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评价投资环境的方法与指标体系
在进行国际投资时,投资者必然要对投资的环境进行评价,以便做出选择。评价投资环境的方法很多,根据所选用评价投资环境方法的不同,使用的指标体系也是不同的。下面简要介绍一些评价方法及其指标体系:
(一)等级评估法
等级评估法又称为“多因素评价法”“等级尺度法”,它是由美国罗伯特·斯托伯于1969年提出来的。该方法是将整个投资环境分为8个因素(指标),然后进行打分评价。其指标体系包括:①资本外调,即对资本汇出境外的限制程度。②外商股权,即允许外商所有权的比例。③外商管理,即外商投资企业是否与当地私人企业享有同等待遇。④政治稳定性,是指投资所在地的政局稳定情况。⑤币值稳定,是指自由兑换货币和面值货币对外价值的稳定程度。⑥关税政策,是指对外资企业是否有关税保护及保护程度。⑦当地融资条件,是指当地资金融通是否方便。⑧通货膨胀,是指过去5年的通货膨胀率的实际情况。
具体做法是:首先对指标体系中的8个指标,根据几种情况确定不同的分数,最高分为20分,最低分为0分或2分或4分(见表0-1)。然后对8个指标逐一进行分析,并根据每项内容对投资环境有利与否给予不同的分数,再将各项内容累计分数相加,获得一个总分数。总分数越高,表明投资环境越好;次之,欠佳;再次之,不良;当总分数低到最低程度时,则认为不能投资。总分数为8~100分。
表0-1 “等级尺度法”评估的主要内容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美国)罗伯特·斯托伯(1969)相关观点整理。
等级评估法还有其他几种形式,例如,美国商业国际公司提出了用3个分类指标来评价投资环境:①政治、法律及社会因素指标;②商业因素指标;③货币与财务因素指标等。此外,该公司还提出了一个“商业环境风险”指数。以上几种评估法均属于等级评价法(或称多因素评估法)。
美国《财富》商业杂志也提出了一种投资环境指数,所考虑的指标因素有9个:①政府的稳定性;②政策限制与官僚作用;③贪污;④传播;⑤劳工;⑥积极的态度;⑦生活条件与费用;⑧风险与报酬的比率;⑨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
(二)“多因素评估法”和“关键因素评估法”
这两种方法是香港中文大学闵建蜀教授在罗伯特“等级尺度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多因素评估法”将影响投资环境的因素分为11类,每一因素又由一系列子因素组成(见表0-2)。
表0-2 影响投资环境的因素及其子因素

资料来源:根据香港中文大学闵建蜀教授观点整理。
在评估一国投资环境时,先对各类因素的子因素做出综合评价,然后据此对该类因素进行优、良、中、可、差判断,最后按下列公式计算投资环境总分:

式中,ai、bi、ci、di、ei是第i类因素被分别评为优、良、中、可、差的百分比。
投资环境总分的取值范围为11~55,愈接近55,说明投资环境愈佳;反之,则说明投资环境愈劣。
“多因素评估法”是对某国投资环境做出一般评估所采用的方法,它较少从具体投资项目的投资动机出发考察投资环境。
“关键因素评估法”是在多因素评估法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方法,它先由投资者或者评估者根据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提出其认为重要、敏感的因素指标,并确定这些指标的权重,然后打分评价。该方法的指标较灵活,不同的人、不同的国家(地区)、不同的时期,指标是不同的(见表0-3)。
表0-3 不同的投资动机影响投资环境的关键因素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学者观点整理。
(三)“三因素”评估法
“三因素”评估法是由国务院发展中心和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共同提出的。其从三个方面对投资环境中的各个因素进行考察评估,并导出对各个因素的总体评价。指标体系包括:
1.重要性指标
重要性指标是指国外直接投资者对影响投资因素的重视程度。
2.吸引力指标
吸引力指标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在某因素方面对外商所产生的吸引程度。
3.满意程度指标
满意程度指标是指当外商真正进入某一国家或地区后,出于政策问题或其他原因,外商的要求是否得到满足,其满意程度如何,然后采用五分制评分法(见表0-4)进行评分。对各因素评分后,采用平均法或加权平均法整理结果,得出结果后,可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分析:①重要性指标的分析;②吸引力指标的分析;③满意程度分析;④投资因素敏感度系数分析。
表0-4 “三因素”评分标准

资料来源:根据国务院发展中心和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学者观点整理。
投资因素敏感度系数的公式为:

某因素敏感度系数是综合了三项指标后的该因素的总体指标。某个因素的敏感度系数越大,改善后对外资的吸引力就越大。反之,敏感度系数越小,改善后对外资的吸引力就越小。
(四)经济地理评估法
该法是在综合罗伯特·斯托伯的投资气候、经济地理和西方区位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研究投资环境的评估方法。其指标体系包括:
1.投资气候
投资气候即投资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现状。
2.基本建设(和自然环境)
基本建设(和自然环境)是指厂址选择、自然环境、水电气等的供应、交通通信、厂房建设及其基础设施等因素。
3.社会经济建设
社会经济建设包括职工素质、文化程度、商业法规、行政效率以及市场潜力等因素。
该方法推荐了对三个指标打分的基本原则(见表0-5),类似于前文的几种方法,对三个指标分别打分后,经加权综合得出总的分数。若分数接近最低分数,则认为投资环境不理想,若接近最高分数,则认为投资环境较理想。
表0-5 “三指标”打分基本原则

资料来源:根据(美国)罗伯特·斯托伯(1969)观点整理。
(五)综合评价评估法
综合评价评估法又称为模糊数学评估法。该方法是根据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利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对投资环境进行评价。指标体系包括:
1.投资获利率
又称为投资系数,它是投资额与在一定时间内所获得利润额之间的比率。
2.投资乘数
它反映的是投资增量与获利增量之间的比例。
3.边际耗费倾向
它是耗量增加额与获益增加额的比率。
4.投资饱和度
从微观来讲,投资饱和度是指投资的边际效率与利率之比;就宏观而言,投资饱和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一投资领域已投入的资金额与该领域投资容量的比值。
5.基础设施适应度
基础设施适应度即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交通运输、能源、水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对所要投资项目的适应程度。
6.投资风险度
它是指由于投资环境的变迁,可能使投资获益在预计值以下甚至亏本、蒙受损失,投资者不能不冒此风险,对这种风险的估计即为投资风险度。
7.有效需求率
有效需求率是社会平均利润或利息与产品销售收入在减去要素成本和使用者成本后的比值。
8.国民消费水平
国民消费水平是指一个区域内的国民收入与居民储蓄额之间的比值。
9.资源增值率
它是资源开发的最初价值与产品加工的增值之间的比率,反映了开发一个地区的资源能够带来利润的多少。
10.名优商品率
名优商品率是指一个地方的商品总数与该地方、国家、国际名优商品总数的比率。
(六)“仿真”法
这种方法以国际一流的投资环境为标准,从技术环境、物质环境、市场环境、人才环境、行政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七个方面进行对比评价,从中找出与一流投资环境的差距,有针对性地在这些地区进行率先改革,大胆试验,设置人为屏障使之与国内的“大气候”适当隔绝,并把有限的资金投入这些地区,以便在短时期内在这些地区按国际标准创造一个完善的国际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