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哈萨克斯坦的基础设施状况
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公路和铁路占有重要地位,管道运输排在第3位。根据世界银行的全球“物流绩效指数”(LPI)调查排名,在收录的国家/地区中,哈萨克斯坦排名为第80~90位。
(一)公路
哈萨克斯坦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其拥有的公路网仅次于俄罗斯,在独联体国家中居第2位。目前,公路总里程约为9.74万公里,其中,国道总长2.35万公里,州(区)道总长7.39万公里。
“欧洲西部—中国西部”交通走廊(双西公路)东起中国东部海滨城市连云港,西至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途经中国郑州、兰州、乌鲁木齐,出霍尔果斯口岸进入哈萨克斯坦,从北部出境进入俄罗斯,经奥伦堡、喀山、莫斯科抵达圣彼得堡,与欧洲公路网相连,全长8 445公里。“双西公路”哈萨克斯坦境内线路全长2 787公里,共穿越五个州,沿线总人口460万,占哈萨克斯坦人口总数的1/3。
境内有六条国际公路,总长8 258公里,承担着欧亚大陆之间过境货物运输的重要任务。分别是:
第一,塔什干—希姆肯特—塔拉兹—比什凯克—阿拉木图—霍尔果斯,长1 150公里。
第二,希姆肯特—克孜勒奥尔达—阿克托别—乌拉尔—萨马拉,长2 029公里。
第三,阿拉木图—卡拉干达—阿斯塔纳—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长1 724公里。
第四,阿斯特拉罕—阿特劳—阿克套—土库曼斯坦(边界),长1 402公里。
第五,鄂木斯克—巴甫洛达尔—塞米巴拉金斯克—迈卡普沙盖,长1 094公里。
第六,阿斯塔纳—科斯塔奈—车里雅宾斯克,长891公里。
(二)铁路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铁路交通在全国交通运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据哈萨克斯坦国有铁路公司统计,哈萨克斯坦铁路技术指标、现代化程度以及运输能力在独联体地区居第3位,仅次于俄罗斯和乌克兰。
目前铁路干线总里程1.51万公里,密度为5.53公里/千平方公里(大部分独联体国家为23~38公里/千平方公里)。其中复线长度5 000多公里(占总长度的35%),电气化线路4 100多公里,占总长度的27%(阿塞拜疆为60%,俄罗斯为45%,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为100%)。站线和专用线路6 700公里。在全境铁路网络分布上,南部和东部地区铁路总长度逾4 000公里,占27.5%,西部地区铁路总长度3 900公里,占26.9%;中部和北部地区铁路总长度6 300公里,占43.5%。
1.“热特肯—霍尔果斯”铁路
“热特肯—霍尔果斯”铁路线东起中哈边境口岸霍尔果斯,西至阿拉木图以北约70公里处的铁路小站——热特肯村,与北上的铁路线相连,全长293.2公里。“热特肯—霍尔果斯”铁路是中哈第二条跨境铁路,被称为“通向中国之门”项目。该工程于2009年底由哈萨克斯坦国有铁路公司开始建设,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出席了开工典礼。2011年12月中哈铁路成功对接,中国与中亚国家铁路运输里程缩短了550公里,有助于提升哈萨克斯坦转运能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铁路沿线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促进了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及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联系。
2.“霍尔果斯—阿腾科里”铁路
2011年12月,中国开行的2001次列车、哈萨克斯坦开行的3602次列车在中哈铁路接轨点通过,相向驶向对方车站,这标志着中哈霍尔果斯至阿腾科里铁路口岸通车运营。此次与哈萨克斯坦铁路对接的中国境内铁路为精伊霍(精河—伊宁—霍尔果斯)铁路。精伊霍铁路东起兰新铁路精河站,西至中哈边境口岸霍尔果斯站,全长292公里;哈方境内为热特肯至阿腾科里铁路,全长293公里。
3.地铁
目前,哈萨克斯坦仅在阿拉木图市建有地铁,于2011年12月开通,全长8.56公里,一期工程共有7站,2015年新建成萨伊良站和莫斯科站。
(三)空运
哈萨克斯坦国土辽阔,航空运输在哈萨克斯坦占有重要地位。
1.机场
哈萨克斯坦现有大型机场21个,其中12个提供国际空运服务。全国最主要的机场是阿拉木图机场和阿斯塔纳机场。
阿拉木图机场始建于1935年,现已成为一座现代化机场。该机场拥有两条起降跑道。第二条跑道于2008年9月底建成交付使用。跑道全长4 500米,宽60米,可在各种气候条件下起降各种型号的飞机。
阿斯塔纳机场始建于1931年,经不断翻建改造,现已成为一座现代化机场,每昼夜有40多条航线的飞机进出港。依靠各种现代化的导航设备,该机场可在各种气候条件下起降各种型号的飞机,即使是在跑道水平能见度仅有200米、垂直能见度仅有15米的条件下,也能安全起降。
2.航空公司
根据哈萨克斯坦交通部民航委员会统计,目前共有31家航空公司拥有有效运营许可证。其中,阿斯塔纳航空公司(Air Astana)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民航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1年,由哈萨克斯坦“萨姆鲁克—卡泽纳基金”和英国BAE Systems公司合资经营,各占51%和49%的股份。现公司自西方租赁了波音767、波音757、空中客车321、空中客车320等型号的飞机22架,2008年还订购了6架空中客车A-320,2012年初与波音公司签署了13亿美元的购机合同,包括4架波音767-300ER和3架波音787-8,交付时间分别为2013—2014年和2017—2019年。公司目前有26架飞机,计划2022年达到63架。
阿斯塔纳航空公司现执飞60余条国内、国际航线,至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均有直达航班,拥有员工3 500多人,2008年获得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运行安全审计认证。该公司飞往中国的航班有阿拉木图—北京、阿斯塔纳—乌鲁木齐。
(四)水运
哈萨克斯坦为内陆国,相比其他运输方式,水运并不发达,主要依靠里海和内河航运。
里海海上运输主要依靠3个港口:阿克套国际贸易港、包季诺港和库雷克港,三者均位于北里海东岸。里海岸边的包季诺港是哈里海大陆架石油开采公司的海运辅助港口,主要用于转运哈萨克斯坦境内石油开采公司所需的设备、建筑材料、燃料、润滑物资等。哈萨克斯坦海洋运输公司是哈萨克斯坦海洋船舶运输企业,共拥有16艘船只,其中包括3艘1.2万吨位的油轮、8艘3 600吨位的驳船和5艘拖船。
内河航运总里程4 054公里,分布在三个水域,即额尔齐斯河水域(航道1 719.5公里)、伊犁河—巴尔喀什水域(航道1 308公里)和乌拉尔河—里海水域(航道956公里)。
(五)通信
电信行业发展在中亚地区属于前列。境内有两大固话运营商和四大移动运营商。固话运营商为哈萨克斯坦电信公司和哈萨克斯坦铁网公司。移动运营商是GSM Kazakhstan(旗下品牌为K’cell、Activ和Vegaline)、Kap-Ten(旗下品牌为Beeline)、Mobile Telecom Service(Neo)和AJITEJI(Dalacom)。移动通信市场93%的市场份额由前两大公司GSM Kazakhstan和Kap-Ten占有,其对全国5 000人口以上居民区的网络覆盖率已达到100%,和世界上几十个国家签订移动漫游协定。
(六)电力
各地区电力资源分配不平衡,北部地区集中了79.2%的发电能力,西部占比10.8%,南部占比10%。北部地区发电量大,是因为煤炭资源丰富,产出的电力主要输往本国中部地区以及出口邻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西部和南部为电力短缺地区,电力紧张状况通过北部地区送电和从中亚共同电网(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电网)进口电力等得到部分缓解。
阿拉木图地区是典型的缺电地区,电力需求量每年增加10%左右,是哈萨克斯坦全国电力年需求增量的两倍。专家预计,2020年前阿拉木图地区的电力缺口将达到13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