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地域文化”笔下的面食家园
面食的历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已有石磨,可加工面粉,做成粉状。到了春秋战国,已出现油炸及蒸制的面点,如蜜饵、酏食、糁食等。此后,随着炊具和灶具的改进,中国面食的原料、制法、品种日益丰富。出现许多大众化风味小吃。如北方的饺子、面条、拉面、煎饼、汤圆、煎饺等;南方的烧麦、春卷、粽子、元宵、油条等。此外,各地依其物产及民俗风情,又演化出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味。
指甲面片是青海人最喜爱的面食之一,做法简单,一般是先将面揉好,醒20分钟左右,切成短条,两手将短条面压开,拉长,一手拿面条,一手将面条揪成方块下到锅里。小方块大小就和大拇指头的指甲盖一样大,可以吃清汤的,更有炒至的。不过在我心里吃清汤寡水的就真的不是“指甲面片”了。
而我所知的作家当中莫过于陆游的诗深得我心,他是这样写的:一杯齑餺飥,老子腹膨脝。坐拥茅檐日,山茶未用烹。释文便如下:一碗加了姜蒜的面,另一只手拿着油葱,亲手做成了面片汤。吃了一碗加了姜蒜的面,我的肚子饱饱的。坐在屋檐底下晒太阳,也无需再喝下午茶了。而这种心态对于当时战争连年有余的场景下,就未尝不是羡慕的故事。说来陆游前半生用来忧国忧民,一心想要上战场杀敌报国;后半生也注意自己的生活小情趣,养养生,写写诗,好不逍遥自在!这首诗虽然不太清楚具体是什么时候写的,但从内容来看,更符合晚年陆游的性情,一种田园生活的乐趣尽在其中!而在我心里要排名的话,长大后吃的比较满意的除了属于自己青海的面食还有兰州拉面,据说兰州拉面始于清朝嘉庆年间(1799年),是东乡族马六七从HEN省怀庆府陈维精处学成带入兰州的,后经后人陈和声、马宝仔等人以“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五黄(面条黄亮)统一兰州牛肉面的标准。在其后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以一碗面而享誉天下,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赢得国内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和荣誉。
其次还有陕西歧山挂面一直享誉中外,它是山西面食的一个分支。清代道光年间,山西稷山县马金定兄弟千里迢迢,去歧山做挂面生意,字号叫“顺天成”,直到今天,歧山挂面还沿用这个老字号。过去的皇家贡品,如今名声海外。
公元13世纪,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两次来到山西,沿着“丝绸之路”将面食传入意大利。后来,意大利人也喜欢上了面条,将面条种类发展到了四百多种,大多是空心面,粗者如指,细者如丝。风靡世界的意大利“通心粉”,就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面条的引进把游牧文化对于面粉地塑造拓宽到一个新的领域,就像西方人说的,既多了一种吃的方法,又解决了面粉的储存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当今的意大利不仅成为空心面的出口国,而且向我们大量出口生产面条的成套设备,看来,我们的“擀面杖”面临的现实是何等严峻。
还有就是一说到山西旅游不尝面食,就等于没到山西。山西面食文化传统,独树一帜,又博采众长,故海内外早有“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的说法。东到娘子关,西到黄河边,南到风陵渡,北到雁门关,一般家庭妇女都能以面食为原料加工数种面食;许多山西汉子有时在客人面前也会显露一手面食“绝活”呢。不过话说回来“山西人爱食面与山西的历史、地理、政治、文化以及种植习惯分不开的。从历史上来讲,山西尧、舜、禹都曾经在这里建过都,立过业。再一个,从平遥这个历史文化名城来看,山西的商业活动也非常多,这样也给山西面食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再加上山西山多水少,南北温差大,所以也就形成了杂粮多的种植习惯,这也对山西面食的形成奠定了一个物质基础。”山西面食品种多、花样多也是人们爱食面的一个原因。即使是一般家庭主妇都能用小麦粉、高粱面、豆面、荞面、莜面做成几十种面食,像刀削面、拉面、揪疙瘩、推窝窝、灌肠等等。如果是到了厨师手里,更是花样翻新,有据可查的面食,在山西就有280种之多。可以这样讲,如果你想品尝一下山西的面食,一天三换样,三个月都不会重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