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新一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九节 重力坝的地基处理

重力坝地基处理的任务主要是防渗和加固,即提高基岩不透水性、强度和整体性。处理措施包括:开挖与清理、灌浆、坝基排水和软弱破碎带的处理等。

一、坝基的开挖与清理

为了将坝体坐落于稳定坚固的地基上,首先须将坝基表层风化破碎岩层挖除。开挖深度,根据SL 319—2005要求。当坝高超过100m时,需建在新鲜、微风化至弱风化下部基岩上;坝高50~100m时,可建在微风化至弱风化中部基岩上;坝高小于50m时,可建在弱风化中部至上部基岩上。两岸地形较高部位的坝段,可适当放宽。设计采用的抗滑计算参数应与地基开挖后利用基岩的标准一致。

靠近坝基面的缓倾角软弱夹层应尽量挖除,基岩轮廓应尽量平顺,避免突坎产生应力集中。顺水流方向高差不宜过大,应尽量略倾向上游,高差过大或倾向下游时,宜挖成台阶状。岸坡较陡时,应开挖成顺水向有足够宽度的小台阶,或用锚系钢筋、横缝灌浆等保证坝的侧向稳定性。开挖至距设计基岩面0.5~1m时应采用手风钻钻孔、小药量爆破,以免造成新裂隙。遇到易风化的页岩、黏土岩时,应留0.2~0.3m的护层,待混凝土浇筑前再挖除。混凝土浇筑前,需进行彻底清理和清洗,包括清除松动的岩块,打掉突出的尖角,填塞钻孔、竖井等。

二、坝基固结灌浆

坝基固结灌浆是用灌浆机械将水泥浆液灌入基岩裂隙,使之胶结起来以改善坝基力学性能。固结灌浆的目的,是提高基岩的整体性、抗压、抗剪强度和弹性模量,减少坝基渗漏。灌浆范围可以是应力较大的坝踵、坝趾附近,也可以是整个坝基或分别再向上下游延伸一定区域。钻孔一般作梅花或方格状布置,先钻灌周边各孔,再向中间按2~3个次序逐渐加密,孔距和排距从10~20m开始,加密至最终为3~4m。孔深一般为5~8m,局部有缺陷区域或地基应力较大的高坝坝基,必要时可适当加深,防渗帷幕上游孔深一般为8~15m。灌浆压力一般是底部大、顶部小,中间孔比边孔大,以不掀动岩石为限,一般为0.2~0.4MPa。浆液从水灰比为8的稀浆开始,依照水灰比为5、3、1.5、0.8、0.6、0.5的等级逐渐加浓。当灌浆孔段单位时间吸浆量不大于0.4L/min时,再延续30~60min则可结束灌浆。灌浆完毕尚须钻孔检查其灌浆效果。

三、防渗帷幕灌浆

帷幕灌浆是对坝踵处基岩自基面向深层钻孔灌浆,封闭岩石裂隙以形成防渗屏障,其目的是降低坝底扬压力,防止坝基内产生机械或化学管涌,以保证坝基渗透稳定,减少坝基渗透量。帷幕灌浆的深度,应根据坝的作用水头、坝基透水性和降低渗透压力的要求来确定。当相对不透水层埋深不大时,帷幕应深入相对不透水层内3~5m,做成接地式帷幕;如相对不透水层埋藏较深或分布无规律时,帷幕深度可根据设计中采用的剩余扬压力系数α所要求的渗径长度来确定,通常采用0.3~0.7倍的坝前水头。帷幕灌浆向两岸延伸的长度,当相对不透水层距地面不远时,帷幕应与相对不透水层衔接;相对不透水层埋深大时,帷幕应伸到原地下水位与水库最高水位的交点B处,见图2-58,B点以上设排水降低库岸地下水位,以防塌岸。

帷幕灌浆的防渗标准和坝基相对透水性,用透水率q来确定。《规范》(SL 319—2005)中,根据不同坝高采用下列控制标准:当坝高H>100m时,q为1~3Lu(吕荣);当H=50~100m时,q为3~5Lu;当H<50m时,q为5Lu。q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长度试验孔段,在单位压力作用下,所压入试验孔段的水量,即q=Q/PL,Q为流量(L/min),P为压力(MPa),L为基岩或帷幕区内压水试验段长度(m),q的单位为(Lu)。

防渗帷幕区内透水率满足上述要求时,最小帷幕厚度Lmin可按下式确定:

img
img

图2-58 帷幕深入两岸的范围

1—灌浆廊道;2—山坡钻进;3—坝顶钻进;4—平洞内钻进;5—排水孔;6—最高库水位;7—原河水位;
8—相对不透水层;9—原地下水位线;
10—蓄水后地下水位线

而钻孔灌浆的帷幕实际厚度L与钻孔的孔距和排距有关,可用下式计算:

img

式中的c为灌浆孔孔距,c′为排距,一般c=1.5~3m,c′略小于c。

表2-18 防渗帷幕的容许渗透坡降

img

实际采用帷幕厚度应不小于最小帷幕厚度,即L≥Lmin

由于最大渗透坡降发生在帷幕灌浆的顶部,向深处逐渐减小,所以帷幕厚度也可向下减薄。一般当设n排孔时,只需一排孔钻灌至设计深度,其余各排的孔深可取设计深度的1/2~2/3,见图2-59。帷幕灌浆必须待坝体升至一定高度作盖重后进行,较陡的岸坡段也可在山体里打平洞进行。灌浆压力可按不大于该灌浆层以上的岩石和盖重之和估算,也可按坝的作用水头估算,一般帷幕表层不宜小于1~1.5倍水头,底部不宜小于2~3倍水头,且以不掀动岩体为原则。

四、坝基排水

为进一步降低坝底扬压力和排除渗水,需在帷幕下游设置坝基排水系统,做法是先在帷幕灌浆廊道下游侧钻设一排主排水孔称主排水孔幕,对尾水较高采取抽排降压措施的高坝,还须再设2~3排辅助排水孔;中坝设1~2排辅助排水孔。辅助排水孔在坝基纵向排水廊道内钻设,排水廊道之间有时还加设半圆排水扣管,纵向排水廊道、管由设在坝段内上游倾斜,二者成10°~15°交角,主排水孔孔距2~3m,孔径15~25cm,孔深为帷幕深的0.4~0.6倍,高、中坝不宜小于10m。辅助排水孔孔距一般为3~5m,孔深6~12m。主、辅排水孔内填塞冲洗干净的卵、碎石。排水孔幕在坝内的部分需预埋钢管。和横缝间的横向排水沟或廊道连通,将渗水汇入集水井,由水泵抽排至坝外,见图2-60。主排水孔幕在坝基面处与帷幕下游面的距离不宜小于2m,一般略向下游倾斜,帷幕略向

img

图2-59 防渗帷幕和排水孔幕布置

1—坝基灌浆排水廊道;2—灌浆孔;3—灌浆帷幕;
4—排水孔幕;5—φ100排水钢管;6—φ100三通;
7—φ75预埋钢管;8—坝体

img

图2-60 坝基排水系统

1—灌浆排水廊道;2—灌浆帷幕;3—主排水孔幕;
4—纵向排水廊道;5—半圆混凝土管;6—辅助排水孔幕;7—灌浆孔

五、断层破碎带和软弱夹层的处理

对断层破碎带和软弱夹层的处理方法,通常是做混凝土塞或拱加固,具体措施应根据破碎带与坝体相对位置和倾角陡缓确定,有以下几种情况:

img

图2-61 平行于坝轴线的陡倾角断层破碎带

1—断层;2—混凝土

(1)走向大致平行于坝轴线的陡倾角断层破碎带,见图2-61,其对坝体渗透影响不大,主要需改善其力学性能以防引起坝体位移。当破碎带宽度较大时,选择坝址时应尽量避开;当带宽较小,小于2~3m时,需将带宽内填充物挖除一定深度回填混凝土,做成混凝土塞或拱。混凝土塞高度一般为破碎带宽的1~1.5倍,塞两侧挖成1:1~1:0.5的斜坡,以使坝体压力通过塞或拱传至两岸完整岩石上。

(2)顺河流方向的陡倾角断层破碎带,见图2-62(a),除需沿破碎带设置混凝土塞外,还应在破碎带和防渗帷幕相交处,做接近铅直的混凝土塞,下端与帷幕连接以防其漏水。

(3)缓倾角断层破碎带,见图2-62(b)。这种破碎带对强度、抗滑和防渗均不利。当埋藏较浅时应尽量挖除;当埋藏较深时,除加深表层混凝土塞外还应作深层处理,一般是沿破碎带开挖若干个斜井,在斜井与破碎带相交的不同高程中开挖平洞,井洞内回填密实的混凝土,形成一组框格形的刚性支承骨架,以起到防渗、抗滑和防止沉降过大的作用。

img

图2-62 顺河向陡、缓倾角断层破碎带的处理

1—断层破碎带;2—地表混凝土塞;3—阻水斜塞;4—加固斜塞;5—平洞回填;6—伸缩缝

img

图2-63 软弱夹层的处理(高程:m)

(4)坝基内的软弱夹层,若埋藏较浅应尽量挖除;埋藏较深时,应根据其走向、厚度、位置等情况确定处理措施。可在坝踵或坝趾处设混凝土齿墙或钢筋混凝土抗滑桩,见图2-63(a)、(b),切断软弱夹层至完整基岩上,倾角缓时也可打斜洞伸入软弱夹层做混凝土塞;对片状岩层也可用预应力锚索钻串成整体,提高岩体抗力,见图2-6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