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云端的小卖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小卖店的由来

在很小的时候,我一直是别人羡慕的女孩。仅仅因为家里开着祖传多年的小卖店。

那时候,有个小卖部可了不得了。在大家眼中,经济你家绝对是杠杠的,是全村里男女老少都羡慕了对象。总觉得你家能挣多少多少钱,好说歹说,是除了开饭店以后让人觉得也是暴发户的一种途径。

要说起来,我家店老有来头了,是代代相传,是从我爷爷手里再传到我爸手里。

在我爷爷手里那时候还不是私人承包,说白了给公家干。别称也不一样,叫供销社。供销社由爷爷一手经营,那些年可不容易了。

后来国家有了政策,才成了私人承包,改名换姓摇身一变,变成了小卖店。

“那时候人们出行也不方便,供销社起了很大作用。解决了村里留守妇女出行困难,买东西麻烦的问题。基本都是一些的生活必需品。记忆中你爷爷那时候雪糕还得骑着自行车去老远的地方去带。经常是一出去一天,累了渴了不舍得花钱,愣是撑到回家……”奶奶是那一代的的经历者也是见证者,经常会给我讲起过去的那些事情。

我经常会安静的听着奶奶讲过去的事情,认真做一个忠实的聆听者。

我开始对小卖店有记忆也是开始上学了以后。记忆中对它的记忆自然是可以个人承包以后,爸爸接手以后才开始的谋生之路。

从小我的亲人只有爸爸,爷爷奶奶。虽然偶尔也会羡慕别人,有妈妈,有兄弟姐妹。但我知道,我是爸爸唯一的依靠。

听奶奶讲,爸爸在10几岁正值青春年华的时候,一次意外晕倒。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我爸爸并不是家里只有他一个,在家中他排行老四。上有大哥,二姐三姐。自从各自成家以后,本该是亲上加亲,一大家子其乐融融。故事线路却发生了360度大转变。

爸爸的病纠缠了他一生,也痛了他父母一生。爷爷在世时就经常给爸爸四处求医问药,在那个科技还不发达的时代,如同大海捞针一般。家里抽屉里还存有爷爷托人四处打听,别人回的世界上最新病情治疗的报纸信息。

爷爷年纪轻轻50多年纪也因为脑梗撒手人寰,到死都没有闭上眼。

爷爷的病情是提前有预兆的,刚开始爷爷只是小病情,稍加控制加上药物干预就可以慢慢恢复正常的生活。奈何天公不作美,爷爷自从知道自己病情以后心里上也有了包袱。脾气开始变的越来越怪,始终不愿意接受,到后来连走路都成问题。以至于到最后,门也不再愿意出,天天呆在四方院子里度过最后的时光。

爷爷最后的日子里,我们所有一大家子人都守在身边。身为医生的舅舅提前告知了我们,“要注意点,就这几天的时间了。”

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悲伤,大家一天蜷缩在窄窄的房子里,晚上也片刻不离的守护。最后,爷爷手上扎着输液的针,在我们的注视下离开了,离开了这个他奋斗了一辈子的家。

奶奶说:“他是放心不下你爸爸啊!”

奶奶年轻时候因为小儿子有病,光顾着照顾小儿子照顾没有妈妈的我,反而把大儿子大媳妇给得罪了。

直到现在还是落的大妈一嘴埋怨:“你那时候光顾着你小儿子,大儿子你管都不管,我娃都没给我看过,老了老了你咋不指望你老小……”

我知道,这一辈子的槛过不去了,不管奶奶怎么上赶着巴结人家,人家也不会说因为你岁数态度有任何改变。

我知道,奶奶这会年纪了也很难,但从来不说出口“你说给谁说,天上下雨地下滑,个人栽倒个人爬,天上有蓝胡子的看着哩,个人良心个做事,老天看着。”

从小我就是奶奶带大的,爸的病时刻离不开人,还干不了重体力活。在各自成家以后,老大就在媳妇的挑唆下分了家。

“那时候,我跟你爸还头天晚上商量着明天怎么分家,你爸爸老实,说那是他哥亏不了他。结果第二天好的全要走了,就给了你爸一个带有外债的小卖部。说的老人一家住一年,一人管一个送终。你爷爷是你爸爸操办的,你奶奶到时候真百年以后,你觉得你大爸会说一分钱不要就给办了么。”轻蔑的声音从我妈嘴里说出来。

不,我不应该这么叫,我爸和我妈没领证结的婚,生了我就一走了之。我到此刻还是只能称她为一个路人,甚至连路人都不是。

记忆中我从来没有妈妈的记忆,所以好多事也从来无她无关。父亲在的时候也从未提及过他们之间的问题,我的记忆也是断断续续。只记得爸爸会看他们那时候结婚录像带,经常一遍又一遍播放,我甚至记得里面唱的是“大花轿”这首当时火遍大江南北的歌。

爸爸从来不会收妈妈寄给我的包裹,因为里面除了有几件衣物,从来没有寄过一分钱。爸爸也不指望她给抚养费,他心气也高靠自己抚养我长大。他也从来不会说她的坏话。

我对妈妈的记忆只有,我人生第一次得奖状,我妈妈很敷衍的表示肯定。那一年大年初一我就挨了打,仅仅因为抹脸油摸到了炕沿。以及有一年我妈放烟花,烟花一下窜到我眼前炸开,导致我现在看到针就眼疼。别人过12岁生日的时候开开心心一家人陪伴,她却只在那天打来了冰冷的电话,搞坏了我一天的好心情。对我来说,母亲这个角色,从来没有合格过,我也从来没有被她坚定的选择过。她做的一直是给我制造伤口,重要时刻总是始终在缺席,在错过。那一年的人生分岔口,她也只是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打电话,告诉爸爸一定要我上高中,却没有说我给你钱你去上学……

直到爸爸那一年去世,我在我大爸的撮合下,才勉为其难答应去她所在的城市打工。

所以说,不要指望亲情给你带来温暖,也不要觉得只要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会有避风港。

人,本来就是孤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