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心理营养(安全感):给孩子敢于分离的力量
心理上的安全感对孩子的成长过程十分重要。即便是没有学过家庭教育的父母们,通过观察,也能在孩子身上看到一些需要安全感的表现。比如,孩子哭闹的时候,父母如果来抱着他,他的情绪就会得到安抚;孩子尝试行走的时候,父母如果拉着他们的手,他们就会更放心大胆地迈步出去。
这就是父母给孩子带来的安全感。它是孩子在0~3岁这个阶段,从亲人那里得到的一种心理营养。孩子出生之前一直都在妈妈的子宫里,和妈妈是共生的状态,他们是一体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从物理上说,虽然脐带剪断了,孩子和妈妈成了两个独立的人,但从精神层面来说,孩子依然处于和妈妈的共生期,1~6个月的婴幼儿尤其如此。在这个阶段,孩子的世界里只有母亲。他们对自己的认知是:自己就是全世界,乃至整个宇宙,是无所不能的。他们会认为,正是因为跟母亲是一体的,所以他们才有那么大的能量。
可是,这个阶段是短暂的。毕竟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成为独立的个体,必须逐渐和妈妈分离。在分离的过程中,孩子会想:我还那么弱小,离开妈妈的话,我会吃不饱饭,会没有人照顾。所以,分离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恐惧;同时,孩子又想逐渐成为独立的人,不想再做妈妈的附属品,所以,他会尝试着逐渐与母亲分离。这个推动孩子分离的底层力量,就是安全感。
如果孩子有了足够的安全感,就敢于和妈妈分离;但如果安全感不足,他就难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可以说,安全感是一个人成为独立的人最重要的基石。如果一个人在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感,那他在长大成人之后,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放手去做事情。他会害怕找不到好工作、害怕失业、害怕找不到对象、害怕离婚、害怕别人忽视自己、害怕别人对自己说三道四,等等。在恐惧的支配下,他宁可什么都不做,也不愿迈出尝试的那一步。从这个层面上可以看出,安全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根本。
具体到沟通方式上,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通常表现得不敢讲话,即便在与人沟通的时候,也不敢看对方的眼睛,总是低着头或者看别的地方。无论是和陌生人,还是和父母沟通,孩子都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因为他们害怕别人不接纳自己的观点,即便想表达,也不敢说出来。
在我接触过的案例中,很多父母都有相同的困惑:为什么很多青少年不喜欢用微信,而喜欢用QQ、微博等其他社交软件?
如果父母了解孩子的心理就会明白,并不是因为微信的功能不够丰富,而是因为孩子的微信里都是亲人、朋友和其他认识的人。有时候,孩子并不愿意让自己的想法被熟悉的人知晓。在QQ等其他社交软件上,“好友”们可能都是几乎不认识的人,孩子反而可以尽情地宣告自己的存在和想法。
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底层的安全感不足,害怕身边的人不能接纳自己的想法。
那么,父母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让孩子敞开心扉,与自己沟通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父母的关系要融洽,这样才能让孩子感觉安全。如果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冷战,甚至大打出手,这样的环境会让孩子心生恐慌,安全感自然难以产生。在安全感不足的情况下,孩子必然不愿敞开心扉。
其次,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情绪要尽可能地保持稳定。在中国式家庭中,孩子跟母亲相处的时间更多。相对而言,母亲对孩子安全感的产生会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如果母亲的情绪不稳定,孩子就会感到不知所措,看到母亲情绪不好,他们就不敢说话;如果母亲的情绪稳定,孩子就能知道底线是什么,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绝对不能做。即便是母亲发脾气,孩子也清楚界限在哪里。这样的话,孩子才敢在一个框架之内去表达自己。
再次,父母要允许孩子做自己。在不同的年龄段,孩子能做的事情有所不同,父母要支持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的认可和支持,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安全感,让孩子相信“我能,我行,我可以”。
最后,在具体的沟通中,父母要告诉孩子明确的边界,让孩子有准确的衡量标准。然而,很多父母的问题在于,在跟孩子沟通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约束,只是说“你不要干这个”“不要做那个”。如果没有明确且有据可循的禁止,其实跟没说一样,因为孩子根本不知道这些条条框框的意义是什么,反而只会觉得你唠叨。
我曾参加过一个领导谈如何管理下属的培训,觉得其中一个故事讲得特别好。
一天,一个农场主要出去办事,就把猎狗叫过来说:“你今天负责看管农场里的动物,谁不听话,就把谁干掉。”农场主给了猎狗一把猎枪,就出去了。等农场主回来的时候,他发现农场里的鸡、鸭、马等动物被杀掉了一半。他问猎狗为什么杀了那么多动物,猎狗回答说:“你说的,谁不听话就把谁干掉。我说话它们不听,我就把它们干掉了。”农场主听了很生气,立刻把猎狗杀掉了。
第二天,农场主找到另一条猎狗,说:“今天由你来看管农场里的动物,注意别轻易干掉这些动物。”说完,他给了猎狗一把猎枪,又出去了。等农场主回来的时候,他发现猎狗没杀动物,可是动物们跑掉了一半。他问猎狗:“动物跑掉了你为什么不追,不开枪?”猎狗说:“你不是不让轻易干掉这些动物吗?我就没去抓。”农场主一生气,又把这条猎狗杀掉了。
第三天,农场主又找了一条猎狗,说:“今天农场里的动物由你来看管。”说完,他给了猎狗一把猎枪。正准备走的时候,猎狗问:“主人,您具体有什么要求?什么情况下才能开枪?”农场主说:“所有的动物都不能跑出农场,谁跑出去了,你就可以把它干掉。”这下,猎狗就明白了。于是,猎狗告诉所有的动物说:“我要画个边界线,谁都不能跑出这个边界线。谁敢出去,我就干掉谁。在边界线之内,也不准打架闹事,否则也要被收拾。只要遵守规则,你们干什么都可以。”说完之后,猎狗就画定了边界线。它在边界线外巡视,只要有动物越界,它就给予警告。农场主回来之后,发现所有动物都相安无事。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它告诉我们明确的边界究竟有多重要。这不仅适用于企业管理,也适用于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
我个人的亲身体会是:明确地告诉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而且每天最多讲一个禁止的行为,孩子能记住的可能性更大。
在我小儿子3岁之前,我一共只跟他说过十个“不要”,比如不要触摸插线板、不要打开窗户往外爬,等等。我明确地告诉他,这些行为是危险的,不能去做。其他的事情可以做,错了也没关系。
跟孩子交代清楚之后,他自然会慢慢地形成规则意识,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果父母没有向孩子提出明确的标准,只是说这不行,那不行,那就算每天念叨一百遍,孩子也不会真正记在心里。恐怕到最后,不要说孩子,父母可能都忘了自己告诉过孩子哪些事情不能做。
所以,通过沟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就是要给孩子树立边界意识,让孩子明确规则。孩子知道了界限在哪里,才会觉得安心,父母与孩子产生信任感,安全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