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母吕太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冷静分析

“殿下不必惊慌,以老夫愚见,安国侯无性命之忧。”

“太傅,这是什么道理?廷尉杜恬都已经奉诏将安国侯下狱了!”

拿不定主意的刘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太傅叔孙通,要他务必想出个办法,救援王陵。

“殿下,皇上将他下廷尉治罪,对他来说反而是好事。”

“太傅,这又怎么说?别卖关子了,快点分析一下,该怎么办,我都急死了。”

刘盈焦躁不安,急得在叔孙通身旁团团转,一个劲地催促他出主意。

叔孙通却不急不徐,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殿下,您先坐下,听老臣慢慢道来。”

刘盈只好紧挨着他坐下,眼巴巴地看着他,听他娓娓道来。

“皇上没有把安国侯交给专使处理,而是让专治狱案的廷尉经手,这说明皇上是想依国法来处置此案,并不是要以个人意志来惩罚他。这对安国侯来说当然是好事。”

太傅顿了顿,又接着说。

“另外,廷尉长官杜恬素以秉公执法、公正严明著称,只要安国侯是清白的,他也绝不会将他治罪。即便是有人向他施压,他也必当据理力争,维护国法尊严,这一点老夫还是有把握的。所以,殿下不必这么着急。”

“话是这么说,那要是皇上不同意,定要治他罪呢?廷尉能顶住压力吗?”

“治罪也要有理由,不能仅凭一面之词。到时候只要审理明白,没有证据,是治不了任何人的罪的,即使是皇上也不行。殿下,皇上能带头违反国法吗?”

叔孙通这番分析新颖而独特,刘盈不得不表示同意。

“不能,谁都不能。只是,我们要怎么办呢?”

“照理说,咱们只要相信杜恬就行了。但是为了保险起见,防止有小人暗中作祟,殿下您还是要亲自参与审理此案才好。一来确保案件调查审理符合公平,二来也是直接参与朝廷重大事件,有助于增加您的人望。”

“那我现在就去面见父皇,请求协理此案。只是这事件的起因,要请太傅查一下,是谁告的密,如果查实是诬告陷害,定不能轻饶他。”

“殿下快去吧,告密之人老夫自会安排处理。只是现在皇上可能怒气未消,殿下面圣,言语需要谨慎。”

商量已定,两人各依计策行事:刘盈进宫未央宫面圣,叔孙通到宫车司马排查上书情况。

刘盈在宣室殿见到了刘邦,见刘邦面有愠色,不敢直言,只能旁敲侧击。

“父皇,您派少府卿往安国侯府是探查他谋反之事吗?”

“你哪里听来这些乱七八糟的消息?朕本意是想为你找个太子妃的好人选,谁能想到王陵这逆贼竟然公然拒绝与朕联姻,还准备着谋反,要是真与朕成了亲家,倒还便宜他了。只可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王陵还是落在朕的手里。”

果然事情没那么简单,刘邦的盛怒不仅仅是有人告王陵谋反,更多的可能是王陵的拒绝打击了刘邦的自尊心,导致他不得不报复。

不然何至于在事情没查清楚之前就要削掉王陵侯爵?

“父皇,安国侯拒绝的理由是什么呢?谋反有人密奏吗?”

“什么理由?还不是看不上咱们刘家!一句不敢高攀就把朕打发了,让朕的脸面往哪里挂?”

刘盈算是看出来了,相比于谋反,刘邦更在意的是王陵对他的拒绝,这种莫大的侮辱,使他难以忍受。

“那么谋反又是因为什么呢?”

“有封密奏,说得有板有眼的,朕交待了让廷尉好好查查。”

听刘邦如此说法,他似乎也不太相信王陵谋反。

“父皇,儿臣有一事请求,请父皇恩准。”

“什么事说吧?”

“儿臣想与廷尉共理此案,望父皇恩准。”

原来刘盈来是为了王陵,这倒是出乎刘邦意料。

“想救你那个八字没一撇的老丈人?”

刘邦想不出刘盈是为了什么,不过这句玩笑话倒是把刘盈也逗笑了。

“父皇,您就不要取笑儿臣了。儿臣是这么想的:安国侯如果真要谋反的话,他何必拒绝父皇呢?如果他真有异心,怎么会拒绝这个攀附的绝机呢?成为皇室姻亲,不是更有利于他发展党羽,图谋不轨吗?”

之前刘邦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没有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

但刘盈的分析慢慢将他点醒,逐渐回归理智了,示意刘盈继续往下说。

“可是他竟然拒绝了,这说明他不是结党营私之人。况且安国侯军伍出身,素尚豪侠,慕孟尝信陵之义,养客由来以久,对此父皇您早有所知。这谋反来得如此突然,不排除有人暗中指使,陷害安国侯的可能。”

“有道理,接着说。”

“并且王陵是父皇亲封的列侯,身份不同一般,封爵誓言不能轻易背弃,必须给他一个公平公正的审判机会。儿臣想参与此案,是为了确保审判能在父皇的监督下,依照国法公正的进行,使他罚当其罪。”

“这么说来,朕夺他爵位还是轻率了些,不过现在无法挽回了,诏书也下了,人也抓了,朕怎能出尔反尔?”

“父皇,这您倒不用担心。若是最后王陵有罪,这些处罚是他应得的,若是他无罪,那到时候再补偿他也不迟。反正他拂了逆鳞,怎么也得受点惩罚不是?谁叫他不给咱们皇家面子呢?”

看着这个刚成年的儿子,英武而睿智,刘邦真是爱难自抑。

毫无疑问,他变得成熟了,比自己年轻时候可强太多了,甚至有时候自己都比不上了,就如他上面的这番见识,自己之前竟然忽略了。

若是刘盈再年长一点,他几乎可以退位让贤,安享晚年了。

不过也是时候让他参与政事了,反正朝堂上的事,他早晚得熟悉。

想到此处,刘邦自然满口答应,还不忘鼓励他一番。

“如此看来,朕不派你去廷尉府是不行的了。”

“谢父皇!”刘盈听到赶紧叩头谢恩。

“不过既然去了,就不能给朕丢脸。好好办吧,如果有人岔手,及时给朕汇报。”

“遵命!”

有刘邦这句话,还有什么人敢掣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