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革命:价值驱动的产业数字化转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2.4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生价值

在中国的GDP构成中,占GDP 2%的零售行业孕育了京东、阿里等巨大规模的企业,而泛工业在GDP中的占比是52%,这52%的数字化程度相对来讲还很低。如果这52%的数字化潜力被挖掘出来,所创造的产业新动能是巨大的。

阿里研究院对企业数智化转型目标的调研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贯穿到企业的全业务、全领域、全流程,因而从成本、效率、创新、营收、品牌等各个方面能够激发出巨大的内生价值。企业数智化转型后的价值如图2-2所示。

1.降低成本

每个企业家念念不忘的一件事就是如何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数字化运营体系带来生产力明显提升的同时,也从多个方面降低了企业成本。

以智能制造为例。先进的机器人技术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劳动效率,从而有望降低20%~50%的劳动力成本;数字化的质量管理可以降低20%~40%的间接劳动力成本;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工业高级分析可以降低5%~10%的制造成本;而在数字营销中,数字技术带来的精准营销和智能定价模式,使企业能够专注于目标客户细分市场,从而降低5%~10%的销售成本;此外,售后预测性维护的推广和运用还可以降低10%~30%的售后服务成本。

图2-2 企业数智化转型后的价值图

2.提升效率

数字化转型的另一个重要价值,是对原有管理和业务效率的优化与提升,包括决策效率的提高、人财物运转效率的提高等。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哈雷”。哈雷摩托是世界上高端的摩托品牌。在数字化转型之前,一辆哈雷摩托车从客户下单到交付要21天。通过数字化转型,所有的订单下单在线化,所有的生产线实现了互联互通,哈雷的生产管理几乎能精确到秒,200多个零件组装成一辆摩托车仅需89s;消费者可以选择发动机的型号、颜色,并将交付的时间缩短到了6小时。

3.新增长空间

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开创新业态,打造新模式,从而打开原来难以触及甚至难以想象的新的增长空间。

“新客户”。基于客户资产分层、精细化运营,实现更加精准的客户触达、拉新、转化和忠诚度计划,拓展品牌线上线下新客户。

“新产品”。通过新品创新、渠道发布、营销创新等的数字化,实现产品创新链路上“从零到一”的突破,孵化出一系列新产品,并取得显著业务增长。如雀巢面向年轻人群的果萃咖啡、冬季饮品甜心拿铁等。

“新场景”。基于人和货的精准运营,可以持续创新和优化新的消费场景、拓展消费空间。李宁的数字化门店,如果发现商品缺货,只需要在店里的云货架下单,就可以直接送到家,这一举措给线上线下店铺销售带来了约5%的额外增长。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见表2-3。

表2-3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

4.基于数据的运营

数字化企业的内生价值最令人惊叹的是数据资产化带来的持续性、乘数级增长潜力。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数据规模不断扩大,数据价值的潜力日益显现,数据逐步从生产资料变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加强数据资产管理已经成为数字化企业的共识,企业资产管理的中心开始从物理资产转向数据资产。数字化企业逐渐意识到,数据资产的应用范围已经从以企业内部应用为主发展到支撑内部和服务外部并重;与此同时,企业也认识到并非所有数据都能成为资产。由此,科学规划数据的采集、筛选、加工、存储、应用等各环节,基于数据加工的全链条构建数据资产治理体系,挖掘和释放数据价值,扩展数据应用和服务,已经成为数字化企业经营的重要内容。如何提高数据资产价值,正在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企业数据资产管理呈现出运营化发展趋势。

以某集团为例。其数字化转型按照“小数据—大数据—工业数据资产”的脉络,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2013年以前的企业信息化阶段,可以定义为该集团的数字化基础阶段。第二个阶段是2014—2017年的数据业务化阶段,集团制定了“‘互联网+’融合行动方案”“集团智能制造实施方案”,成立了业内首家专业化信息技术股份公司,并被确定为国家工业和互联网融合示范试点企业。第三个阶段是2018年以来的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资产化阶段,全面开启数字化转型,并首次在集团“十三五”战略规划中提出将数据定义为资产。

成效是十分显著的。2018年收获历史佳绩,全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产品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2%,利润同比增长89.9%,持续引领行业增长,推动产业层次迈向高端化。该集团仅用了10年的时间,就走过了国外巨头50年的技术升级之路,跻身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的强者之列:1999年,该集团员工25000人,年销售额30亿元;而2019年,该集团员工25000人,年销售额增长到1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