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谢谢你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挂坠

陈美凤见康月云走了,自己更没心思继续刺绣,于是吩咐丫鬟收起了刺绣工具,自己一个人朝着院内走去。陈美凤一边走,一边四处查看,似在找什么东西,然几个院子她都已经找过了却仍旧要再找一遍。跟在身后的丫鬟见陈美凤似乎是在找东西也不敢多问,因为之前已经被陈美凤训斥过。至于究竟在找什么,丫鬟也不知道,只能跟着四处查看。

找了一阵子仍是没找到,陈美凤开始回身向内院走,然就在穿过大堂踏入中院时,陈美凤一眼便看到了落在井边地上的挂坠,可她并没有第一时间走过去,而是抬起头缓了一口气对着身后丫鬟道:你去厨房问问大厨,今天有没有准备银耳羹,我突然有点想喝。

丫鬟跟在陈美凤身后本就帮不上忙,只能眼巴巴看着陈美凤瞎转悠,现在一听有差遣,赶忙应了下来。

等丫鬟走后,陈美凤缓缓在原地转了一圈,待确定周围没有人后快步走到井边捡起挂坠,她也顾不得挂坠上还有得水渍,直接挂在了腰间。

没过一会,差遣的丫鬟回来,随后陈美凤带着丫鬟朝厨房餐厅走去。

杨真一步入餐厅时,有一人已经等在厅内等候,此人便是杨真一的姐姐杨真雪。杨真一开口道:悠!姐姐今天比我来得还早,看来厨房做了哪道菜合了姐姐的胃口啊!

姐弟俩感情一向很好,因其年龄差距不大,两人非常能聊得来,又因杨长歌只有一个女儿,所以很是宠爱,杨真雪也因为杨长歌的宠爱,性格比较开朗。

杨真雪见杨真一进来便说道:李叔今儿回来了,还从外地带了一些特色风味,现在已经安排大厨做上了,我很好奇是什么好吃的,于是便早早等着,好尝尝鲜。

杨真一道:李叔今天怎么一个人回来了,父亲呢?

杨真雪道:李叔说“父亲本来今天也要到家的,但中途走了拐路带着真威哥和真仁哥去城里了,说是拜访某位拳道高人”估摸着要明天一早才能到家。

杨真一边听边吃餐桌上的枣干插嘴道:两位哥哥一直眼气我,给我讲押货的趣事,我都十五了,却还没出过瓮镇,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

杨真雪本想安慰杨真一,但陈美凤和康月云走了进来,一下午心情不好的陈美凤开口笑道:看来今晚我也有口福了,听说大厨熬了银耳羹,我可是想喝很久了,这要不是沾了你们父亲马上回来的光,还不知道要等到哪年呢!

杨真一姐弟二人见大夫人和自己母亲进来也赶忙起身让座,陈美凤摆摆手道:就咱们四个吃饭,没那么多规矩,想怎么坐就怎么坐吧!

然杨真一姐弟二人全当陈美凤说的是客气话,自是等两位长辈入座后才坐在了母亲旁边。

康月云见陈美凤一下午难看的脸色不见了,笑道:姐姐一下午魂不守舍的,感情是真威真仁要回来了啊!

陈美凤慢条斯理道:本来说是今儿回,我一大早就把上次和妹妹一起做的刺绣腰带准备了出来,就等着他们回来后试一试合身否,谁知他们又半道儿走了拐路,这不是成心的吗?

康月云答非所问道:那咱们就开饭吧!反正他们明天一早就到了,姐姐莫要为了这事烦到了自己。

等饭菜上齐,杨真一姐弟一边吃饭,一边听着大夫人和母亲的闲聊,杨真一第一个吃完,然家规所致却不能离席,必须所有人吃完后方可。

又过了一阵子,等全部人都吃差不多了,陈美凤一边站起来一边道:今晚的羹,甚是好喝,等长歌明天到了,咱们就嘱托他下次多从南边备点料。

杨真一见陈美凤起身,早早吃完的他自然迫不及待站了起来,然而他却在陈美凤的细腰上看到了一个檀木挂坠,这个挂坠和之前他捡到一模一样,他心中产生疑惑的同时伸手入怀去摸捡到的那一块挂坠,然并没有摸到,正纳闷时心中产生一个想法“大夫人腰上的挂坠不会就是我捡到的那一块吧!”。

于是杨真一开口道:大娘,您的挂坠真好看,这是从哪买的呀!

陈美凤眼睛出现一丝惊慌,随后瞬间恢复,她看着杨真一道:这是你父亲从外面捎的,当初捎了两块,其中一块在你母亲那里?

杨真一看着自己母亲道:娘,那一块在哪呢?为何不戴?

康月云道:我那一块在卧房放着,这两天因为账房的事比较忙,就忘记了。

杨真一“哦”了一声后对着陈美凤道:这么好看的挂坠,我之前怎么就没注意过呢!回头让父亲给我买个。

四人一边朝厅外走一边聊着,也没将杨真一喜欢挂坠的事放在心上。随后各自回了内院。

杨真一跟随母亲来到了居住的内院,而后道:娘,您的那个挂坠让我看看呗!

康月云也没多想,自是从屋内拿出一个木匣,木匣中放着三样物品,其中一样便是“檀木挂坠”,杨真一拿在手中翻看,发现康月云的挂坠和他捡到的挂坠并不完全一样,因为他清晰记得捡到的那枚挂坠毛遂是紫金色的,而自己母亲挂坠上的毛遂却是银色的。于是他判定自己捡到的就是陈美凤身上挂着的那枚。

等端详了一阵后,杨真一道:娘,您确定这几天没有佩戴这枚挂坠出门吗?

康月云道:自从你父亲给我这枚挂坠起,我就没戴过,因为娘并不喜欢佩戴这类装饰,反倒是你大娘,一直佩戴。

杨真一把挂坠放回木匣道:既然娘不喜欢,那我也不喜欢好了!

回到自己书房的杨真一无心看书,一直在思考挂坠的问题,他认为挂坠不会平白无故出现在废弃窑厂,一定是有人遗落在了那里,然究竟是不是大娘,她不敢肯定。晚上杨真一因为挂坠的事心中烦闷睡不着,于是便坐了起来,思来想去他觉得有必要再去废旧的窑厂看一看,他透过窗户看了眼夜色,月亮高挂,走夜路应该是没什么问题。最后他果断起身穿上衣服,从庄内翻了出去。

大唐开国两百年国泰民安,长安城的百姓更是夜不闭户。虽然城外依旧不安全,却也不是土匪强盗横行的世道,那些打家劫舍的强盗土匪因为官府的围剿都躲在深山老林中,长安城方圆百里基本上看不到任何土匪,偶有偷盗也是懒汉所为。

杨真一腰跨利剑,左手扶鞘,以遇到意外随时拔剑的姿态在月光下赶路,他来到窑厂外四处张望了一阵子,后从残垣断壁处翻了进去,废弃窑厂有四个烧瓮的窑洞,然还没等杨真一认真辨认,便已经在其中一个窑洞中看到了微弱亮光,杨真一悄悄压步朝着亮光处走去,争取让脚步踩到杂物发出的声降至最低。

约一刻钟的时间,杨真一走到了一处碎砖堆砌的掩体旁停了下来,一来他不敢再靠近了,因为洞内的声音,他已经可以听清楚,二来他怕自己的脚步声被窑洞内的人听到。因此他蹲下身体躲了起来认真“探听”。

洞内只听有人在行房事,约莫半个时辰,洞内声音平息,洞内的光源也随之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