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1章 得窥秘藏:破得第六裘
自灭口王汉一家后,正圆近些日内抽空多次暗中重回故地,将其附近鸡蛋摇散,蚯蚓抓出来竖着劈,蚂蚁窝倒热水填上,最后靠着天干物燥,一把火烧了,毕竟是凡人,结局也只能是不了了之。
冤冤相报无尽期,除恶务尽方无忧。
忆若媚主之犬,但逢投物之姿,必衔物以返。或曰,亡者得安,乃为福泽;存世之人,独承剧痛。盖魂升九霄,魄沉九泉,生者戚戚,逝者谧然。仇怨者,七情六欲之一端耳,纵恨之弥坚,亦难独据灵台。他情隐于肺腑之间,或于不察之时,翻涌如涛,势不可遏。
时光仿若指尖沙砾,悄然流逝,夏尽秋临。
甬道之中,正圆再度伫立在那堵路的巨石跟前。
随着天气逐渐转寒,他身着一袭长袖素衣,身形已不复数月前那般瘦削。
胸膛、双臂、双腿与腹部,均显露出分明的肌肉轮廓。
这些肌肉并非突兀隆起,恰似灵动的溪流蜿蜒于身躯,配合正圆日渐拔高的身形,以及白皙的肌肤,周身散发着蓬勃朝气与无尽活力。
“自三日前起,白豕裘便无法再增进我的力量,换言之,我已拥有一猪之力,达成了婳鸠的目标。向左不行,向右不行,后退更不可靠,左右都走不通,那就向前!向前!!向前!!!今日,定要再推这圆石!”正圆眼眸中闪过一道锐利精芒,右腿向前踏出一步,左腿稳稳在后,呈弓步之势。
他双手稳稳搭在圆石表面,深吸一口气,陡然发力。
圆石在他双手的推动下,起初挪动得极为缓慢,随后缓缓启动,最终逐渐向前滚动起来。
被巨石挡住的道路,乃是一条斜向上的甬道。
婳鸠将圆石加工成球状,极为便于滚动,想来这也是他有意为之,期望继承者能推动圆石,并沿甬道滚上去。
“十步、二十步、三十步……”正圆一边一步步艰难推动,一边在心中默默计数。
“上周我推了四十五步,便体力难支,无奈放弃。此番,不知能推出多远?”
四十步、四十五步……片刻过后,正圆成功突破了先前的记录,然而他也累得几近虚脱。四十六步、四十七步……正圆明显察觉,至此自身的体力已所剩无几。四十八、四十九步……他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又向前迈进了两步,终于再也迈不动分毫,浑身被汗水浸透。
他用肩膀和腿死死抵住圆石,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是否该放弃?”正圆心中不禁泛起这样的念头。
这是一条斜向上的甬道,返程途中同样要消耗不少体力,毕竟圆石还需滚落,在此过程中,他还得设法抵挡。
若直接放手飞奔,圆石定会越滚越快,他可不愿躲闪不及,被圆石碾成肉泥。
但思索片刻后,正圆又心有不甘,再推几步试试吧。
第五十步。
他突然感觉,来自巨石的压力瞬间一轻,原来圆石已滚上一处平面台阶。
正圆又推了几步,绕过圆石,这才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密室之中。
这密室大小与石缝秘洞相差无几,正圆暂且将其称作第二密室。
密室中空空荡荡,四壁皆是奇异的赤红泥土,散发着昏红光芒。
密室的另一侧,有一扇粗制滥造的灰色石门,想必是婳鸠仓促间打造而成。
正圆稍作休息,并未立即推开石门,而是又有了新的发现。
他注意到石门前的一块地面,看上去湿漉漉的。
“难道……”正圆脑海中灵光一闪,当即蹲下身子,伸出双手,拨开松软潮湿的泥土。
“第二朵地藏花!”
正圆朗声大笑,小心翼翼地拨开层层花瓣,取出浸泡在黄金花液中的裘虫。催动真元,刹那间便完成了炼化。这是一只玉皮裘,其形如臭虫,又扁又宽,头部极小,淡绿色的身躯呈椭圆状,周身散发着一层温润的玉色光晕。
“得到白豕裘后,我还在寻思从何处再寻一只玉皮裘,以便合炼晋升为白玉裘。没想到婳鸠早已为我准备好了。”正圆心思飞转,思索着这只玉皮裘将带来的影响。
这已是正圆的第六只裘虫。
此前他虽拥有五只裘虫,却无一能用于防御。
有了玉皮裘,总算填补了防御上的空缺。
有时,防御往往等同于进攻。
这并不难理解,以正圆自身为例,通过白豕裘,他的力量提升至一猪之力。
按理说,这般力量足以让他一拳捣碎质地松软的石块,但正圆从未这么做过。
因为他深知自己防御力不足,一拳下去,石块固然会碎,可他的拳头也会血肉模糊。
如今有了玉皮裘的防护,他便能充分发挥自身力量上的优势。
当然,有利亦有弊。
玉皮裘价值颇高,防御性能在玖转裘虫中堪称佼佼者,但其喂养颇为不易,每十天便需吞食二两玉石。
玉石市价昂贵暂且不提,关键是获取渠道稀缺。
李正德也有一只玉皮裘,因有族长背后支持,不愁玉石供应。
正圆若想获取玉石,只能购买,可这极易暴露行踪。
“原本喂养白豕裘,就需我定时捕杀野猪,已然颇为麻烦。如今有了这玉皮裘,难道要我四处挖矿不成?”正圆苦笑着,一个新难题摆在了眼前。
将玉皮裘收好,暂时温养于体内虚窍之中,正圆缓缓推开石门。
石门沉重异常,若没有白豕裘增强力量,正圆必定难以推动。
但此刻,在正圆双手轻推之下,石门缓缓开启。
门外的景象映入正圆眼帘,他的视野瞬间开阔!此处不再是狭小的甬道或密洞,而是一片宽敞的地下石林。
正圆粗略目测,这片地下石林面积至少有三十多亩。
就以世间标准而言,规模远超寻常宅邸。
“我此刻应身处狗狼山山腹之中,这处空间想必是自然形成的。”正圆仰头望向周围石壁。
这处空间的石壁均高十六米有余,顶部同样是石壁。
从顶壁上,垂下一根根巨大的暗红石柱,每一根石柱都散发着微弱红光,周围石壁亦是如此,如同甬道和秘洞那般,空间内光线虽暗,却足以让正圆看清周遭事物。
正圆放眼望去,一根根石柱恰似从苍穹垂落的擎天之柱,石柱表面并不光滑,布满一个个幽深的黑色小洞。
无数石柱上粗下细,垂落而下,形成一片倒置的山内石林,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正圆阅历丰富,并未大惊小怪,只是双目紧紧盯着石柱上的黑洞,眉头越皱越紧。
他隐隐领悟到婳鸠布置玉皮裘的意图。
“若我所料不差……”正圆右手一挥,一道幽蓝月刃激射而出。
月刃在空中划出一道笔直轨迹,精准无误地射进石柱上的一个黑洞之中。
黑洞中顿时传来尖锐愤怒的叫声。
“嗖”的一声,一只灰色猴子从洞中窜出,径直扑向正圆。
“嗤嗤嗤。”正圆接连射出三道月刃。
猴子在空中无法借力,但其尾巴极为灵活,连连甩动,竟带动身躯在半空中翻腾躲闪。
避开两道月刃后,最终被第三道月刃击中,扑通一声倒地,没了气息。
它死后,竟未流一滴血。
只见灰色身躯瞬间石化,顷刻之间,便从血肉之躯变成一座石猴雕像。
雕像的姿势、脸上的神情,与猴子死前摔倒在地的模样别无二致,栩栩如生。
两个呼吸后,石猴表面发出咔崩的脆响,裂纹从内部迅速蔓延至全身,随后哗啦一声,从完整的雕像碎裂成一块块小石头。
“果然是地下兽群玉眼睡焦石猴。”正圆走近蹲下,拨开碎石堆,从中取出两颗碧绿圆珠。
这两颗圆珠,正是玉眼石猴的眼珠子。
这种奇特生物死后,浑身都会化为灰色碎石,唯有一对眼珠子会形成两颗翠玉圆珠,每颗玉珠都沉甸甸的,至少重达一两。
这意味着,只要斩杀玉眼睡焦石猴,玉皮裘的食物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但我不仅要喂养玉皮裘,还得继续继承婳鸠的传承。婳鸠传承的下一步线索,想必就在这石林的某个角落。”正圆眉头紧皱,此事颇为棘手。
他试着向前迈出几步,目光时刻留意着石柱。
走到第七步时,离他最近的一根石柱上,密密麻麻的石洞中,渐渐亮起一对对绿莹莹的眼珠子。
刹那间,一滴冷汗从正圆额头滑落。
他赶忙缩回脚步,小黑洞中无数绿莹莹的眼珠子又黯淡下去。
显然,每一对眼珠子,就代表着一只玉眼石猴。
玉眼睡蕉小石猴极为灵巧,正圆斩杀一头,先后用了四记月刃。
一根石柱上,至少栖息着上百只玉眼石猴,而整片石林,不知有多少这样的猴子。
以正圆目前的实力,遭到四只睡蕉小猴子围攻,便有性命之忧。
算上玉皮裘的防御,正圆独自一人,最多能与十二头玉眼睡蕉小石猴周旋。
所幸这些睡蕉小猴子平日里都在黑洞中沉睡,饿了渴了就啃食身边的石头。
石柱既是它们的栖息之所,又是它们的食物来源。
除非有人靠近至十米以内,或者主动挑衅,否则它们不会出来,用地球上的话讲,就是一群宅猴。。
这般习性,倒也让正圆稍感安心。
(感谢没有1的支持感谢没有1的七张推荐票。)
故事纯属虚构,万勿将其与现实相牵扯,亦莫要自行对号入座,更不可作过度之解读。文中所有文字皆取其字面之意,若有呈现危险举动之处,切切不可效仿。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此作品多含作者的主观臆见,仅具些许客观之态,还望列位看官老爷斟酌观览。若此虚构世界中有诸位所不认可之处,于此致以歉意。望诸君皆以己之思虑、准则为要,承蒙各位抬爱支持,不胜感激。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