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买的没有卖的精
白石镇。
位于琴岛下辖的平渡县最外围。
再往北边儿就是九青山。
镇上最近几年发展的还算不错。
自从改开正式推行以后,周边多了很多工厂、企业,以及副业农产品种植园区。
所谓镇东穷、镇西富、镇南出门不走路,镇北靠着老棉裤……
就是说,住在镇东关这边的人们生活水平一般,镇西关则是镇上有钱人最多的地方。
而镇南出门不走路,指的是那边工人最多,都喜欢骑着自行车上下班,一到傍晚,车流哗哗的往那边儿涌。
至于镇北靠着老棉裤,主要是那边有一家大型国营棉服厂,不但在白石镇有名,放到整个平渡,也是数一数二的大企业。
这年头人们没有多少娱乐活动,编顺口溜是最常见的事儿。
大到衣食住行、新闻时事,小到家长里短、针头线脑儿,但凡有心打听,那就是老母猪啃破碗,满嘴全词儿。
姚沛东离开学校,径直赶去了镇西关。
眼下差不多上午十点钟,只有西关那边的街上相对热闹。
他今天不但带了煮花生,空间里还有老张猎回来的那些野兔、黄鼠狼这些,打算一道儿摆摊卖掉换成钱。
在一处破败闲置的院子里,姚沛东取出煤球炉、铁皮水桶等等摆摊物件儿,提着来到了镇西关的牌楼下。
这里常年有很多人摆摊,售卖各种日常用品,吃的、用的一应俱全。
真要论起来,西关牌楼下卖的商品一点也不比供销社少,价格更是便宜一些,质量也没的说。
这种现象主要跟如今社会的价格双轨制有一定关系。
同样一批物资,有批条一个价儿,没批条那就是另外的价格了。
就像姚沛东现在做煮花生买卖,进的带壳干花生也存在这种情况。
如果能找门路拿到批条儿,那原料成本一下就能便宜很多。
不过他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充其量也就是个小打小闹。
所以花时间精力踅摸批条门路的功夫,还不如多卖些煮花生,来的实在。
此刻他已经来到西关牌楼下。
同昨天去联营区三岔口一样,从远处就相中了一处摆摊位置。
等他走到近前,把煤球炉这些放下后。
大大方方的掏出烟盒,给附近几个摆摊的买卖人散烟打招呼。
初来乍到,讲究的就是个会来事儿。
他一年轻小伙子,主动递上烟卷儿,笑脸攀谈,自然很容易就能跟人拉近距离。
做买卖的没有傻子。
正常情况下,都是和气生财,没人会故意找茬儿犯贱,那些都是流氓混混干的事儿,跟这些人完全不是一路的。
“小兄弟客气,怎么称呼?”
“以后叫我小姚就成,老哥您贵姓?”
……
“嘿,五香煮花生,这味儿不赖哈!收摊的时候记得给我留半斤,晚上带回去喝酒!”
“还别说,小姚这买卖挺不错,现在这年头,人们手里有点钱,见天儿净琢磨吃喝了,好吃的东西不愁卖!”
“小姚,给我也留半斤,待会儿给你钱!”
“……”
……
姚沛东从容应对,谈笑风生,跟这附近的摊主们很快熟络起来。
他一一回应,手上也没闲着。
不多时,已经支巴起了煤炉摊儿。
而随着浓郁香味在牌楼附近飘荡开来,陆续吸引到了行人注意,片刻间就卖出去了好几斤。
时间推移。
眼看即将临近中午。
牌楼附近变得更加热闹起来。
姚沛东忙活完一波买卖,趁着空闲间隙,把笊篱往铁皮水桶上一挂,来到了旁边卖白面馒头的摊主近前。
“王哥受累,麻烦帮我看下摊位,我去那边拿点东西,马上就回来。”
“一句话的事儿,你去吧,摊子有我看着呢。”
待得馒头摊主应下,姚沛东快步走去了远处的巷子里。
等他返回时,手里提着一个鼓鼓囊囊的蛇皮口袋。
来到自己摊位前打开口袋,双手提起口袋下沿,倒出了老张猎回来的野兔、山鸡、黄鼠狼这些。
“嚯哦!”
馒头摊主忙活着给顾客找钱,不经意间瞥到地上的山货,满脸惊诧。
“不是,我说小姚,这些都是你在山里打到的?”
“姚兄弟,下次进山带我一起呗,老哥给你打下手,多了不要,最后给弄只野兔解解馋就行!”
“大伙儿瞧见没,老许嘴馋,脸皮更厚!”
“哈哈哈……”
附近几个摊主都注意到了姚沛东这边地上的野味山货,纷纷笑着打趣。
他们眼神里都不经意间流露出羡慕之色,对姚沛东隐隐高看了一眼。
“嗐,你们这误会大了去了,我年纪轻轻的哪儿有打猎的本事,这都是别人的,他没时间摆摊,我顶多就是帮着卖一下。”
姚沛东认真解释,不着痕迹的把自己择了出来。
最后,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块木头牌子,靠在那堆野味山货前面,方便顾客一眼看到。
木牌子是在家用锅底灰写的粗字体,上面内容是:
新鲜野味,皮毛完整!
野兔四块三一只,山鸡两块八一只,黄鼠狼十块一只。
任挑任选,概不还价!
看到牌子上的价格,旁边卖百货的摊主略作犹豫,凑了上来。
“小姚,刚才说的那半斤煮花生先不要了,我直接来只野兔,晚上带回去炖了。”
他说完,给姚沛东递了根烟卷儿,讪笑道:“那什么,四块钱能卖不?”
“许老哥,刚才我就说过,这些山货都是别人让我代卖的,看到那块牌子了么,是他自个儿写的,还明确告诉我,能卖就卖,但价格不能动。”
姚沛东不想给他开这个头儿,省的后面都来讲价儿,麻烦不说,还容易得罪人。
“要不这么着,你再来半斤煮花生,这是我自个儿的买卖,怎么着都好说,自己人肯定不赚你钱。”
见百货摊主老许微微迟疑,姚沛东适时建议道。
煮花生的利润主打一个厚实,哪怕便宜些卖也没多大影响。
“……成,半斤煮花生,一只兔子,你给算算多少钱吧。”
老许一听有些心动,痛快答应了下来。
“野兔该多少就多少,我这煮花生卖别人都是四毛三半斤,但咱们都是摆摊的,也算半个同行,自然是走人情价儿,按三毛五算账。”
姚沛东笑着解释道。
不过他声音很低,不想让那些摊位上正在买东西的顾客听到。
“得嘞!”
老许点头应下,觉得姚沛东给足了他面子,爽快的开始掏钱算账。
其实总共也只便宜了七分钱,但一方面本身就是小本买卖,并且这年头钱还挺值钱的。
再一个,买东西就是这样,但凡卖家看情分让了价儿,买家面子也就挣到了。
姚沛东深谙其中道理,给老许安排的妥妥的。
“谢了小姚!”
老许虽然两样都买了,但提着兔子和煮花生回自己摊位时,还特意转头道了声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