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小狐狸与笔(求追读)
眼前视线变换,陆然看见千山万水之外,山野间,神龛附近,有一只小狐狸。
届时,恰逢山洪内涝之灾。
洪流之中,山野精怪无处藏身,祈求神祇,庇护家园。
然而。
天不遂人愿,山洪暴发,神龛倾倒,泥石流将一切都掩埋。
小狐狸侥幸活了下来,却被冲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一个凡人的村落。它躲在柴垛后面,瑟瑟发抖,饥寒交迫。
故事很老套。
狐狸喜欢上了学堂里先生的诗词歌赋。
三更夜里,便翻越门槛,秉灯夜读。
老先生发现了她,善待于她,主张有教无类,邪祟未必不可开化。
然而,好梦不长。
与邪祟接触,久而久之,便会化为邪祟,此处先生穷经皓首,却也只是个修为很低很低的凡人。
日夜接触之下,祸乱纲常,勾结寡妇。
小狐狸看着先生的变化,心中充满了愧疚和不安。
它想离开,想远远地逃离这个地方,可是它又不忍心抛下先生。它喜欢听先生吟诗作对,喜欢看他挥毫泼墨,喜欢感受他身上的书卷气。
它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不知该如何是好。
一天夜里,先生的病情加重,开始说胡话,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又大喊大叫。他的妻子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跑到村里,请来了一个道人。
道士来到先生家中,一眼就看出了端倪。
小狐狸躲在暗处,瑟瑟发抖。
它知道,道人是在驱邪,而它就是那个邪祟。
胡桃夭款款起身,修长白腿从床上伸下,身后八条白色尾巴摇曳,其中一只,绒绒白毛已经枯黄。
她理顺了些,慵懒地伸了个懒腰。
好久没做那个梦了。
是因为看见那副令她心动的丹青才引起的吗?
她狐尾一勾,抓住件红衣裹在身上,修长玉指从衣袂中伸出,铺开宣纸,按照回忆,一字一字将记忆中最后看见的诗赋写了下来。
“举头三尺有神明……”
一番挥毫,终于感到丝满意,虽然此行没捞到七十二煞教的传承,但至少得到篇诗赋,好歹也算不虚此行。
她踮起脚尖,在屋中走动了一会,最后将这幅诗赋挂在了最中心显眼的位置。
此后,才殊为满意。
……
……
“房屋四十栋,堤坝三座,商贩百户,船只百余,沿岸居民更是没有一丝逃生机会,泥沙污水灌溉农田,少则三年无法耕种。”
“昨夜,若没有我的出手,便是如此下场。”
吕迁之在案台上,陆然则挨打立正,老实认错,他也没想到,大儒丹青一旦靠近邪祟,竟能爆发出这等伟岸的力量。
“师父,是我疏忽了。”
吕迁之却摆了摆手,抛出了个问题。
“我时常在想,若出手剿灭邪祟,必将引起邪祟反扑,弱些的邪祟能夺舍凡人,强些的邪祟动辄如天灾。”
“若对邪祟视而不见,那些东西不过是吃几个人便消停了,可若镇杀起来,造成的损失往往更大。”
“一经出手,多是摧城灭寨,值得吗?”
吕迁之将视线看过来,问向了陆然。
“我辈修行者,争的又是什么?”
陆然一怔。
旋即想到这恐怕是大儒对自己的考验,但这问题,怕不是有些难啊。
于是心中思考,想了半天,心里有诸多答案,但又怕说出来不合时宜。
最后,只能往假大空上说。
“师父,弟子认为争得是气!”
“是气运!”
“是人间烟火气!”
“如若不将邪祟杀之胆寒,便没有州郡境内的安定,没有众生安居乐业,便没法养生休息,那如今盛世自然无从谈起。”
“没有邪祟,才有得今日繁盛,今日繁盛绝非拜邪祟所赐!”
“弟子认为,师父的说法,有些舍本逐末了。”
陆然想了想,给出答案。
“若你是官籍,手握权柄,会如何做法?”吕迁之颇有兴趣。
“涤荡污浊,洗礼天地!”
陆然对答如流。
“好!”
吕迁之对关家托给自己照顾的这小子越发欣赏,这般气魄,实在是大才,这样的问题,他在国子监不止一次询问学生。
可得到的答案无非是加强三教管制,好一些的便是派遣武者镇守边陲。
杀到邪祟胆寒。
这个答案虽然不一定是最正确的,但绝对是他最喜欢的,放眼京城诸多世家,惜命如金,盛世王庭强盛到今天,世家子弟反而怯懦起来。
他对陆然是真的起了栽培之心。
不管关家的嘱托,他也是真心实意地欣赏起了这个少年。
可惜,
是个贱籍。
“去吧,将这个拿去。”
吕迁之从书桌上拿出一副画卷,笑道:“这个观摩法,唤作【天帝登基赋】,与你所修的【圣王天子图】【先贤诸圣景】师出同源。”
“按理说是武道第六关才会修行的观摩法,你有空可以看看。”
陆然接过画卷,“谢师父!”
吕迁之补充道,“这天下,文人修武,道人修武,武人修武,肉身强大是一切之基,不要太过偏颇,精神过于强大,肉身承载不了。”
“弟子明白!”
一番勉励之后,陆然推开书房大门,抱着手里的天帝登基赋,心里美滋滋。
估计是吕迁之对自己昨日的战绩以及今天的回答较为满意,才得到奖励!
“观摩法的后续得到了,可以继续推演下去了。”
“至于地煞,也到了升级的临界点,只差区区六十点,便可升级!”
“庆州县那么多邪祟,不怕不够用的!”
日子是真好起来了。
这种肉眼可见的提升,对陆然而言,幸福感拉满。
武道修为也在稳步前进,他强大的神魂托着肉身提升,修行起来亦是事半功倍,加之满山的珍宝,何愁不能脱了这盐籍?
以望气术看去,自己身上,除了一些红红的丝线之外,气运如虹!
而身后的大儒吕迁之气运更甚!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陆然推开房门,听闻小吏说三爷回盐场了,与三爷交谈过,说是请来官府宅邸,可是老人说什么都不信。
陆然告了声谢,迈着步子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