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风俗和活动

1.变迁

各时期的春节风俗都是不同的,但大体都是祭祀以及庆祝。商朝时,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祖、祭天;西周开始时加入了一些庆祝活动;到汉朝时,春节的风俗已经基本完善,官员会在这一天朝拜天子,然后人们燃放爆竹,进行庆祝。这时的风俗风格已经由神秘的祭祀转化成了喜庆的庆祝。

相比这些,春联的起源就晚了一些,在五代时期才开始出现,第一副春联是后蜀孟昶所做“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二句。春节还有放鞭炮的习俗,最初用来驱鬼神,后来人们转而将它看成是迎神的手段。

2.辞旧岁

关于这个节日,我们大多有着非常遥远的记忆:放鞭炮、贴春联、贴福字、串门拜年、压岁钱……以及更多的能让我们感到愉快、放松的东西。除夕和春节的交接夜是一个注定难以入眠的夜晚,鞭炮声不断,辞旧迎新,祈愿新年新气象,加上各种各样的烟花,真可谓是灯火通明,亮如白昼。就算已经深夜子时,孩子们依然会在大街小巷跑来跑去,观看着各式各样的烟花焰火,欢声笑语不停。在这时,家长们就会出来叫人,让孩子们回去睡觉,第二天还要出门拜年,不早点睡怎么行呢?

3.贴春联、贴福字

这一天的早晨,孩子们会早早地睁开眼睛,在睡眼蒙眬中被长辈叫醒或是被街坊四邻燃放的鞭炮声吵醒,踩上新鞋,穿上新衣,和大人们一同贴春联、贴福字。长辈们早已用毛笔书写好了对仗工整、喜气四溢的两行墨字,孩子们则帮着家里人打下手,拿着用面糊做成的糨糊将红底黑字的春联贴在大门旁,上联在右,下联在左,之后将从右到左书写的横批贴在门的正上方。这还不算,家里一般还会准备两张福字,倒着贴在两扇大门上,正是“福到了”的意思。

4.拜年和压岁钱

贴完春联和福字,孩子们就会在长辈的带领下出去串门,挨家挨户拜访,说些吉祥话,见到老人磕个头,见到父辈鞠个躬,然后拿着长辈们准备好的红包、糖果和点心,这个时候孩子们的睡意就会消散不见,沉浸在得到压岁钱的喜悦中。拜年过后回到家,孩子们便可以拿着压岁钱买鞭炮去玩了,大人们也开始忙碌,准备晚上以及第二天的活动和菜肴。

5.团拜会

除了上述这些活动,在春节来临时,除了自家的活动,近几十年来还有一种集体的拜年活动,名叫团拜会。这个活动的初衷是因为送礼拜年会影响工作,所以就想出了这个法子,在年前把同志们召集在一起进行“团拜”,一同拜年,也就杜绝了影响工作的可能。这样不仅能够让人们拜上年,还会促进整个团拜会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使其更加融洽。

一般来讲,在团拜会上,领导会祝全体人员新年快乐,然后众人探讨下一年的工作方向,总结上一年的不足,发展完善自己。

除了上述的这种,村子中也经常举行团拜会,人们组织在一起,挨家挨户去拜访辈分比较大的人,并挨家挨户给老人行礼。之后,一个村子中的人聚集起来,前往另一个相邻的村子拜年,这也是团拜会。

新年团拜

6.游族谱

在春节这一天,村中的大姓氏人家会举办“游族谱”活动。活动准备阶段,先集合这个姓氏中所有的男丁,然后带着巨大的族谱,按照族谱上的姓名挨家挨户拜访。这是一个非常隆重的庆典仪式,不仅有敲锣打鼓、吹着唢呐的,还有扛着大旗在前方指路的,一路上引来众多村民围观凑热闹。

等到游行完毕,众人便会回到家族祠堂。如果这一本族谱上的某户人家中新添了男丁,则要给男丁按照族谱上的名字取名,有名字的则报上谱名,记录在族谱上,之后众人一同吃团圆饭。

游族谱活动规模浩大,一般会从正月初一延续到正月十五,在非常大的姓氏之中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