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6章 为难
上百万的上海知青跑到祖国各地,留下的孩子少了也有十几万。
李宥为可能是那十万分之一。也可能是幸运的万分之一。
很多乡下的孩子,回到父母,外婆,爷爷身边后,虽然摆脱了农村的辛苦,见识到了大城市的繁华。但他们家长在本地混的并不好,甚至住在筒子楼里,挤入仰贤堂那种家庭里。
被本地人称为“小阿乡”,“滴滴答穷鬼”
即便大了,也会受到一些歧视,比如本地国企优先招本地人,外来落户的难进公务员,国企系统。
李宥为从来没跟陈琳提过,只说是外来的。
两个警察是本地人,接过李宥为手上的暂住证,有些惊讶,“你在上海认识什么人吗?”
暂住证上盖的章,正是中年警察他爸。
“不认识啊。我来的时候就办了,要不是你们提醒,我都不知道自己还办了这张证。”
“既然你有证,那就没问题了。不过上面写的是高桥镇的居住地址,你最好还是到这个地址去住。”
警察看到黄石亭这个名字,也不打算为难李宥为。
矮个警察认出黄石亭,走出来后,对黄金光说:“黄哥,是你爸给他盖的章,你回去问问?”
“有这么好问的,这小子估计是给我爸送了点礼。”
…….
因为警察的突然造访,陈琳把剩下的上课时间取消了,钱倒是没少了他的。
李宥为乐得如此。
今天的小说还没写完,上午收获的六十块钱给了他写作的信心。
有正反馈,才有继续的动力。原本打算两个星期看成果的,没想到投《上海故事》,三天就给他回信了。
这效率没谁了。
翻了一下从报摊买来的一堆故事杂志,“故事会”也是在上海的,怎么还没消息?
按理说,都是通俗文学作品,贴近大众生活,看起来也很精彩,不至于没过稿吧。
再等两天看看。
李宥为这时又发现了还有一种杂志,特别吸睛。
这是一本青春类型的杂志“萌芽”
青春文学对他来说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五十年的人生体验,青春的感觉是什么?可能就是苦涩,憋屈。
他的青春是叶文慧,可惜前世没缘分。后来到深城后,又在生存中挣扎,根本没体验过青春的滋味。很多这个年代的青年们,应该和他一样吧。
好像后来有个姓郭的弟弟,青春文学写的很好,赚了不少钱。
那已经是千禧年后了,跟他差了一个时代。
现在赚钱嘛,什么题材的小说赚钱,李宥为就写什么。
一篇过稿的小说稿费几十块,比打工强多了。
李宥为认为,都是自己足够努力,跟天分不沾边。上辈子一个字都没写过。
这辈子急需用钱才被逼着写小说,就是没粮了才知道急。
还有就是会迁移运用,学习上的技巧,用到混社会,赚钱上,一点排异反应都没有。
…….
陈琳在李宥为走后,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李宥为平时那么低调,基本不到处跑,也不认识什么人。怎么就会被举报了呢!
姥爷又恰好出去过,没多久警察回来了;警察来了他也回来了。要说这中间没联系的话,那这些年书就白读了。
“姥姥!姥爷欺负我。”陈琳不好意思直接对姥爷发火,于是找上姥姥,向她诉苦。
只要陈琳说什么,姥姥就会信她说的,百分百信任她。
“老陈头,你怎么欺负咱们乖囡囡。”
徐姥姥生气的怒视老陈头。
陈老头十分不自然,没想到啊。孙女竟然跟她姥姥告状了。
最倒霉的是,李宥为那小子哪来的暂住证,现在人没赶走,还把孙女得罪了。
“囡囡,姥爷也是为你好。”
“我不管,你敢欺负囡囡喜欢的老师,那就是在欺负她。老头子,你是越活越没用了。没本事教咱们囡囡,还不想名师教。你是不是不想囡囡未来好。”
徐姥姥护起犊子来,那可是不管你什么身份的,六十多岁,快七旬老人了,还怕什么。
发起狠来,往地下一趟,就是市长也要跪着求原谅。
逼得陈老头不得不向孙女道歉:“囡囡,是姥爷不对。以后不理那个外地人了。你觉得跟他学习有进步,那就跟他学吧。”
徐姥姥也借这个机会打探起小囡的心思:“囡囡,你觉得那个外地落榜生很厉害吗?”
陈琳走上去勾住徐姥姥的脖子,亲昵道:“姥姥,人家可能只是意外落榜了。实力一点不差的,而且你们不知道,他还写小说。”
“小说?一天呆在屋里,也不出去工作,不务正业。”
七八十年代写小说收入高,地位高,但是到了现在,进入九十年代后,写小说不如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多没出息,才会靠写小说为生啊。
除非你的收入能达到行业顶尖,这才能让人刮目相看。
尤其是在上海老人眼里,兜里要有票子,腰杆子才挺直。赚钱多少,就是衡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徐姥姥对李宥为的印象也下降了一截,碍于小囡的面子,不好太过厌恶。
“只要小囡成绩有提升,管他个外地宁还是上海宁。”
“老头子,你去给人家送个西瓜过去。”
陈老头一脸不情愿,“我们亏老大了,不仅要给他开工资,还要送吃的。”
“你今天得罪了人家,要是没诚意,以后他不好好教小囡怎么办!”
只要是有关陈琳的,那两个老人就愿意妥协。
陈老头万分不情愿的端了半个西瓜,上面用保鲜膜盖住。
来到李宥为门口敲了敲门,门开后,就看到书桌上堆满了书稿和看过的杂志。”
“小李,轧煞侬了。”
“???您说什么?”
“送侬冻西瓜吃!”
李宥为十分个大无语,这老头故意的吧!
站起来就要把门重新关上。
陈老头看李宥为不高兴了,幸好有陈琳跟在后面,帮忙解释道:“我姥爷对熟悉的人喜欢说上海话。他这是认可你了。专门给你来送冰西瓜吃。”
在门外看到李宥为桌子上有这么多原稿了。她好久没看李宥为写的小说了。
“学长,你又写了这么多小说了!能让我看看吗?”
“当然可以。”
陈琳转身对陈老头说:“姥爷,你先回去吧。我在李老师这看看小说。”
“早点回来,别看太久了。晚上还要去你姨家。”
“知道了。”
陈老头走后,陈琳把李宥为这些天写的小说原稿都找了出来。
一直看到李宥为写完了,徐姥姥都来喊她了,还没看完。
“学长。你写的小说太精彩了!不过结局都太惨了点,要是能带一些青春气息就好了。”
“明明还是个18岁的男孩,怎么写出来的主角都这么世故圆滑。”
“我也准备写一些青春题材的小说,先暂时按计划写着吧。过几天你就能看到我写的青春文学小说了。”
临走的时候,陈琳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能把你剩下的小说借我拿回去看吗?”
李宥为挑了挑眉,有些为难。
陈琳向他拍着挺拔的胸脯保证:“我一定会好好爱护你的原稿的,绝不会弄皱了。”
“嗨~”李宥为看到少女那水汪汪的灵动大眼,不好拒绝,“你拿回去看吧。别让人抄去了。”
“谢谢学长!”少女高兴的抱着小说原稿,让李宥为有些恍惚,要是少女抱着的是人,那个人该有多灿烂。
陈琳站在李宥为旁边,身上带着一股淡淡的香气,有点像千禧年后的活泼少女。
ps:新书数据好差,快要被读者大大们养死了。别再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