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谢迁也不是吃素的
孔修远倒戈了。
萧以伦猜测,肯定是董向拿了那三百万他不高兴,这才突然倒戈。
就三百万两的事情……
萧以伦心中懊悔,如果早知道会这样,他才不会答应董向的请求。
不过,眼下说这些已经迟了。
现在最关键的,是要将损失给补回来。
孔修远不能继续在户部尚书上面干了,他必须尽快找一个人补上去。
还要想个万全的理由,最好能够将孔修远拉下马。
还有董向那边,让他尽快去灾区,先将手上的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弄到手再说。
如果连岭南那边都不去一趟,这一百五十万两谁敢装自己口袋里?
就算捞,也要先做出个样子来。
萧以伦摆摆手示意送信的人离开。
结果,那人前脚刚走,又有一个人来送信了。
“老爷,宫里头传来消息,陛下身体好转,明日就能上朝了。”
萧以伦眼神一冷,问:“消息确实?”
“确实。”
“叶辰呢?把他喊过来!”
萧以伦本来便心情不佳,此刻更是怒了。
叶辰是怎么办事的?
他不是已经将东方茗雪给囚禁了吗?怎么突然就能上朝了?
萧以伦有些心烦意乱,难不成叶辰也在这个时候倒戈了?
来传信的人立刻回道。
“宫里边传来消息,说是帝夫照顾陛下累倒了。”
累倒?
萧以伦的心里头憋了一肚子火,却又没办法发泄。
这一听就是托词,虽然不知道叶辰是怎么了,但绝对不是累倒!
“去,给我查清楚!”
萧以伦冷冷吩咐。
“我要知道叶辰究竟怎么了!”
“是!”
下人连忙应了一声,跑出去办了。
次日,早朝。
相比起前几天,女帝派们都松了一口气。
贺韬与安佑前些天一直去晴雪园碰运气,但每一次都是无功而返。
这让两人都心中不安,直到今天东方茗雪上朝,说明她没有大碍。
萧以伦早早到了,视线朝周围一扫,没有见到薛景湛 。
一旁立刻有心思玲珑的和他说:“丞相,薛大人重病卧床,今日怕是来不了。”
一听这话,萧以伦心情大好。
薛景湛那个老东西,最好一下子病死,也省得给他添麻烦。
众臣之中,有一个陌生的面孔。
原礼部的于平,现在是保护皇宫的护卫军统领。
今天,是于平第一次上朝。
萧以伦看到了他,很自然便走了过去。
“于大人,恭喜高升!”
“不敢。”
于平连忙朝萧以伦拱了拱手,笑道。
“下官的官职还是丞相大人推举的,在此多谢大人了。”
其实,于平的官职是薛景湛推荐的。
当日,萧以伦也只是顺水推舟罢了。
于平这话倒是说到了萧以伦的心坎里,他顿时看着于平更顺眼了。
这人不错,若是能拉到他的阵营就更加不错了。
萧以伦想着,朝于平说道。
“我听说岭南水患一直都没有缓解,孔大人在其位不谋其政,实在是令人寒心。”
他已经打算等下东方茗雪上朝,先发夺人,直接弹劾孔修远。
“于大人,等下我会想陛下请奏,废除他尚书的位子,到时候你可要多多帮衬。“
到时候,于平要是能帮忙说话,自然而然就算是站到他这一边了。
于平却做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说。
“萧丞相,我今天第一天上朝,朝堂上的事情我真的不是很清楚。”
萧以伦一听,将话说的更加直接。
“我觉得孔修远德不配位。”
此话一出,已经表明了萧以伦的态度。
萧以伦打量着于平,如果他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这时该如何站队。
“我明白了,萧丞相您放心吧!”
于平恍然大悟,十分认真地朝萧以伦保证。
“只要是有利于天下百姓的事情,我一定支持!”
于平说得义愤填膺,萧以伦却并不高兴。
他分明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于平却还在和他装傻。
萧以伦要的不是让于平为国卖命,而是为了他卖命。
跟着他一起弹劾孔修远就这么难吗?
都已经成为护卫军统领了,竟然还妄想中立,实在是太天真了!
两人真说着,东方茗雪走了进来。
她面色红润,让担心她的人都心中稍安。
萧以伦的眼神却宛如一条毒蛇,死死盯在东方茗雪的脸上。
待东方茗雪坐好,早朝开始。
萧以伦正要开口,却听一人先一步开口说道。
“臣有喜报!”
说话的人,正是谢迁。
萧以伦脸色一变,总感觉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东方茗雪点了点头,示意谢迁说话。
谢迁上前一步,满面红光地说道。
“恭喜陛下,户部尚书孔大人德才兼备,胸有大志。岭南水患在他的治理下已大有缓解,再有几日就将彻底解决!”
谢迁的声音很大,一下子整个朝堂都听到了。
糟糕!
萧以伦心中的不祥预感成为了现实。
他狠狠瞪了谢迁一眼,实在想不明白,什么时候孔修远竟然和谢迁搭上线了?
他不知道的事,就在昨晚女帝已经和谢迁见过一面。
谢迁却并未看他,而是继续满面红光地说着。
“微臣认为,孔大人立有大功,陛下应该予以表彰,以彰天恩!”
“朝廷有此大才,是天佑我大乾!”
于平同样走了出来,大声附和着谢迁的话。
萧以伦见到这一幕心中顿时一堵。
他刚刚好说歹说,于平都没给个准话。
现在倒好,竟然站出来声援谢迁!
“微臣认为不可!”
萧以伦当即站了出来,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说道。
“如今岭南水患未除,黎民百姓还在受苦,一切功过该容后再议。”
“丞相说的极是,是我考虑不周!”
谢迁竟然没有和萧以伦硬刚。
萧以伦心中一突,总感觉谢迁是挖了坑等着他跳。
果然,谢迁下一步便想东方茗雪请旨。
“请陛下下旨令他速速赈灾,兴建水渠,以尽快解决水患!”
他说到这里,话锋一转,笑道。
“孔大人亲自前往灾区,再没人比他更了解水患的情况,修建水渠的事情交给他也能快些,以免黎明百姓之苦。”
他扭头看向萧以伦,故意问。
“丞相大人,你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