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量文具、乐器、农具及其他什物
一、张
(一)《说文》:“张,施弓弦也。”本义是把弦安在弓上或拉开弓弦,《诗·小雅·吉日》:“既张我弓,既挟我矢。”也可指给乐器装上弦,《礼记·檀弓上》:“琴瑟张而不平。”进一步引申为展开、张开,《庄子·天运》:“予口张而不能嗋。”
(二)“张”作为量词即量可以张开的东西,最早的例子是《左传·昭公十三年》:“子产以幄幕九张行。”67为什么我们见到的最早用例是量幄幕而不是与其本义关系更密切的弓?孟繁杰等认为“张”在成为量词前本义早已泛化为所有“张开”的动作,且由动词虚化为量词时选择的特征属性就是“张开”,故可张开的事物均可称量。(孟繁杰、李如龙2010)汉代始有量弓弩之例,且是当时这一量词仅见的所量对象,如《居延汉简》:“具弩一张,力四石,木关。”68《三国志·魏书·陈留王纪》:“肃慎国遣使重译入贡,献其国弓三十张……”
(三)自魏晋南北朝“张”开始成为用途较广的一个量词。这时除弓弩外还有几种适用对象:
1. 其他兵器。如“奉献金铃大戟五十张”(陶侃文《全晋文》卷111)、“赐细御银缠槊一张”(《魏书·奚康生列传》)。
2. 幕帐、屏风之类。如“诏赐……黄布幕六张”(《魏书·蠕蠕列传》)、“琉璃屏风一张”(《飞燕外传》)。
3. 鼓、琴。如“金鼓万张……”(《宋书·袁湛列传》)、“潜不解音声,而蓄素琴一张,无弦”(《宋书·陶潜列传》)。
4. 纸张、织物之类。如“我棺中可著百张纸”(《魏书·昭成子孙列传》)、“又特赐汝绀地句文锦三匹、细班华罽五张”(《魏书·释老志》)。
刘世儒认为这些用法属于两类:弓、琴等需施弦的为一类,幕帐、纸张等可撑开或铺开的为一类。但当时已不拘于此,如戟、槊本无弦,上引《宋书·陶潜列传》例亦明谓琴无弦,然均可以“张”量之。(参见刘世儒1965:130—133)
(四)本期的量词“张”。
1. 量弓及其他兵器。
(1)皇帝闻奏,龙颜大悦,开库赐彫弓两张,宝箭二百只……(敦校66)
(2)一张落雁弓,百只金花箭。(敦辞395)
(3)玖张戎袒弩弓。(敦煌文书B128)
(4)壹伯玖拾伍张枪。(同上)
(5)锵壹张。(同上129)
(6)余霞数片绮,新月一张弓。(白居易诗,5022)
“张”量兵器除弓外还有枪、锵。前代已有量戟、槊之例,应是类推而来。“锵”本是象声词,在此有两种可能的解释:其一,是“枪”的同音替代(“锵、枪”声韵全同,七羊切,平声阳韵,清母),这在敦煌文书中很常见;其二,“锵”通“斨”,义为大斧。
2. 量农具。
(7)锹一张。(敦煌文书B128)
(8)……镰一张。(同上129)
(9)铧各一孔,镰各一张。(敦煌掇琐239)
3. 量锦、罗、兽皮、被、毯等。
(10)软锦轻罗,千张万匹……(敦校553)
(11)壹伯陆张马皮。(敦煌文书B129)
(12)……柒拾张驴皮,贰张驼皮,壹拾张牛皮。(同上)
(13)韦皮两张。(同上)
(14)……上好羊皮九张。(同上)
(15)上锦两张。(同上)
(16)檀絁被一张。(同上)
(17)坛上敷一张五色彩丝毯……(入唐,近代125)
(18)蔫红半落平池晚,曲渚飘成锦一张。(杜牧诗,5961)
(19)五色阶前架,一张笼上被。(元稹诗,4638)
(20)一只短舫艇,一张斑鹿皮。(白居易诗,5111)
4. 量床。
(21)四尺新踏床一张。(敦煌文书B53)
(22)……于露处高叠八十张床,铺设精彩,十二时行道祭天尊。(入唐,近代153)
(23)且喜闭门无俗物,四肢安稳一张床。(卢仝诗,4372)
(24)墙外花枝压短墙,月明还照半张床。(元稹诗,4569)
(25)道祭……祭盘帐幕,高至八九十尺,用床三四百张……(封61)
5. 量琴。
(26)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李白诗,1857)
(27)花间数杯酒,月下一张琴。(刘禹锡诗,4020)
(28)舞腰歌袖抛何处?唯对无弦琴一张。(白居易诗,5207)
(29)竹间琴一张,池上酒一壶。(同上,5220)
《全唐诗》量琴共9例,数词均为“一”。
6. 量纸张。
(30)陆仟壹伯玖拾伍张青案纸。(敦煌文书B129)
(31)又城东赛神用画纸叁拾张。(同上)
(32)僧灵秀施经纸伍帖,计贰伯肆拾捌张。(同上)
(33)我来恨不已,争得青天化为一张纸。(裴说诗,8260)
(34)月惭谏纸二百张,岁愧俸钱三十万。(白居易诗,4813)
(35)红纸千张言不尽,至诚无语传心印。(韩偓诗,7841)
(36)时母在都,见夏文荣,荣索一千张白纸,一千张黄纸……(朝37)
7. 量写在纸上的文字及纸制品。
(37)仍弹一滴水,更读两张经。(唐求诗,8307)
(38)残历半张余十四,灰心雪鬓两凄然。(元稹诗,4603)
(39)张榜数张悬市内,短刀一队送江头。(光业诗,唐外628)
(40)百张云样乱花开,七字文头艳锦回。(杨巨源诗,3727)
(41)如明旦欲送钱与某神祇,即先烧三十二张纸钱,以求五道……(博41)
这一类被修饰的中心词,例(37—39)分别是写在纸上的经文、日历、榜文;例(40)诗题为《酬崔驸马惠笺百张兼贻四韵》,可知有着云样繁花的是精美的信笺,它与例(41)所量的纸钱都是纸制品。
8. 几个特例。
(42)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李白诗,1845)
(43)指如十挺墨,耳似两张匙。(苏颋诗,815)
(44)定州何名远大富……家有绫机五百张。(朝75)
例(43)苏颋诗句下注有“咏昆仑奴”四字,以“张”量匙意在形容外族人的耳朵,可能特别宽大,像今语的“扇风耳”吧;例(44)量绫机可能因为装配后可撑开、摆开;唯例(42)的篙本细长,应以“竿、根”量之,为何称“张”,难以理解。孟繁杰等(2010)对这一量词在包括唐代在内的各个时期的演变有详细描述,可参阅。
(五)“张”是一个使用面很广的量词,这种情况自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至隋唐五代已经形成。后来虽有变化,至今仍然保持了基本的格局。例如量弓、幕等可张开之物是上古就有的,历代沿用至今,《水浒传》第2回有“一张弓”,《红楼梦》26回也有“一张小弓儿”,现代以“张”量可以张开、展开或卷起之物、带有平面之物如纸、桌子、人的脸等等,十分常见,不必赘述。
二、幅
(一)《说文》:“幅,布帛广也。”即布帛的宽度,《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汉书·食货志下》:“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又可泛指其他事物的宽度,《诗·商颂·长发》:“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毛传》:“幅,广也。”
(二)由布帛的幅度引申出的量词“幅”始见于南北朝,称量纺织品,如《全梁文》卷40沈麟士文:“取三幅布以覆尸。”刘缓《寒闺》诗:“无怜四幅锦,何须辟恶香。”还可量纸,如《高僧传·神异篇》:“忽求黄纸两幅作书。”(参见刘世儒1965:129)
(三)在本期“幅”成为常用量词,仅《全唐诗》就有48例,称量对象也较前扩大了。
1. 量纺织品及其制品。
(1)浑身锦绣,变成两幅布裙……(敦校535)
(2)裁为八幅被,时复一相思。(游仙窟,近代45)
(3)一幅轻绡寄海滨,越姑长感昔时恩。(徐铉诗,8569)
(4)轻纱一幅巾,小簟六尺床。(白居易诗,4807)
(5)一茎竹篙剔船尾,两幅青幕覆船头。(同上,5015)
(6)连天一水浸吴东,十幅帆飞二月风。(杜荀鹤诗,7970)
(7)一车白土将泥项,十幅红旗补破裩。(杜牧诗,9859)
(8)古者布幅广二尺二寸,二寸为缝,皆以二尺计之。此侯是九十弓侯,侯中丈八尺,则九幅布。(《周礼·考工记·梓人》“上两个与其身三,下两个半之”句贾疏,十三经926)
2. 表面量绢、绡等织物,实量图画。
(9)惟将六幅绢,写得九华山。(杜荀鹤诗,7939)
(10)六幅轻绡画建溪,刺桐花下路高低。(方干《题画建溪图》诗,7504)
(11)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诗,8637)
(12)能向鲛绡四幅中,丹青暗与春争工。(裴谐《观修处士画桃花图歌》诗,8221)
(13)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韩愈《桃源图》诗,3787)
(14)霜绡数幅八月天,彩龙引凤堂堂然。(鲍溶《萧史图歌》诗,5502)
(15)经二日,拓以穉绢四幅,食顷,举出观之,古松、人物、屋木、无不备也。(酉61)
以上几例均与图画有关,其中例(10—14)的诗题都含“图”字。例(9、10、11、15)的“绢”和“轻绡”尚可说实指绢、绡,同时又是作画的材料;例(12—14)的鲛绡、生绡和霜绡则直接指代图画,这种现象或许还能揭示出为什么用“幅”来称量书画作品。除此之外,还有以画上景物来代替所量图画的:
(16)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韦庄《金陵图》诗,8017)
(17)两幅关山雪,寻常在眼前。(齐己诗,9519)
(18)半幅古潺颜,看来心意闲。(同上,9455)
虽然第2类的例子不少,但本期的各种文献里尚未发现直接以“画”为中心词(如“几幅画”)的例子。下例比较特别,意义上是量画的,但上句有三个“画”字,分别做定语和谓语动词,下句或因字数所限,呼之欲出的名词“画”没有出现:
(19)(有山有水堪吟处,无雨无风见景时。……)画人画得从他画,六幅应输八句诗。(杜荀鹤诗,7974)
3. 量纸笺。
(20)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白居易诗,4971)
(21)两幅彩笺挥逸翰,一声寒玉振清辞。(同上,5189)
(22)雨多青合是垣衣,一幅蛮笺夜款扉。(陆龟蒙诗,7182)
(23)巴笺两三幅,写满承恩字。(李商隐诗,6217)
(24)蜀笺都有三千幅,总写离情寄孟光。(刘兼诗,8692)
(25)予与青桐君弈,胜获琅玕纸十幅。(酉212)
4. 量书札、字帖、诗文等。
(26)遗我数幅书,继以药物珍。(韩愈诗,3826)
(27)勉为新诗章,月寄三四幅。(同上,3838)
(28)醉中草乐府,十幅笔一息。(皮日休诗,7018)
(29)璧池清秩访燕台,曾捧瀛洲札翰来。今日二难俱大夜,当时三幅谩高才。(罗隐诗,7573)
(30)一捧牙箱,内有两幅紫绢文书。(集7)
(31)(萧诚)遂假作古帖数幅,朝夕把玩……(封91)
5. 量屏。
(32)三幅吹空縠,孰写仙禽状。(皮日休《鹤屏》诗,7033)
(33)屹然六幅古屏上,歘见胡人牵入天厩之神龙。(顾云诗,7303)
书札等与屏风均系以纸笺或绢绡等物为之,故4、5两类用“幅”称量。
6. 量云。
(34)嘘之为玄云,弥亘千万幅。(皮日休诗,7026)
此类仅得一例,诗人把云比作画在天上的画,故用“幅”称量。
(四)本期“幅”的功能已经很多样,其后量纸、布、书画仍是主要用法,如《朱子语类》卷107有“一幅纸”,《西厢记诸公调》卷3有“三幅布”,元好问《胡寿之待月轩》诗谓“一幅清风竹写生,月华霜白纸如冰”。现代作家仍有类似搭配,如闻一多《二月卢》有“一副淡山明水的画屏”,冰心《小桔灯》有“一幅布帘”,巴金《家》有“一幅薄被”。但在当代与现代之间似乎有些差别,当代除可说“一幅画/书法作品”外,若用于布帛则专指它织成时的宽度,一幅布不等于一块布,而是单幅的布,此外很少用于布的制成品,普通话基本没有“一幅布帘/薄被”的说法。
三、面
(一)《说文》:“面,颜前也……象人面形。”《左传·哀公十六年》:“子西以袂掩面而死。”引申为物体的表面,《墨子·备城门》:“客冯面而蛾傅之。”孙诒让间诂:“面,谓城四面。”各种形态的物体外层都可称“面”,如水面、镜面。南北朝已见用作量词,称量带有平面的东西,如《宋书·何承天列传》“上又赐银装筝一面”(参见刘世儒1965:128)。“面”又有会面义,《左传·昭公六年》:“固请见之,见,如见王,以其乘马八匹私面。”杜预注:“私见郑伯。”这与后来产生的动量词义有关联。
(二)本期的量词“面”。
1. 量乐器。
(1)四十二面大鼓笼天,三十六角音声括地……(敦校11)
(2)臣拟萧墙之内,堀地道打五百面鼓。(同上336)
(3)又大琵琶两面,小琵琶三面。(敦煌文书B168)
(4)奉献家中一面瑟(琴),送君安置多人处。(同上A306)
(5)天子卤簿用大仗,鼓一百二十面,金钲七十面。(乐22)
(6)后齐定令,亲王、公主、太妃、妃及从三品已上丧者,借白鼓一面,丧毕进输。(《隋书·礼仪志三》)
鼓、钲有面,琵琶与瑟也都有一个用来张弦的平面,故均以“面”称量。
2. 量生活用具。
(7)古破牙盘肆面无连蹄。(敦煌文书B168)
(8)又华木马头盘一面。(同上)
(9)镜一面,施入行像。(同上)
(10)铛壹口并主鏊子壹面。(同上)
(11)我有一面镜,新磨似秋月。(贯休诗,9313)
(12)一样金盘五千面,红酥点出牡丹花。(王建诗,3442)
以上用具多带有较大的平面,其中鏊是做饼的炊具,与铛相似。
3. 量纺织品做成的片状物。
(13)非(绯)锦褥壹面。(敦煌文书B168)
(14)紫绮褥壹面。(同上)
(15)新火未旗一面。(同上)
(16)寒影堕高檐,钩垂一面帘。(孙光宪词,10137)
4. 量自然、人文景观。
(17)丹梯暗出三重阁,古像斜开一面山。(王建诗,3414)
(18)地肺半边晴带雪,天街一面静无尘。(李洞诗,8298)
“一面山、一面街”之说仅见于诗中,带修辞色彩,以彰显“古像”规模之大、天街之平坦洁净。
(19)三面僧临一面墙,更无风路可吹凉。(齐己诗,9592)
(20)短垣三面缭逶迤,击鼓腾腾树赤旗。(韩愈诗,3786)
著于北魏的《水经注》有例曰:“有故城一面,未详里数。”“未详里数”说明“故城”无疑是一段城墙,“一面”确系数量词。而例(19、20)却有歧义:“面”可能是量词,还可能是名词,指方位,如例(19)可能是说四面都有僧房或墙壁,因而密不透风,“一面墙”指一个方向的墙;同样例(20)可指三个方向都有短垣,这就不能算量词了。确非量词的例子如:“天子欲开三面网,莫将弓箭射官军。”(窦巩诗,3051)此例用商汤“网开三面”之典,“面”也只是方位、方面的意思。
5. 几个特例。
(21)坠铜尺五面,悉罗壹。(敦煌文书B168)
(22)伍拾陆面弩弦。(同上)
(23)平卢军新加押新罗、渤海两蕃使,赐印一面。(《旧唐书·穆宗纪》)
从形状看,“尺、印”不同于“盘、镜”,即使说带有平面也相当窄小(或许皇帝所赐之印很大),尤其“弩弦”为直线形,量之以“面”令人费解。
6. 做临时量词,量“妆”。
(24)景阳楼伴千条露,一面新妆待晓钟。(温庭筠诗,399)
(25)旁人未必知心事,一面残妆空泪痕。(刘皂诗,5359)
(26)千杯绿酒何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李白诗,1883)
(27)笑开一面红粉妆,东园几树桃花死。(薛馧诗,8989)
(28)殷勤留滞缘何事?曾照红儿一面妆。(罗虬诗,7627)
(29)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李商隐诗,6183)
以上6例“面”类似现代汉语“一脸粉、一脸汗”的“脸”,故为临时量词。
(三)动量词“面”的萌芽。
现代汉语表示见面次数的动量词“面”至少在《水浒传》时代已经形成,如:“今日幸得相见义士一面……”(29回)《红楼梦》中更为成熟,如“知道还能见他一面两面不能了”(77回)。这种用法是何时产生的?刘世儒曾举《世说新语·贤媛篇》“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等例,认为还不是动量词,而仍是动词用法。在本期的唐诗里似乎有一些朝动量词发展的迹象:
(1)几年方一面,卜昼便三更。(刘禹锡诗,4100)
(2)如能惠一面,何啻直双金?(白居易诗,5173)
(3)劝君且强笑一面,劝君复强饮一杯。(同上,217)
这三句性质不全同:例(1)的“面”是动词,意为“见面”;(2)亦可作同样理解,“惠一面”即“赐予一见(的机会)”,但在格式上“一面”已被置于动词之后,为演变成动量词创造了条件;(3)不但格式亦为“动+一面”,意思也可解释为“笑一笑、笑一下”,只是“一面”跟“笑”配合罕见,后来也没有得到发展,是否跟以后的“见一面”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不能肯定。
(四)本期之后,名量词“面”仍量带有平面或形状扁平的东西,宋李弥逊《水调歌头》词有“腰鼓百面”,潘阆《忆余杭》词有“万面鼓声中”。《水浒传》中以“面”称量的有枷(第8、12、18回)、旗(12、48回)、牌额(第1、6回)、文簿(18回)等。《红楼梦》有镜子(57回)、牌位(13回)、鼓(54回)等。现代的名量词“面”称量对象多限于鼓、旗、镜子等,较近代时期似有减少之势。现代动量词“面”仍用于计量人们会面的次数,常说“见一面、晤过一面”等。
四、牒
(一)《说文》:“牒,札也。”即古代书写用的竹片、木片。《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右师不敢对,受牒而退。”《论衡·别通篇》:“通人胸中怀有百家之言,不通者空腹无一牒之诵。”这句的“牒”有些像量词,可近似地理解为“页、篇”,但从结构看它还不具备真正量词的资格。“牒”还有一个义项为“累,层叠”,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谦部》:“牒,叚借为叠。”《淮南子·本经》有“积牒旋石”句,即用此义。
(二)刘世儒认为量词“牒”是由折叠义而来,“叠、牒、碟”三者是同源而异流的。他引徐灏《说文解字注笺》曰:“牒者,叠也;戴氏侗曰:薄可联合为牒。”文书、书札、屏风均可折叠,故自南北朝可以“牒”量之,如释道安《摩诃钵罗若波罗密经钞·序》:“献《梵天品》一部,四百二牒。”庾元威《论书》:“得所送飞白书缣屏风十牒。”(参见刘世儒1965:138—139)但“牒、叠”中古同音,上古分属叶、缉二部。本义没有关联,并不同源。“牒”本义就是书札,量文书、文章顺理成章,似不需转求诸折叠义。至于量屏风,则是文字假借为“叠”,这是很清楚的。
(三)本期有关量词“牒”的资料很少,无法做更多分析,我们仅见量屏风一例,另外宋人撰《新唐书》有量案牍一例备考:
(1)屏风十五牒,三十行经……。(酉249)
(2)初,孔颖达等始署官,发《五经》题与诸生酬问。及是,惟判祥瑞案三牒即罢。(《新唐书·儒学传序》)
我们未见后世量词“牒”更多用例,只能付之阙如。
五、角
(一)《说文》:“角,兽角也。”古岳切,旧读jué,今音jiǎo。《墨子·经说下》:“牛有角,马无角。”引申指形状像角的东西或物体两个边沿相接之处。如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诗:“石角钩衣破。”又为古代酒器,今音jué,《礼记·礼器》:“卑者举角。”
(二)量词“角”洪艺芳(2004:98)谓首出于唐代文献,这是事实。不过《晋书》有以之量文书的例子(见下文),虽系唐人房玄龄所撰,但他叙前朝社会生活时是否照录了当时史料中的文字?这里只能提出一个疑问:或许晋代已在用“角”称量文书了?前面绪论中曾引用汪维辉(2000:19—20)的看法:“唐修正史中,‘改俗为雅’的多,‘改雅为俗’的少。”这个新兴量词,或许不是房玄龄强加给晋人的吧?
(三)本期文献中量词“角”的用例不算太多(如《全唐诗》仅得两例),但其用法却比较复杂,大致可分几种情况:
1. 量纸笺、文书、书信。
(1)上四相公书启各一封,信二角。(敦煌文书B99)
(2)诸家卖捨(舍)文契及买道论硙文书一角。(同上)
(3)为予有杂笺数角多抽拣与人。(段成式诗序,唐外504)
(4)索绥梦东有二角书诣绥,大角朽败,小角有题韦囊角佩。(《晋书·艺术列传·索》)
2. 量牛、牛尾等。
(5)江草秋穷似秋半,十角吴牛放江岸。(陆龟蒙诗,7148)
(6)……押进奉表函一封,玉一团,羚羊角一角,犛牛尾一角。(敦煌文书B99)
牛有角,故例(5)以之量牛,后世也有同类情况;例(6)量羊角,是以同形量词称量,虽古已有之,但本期并不多见;而同例又量牛尾则理据难通,恐因类推作用将角、尾一例看待,不能视为规律。
3. 量茶及其他,应属临时量词。
(7)客来须共醒醒看,碾尽明昌几角茶。(司空图诗,7277)
量纸笺、文书与量茶看似两码事,来历却有关联,盖“角”有一晚出的动词义项,表示“包裹、封裹”,《孟姜女变文》:“祭之已了,角束夫骨,自将背负……”(敦校61)“角束”即包裹捆束义。蒋礼鸿(1981:200)谓:“角或用于尸体,或用于文书方药,或用于茶叶、肉食;其义或为裹,或为袋,或为封,要之都有封裹的意思。此义古字书不载,近代的辞书或以‘一角文书’附在古代量器义后,故详述之。”可见量纸笺、文书、茶都因封裹义而来,例(7)的“茶”是被“碾尽”的,所以是成包的茶叶,而非立即可饮的茶水,此“角”非容器。既可包纸、茶,也可包其他物品,故敦煌社会经济文书中还有以下的用例:
(8)又麻羯胡手上发遣碧绢一角……(敦煌文书B99)
(9)待到日于领衣物一角并银碗一枚,封印全。(同上)
4. 量酒,亦属临时量词。
(10)如于时不到者,罚酒一角。(敦煌文书B98)
(11)……三日中间破面六斗酒壹角春了头局席胡併三十。(同上)
酒无法包裹,且例(10)言罚酒,可见此“角”当为容器充当临时量词。洪艺芳(2004:98)谓既为罚酒,必有定量,一角当为十五升,故在此“角”为“标准量词”。不过,一次罚酒十五升似不合情理,且欢聚时罚酒未必有一定之规,窃以为还是把“角”视为临时量词更妥当些。
5. 此外,我们还在敦煌变文里发现了一个特例,照录于下:
(12)四十二面大鼓笼天,三十六角音声括地。(敦校11)
各种辞书及敦煌文献的校注均未议及此例。从句法看,“角”处于数词“三十六”与名词“音声”之间,很像量词;但从意义看,“角”有乐器义,“吹角、角声”诗文习用,故此句之“角”也可视为名词。
(四)后世量词“角”仍有多种不同用途,有继承上述用法的,也有新产生的,大致有以下几类:
1. 量文书。如《初刻拍案惊奇》卷31有“这角文书”,《红楼梦》99回有“公文一角”,《官场现形记》35回有“一角公事”,可见这一功能直到晚清还是存在的。
2. 量酒。如《水浒传》29回:“武松道:‘打两角酒。先把些来尝看。’那酒保去柜上叫那妇人舀两角酒下来,倾放桶里,烫一碗过来,道:‘客人,尝酒。’”由此可知一角酒比一碗酒要多。
3. 量牛。如明宋濂《凤阳单氏先生茔碑铭》:“上……赠田三千亩,牛七十角。”到了现代,上述用法都已不存,却又产生了新的用法,一是称量饼状食物,所量应是通过中心切成的扇形部分,是小于一半的若干分之一,如四分之一;二是货币单位,即一元的十分之一。
六、管
(一)《说文》:“管,如箎,六孔,十二月之音。”这是一种竹管做成的乐器,《诗·周颂·有瞽》:“既备乃奏,箫管备举。”也指一般的竹管,如《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因可做笔杆,故又指笔,《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郑笺:“彤管,赤笔管也。”后因称笔为管。69
(二)由此“管”成为称笔的量词是顺理成章的,如《太平广记》卷119引颜之推《还冤记》:“当办纸百番,笔二管,墨一锭,以随吾尸。”刘世儒曾举《搜神记》卷2“笔十管,墨五挺”之例。但二例均出自佚书,刘也认为南北朝还不多见,且材料不甚可靠,这个量词当时是否确已产生还成问题。(参见刘世儒1965:169)70
(三)到了本期,“管”已出现在多种文献中,多数量笔,如:
(1)笔两管,管别一十五文。(敦煌文书B41)
据洪艺芳(2004:41)研究,敦煌吐鲁番文书常见“量词+别”,“别”表示“每”,“管别”即“每管”。
(2)书功笔秃三千管,领节门排十六双。(杜牧诗,5995)
(3)篆书朴,隶书俗……紫毫一管能颠狂。(吴融诗,7899)
(4)即命仆发其下,得一管文笔。(宣149)
(5)初案上三管笔,俄而忽失一管……(博27)
此外,亦有量笛者,如:
(6)寻其处,见有铁铫子一柄,破笛一管。(《邢君才旧宅三怪诗》题解,9819)
(7)老父遂于怀袖间出笛三管……(博25)
唐诗里还有一些“数+管”的情况,如“竹生大夏豀……裁为十二管,吹作雌雄律”(韩愈,477)。在此“管”也指笛箫之类的乐器。
(四)后来的近代汉语以“管”量笔、量笛均有所见,如《新五代史·苏循传》“画日笔三十管”,《牡丹亭·冥判》“一管笔,一本簿”,《水浒传》第1回“一管铁笛”。也有一些特殊用例,如宋单锷《吴中水利书》:“遂率民车四十二管,车梁溪之水以灌运河……”“民车”当为水车之类,上安竹管做提水工具。至于现代,量词“管”仍存,如巴金《抹布集·第二的母亲》还有“一管笛”之说,口语也可说“一管笔”,但它的功能正被“只、根”取代,已逐渐衰落。
七、柄
(一)《说文》:“柄,柯也。”就是斧子的把儿,《墨子·备城门》:“长斧,柄长八尺。”也泛指其他器物的把儿,《诗·小雅·大东》:“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二)作为量词就量带柄的器物,未见本期之前的用例,本期也不多见,列举如下:
(1)观察使差人送百柄钁头,师……却云:“我有一柄钁头,平生用不尽,谁要你送来!”(祖387)
(2)惟正从楚州归,到上都,得本国书二封、楞严院状一封、高上人书一封、刀子四柄……(入唐,近代145)
(3)寻其处,见有铁铫子一柄,破笛一管。(《邢君才旧宅三怪诗》题解,9819)
(4)每岁内赐春服物三十匹……青团镂竹大扇一柄。(李肇《翰林志》)
(三)此后,“柄”称量带把儿事物的功能一直保持下来,历代皆有用例,如宋林逋《小舟》诗“舷低冷戛荷千柄”,金《西厢记诸宫调》卷3“使一柄大刀,冠绝今古”,《西游记》19回“一柄九齿钉钯”,《红楼梦》36回“一柄白犀麈”,鲁迅《故事新编·奔月》“两柄锄头”。不过,现代普通话口语中“柄”多代之以“把”,量词“柄”只是书面语或方言词了。
八、柯
《说文》:“柯,斧柄也。”《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古又为长三尺之称,《周礼·考工记·车人》:“车人为车,柯长三尺……毂长半柯,其围一柯有半,幅长一柯有半。”郑玄注引郑司农曰:“柯长三尺,谓斧柄,因以为度。”贾疏:“凡造作皆用斧,因以量物。”
《周礼》所述,是以“柯”为造车的长度标准,故上古它曾是一个特殊的计量单位。但郑玄、贾公彦都认为这个词需要加以解释,说明至少从汉代起它已不再通用。本期有个别诗人以之量斧,这是直接以部分量整体,当与计量单位无关。仅见之例为:
两卷素书留贳酒,一柯樵斧坐看棋。(李群玉诗,6601)
九、瓣
(一)《说文》:“瓣,瓜中实也。”本义瓜果的种子,晋干宝《搜神记》卷1:“便从索瓣,杖地种之。”引申为果实或球茎中可以分开的块状物,《齐民要术·种蒜》:“收条中子种者,一年为独瓣;种二年者则成大蒜。”“蒜瓣、橘瓣”导源于此义,且量词“瓣”亦源于此。71
(二)最早的量词“瓣”出现在本期,用于量香(指香料制成、可点燃以向神佛乞福的块状物):
(1)别无留别,留一瓣美香,若有灾难之时,但烧此香……(敦校439)
(2)别无留念,只有一辩(瓣)美香,夫人若有难之时,但烧此香……(同上473)
(3)耶输遂于裙带头取得太子所留美香一瓣,只于手中焚烧……(同上474)
例(1—3)的“瓣”处于“数量名”或“名数量”结构中,所量已离开原本与植物相关之义,所以它是最合格的量词。本期还有一些用于植物的例子,反而不太像量词,如:
(4)紫芽嫩茗和枝采,朱橘香苞数瓣分。(元稹诗,4571)
(5)白山南,赤山北,其间有花人不识……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岑参诗,2062)
(6)牡桂……花蒂叶三瓣,瓣端分为两歧。(酉281)
(7)罗公远取柑嗅之后,明皇取食,千余枚皆缺一瓣。(杜光庭《仙传拾遗》)72
例(4—7)都意在说明某种植物的形态,如岑参诗“叶六瓣”不是“叶子六片”,而是说这种奇特植物的叶子分为六瓣,“瓣”更像是名词。例(6)尤为明显,“瓣端分为两歧”更凸显了“瓣”的名词性。因都含有“数+瓣”,故列出以备参考。
(三)本期以后,“瓣”仍常量香,如宋刘克庄《沁园春》词:“稽首南华一瓣香。”近世以至现代,“瓣”的称量对象有所扩展,可量花瓣、果实分成的块,如“两瓣儿橘子、几瓣儿蒜”,还可用于任何被分成多份的东西,如《红楼梦》59回:“难道把我劈做八瓣子不成?”(《红楼梦》量词加“子”尾非常普遍)
十、盏
(一)《说文》无“盏”,《新附》玉部有“琖”,释“玉爵也……或从皿”。全部《十三经》无“盏”,唯《礼记》有“琖、醆”二字,而“琖、醆、盏”是分别因材料(玉)、用途(酒具及家用器皿)所造的异体字,意义无别。《方言》五:“盏,桮也。”郭璞注:“最小桮也。”“桮”即“杯”。杜甫《送杨判官使西蕃》诗:“边酒排金盏,夷歌捧玉盘。”
(二)在魏晋南北朝“盏”只是临时量词,如王羲之《杂帖》:“煎酥酒一盏服之。”那时还没有个体量词的用法。(参见刘世儒1965:239)
(三)本期的量词“盏”。
1. 发展出个体量词的功能,只用于灯:
(1)宝灯王〔时〕,剜身千龛,供养十方诸佛,身上燃灯千盏。(敦校434)
(2)床头一盏寂寥灯,枕畔两行酸楚泪。(敦辞1659)
(3)十五日夜,大僧寺及尼僧寺燃一盏灯……(敦煌文书B127)
(4)似暗室内一盏明灯,如众星中一轮朗月。(同上128)
(5)更有一盏灯近谷现,亦初如笠,向后渐大。(入唐,近代136)
(6)几人樽下同歌咏,数盏灯前共献酬。(崔玄亮诗,5301)
(7)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刘禹锡诗,4084)
(8)一盏寒灯云外夜,数杯温酎雪中春。(白居易诗,5227)
(9)日暮半炉麸炭火,夜深一盏纱笼烛。(同上,4988)
(10)小殿灯千盏,深炉水一瓶。(许浑诗,6061)
(11)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朝69)
(12)三盏香灯,不修数夕。(陆长源文,《全唐文》卷510)
这个本期新生的个体量词来源很清晰,古时灯以盏贮燃油,因称一灯为“一盏”。从字面看例(9)所量是“纱笼烛”,但也属灯火之类。
2. 本期“盏”仍做临时容器量词,其例极多,《全唐诗》总共有量词“盏”68例,其中多数为容器量词,个体量词仅12例。为清晰显示“盏”的全貌,下面稍多引几例:
(13)但臣妾一遍梳装,须饮此酒一盏……(敦校299)
(14)一枝花,一盏酒……(敦辞331)
(15)空腹一醆粥,饥食有余味。(白居易诗,4727)
(16)一盏薄醨酒,数枝零落梅。(李洞诗,8276)
(17)劝君莫强安蛇足,一盏芳醪不得尝。(李商隐诗,6181)
(18)数盏绿醅桑落酒,一瓯香沫火前茶。(韩偓诗,7801)
(19)酒泻两三盏,诗吟十数篇。(贾岛诗,6674)
(四)本期后直至现代汉语普通话,个体量词“盏”的用法几乎没有变化,即使点灯早已不用油,还是沿用自唐代产生的“盏”。至于吃酒喝茶的容器,现代口语大多称“杯、碗”,很少用“盏”了。
此外,用于称量什物的还有“合”,见第六章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