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营销渠道在市场化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渠道管理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革新,营销渠道已从传统的单一渠道模式发展到了如今的全渠道模式,从多层级渠道转向了扁平化渠道。其中经历了数轮演变,渠道管理的理念也随之转换。近年来,得益于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我国线上渠道的成就备受瞩目,中国网络零售的市场规模已连续多年居全球首位,远超位列第二和第三的美国和日本。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流通效率和生产效率同等重要,都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的重要方面。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流通行业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中间环节。随着我国基础物流设施建设的逐渐完善,以及管理水平的逐步提升,流通行业的发展理念由粗放式向精细化方向转变,逐步迈向了高质量发展。营销渠道作为流通行业的微观视角,对企业在现代市场环境下的转型与变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书的编写起意于我国有大量有关新零售的先进实践,且新零售的“新”更多地体现在渠道的“新”;而已有的《渠道管理》教材并未涵盖这些最新实践,国外关于“全渠道(omni-channel)”的教材也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的本土情境。这使得学生在学习渠道管理这门课程时,难以理解新零售时代对渠道变革的推动作用,也没有可参考的前沿概念与理论,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代入感,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从本书的编写意义来看,编者力求紧跟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发展格局,满足我国高等教育新文科建设的需求,并反映近年来学术界新零售与全渠道相关的前沿理论,以及我国企业在新零售领域的创新实践。此外,本书是西南财经大学2021年度第二批规划教材,依托西南财经大学新财经核心课程建设立项项目“新零售与全渠道”而编写。
总体而言,本书的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基于教育部于2020年11月提出的《新文科建设宣言》和西南财经大学特色的“新财经”理念,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方向,本书力求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专业壁垒,融合市场营销、流通经济与供应链管理三个管理和经济学科的前沿理论,构建以“新零售”为背景、“全渠道”为核心和“智慧物流”为支撑的三级教材体系,内容由广入深,旨在打造合格的新财经课程教材,培养一流的新财经人才。
(2)从全球零售行业的发展来看,我国近年来在新零售领域的创新备受瞩目。我国网络经济的爆发式增长,催生出依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创新渠道运营和管理模式,使得我国的许多创新正引领着全球零售行业的发展方向。本书通过引入我国市场环境下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并辅以我国企业的先进实践,力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四个自信”。
(3)本书的编写团队由资深教授、青年教授和青年教师组成,成员均长期从事渠道管理相关的教学和科研,专业方向涵盖流通经济、运营管理和市场营销领域,从不同的专业方向和研究视角出发,融会贯通,形成了本书的撰写框架和内容。
本书由罗晓萌、谢庆红和朱兢编写。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由谢庆红编写,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九章的内容由罗晓萌编写,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的内容由朱兢编写。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路云霄、王鑫、吴芬,硕士研究生彭晓曼、杨翠萍、何思成,以及本科生王韵阳、任怡瑾参与了资料搜集与整理工作。全书最后由罗晓萌总纂。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渠道管理课程的教学,也可作为渠道管理从业者及自学者的参考读物。本书的编写和出版过程中,得到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由于编者学识水平有限,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广泛参考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最新著作、教材、论文和案例,已力求在参考文献中列出所有来源。此外,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谬误之处,敬请各界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以便不断改进和完善本书。
编者
2023年9月10日于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