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母吕太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民女

“既然查不出来,无罪就无罪吧。留他一命,也算还了他对你的旧日恩情。只是复爵之事,不必再提。”

刘盈如实向刘邦报告了廷尉府的调查情况,表示王陵无罪是他和廷尉府杜恬共同的判断,对此刘邦没有表示异议。

但是刘盈恢复王陵爵位的提议,却遭到了刘邦的断然拒绝。

刘盈不死心,一心想着在答应王璎的基础上,再为安国侯争取点好处,哪怕有一点补偿也好。

如果能先赢得安国侯的好感,那再见王璎就容易得多。

别的不说,只要有她父亲站在刘盈一边,她说话时怎么也得要客气些吧?

“父皇,安国侯在牢里吃了不少苦,如果宣布无罪的话,那之前的夺爵处罚未免也太重了,不给他点补偿的话,怕会引起怨言。”

“朕不深究他,就算好的了。如果嫌夺爵太重了,那随便给他安个罪名,使它能配得上夺爵的惩罚就行了,复爵想都不要想!他既然这么勇敢,难道还吃不了这点苦头?还是说他现在后悔了?”

“父皇,这只是儿臣的一点想法,父皇不同意也没有关系。不过安国侯就算后悔,现在也晚了。”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嘛!他要是脑子灵活点,现在什么事都成了?还轮得到你母后和众大臣来插手吗?”

刘盈吃了一惊,如果说母后和大臣们要为他选婚配对象,那对他来说可谓是晴天霹雳。

“父皇,您的意思是......”

刘邦也不隐瞒,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你也知道,王陵让朕受辱,这事朕不想再提,偏偏你母后一直在朕耳边聒噪,听得朕心烦。她既然如此关心,朕就干脆地让她亲自去操办了,朕倒要看她有多大能耐,能选到个什么好亲家?”

刘盈没想到,婚事会这么快就又提上日程,

更没想到刘邦会负气至此,竟然撒手不管,完全将事情交给吕后处理,这对刘盈来说,极其不利,天知道母后会给他找个什么样的人?

“父皇,此事全凭母后作主吗?”

“她倒是想,不过朕不同意,好歹要听听众臣的意见,不能全由着她的性子来,她的那点小心思,朕清楚的很。”

好在刘邦拉上了群臣做为保险,只是不知道能有多少效果?

“父皇,那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母后他们确定人选了吗?”

“这两日定下来之后,立马就要议婚,后面就按礼仪来吧。你也不必着急,等行大礼就行。”

刘邦以为刘盈是等不及想知道对象是谁,期待着成婚大礼呢,所以好言宽慰他。

哪知道刘盈心中想的却和他完全相反,刘盈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要是不采取行动的话,他的打算恐怕随时就要落空。

突然灵机一动,想起了一个缓兵之计,先为自己争取点时间:

“父皇,儿臣有个请求,此事能不能先缓一缓?”

“这是为何?你不愿意吗?”

“儿臣喜欢还来不急呢,哪能不愿?只是如今情况有些特殊:安国侯在拒绝父皇之后,随即就有人上告他谋反,很明显,联姻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男女婚配了,而是与家族利益挂上了钩。有人能通过联姻获利,当然也就有人利益受损。”

面临严峻的形势,刘盈不得不作出一番让刘邦信服的解释,不然,他如何向自己交待,只得继续说道:

“现在安国侯谋反一事刚刚平息,如果紧接着又提联姻之事,不管这次联姻的对象是谁,儿臣猜测,只要消息一出来,难保不再发生诬告陷害之事,到时候又是一场混乱,人心惶惶。儿臣不想再看到有人为此蒙受冤枉,身受无辜之罪了。因此希望父皇能将此事略缓一缓。”

刘邦思索着,没有立即答应刘盈,刘盈见此,只好又再加大点火力,把刘邦往感情线上引:

“同时,儿臣也在想,联姻对象也不必非要王侯贵胄,平民百姓之家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儿臣要的不是她的家族,只是她一人而已,只要她能与儿臣情投意合,其他的又有什么必要计较呢?在天比翼,在地连理,婚姻的本意不就是如此吗?”

“这话不是太傅教你这样说的吧?”

“太傅只是教导儿臣要坚守初心,儿臣是顺着内心才有的这番话,请父皇三思。”

显然,刘盈的心理战术打动了刘邦,甚至戳中了他的痛处,使他不得不重视儿子的真实想法:

“你如此年纪,就有这番看法,着实让朕欣慰。想朕和你母后,当初也是同甘共苦,一路走到现在,如今却处处抵牾,早晚形同陌路。这是朕的悲哀,也是你母后的不幸。你的婚事,朕确实是考虑不周,没有过问你的感受,你要是有心仪之人,和朕说了吧,不考虑那些利益纠葛,说出来,让朕听听!。”

这正是刘盈求之不得的,如果能争取到父皇的支持,何愁大事不能呢?

“如果儿臣有心平民之女,您会同意吗?”

“平民之女怎么了,咱刘家不就是出身平民吗,你母后不也是一样吗?”

对于自己的出身,刘邦从来不加掩饰,出身寒微,对他来说并不是耻辱,而是一种荣耀。

试想,自三皇五帝以来,以平民之身,居帝王之位,除了他刘邦,谁能有如此壮举?

看刘邦如此肯定的支持自己,刘盈也借坡下驴,知道刘邦不关心王陵,自然也不会知道自己说的正是王陵之女,于是大着胆子说出了自己的小心思:

“那儿臣就直说了,眼下有个叫王璎的姑娘,虽是平民百姓,但儿臣和她很谈得来,希望父皇给儿臣一点时间。”

“搬到太子宫去才认识的?时间不长,还不够了解吗?”

刘邦果然不知王璎是谁,甚至连他们怎么认识都不管,这样一来,刘盈事情就好办了。

刘盈回想了一下,和王璎自廷尉府一别至今已有五天,于是嘿嘿一笑,回答刘邦道:

“父皇,也只是本月才见过面。”

“那不过十数日,朕就给你这个月的时间,月底给朕一个答案,等你好消息吧!”

“谢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