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灵气革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0章 实业兴邦

“怎么办?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刀架在脖子上了,还能怎么办?”

“朝廷怎能如此,他朱家祖孙怎能如此!”

“都怪他方孝孺,要不是他坏事,陛下不会这样。”

“怪谁都没用,还是想想怎么办吧?”

“能不能把多出的田亩卖了,三百亩就三百亩。”

“你一共才多少地,当然卖了不心疼,我们怎么办。”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时候了当然各扫门前雪。”

“说好共进退,我弄死你个叛徒。”

“好了,有辱斯文,成何体统!”

各个击破,分而治之的战略很成功,江南内部的士绅都无法团结一致,更遑论南北两地了。

应该说北方士绅更希望南方士绅破落,要不然一直被南方人压一头。

北方士绅也不反对地主高税收,不是他们不想当地主,是没有足够的佃农给他们打理田亩。

南方人多地少,大搞分田容易不患寡而患不均,那些分得少,不够分的百姓,可以将他们拉到北方开荒,有了足够的人口,才有成为地主的可能。

北方士绅坐等南方士绅跌倒,他们吃饱。

茹瑺拖着疲惫的身体前来汇报:“殿下,浙江各乡镇已推举出里长、乡长,这是名单。”

“百姓是否积极?”

“若非臣等走街串巷,若非锦衣卫、新军兄弟协助,难以完成君命。”

“以后就不会这样了。”

在杀戮的掩护下,由乡人自发推举里长、乡长就没那么惹人注目了,反正以前也是乡中更具威望的人出任乡长,只是变了下形式,其他人感觉没什么不同。

有了这个乡村推举的制度,等将来执行乡村集体议会制,妇女代表制将水到渠成。

而纺织业正好可以赋予妇女财政权,有了财政权才有说话的权力。

江南地主在朱雄英的逼迫下,或者说在屠刀的逼迫下很快分裂,其中三百亩左右的小地主乖乖把超过的土地卖给朱雄英,也有几个五百亩以上的卖地的,这些都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只要底子在,现在送出去的土地还有机会拿回来,不愿贸然改行。

还有一部分富商万分积极加入纺织业,因为原本他们属于商人,贱业。并非贱户,是法律规定商人不得为官,还有服饰等方面的限制,这导致整个社会的歧视。

其实明朝户籍里面只有极少数的人才是真正的贱户,哪怕是驿、灶、医、阴阳、匠等也和普通民户、军户一样,只不过为了防止这些人逃脱徭役才特别关注,一样可以科举当官。

只有乐户,还要是明确教坊司乐户,等同于娼优,才能算真正的贱户。

另外还有奴仆与疍民等,奴仆自不必说,疍民主要因为没有户籍登记,又不在陆地生活,理论来说疍民是一群没有国籍,寄居在华夏的外人。

除去极少数真正的贱户,所有户民都拥有相同的法律权力,所以被大明律特别关注的商人才会那么被人看不起。

如今有机会成为实业户,消除掉法律的限制,子孙还有机会科举,这是商人们几辈子修不到的福气,他们怎么可能放弃。

甚至有些极端点的商人,直接自爆自家田亩挂靠在某某秀才、举人、官老爷名下,情愿上贡国家以赎其罪。

对此朱雄英照单全收,既往不咎,这下千金买马骨很成功,几乎整个江南的商人都站在了朱雄英这边,都不用锦衣卫和新军下乡收集情报,朱雄英需要的商人们立刻送到。

别看士大夫说的好听,耕读世家,不求黄白阿堵物,实际上人的欲望怎么可能如此轻易限制,就算有几代良人,总会有后代长歪。

事实上江南所有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商业产业,挂靠在亲属、家仆名下,自己花着商贸赚来的钱,又不用成为商人受限制。

有产业就有商业往来,有商业往来必定留下线索,百姓可能不知道乡绅、善士真面目,商人们一清二楚。

华夏几千年都是权力的社会,商人一直是小儿持金过闹市,所以商人为了自身安全总会寻求权力的庇护,沈家就是典型。

以前朱元璋反感商人,商人只能找官吏、乡绅,如今朱雄英亲自下场,有什么官吏能比得上皇太孙,将来的皇帝。

大腿自然找最粗的,更别说朱雄英还给了他们当官的权力。

这一通分化瓦解下来,选择继续顽抗的江南士大夫也就只剩下那么几个最大的地主了。

例如吴江王家、沛县韩家,他们不仅仅反对朱雄英,改朝换代后依然以前朝人自居,不换衣冠,还鼓吹什么纯臣。

还有一堆为前朝赴死的人,他们推辞朱元璋的征辟,一旦遭遇强硬就自杀明志。

里面最典型的就是戴良,元亡后隐居,朱元璋招募就托病,惹怒朱元璋被抓就在狱中自杀。

要说元朝对士大夫多么多么好也就罢了,关键元朝的儒生就比乞丐高一等,排第九,完全受歧视的姿态。

受歧视依然要坚持什么纯臣,这就是儒学家天下的弊端,只讲忠孝,对一门一姓的忠,对一家一户的孝,如此才有名望。

有些人追求名望,有些人则认为有了名望族人后代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朱元璋都没能让这群人屈服,朱雄英就更不可能了。

社会风气如此,朱雄英并不急,他有的是时间慢慢泡制这些人。

肉体毁灭容易,精神消灭才困难,而不消灭其精神,肉体毁灭多少次都会重生。

这段时间朱雄英一直接待从江南各地,乃至全国各地到来的,参观纺织厂的商人,引导工匠、纺织工详细详解生产过程和注意事项。

朱雄英则与沈家一起,带着一群江南富商组建南直隶第一个工业园区,开土动工,用刚刚研制成功的水泥。

水泥配方简单,烧制简单,唯一的技术难题是研磨,目数达不到,材料不够细小,水泥完全没有任何作用。

有了灵气动力装置,有了大规模炼钢,才能制造研磨机,才能制备水泥。

江南士大夫见朱雄英整天围着商人打转,也不再关注他们,以为朱雄英的三分钟热度过去,也将朱雄英的限令抛之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