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茫茫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14店铺

郑大郎有两个妹妹,两个女儿,他又经常在铺子里看过那些大姑娘小媳妇的来铺子里,这弟媳妇在嫁给二郎之前,也是要叫他一声表兄的。

他取下美珍头上的花,递给何掌柜,老何接过去,仔细看了看,微微点点头,说道:“这花做的到是新巧,这纱的虽然不比堆纱的,但是显着轻巧便捷许多,只是这做工显着略粗糙些,还可以更精细些,花朵也可以略大些。”

之初接不上话,她隐约觉得是说做的不好,又小又粗糙,轻巧便捷不是好词,是指她粗制滥造的意思。

美珍却很快接话:“当然了,这只是随便做个样子看看,要是做大些,精致些,可以卖多少钱呢?”

“这······,五文钱吧,差一些的十文三支,最后剩下的十文四支。”何掌柜斟酌着说道。

之初听了有些失望,她有些不屑挣这点小钱,但转念一想,她问道:“猪肉多少钱一斤?”

大家一愣,感觉有点跳跃,“猪肉呀,十八到二十文。”何掌柜答道。

“那,点心什么价呢?”之初瞟了一眼外面斜对面的点心铺,刚才进来的时候她就注意到了。

“点心价儿不一样,大概绿豆糕最便宜吧,十文钱七块。”

“哦,绿豆糕,是那种干干的老味儿绿豆糕吗?”

“哈哈。”何掌柜笑了:“大小姐,绿豆糕都一样,都是那个味儿的,没有老的,新的。”

“哎呀,大姐,你就别老惦记吃食了,先说正事吧,都问妥了,咱们回去就开始做吧。”美珍提醒着。

“美珍,磨刀不误砍柴工,咱们得先做好市场调研,不能盲目开工。”之初拉住美珍,又望向许氏问道:“那我阿爹,每个月赚多少钱呢?”

许氏看着闺女,又瞟了一眼大伯哥,支吾道:“这个娘不知道,你爹的月钱是,是交给家里的。”

郑大郎忙喊过老全:“老全,去买些绿豆糕给大姑娘尝尝。”

之初愣愣的,脑子里还在算着帐:“我去过王二舅舅家的店,就是美珍的二舅舅,那里卖的东西是不是比咱们家这里贵?”

“王家呀,王家是比咱们家卖的贵,人家的货也比咱们家的好,咱们只是代售,他家是有秀娘做工的,比咱们买卖大,这样的花,巧手的娘子们,看了也会做,只是犯不上为了做一朵花买一块料子。”

这个之初听明白了,确实并不难做,带得起高级花的不用动手做,带不起的也买不起料子自己做,她们要做的就是这中间的生意。只是这物价她还是没太搞明白。

“大小姐放心吧,咱们自家的店,老何自然是尽心尽力的卖个好价钱的,您要是放到王家的店里,虽然是亲戚,也是要佣金的,这几文钱的东西,不值当的。”

这句许氏听明白了,她说道:“掌柜的说的是,有您在自然是放心的,她们做着玩的,怎么能麻烦到亲戚家呢,也就是她大伯惯着她,想什么是什么,她呀,还不一定做的出来呢。”

之初不知道该怎么回应许氏的话,她沉默着。幸好,老全回来了,他把钱袋子还回郑大郎:“大爷,绿豆糕十文七块,桂花糕十文六块,那女掌柜很是客气,知道咱们家,都给了七块,买了二十文钱的,那女掌柜的还问咱们老太太和两位奶奶好。”

美珍迫不及待,接过点心包就要打开,之初拦住她:“美珍,咱们回家再吃点心,现在先办正经事,还要准备工具材料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大姐,什么意思呀,什么是材料呀?”

郑大郎有些惊奇了,全家都知道这大侄女从前不爱说话,现在好了,居然好成这样,磨刀不误砍柴工他是知道的,但,什么是市场调研呢?还有这句“工于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他倒是有印象,哪本书里的呢?想不起来了,难道这都是二郎教的吗?老二的学问就是比自己好。

许氏心里更是惊奇,她甚至有点恐慌了,这是她闺女吗?她激灵一下,不敢多说话,看着之初和何掌柜问这问那的。

之初其实还是没算清楚物价问题,她现在脑子有点转不过来,但她看美珍跃跃欲试的着急样子,便想着,不过是费些功夫,小孩子挣点零钱也好,孩子的热情不能打击,她自动带入自己是家长,培养孩子呢。

之初细细的打听着,其实她也不知道该问些什么,只是把自己不知道的都想问一问,她觉得何掌柜人不错,问什么都细细的回答,但是不反问,也不惊奇她的古怪问题。

就连美珍都经不住插嘴:“大姐,你连这都不知道,你问我,我知道呀。”但何掌柜很是淡定,一直乐呵呵的,之初想这可能就是做掌柜的职业素养吧,她感觉沟通很好。

这些日子,她在家里也不敢多说话,也不想多说话,但是现在对着陌生人,她反倒没什么顾虑了,而且何掌柜的建议也都不错,之初看了一眼墙上挂着的线问道:“咱们这有毛线吗?”

“毛线,毛线是什么线,线呢,分麻线,棉线和丝线,毛线呢......,嗯”

“毛线就是羊毛,或者兔毛纺的线。”

“哦哦,那咱们没有,那个毛毛太短,纺不了线,纺了也用不了,那东西扎人,关外倒是有羊毛毡。”

“哦,那咱们这线呢?嗯,最粗的是哪种?”

“最粗的是这样的纳鞋垫子,做被子的,细的是这丝线,手巧的绣娘呢还会自己劈开,就更细了,再粗的就没有了,那就不是线了,那叫绳,麻绳,线绳。”

“颜色?哦,染色吗?染色咱们不会,有专门的染坊,这一把两把的人家不给染,大小姐想要回头我去问问。”

之初选了两把粗棉线,一把细麻线,一把丝线。许氏看不出她想做什么,只是想着反正是线,也浪费不了。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