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潮汕的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虽然我们强调地域文化的形成,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但是我们决不认为这种影响是决定性的。因为在人类和自然互相改造的过程中,人终究是主动者和决策者,而不是环境的奴隶。人们总是不断地改进生产工具,革新生产技术,改善生产方式,使自己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理环境所提供的各种自然资源。共同的经济生活因此而产生,这正是文化生成的坚实基础。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讨论地理环境对文化生成的影响时,更加注重自然资源这一具有经济意义的因素。
这一节,我们将探讨潮汕地区自然资源的基本情况,着重讨论在各个历史时期这些资源如何得到利用,而对潮汕文化的形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一 动植物资源的利用
本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因气候的变化和开发程度的深入而变化,在不同的时期并不一样。本地区的地质、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都给我们提供了这种变化的证明。
本地区地处热带北端,植物资源丰富。根据成就卓越的生物学家吴修仁老师长期调查的结果,本地区当代已经鉴定的植物有1976种,分隶 241科,远比韩江三角洲典型剖面的孢粉分析所得的植物种属多。进入全新世以后,本区虽然也受气候波动的影响,但基本上都呈现着热带自然景观。常绿季风阔叶林分布极广,林中层次较多。上层乔木多喜暖的樟、柯、栲、栎、枫香等树种,下层乔木多榕、榆等树种。乔木下面是灌木丛,如杜英、山矾等,夹生棕榈、竹子、树蕨等大型草本植物,有较多的热带成分。林中藤本作物纵横缠绕,寄生植物、腐生植物、蕨类植物很多,闭郁度高。三角洲的沼泽低地,长满小乔木、灌木和莎草。沿海沙陇,生长着耐干旱的露蔸丛和各种茅草。海湾、河口的盐土滩,有终年常绿的红树林。
本区的植物资源,很早就被人类在衣、食、住以及工具制作等各方面加以利用。
在全新世前期,人类对植物性食物资源的利用,开始从采集经济向栽培经济过渡。以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对中国南方和西南少数民族的研究类推,在本区,最先被利用来作为食物并加以栽培的植物,是山芋和薯类。至于水稻和其他禾本旱作,至今我们尚未在本区西周以前的考古遗址中发现它们的踪迹。在本区浮滨类型文化遗址中发掘出来的容量较大的大口尊,可能就是用来贮藏谷物的。而普宁后山遗址出土的刻槽搓磨器,也可能用来碾磨谷物。不过,我们仍然不能肯定当时的谷物来自采集还是来自培植,因为碾磨本来就是采集经济的一种技术基础。或者就像考古学家所指出的那样:“长年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植物终年都能生长,人们随时都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取食物,没有培植谷物的迫切需要,所以谷物农业在那些地方反而发展得较慢较晚。”(严文明:《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在本区发现、发掘的春秋到汉晋的文化遗址中,仍然未曾发现谷物。这则是因为谷物在考古遗址中的发现,往往带有偶然性;而本区的考古发掘,从未使用过“漂浮法”技术,要发现谷物也就更为困难。但是,汉晋以来本区稻作农业的发展却是毋庸置疑的,到唐代,稻作农业成为本区居民的主要食物来源,已经见诸文献(韩愈:《祭大湖神文》)。随着本区人口的增长,稻作的面积不断地扩大。从南洋引种的甘薯在明代以后对缓解本区的粮食短缺,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某些植物则被利用于编织衣裙,以抵御风雨寒暑。早先是采集野生的苎、葛的表皮,还有柔韧的棕榈皮叶和莎草,后来有从野生种属中培养出来的可栽培的苎、葛新品种,以及从外地引入的木棉、菠萝麻等新种类。
木材很早就被用作建筑材料。年代最古老的例证,有揭阳蜈蚣山和普宁牛伯公山发掘出来的古人类居住遗迹。这两处遗迹都属于浮滨类型,年代在商代中期到西周早期。遗迹清理出直径在15~35厘米之间的柱洞,从这些柱洞可以推测,浮滨人利用小乔木的枝干,来做居住棚寮的支柱。随着生产力的进步,高大的乔木也被利用了。揭阳新墟九肚村发现一处晋代建筑遗址,全体用巨木砌成,四壁用木高3米,共15段,屋顶用木长7.5米,共5段,每段木头加工后的断面都是 1.5米见方。巨型的木材还被用来造船。揭西县金和镇和石湖港出土的独木舟,长10.7米,外宽1.3米,内宽1.1米,深0.8米,是用整块大樟木凿成。一直到20世纪中叶,草木仍然是本区使用于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燃料。
对植物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特别是栽培作物的驯育和引进,意味着本地区居民与群落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变化。为了开垦土地种植某种作物,有必要清除原来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另外一些植物,以保证土壤的肥力和养分的利用。达到这个目的的最有用的手段是使用火。与生活在中国南部热带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一样,本地区的原住民在原始的农业开发中,可能采用了“刀耕火种”制度。他们用火将树木、灌丛和杂草焚烧为灰肥,将作物种下。等到这块土地肥力耗尽,就让它抛荒休耕,又用同样的方法去垦殖另一块土地。
于是,本区植被的性质发生变化:被开垦的土地上,人工植被代替了原始植被;而抛荒地草木渐长,形成次生植被。汉晋以来的建筑业、宋代以来的造船业,使刀耕火种后留下来的巨型乔木砍伐殆尽。唐宋以来兴旺的陶瓷业和煮盐业,耗费了大量的草木做燃料。到当代,本区的原始植被几乎完全消失。在山地和丘陵,是次生的灌丛草坡和人工栽培的茶园、用材林,林龄偏幼。在平原和台地,全是人工栽培的果林、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由于近数十年的围垦,滨海泥滩上的红树林已经绝迹,而海边沙垄上,人工栽培的防风林带苍然挺拔。
对于本地区,动物资源的利用也是文化演进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根据吴修仁老师的调查,本区当代常见的经济动物,有家畜野兽20多种,蛙蛇龟鳖近20种,鱼类137种,贝类41种,鸟类44种。古代的动物资源应该比当代更加丰富。宋代以前,气候较为温暖,本区还有典型的热带动物资源。山林里,有野象,颜色青黑,牙小而红。江河里,有湾鳄,锯齿钩尾,长喙牛身。明清时期,虎患的记录,仍常见于地方志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本区的次生山林草坡中,狐、狸、豺、獾,小麂、野猪,都保存着一定的数量,华南虎、云豹、水鹿等珍稀动物也还出现过;平原谷地的农田里,蛙类、游蛇随时可见;浅海泥滩,留居的鸥鹭、过往的候鸟成群结队觅食。由于生态环境的变迁和长期的人工捕杀,目前,本区野生动物基本上失去生存条件,极为罕见。而人工养殖的经济动物,种类不断增加。
在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期(距今10000~4000年),丰富的动物资源无疑为本区的原住民提供了很广的食物谱系。特别是过了夏天,植物性食物因为季节的关系开始枯竭,动物就成为他们食品的主要来源。在本区已经发掘的这一时期的考古遗址中,有牛、鹿、猪等兽骨,各种鱼骨、龟鳖甲和大量的贝壳出土。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6000年前后),本区的居民似乎已经有了畜牧业,潮安陈桥遗址出土的大量牛骨、猪骨显示出这种迹象。但是,我们还不能断定,这些家畜是利用本地动物资源驯化,还是由外地引入。
狩猎畜牧之外,河沼海滩里众多的鱼虾贝类是更容易获取的食物。按当时的人口数量,本区的水产资源几乎是取之不尽的。就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3000年前后)以后,农耕成了本区主要社会经济门类,水产品仍然在本区居民的食谱中占着很重要的位置。正因为水产资源的丰富,本区的水产养殖一直等到明清以后才慢慢发展起来。
本区居民喜食野味、海味,唐宋以来,文献记载不断。韩愈的《南食诗》虽然不一定是在潮州写的,但一席之间,鲎、蚝、蒲鱼、章鱼、江瑶柱、蛙蛤、游蛇,腥臊异味纷呈,也能反映出当时潮州宴席饮食的风格。宋元丰年间,彭延年隐居揭阳浦口村,作《浦口庄舍》诗五首,第四首写道:“浦口村居好,盘飧动辄成。苏肥真水宝,鲦滑是泥精。午困虾堪脍,朝醒蚬可羹。终年无一费,贫话足安生。”可见北宋潮人日常家居饮食,喜欢用鱼虾贝类做菜。诗中提到的虾脍,也称虾生。鱼虾贝类的生吃,在本区有十分久远的传统,并且直到今天还非常流行。对于外地人来说,这简直是蛮荒的异俗。外地职官在编写潮州地方志书的时候,总要为这种异俗添上一笔。清代乾隆四十年(1775)纂《潮州府志》风俗篇就记载:“所食大半取于海族,故蚝生、鱼生、虾生之类,辄为至味。然烹鱼不去血,食蛙兼啖皮……尚承蛮徼遗俗。”生吃鱼虾脍,大概是本地饮食习俗特别奇异的例子。不过,动物资源特别是水产资源的丰富,以及本区居民长期以来利用这些资源作为食品,的确形成了本地区饮食文化鲜明的特点。
海湾拉网捕鱼 陈利江摄
二 土壤资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本区土壤资源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随着本区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演进而不断扩展的。反过来,土壤资源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本区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演进,又有着很大的影响。
本区土壤的总面积共1178.63万亩,占土地面积的75.96%。土壤的成土母岩多数为花岗岩。在本区热湿的气候条件下,母岩风化过程受到强烈的淋溶作用,硅酸盐分解淋失,铁铝的氧化物明显积聚,形成红色风化壳。土壤层就发育在红色的风化壳上面。
本区土壤类型多样。主要的土壤类型,有分布于山地丘陵的砖红壤和赤红壤,分布于三角洲平原的沉积土与滨海地带的冲积风积沙壤。本区高温多雨的气候,使山地丘陵植物生长茂密旺盛,在自然植被条件下,砖红壤和赤红壤表层有机质积聚,含量可超过4%,肥力较高。平原地区的原生沉积土,因土质的不同,有机质的含量在1.5%~2.5%,肥力中等偏低。海滨的沙壤,保水保肥的能力极差,十分贫瘠。
本区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在这个历史过程,人为因素和气候因素交互作用,使各类土壤的肥力有着不同的变化。
新石器时期,农耕活动首先是在小河谷两边的低丘台地开始的。覆盖着这些低丘台地赤红壤土层深厚,植物长势旺盛,往往使人产生土地肥沃的印象,而忽视这种土壤肥力容易受损的性质。特别是在采用“火种刀耕”的原始耕作方式的情况下,自然植被除去以后,高温潮湿气候条件刺激而产生的细菌作用,导致土壤中的有机物质迅速分解。土地肥力很快降低,作物收成随之减少,于是,人们不得不将耕地抛荒,重新择地开垦。虽然次生植被会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土壤的肥力,但早期农业开发中采用的耕作方式,已经使土地的肥力受到损伤。现在,本区赤红壤中的有机质一般在2%左右,全氮含量多少于0.1%,有效磷钾缺乏,很大程度上是人工垦殖的结果。在农业社会,土地的肥力对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红壤在本区暖湿气候条件下肥力容易减退,靠作物的种植来维持生活相当艰难,在韩、榕、练三江平原开发之前,本区人口不可能有迅速的增长。
平原地区土壤资源的开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水资源的利用。多雨的气候和韩江等过境江河,为本区带来丰富的地表水资源。但是,本区的降水集中在4~9月,而江河的水位又同降雨状况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一年之中,径流量差异极大,夏天汛期,径流之大,两岸间不辨牛马,冬天旱季,河床或至于干涸。这种特点,使水资源的利用比较困难,特别是生产水平尚低,人们还没有很好掌握水利工程技术的阶段。对地表水不能有效控制,也就难以解决土地开发以后的灌溉问题,实际上,平原地区土壤资源,一直等到唐宋以后才真正得到开发。
本区平原沉积土壤的开发,首先是从榕江练江上中游和韩江三角洲上部开始的。在这些地段,河床较低,早年河水的泛流,又使河道两旁形成天然堤,汛期不易泛滥,旱季便于引水,土地的开发、作物的栽培收获,都比较有保证。到北宋,这些地段的定居人口已经有了足够的增长。定居人口的增长,为平原地区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劳力。南宋以后,大量移民逐渐进入韩、榕、练江平原,海堤和江堤陆续修筑完善,并配套了用以引水排水的涵闸。这样,洪水咸潮被阻挡于堤围之外,又通过涵闸而得到控制与利用,平原的土地就能够大规模开发了。经过长期的水旱轮作、改土施肥,原来肥力中等偏低的沉积土壤,熟化成为水、肥、气、热各种性能协调的高产水稻土。
韩江三角洲农业景观 谢泱摄
自宋代开始,本区的粮食生产水平,已经接近江浙高产地区。明清以后,韩、榕、练江平原地区粮食产量之高,在全国是首屈一指了。粮食产出丰足,因而有可能养活稠密的人口,促进本区其他行业——陶瓷业、纺织业、运输商贸业等发展,从而导致本区的经济模式、社会结构以至聚落景观的一系列变化。可以说,平原地区的土地开发和土壤肥力的改良,对于本区文化演进的推动作用是十分引人注目的。
三 矿物资源的利用与工艺技术的发展
潮汕地区的矿物资源。矿物资源总是与岩石择类共生。本区的岩石除了少部分片麻岩、角岩、石英状细砂岩和黄色粗砂岩之外,火山岩、流纹岩和花岗岩等酸性火成岩所占的比例达到90%左右,与火成岩伴生的矿物,主要有锡、钨、银、铅、铜、铁等有色金属和蕴藏量极大的高岭土。
在本地区的开发过程中,这些矿产资源大多得到利用。
和所有人类文明的进程一样,本地区的历史文化,也是在几块小小石头的敲击声中开始的。岩石,是经常被利用的矿物。在史前期,那些结构单一、硬度较高、易于形成薄片的石质矿物,如燧石、矽质角岩、硅质岩,首先被用来制作工具。在距今8000年以上的南澳象山考古遗址,考古工作者发掘出几十件用燧石和石英砂岩制成的细小石器。本区的原始居民,利用当地的石料,打制成这些小型的刮削器,来剖开在海边滩涂获取的鱼和贝,作为食物。石质工具的制作和使用一直延续到历史时期。即使在铜、锡和铁的冶炼技术已经被人们掌握之后,石器也没有被完全废弃。在揭阳中夏村东周墓葬群,同时发现青铜器和石器。距今2000年左右的澄海龟山汉代遗址,既有铁器出土,又有砺石和残石器出土。
高岭土也是经常被利用的矿产资源之一。从象山遗址开始,高岭土就被人们用来制作陶瓷器物,一直到现代,还是如此。
商代中晚期的饶平顶大埔浮滨类型文化遗址,有青铜戈出土。这是本区年代最早的青铜器,但是,我们还不能断定,这件武器是本地所铸造。本区缺少富铜矿,不过,铜的蕴藏量在生产规模不大的时代,仍然具有开采价值。我们相信,一旦青铜冶炼技术从周边地区传入,本区的原住民就会开始利用本地的铜矿资源。这个时间不会晚于战国。从揭阳云路战国墓所出土大批量青铜器的情况推测,当时本区应该有了青铜冶炼工厂。
锡矿和铅矿的利用,年代也很早。揭阳云路战国墓与铜箭镞一起出土的,有 7个锡(或铅)箭镞。本区锡铅矿藏丰富,这两种金属的熔点低,冶炼的温度要求远没有炼铜那样高,开采利用应该比较容易。从宋代到清代,本区的铅锡矿有较大规模的开采。宋代文献记载,本区有银矿铅矿并生的丰济银场和横街、黄岗、锦田三个锡场。近年,揭阳车田等处在文物普查中,也发现宋代矿场遗址。在本区,锡矿的开采经久不衰,一直延续到现代。长期利用,使本区的工匠在锡铅器皿的制作工艺方面,有很高的水平。潮州出产的铅锡器享有盛名。
本区年代最早的铁器出土于澄海龟山汉代遗址。在这个遗址还发掘出制造铁器的过程留下的铁渣,但是,没有发现炼铁的遗迹。从本区晋唐以后墓葬遗址出土的器物观察,铁器已经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而利用本地的铁矿冶炼为铁,却等到明代才见诸文献记载。清代,本区的揭阳、饶平、南澳等县共有几十座铁炉。揭阳地都铁场山等处,冶炼场所遗址尚存。
矿物的利用在本地区的文化演进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矿物被用于制作工具,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石器在很长的时期里,是本区原住民改变环境、改善生活条件的主要工具。从用来剖开贝壳、刮剔贝肉的细小石器,到用来砍斫树木的石斧,用来挖掘土地的石锛,各种石质矿物资源,从质地良好的燧石、水晶、石英质细砂岩,到质地较差的板岩、粗砂岩,都被利用了。在这个过程,本地区的文明,走过了从采集、狩猎,到农耕的漫长岁月。由于金属工具的使用,本区居民能够更充分去开发自然资源。参天的原生乔木被采伐,巍巍的花岗岩石被开凿,随后,建起一座座木架房屋,造出一艘艘小舟巨舰,石板桥横跨江河,石塔高耸云天,文化景观取代了自然景观。
其次,蕴藏量大、品质优良的矿物资源的充分开发,造就了本地区的优势行业和优质名产。瓷土的利用是最显著的例子。韩江流域多产瓷土,瓷器生产有很悠久的传统。本区的瓷器生产至迟从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就开始了,潮州市的南郊和北郊发现的唐代瓷窑遗址,已经有一定的规模。北宋是本区瓷器生产最发达的时代,笔架山麓的大龙窑,长度在 100米上下,估计每窑至少可以烧制瓷器20万件!北宋以后,本区的陶瓷业除了在改朝换代地方动荡的时期,有过暂时的衰退之外,一直是本区从业人口最多、产品外销量最大的手工行业。宋代笔架山窑的瓷器,使用了刻花、剔花、印花、贴花、堆花等多种手法,工艺丰富多彩,产品中佛像、人像、小动物等工艺瓷,占有很大的比例。工艺美术瓷器制作的传统,被本区陶瓷业的师傅们继承下来,发扬光大。直到今天,美术瓷仍然是本区陶瓷业的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