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宫廷:缚光何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祁朝

天际间的残阳片片绚烂翻滚,橙红色的余晖席卷了半边天,这如梦般的美景,吸引了苏黎的视线,也让她注意到了那十几匹疾驰而来的快马。

为首的那匹马上的人仿佛身披彩霞般,朝苏黎俯冲而来,霞光四散。

近了……

更近了……

“大哥!”苏黎哽咽的声音脱口而出,不顾周围人的搀扶,直接跳下了马车,朝他跑了几步。

“吁——”

一声刺耳的嘶鸣声,苏曜翻身下马,直接将苏黎拥入怀中,“小妹。”

沈民复等他们都平复了心情,上前几步,“抱歉,荣王殿下,几日前就接到了您的信件,只是祁朝近在眼前,所以只能入了国境再做打算。”

“无妨,还要多谢沈将军在祁朝哨卡处处为我开路。”两人寒暄了一番后,苏曜在沈民复的默认下,带着苏黎远离了祁朝的车马,而他匆忙带来的十几个亲信三三两两护在周围。

“小妹,你让母后带给我的东西我收到了,因为返回封地去遣人印证开采,耽误了一些时间……”说着苏曜心疼的拍了拍她的肩膀,“小妹,都是兄长没用。”

苏黎用力地摇摇头,“战场上从来都没有常胜将军,胜败是兵家常事,既然失败了,如果有补救的办法,就不要让父皇为难。”

“小妹好像一夜之间就长大了。”

苏曜停了一会儿,神情渐渐严肃,“告诉哥哥,那图纸……你怎么得到的?”

苏黎微微抬头,远处的火烧云鲜艳的颜色正逐渐变得黯淡,黑暗渐渐侵蚀,苏黎的眸光也亮晶晶的,“所以,大哥只是为了这图纸才冒险来祁朝的吗?”

苏曜下意识摇头,“当然不,我本意是护送着杨家到平墒后就来送你,可是路上有些变故,在平墒留几天,接到母后的信后,我安排好一切,就快马加鞭地朝你们追过来,可还是晚了一步……”

“哥哥,你信我吗?”

“当然,你是我小妹,我怎会不信?”

“哥哥一路追赶过来,请示过父皇了吗?”苏黎突然转了话题。

苏曜静默一瞬,“我自会向父皇请罪,你不要担心我。”

“哥哥,平墒的情况如何?”

苏曜这时才猛然想起来一般,从怀中拿出一封信,“这是杨大人的家书。”说着,朝杨鸿云的方向看了看,作势想要过去给他,却又停住,“小妹,你代为转交吧,杨大人是个值得信任的人,让他承你这个情,日后有事或书信就放心交给他。”说着,苏曜把那封信塞进苏黎怀里。

“那就当哥哥送过我了,家书就由我代传,父皇多疑,哥哥还是尽早赶回去吧。”

“我不放心……”苏曜迟疑,“让我再送你一段路。”

“哥哥还是回去看着封地吧。”苏黎犹豫了一瞬,探头看了看沈民复的位置,“哥哥别走和州的夜路,夜晚千万别经过沅州界。”

说完,不待苏曜反应,转身朝祁朝车马的方向走去,将手中的书信递给杨鸿云。

远远的,苏曜只能看到杨鸿云朝自己的方向恭敬地行了一礼。

苏曜没有动,只是看着苏黎的车马由慢及快,浩荡的车马惊起一地的尘土,又渐渐地逐渐缩小,直至天边的彩霞渐渐被黑暗吞噬,那行车马也没有了踪迹。

“爷,我们现在返回吗?”亲信请示。

“不,夜晚别走沅州,就近找个客栈,先歇一晚。”

“是。”

天气不知何时由酷热逐渐消散……

祁朝的皇城在苏黎的眼中慢慢有了一个轮廓。

苏黎对前方未知的命运有一些忐忑,以至于她并没有发现,余白的状态已有几日不对劲,眼眶偶尔也是通红的,杨鸿云也不时失神,不敢直视自己的眼睛。

苏黎透过马车的车帘,看着浩荡的车马行走在祁朝都城的脚下。

百姓夹道而迎,欢呼雀跃,马车前方的沈民复骑着高头大马,神色凝重,再前方是皇家的车队,车上是两位祁朝的宗室亲王,他们刚刚亲自到都城城门外迎接,现在正指引着车队朝宫城走去,给足了沈民复的体面。

马车缓缓驶进了皇城。

苏黎触目所及便是一幅全新的画面,可却又和云宁宫城无甚差别。

行至广德门时,沈民复弃马,苏黎弃车,在红墙绿瓦的的宫巷之间,跟随着前来引路的宦臣,目不斜视地走过一道道弯。

不知走了多久,等候在玉白的龙阶下,阳光为这富丽堂皇的宫城蒙了一抹刺目的亮色。

宦臣急匆匆地赶到他们身边,恭敬一礼。

“劳沈将军久候了,将军带杨大人返回驿馆后可自行回府,沈二公子这个时候在诲书院陪太子殿下温书,再晚些时候,将军和公子可享天伦。等到三日之后,将军再随杨大人等使臣入宫,陛下将设宴为大人们接风洗尘。”

“公公。”杨鸿云有些为难地看向苏黎,不知如何开口。

“不知昭宁公主如何?”沈民复为他解围。

“陛下的意思是,驿馆鱼龙混杂,就让公主留在内宫,待年长几岁再去驿馆也不迟。”

“既是陛下的吩咐,就有劳公公传达。”沈民复扫了一眼杨鸿云不安的神色,继续问道,“不知我等向陛下请旨后能否时时探望?”

“这是自然。”公公点头,随即看了看天色,“时辰还早,将军先带杨大人和云宁的使臣前往驿馆安置吧,昭宁公主洒家就带走了。”

“有劳。”

“殿下……”杨鸿云有些担忧,看着苏黎一行人被公公带走,愈发不安。

“无妨,宫禁之中没人敢造次。”沈民复安慰他,迟疑了一会,“云宁的荣王殿下可被人接回了吗?”

杨鸿云点头,“虽然伤的不轻,但好在伤势已经控制住了。你们君上已经遣人去剿匪了?”

“自然,这可是影响两国邦交的大事,君上定会重视。此事也怪我,我竟不知和州匪患猖獗至此。”

“将军又不能未卜先知,此事谁都不想发生……”

又是一望无际的宫巷。

余白有些害怕地牵住苏黎的衣摆,小声问道,“殿下,他要带我们去哪?”

苏黎安抚地拍了拍她,余光扫视着几乎一模一样的宫巷,心中也有些打鼓。往后一瞥,身后跟着自己到祁朝的若潇阁的宫人大大小小的有七八个,心中也安定了几分。

前方牵引的公公似乎看出来她们的忐忑,主动开口,“公主,咱们要去的宫院叫雾凇阁,因和诲书院离得不远,君上原是给太子殿下休憩小住的,可殿下勤勉,君上就在诲书院之中给殿下单独辟了一个院子,因此雾凇阁就空置了。”

“有劳公公解释,公公刚才提到诲书院?”

“诲书院是给所有皇子和公子以及亲贵大臣潜心研学的地方,除去除夕、元年以及君上的万寿,日日都能听到诲书院的诵读声。”

很快,又转了个弯,清脆而带着些许稚气的齐读声隐隐约约的传过来。

“公主你听,咱就快到了。”

“是七十二读篇。”苏黎想到前世在云宁的学堂生活,这时才真真切切有了恍若隔世之感。

“公主说什么?”

“没什么。”

慢慢推开宫院的门扉,排列整齐的宫人跪成一列,整洁而带有书香气的院落干净大方,院内的松柏挺拔而茂盛,随风摇曳,石径通幽之处别有一番意境。

“公主看看可还合心意吗?”

“多谢公公,此地甚好。”

“公主缺什么少什么,遣人去知会贵妃娘娘就是了,娘娘会为公主安排妥当。”

“贵妃娘娘?不应该是皇后娘娘吗?”余白疑惑。

公公笑了笑,错开话题,“公主先安置吧,待明日去拜见一下贵妃娘娘,洒家就退下了。”

苏黎点头,同时示意余白不要乱说话。

等公公离开后,清列的柏香清幽,苏黎走进院内,朗朗书声更加清晰,松柏映翠,清幽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