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3章 假扮,不开
魏正目光扫过陈阳和陈博的模样,心中冷笑。
他并未在这二人身上多费唇舌与时间。
如今,对方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
此刻战局紧迫,哪有闲工夫与他们纠缠。
在给予警告后,便果断转身,大步流星地率领部众下山。
山脚下,船只早已备好。
随着他一声令下,船队如离弦之箭,朝着安阳县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王训等人站在船头,目光望向岸边,只见荆州兵的残兵败将横七竖八地散落在各处,受伤的士卒痛苦呻吟,破损的兵器、铠甲丢弃一地,还有很多浮尸被冲到岸边。
惨状令人触目惊心,众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纷纷咋舌。
这时,陈阳眼珠子滴溜一转,与陈博对视一眼。
陈阳率先开口,脸上堆满了看似诚恳的笑容:“君侯,这两岸降兵众多,若是能将他们收拢,岂不是壮大了我军的力量?”
陈博紧接着点头附和:“是啊是啊,这些降兵若能为我们所用,日后作战可大有用处。”
然而,魏正仿若未闻,眼神坚定地直视前方,对他们的建议丝毫不予理会。
邓星冷冷说道:“鼠目寸光,这些降兵此刻不过是些散沙。
收拢他们不仅耗费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带来诸多隐患。
当务之急,是迅速杀向安阳县城,只要夺下此城,断了这些人的后路,他们若不投降,也必然死于群山之中。”
陈博瞪起眼睛,还要分说,早被陈阳拉住。
这时,魏正忽然想起什么,当即下令数辆艨艟靠岸。
另一边,山林中,文休正带着亲兵狼狈逃窜。
他衣衫褴褛,头发凌乱,往日的威风早已荡然无存。
偶然间,抬眼望向汉水,竟看到蜀人的舟船如长龙般顺流而下,那熟悉的旗帜让他瞬间大惊失色。
而且径直冲他而来。
“不好,蜀人追来了!”
文休惊恐地大喊一声,连忙转身,带着亲兵慌不择路地向山林深处钻去。
树枝划破了他的脸颊,荆棘勾住了他的衣衫。
文休却浑然不顾,只想尽快逃离这可怕的追兵。
“将军,将军,他们并没有追过来!”
就在文休一个踉跄扑倒在地的时候,身后的亲兵急忙提醒道。
“嗯?”
文休转过身看去,脸色顿时有些绿了。
原来,蜀人下船之后,只是在剥魏军浮尸的衣物甲胄。
但凡遇到一些还活着的,只是喝斥着,却并不杀死对方。
“这,魏正之意是要拿下安阳县,断了某等的归路啊!”
文休喃喃开口。
......
当夜,月色如水,洒在汉水江面上,泛起粼粼波光。
魏正率领大军抵达了安阳县,看到的是敞开的大门。
“会不会是空城计?”
陈博开口道。
“管他什么计,岂有门开了都不敢进的道理。”
陈阳反驳道。
魏正微笑着扇了扇扇子。
空城计?
曹魏为了埋伏他,用五万大军做诱饵,想想也不可能。
任谁都不会想到司马懿十数万大军压境的情况下,魏延还能分兵击败拥兵数万的毌丘俭。
即便击败,也不可能如此溃败。
所以,安阳县中,根本不可能有埋伏。
至于本地人,这种偏僻之所,军民对曹魏政权的忠诚度本就不高,加上此前安阳县被征发了大量的民夫和县兵,如今城内兵力空虚,根本毫无抵御能力。
见魏正笑着不语,王训试探的问道:“君侯,是不是担心城中有埋伏?某自请为先锋,进入城中。”
魏正摇了摇头,道:“我思索的是留谁在此守城。
此地北有子午谷,东通荆州,是我们攻占上庸三郡的支点。”
此时的魏正,脑海中如同后世玩三国群英传游戏一般,开始思索着如何分兵留将驻守。
安阳县地处子午谷口,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闻言,还在讨论城中伏兵问题的陈博和陈阳瞪大眼睛。
这时,孟干请战道:“君侯,某愿率兵五百,留守此城,人在城在!”
王训疑惑道:“君侯难道不进城,直接去西城县?”
“兵贵神速么!”
“这?”
赵统站在一旁,看着魏正的安排,心中不禁疑惑,开口问道:“君侯,我军为何不走子午谷去做疑兵?
如此或许能扰乱敌军部署,创造战机。”
他是知道魏延给魏正安排的活是入子午谷,疑兵去攻打长安。
魏正目光深邃,感慨道:“赵将军有所不知,疑兵数千,且子午谷道路崎岖难行,即便顺利抵达长安,又能立下什么功劳?
以司马懿的智谋,必定能轻易识破我军的计谋。
疑兵,疑兵,一旦被识破,这疑兵还能起到关键作用吗?
不过是白白损耗兵力罢了。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我们攻下长安,又有什么用,无险可守,而且要面对源源不断的并州和司州方向的大军。”
赵统听后,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对魏正的深谋远虑更加钦佩。
只是众人愈发钦佩的同时,又有心情古怪。
当年丞相刚到汉中,大将军可就是郑重的拿出子午谷奇谋。
其实这就是此一时彼一时。
诸葛亮不采取魏延策略的原因,其实在于他是公司CEO,他的目标是陇右天水,而不是关中。
但魏延这个城市经理,却比较冒进,想一口吞下关中这个市场。
一时,王训安排陈阳带领百人,随孟干进城。
而魏正大军则稍作休整,又从城中接收一些粮草辎重,到了第二日凌晨,再度进军。
魏兴郡的治所西城县赶去。
与此同时,爨谷、管平、文象和陈博等人,开始挑选精锐士卒,换上魏军的衣甲。
这些士卒们动作迅速,很快便乔装打扮完毕,登上数艘舟船,作为先锋朝着西城县进发。
舟船顺流而下,第二日傍晚,便赶到西城县。
甫一赶到城门下,众将开始叫门。
“快开城门,某等是毌丘将军的士卒!”
“南乡县一战大败,蜀军杀过来了。”
“没有我们,你们守不住城池。”
城头上的守军看到这支衣衫褴褛、看似溃兵的队伍前来叫门,顿时警惕起来。
虽然很多人认出一些人说话带着浓浓的青州口音,一些人是豫州人,但仍存疑虑。
魏兴郡的郡守听闻此事,心中一惊,连忙召集城中的本地豪强和从事商议对策。
然而,这些豪强和从事们各执一词,有的建议不要开门,担心这群人进城之后会生出事端;
有的则认为或许是自家败军,应该核实清楚。
郡守犹豫不决,最终,在多数人的建议下,决定不开门。
毕竟,开门有可能错,而不开门绝对没错。
只不过要面对毌丘俭的诘问罢了。
最关键的,都尉已经随军而去,城中兵力有限。
这群人即便是自己人,进城后有什么不轨企图,又怎么抵挡。
......
远处,见没能诈开城门,王训不禁拍手跌足,道:“如此只能强攻了!此城虽坚,士气不足。”
闻言,魏正脸上却是挂着笃定的笑容。
“还有奇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