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章 自主招生
李小凡的班主任欧几里得是一个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作为李小凡高一时的数学老师,应该目睹过李小凡高一在奥赛班的所作所为。
高一时的李小凡并不是一个乖乖生,那时的她沉迷于网络小说,除了班主任老王的课她不敢看小说。其余老师的课,有时是老师在讲台上授人以渔,她却在座位上摸鱼。
因此在升入高二换到173班之后,欧几里得居然选她当班长。这个事情在以前的同学心中,都觉得不可思议。
阳康就曾经当面对着李小凡感慨道,她一个天天上课看小说,公然违反课堂纪律的人,没想到居然能当班长,那这个班以后岂不是要乱成一锅粥?
然而世事难料,李小凡的小说搭子——唐转学去二中之后,她由于没有人提供作案工具,只能和学习锁死,满脑子都是知识的“香”味。
从此成绩突飞猛进,这也算是欧几里得的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进入四月中旬,李小凡她们之前在网上申请的自主招生陆续出通知了。
李小凡和刘旭都拿到了湖南大学的考核机会,定于周六进行笔面试。
尽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才是李小凡的第一理想志愿,但并不妨碍她像个海王一样,在没正式确定关系前,她还是可以广撒网的。
一中这次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同学一共有12人,学校专门包了大巴车,委派了教导处的林老师带队。
由于周六上午就要参加笔试,因此大巴车周五下午就从学校出发,抵达长沙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这是李小凡第一次来长沙。晚上抵达时,车子缓缓驶过橘子洲大桥,湘江两岸的夜景瞬间让她屏住了呼吸——江面上倒映着流动的霓虹,对岸高楼的LED屏正变换着绚丽的图案,像打翻了的星河洒落在人间。
李小凡把额头贴在微凉的车窗上,瞳孔里盛满了一整座城市的光影。
听说橘子洲每周六晚上都会放烟花,璀璨的焰火会在湘江夜空绽放成漫天星辰,橙红的火树银花在黑暗中盛开,照亮整条江水,连对岸的高楼玻璃幕墙都会映出流动的霞光。
可惜她周六下午面试完就得坐大巴车回学校了,书包里还塞着没做完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到达住宿的地方办理入住之后,林老师带同学们出去吃晚饭。吃完晚饭之后,由于第二天上午9点就要进行笔试,因此林老师直接带同学们回宾馆休息了。
“现在要不要出去转转?”在回房间的路上,刘旭问道。
“可是林老师不是说要我们直接回房间休息吗,第二天还要早起了。”李小凡内心有点犹豫不决,又想出去逛逛,但是又怕影响第二天的考试。
“就去湘江边走走呗,反正我们住的地方离湘江不远。不止有我,老夏、老陶和老肖都去。”
“那...行吧。”
四月的湘江边,晚风还带着一丝凉意,人行道上,来来往往都是去江边散步的人。李小凡心里记挂着明天的考试,脸上表情很严肃。
刘旭则相反,他本来这次参加自主招生就是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因为他内心真正想去的地方是军校。
看着李小凡患得患失的表情,他关心地问道,“想什么呢?看上去闷闷不乐的。”
“在担心明天的自主招生考试。”
尽管湖南大学不是李小凡的第一志愿,但是高考充满了太多不确定性。如果她高考发挥失常了,湖南大学的自主招生名额就是她的保底志愿。
“这有啥好担心的,你想去的学校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吗?”
“可是我怕我到时高考没考好,上不了军医大学,至少还有湖南大学保底。所以,这个自主招生考试对我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高考还有一个多月了,船到桥头自然直,别杞人忧天了。而且我觉得你不太适合学医,你不是很怕鬼吗?到时上解剖课看到大体老师,你不害怕吗?”
“害怕啊,但我还是想学医,我希望到时我身边的亲朋好友生病了,我能成为他们最可靠的后盾。”
许冰琳因为校门口的庸医滥用药物晕倒住院这个事情,给李小凡留下了心理阴影。她想如果她是医生的话,那她就可以规避这个事情了。
“医者不能自医,同样地,在自己的亲属生病的时候,你的情感或许会影响你的判断,反而更不利于亲属病情痊愈呢?你的胆子这么小,别到时你还没有成为医生治病,自己就生病了。”
“才不会了。”
李小凡心里不服气,觉得刘旭太小看她了。但有的时候却不得不说,刘旭真的很了解李小凡。
“好不容易出来玩,就别说考试的事情了。”老夏插嘴道。
“你们要买明信片吗?”老肖问道。
湘江边上,有大学生摆着摊位售卖明信片。折叠桌上整齐陈列着各式手绘明信片,背景图案既有岳麓山的层林尽染、爱晚亭的古朴飞檐,也有湖南大学校园里红墙绿瓦的民国建筑、图书馆前郁郁葱葱的香樟树景。
老肖是李小凡高一的同学,她在李小凡心目中就是才女,琴棋书画,无所无能。倘若她活在古代,那就是妥妥的大家闺秀。
因此,老肖看到手绘的明信片,就有点挪不动脚了。
“可以啊。”
李小凡也很喜欢这些明信片,想着可以买一些回去送给林晓、许冰琳她们当伴手礼。
买完明信片以后已经是晚上九点了,他们也就结束散步回酒店休息了。
夜色如墨,渐渐被天边渗出的微光稀释,黛青色的天际线浮起一层鱼肚白。早起的摊主支起炉灶,蒸笼里腾起的热气混着豆浆的甜香。
四月中旬的长沙,空气中已浮动着初夏的燥热。李小凡和同学们在酒店匆匆吃完早餐——一碗热腾腾的米粉下肚,额角已沁出细密的汗珠。
带队林老师核对完准考证和文具袋,大巴车穿过麓山南路,来到湖南大学东方红广场。
湖南大学考点前挤满了各地赶来的考生,红砖建筑物外墙被爬山虎缠绕着,石阶上落满香樟树细碎的花蕊。
上午的笔试教室里,试卷散发出油墨味,数学卷最后一道导数题卡住了不少人,理科综合的生物遗传图谱让后排女生直咬笔帽。
正午阳光最毒辣时,考生们蹲在树荫下啃面包。李小凡翻着英语自我介绍的稿子,发现背熟的句子在舌尖打结。
下午面试教室的空调开得很足,她对着三位考官说出第一个单词时,声音和膝盖一起发抖。
无领导小组讨论抽到题目——“2012年初BJ雾霾爆发,美国大使馆PM2.5数据引发中外监测标准争论。讨论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平衡?信息公开的公共价值“。
结果,同组男生抢话太急碰翻了矿泉水瓶。
当最后一位考生展示完特长表演,夕阳正斜斜地照在岳麓书院的门匾上,青石板路拖出长长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