桑、养蚕,生产蚕丝,作为祭服的材料。这在历朝历代中是十分罕见的。
汉文帝为进一步刺激农业生产,再下诏书对农民施行了更宽松的让步政策。诏书说:“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声明农业是根本,减半当年田租做奖励。
汉文帝的行为,引起了全社会对农业的重视。他的“籍田劝农”的措施很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粮食此后逐年增产,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可是后来,一些地方官吏在思想上对重农又有些放松。汉文帝于是在公元前168年又下诏劝农。诏书称“岁一不登,民有饥色”,这应该反映出一定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远没到可以放松的时候。诏书对各级官吏的不作为提出严厉批评。
在汉文帝的不断督促下,各地的荒地被大量地开垦出来,粮食连年增产,为太平盛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必然促进商业的恢复和发展。但一些不法商人囤积居奇,坐地贩卖,操纵物价,放高利贷,严重影响了生产、生活秩序。
这时候,晁错又向汉文帝提出了“贵粟”的建议。其内容主要是:开明的君王看重五谷,看轻金玉。现在农民整年勤劳,不得休息。可因为粮价太低,农民无钱,只得拿出加倍的利息向商人借贷。大商人囤积货物并放贷,小商人坐在市上贩卖。他们趁农民急需货品的时候,抬高物价,加倍取利。他们男不耕种、女不纺织,却穿着绣花的衣服,吃着大鱼大肉。农民们吃尽了苦头,到头来为了偿还债务,却要出卖田地、房屋和子女。商人有了财富,又去结交王侯,官商勾结,势力越来越大,农民越来越惨。出现了“法律贱商人,而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的现象。现在最关键的事情是鼓励农民耕种,要使农民注重耕种,就必须“贵粟”。最好的办法是拿粮食作为赏罚。比如说,拿出粮食来的,并且是向边塞输粮,可以得到爵位,可以免罪。那么,富人想得到爵位,就得向农民买粮。这样一来,就富人有了爵位,农民有了钱,国家有了粮。
晁错的建议简单点说,就是只要实行了“贵粟”政策,就可以使重农、尊农的措施落到实处。当然,这样的“以粮换爵”带来的问题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
汉文帝听从了晁错的建议,“令民入粟边,六百石爵上造。稍增至四千石为五大夫,万二千石为大庶长。”粮食的身价很快高了起来。
在“贵粟”的同时,汉文帝继续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文帝十三年,竟然下诏全免天下农民的田租。而且,这次免田租的时间长达十几年,至景帝二年才恢复田租,三十税一。
汉文帝还将算赋(对成年人的丁口税)由原来每人每年交纳一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将成年男子的徭役改为每三年服役一次。
如此“轻徭薄赋”,在古代中国是极为罕见的!
粮食的价格升高,国家库存粮食大增。轻徭薄赋又使得农民手中的粮食增多,经济情况好转,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从而更加刺激了农民劳动生产的积极性。
在受到水旱疾疫蝗虫等天灾侵害,粮食收入大大减少时,汉文帝深为忧痛。为战胜天灾,稳定农业生产,文帝下令群臣查找天灾频降、农业歉收原因。并首先反躬自问:是否因自己的政有所失、行有所过,遭到天谴?或者百官俸禄过高,无用的事做得太多?他与丞相列侯等计议,凡有可以帮助摆脱困境的建议,均会一一说出来,没有隐瞒。由此可以看出,汉文帝始终把百姓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
总的来说,汉文帝实施的政策,适应了当时的客观环境,所以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呢?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说,国库里的钱多得都不知道怎么花,多年花不出去,串钱的麻绳都烂掉了,搞得无法统计,朝廷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国家储备粮库里的粮食堆了一层又一层,堆在最里面的,以及堆不进去露天放置的,都慢慢地腐烂没法吃。不仅是国家储备粮库,各郡县的仓库也都满着。百姓当然也过上了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