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打雷下雨,王裒为何要跑进坟地?
经典原文

字词解析
丧:丧事,后事。
尽:尽量,尽可能。
礼:礼节,仪式。
祭:祭祀。
事:供奉,对待。
古文今译
在给父母亲料理后事的时候,要合乎礼节,按照规矩来,千万不能草率马虎。祭拜的时候,应该恭恭敬敬,诚心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如同他们在世的时候一样恭敬。
趣味链接
《论语》:“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释义:谨慎地对待死亡的丧礼,追念久远的祖先,百姓的道德风尚就会日趋忠厚了。

五更叔叔说
在西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王裒(póu)。王裒有一个习惯,每逢刮风下雨、电闪雷鸣的天气,别人都是往家里跑,王裒却是往外跑。他要去哪里呢?去他母亲的坟地。因为王裒的母亲在世的时候非常胆小,她最害怕的就是打雷,一听见打雷就浑身打哆嗦。每当下雨打雷的时候,王裒便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然后拉着母亲的手说:母亲不要害怕,有我在呢,我陪伴着您,不离开您。
所以王裒的母亲去世后,每次遇到电闪雷鸣的恶劣天气,王裒就会立即想起自己的母亲,立刻奔向母亲的墓地,跪下来哭着说:母亲不要害怕,我来陪您。
王裒是个大孝子,《诗经》中的《蓼莪(lù'é)》这一篇,里面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可怜我的父母啊,如此劳苦地养育我。每读到这一句,王裒就会痛哭流泪,根本止不住,所以他所教授的门人,后来就干脆不学《蓼莪》这一篇了,省得戳到老师内心的最痛处。
有一首诗是这样描述这个故事的:“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这首诗的意思是:慈爱的妈妈啊,最害怕听到雷声,冒着彻骨的寒冷,我要住在母亲的坟墓旁边。每当有雷声响起的时候,我要在母亲的坟墓前绕上一千回。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母亲在世的时候,还是母亲去世以后,王裒对待母亲都是一个样。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特别重视葬礼,而重视丧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影响教化活着的人,以此来倡导人们的道德品性和反哺报恩的观念。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连小羊和乌鸦都知道感激妈妈的养育之恩,更何况我们人呢?
我们国家很大,关于丧葬的礼仪、祭祀的习俗,南方北方差别非常大。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无论如何,我们心里都要装着故去的亲人,诚心诚意、恭恭敬敬地对待他们。每到故去亲人的忌日以及清明节,祭祀还是必须要进行的。《朱子家训》里边就有:“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做子女的,务必要做到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