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章 胜利在我
耗费两日功夫,偌大的慕娘矿区便被兴汉军全部拿下。
虽说抵抗微弱,可第五营的仆从军们却表现勇猛,冲锋在前,干净利落地结束战斗,甚至报复性地斩杀护卫队。
名义上获得解救的矿工们也得以饱餐一顿,大米管饱,还能品尝酒水和肉食,他们一个个心满意足,心气与之前大不相同。
随后,矿工们又满怀着憧憬,哼着歌谣投入到劳作之中,效率大为不同。
只要三年期满,他们便能重获自由。
而仆从军也扩充至两营,即第五营和第六营,总计八百人。
留下一百仆从军和一百老兵后,徐炜率领一千两百号士兵,以及数百女子,乘船回到古晋。
仅过三天,古晋市便恢复往昔的热闹,开始正常运转。
“徐兄弟,你总算回来了!”王甲眉头紧皱,面色凝重地快步走来,急声道:
“一些商人传来消息,那个侄子率领五六千大军停战,正在返程途中!”
他边说边不自觉地搓着手,眼神中透露出难以掩饰的惊慌。
即便王甲胆量颇大,此刻也被吓得脸色发白,嘴唇微微颤抖。
“莫慌!”对于由土著和白人军官组成的东征军队,徐炜倒是显得颇为淡定。
他双手抱胸,神色从容:“六千之众,看似吓人,但一来布鲁开克被俘,二来建国不过十几年,布鲁克王国根本毫无凝聚力可言。”
“三来,其侄子查尔斯威望不足,疲兵而来。”
“而咱们合计有两千兵马,士气高涨,又以逸待劳,此战优势在我,必胜之——”
徐炜目光坚定,声音沉稳有力,给予了王甲不少的信心。
见此,王甲莫名的安稳了些,心叹:我还不及一个二十的青年,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随后,徐炜又沉声说道:“不过,事已至此,多一份兵力也就多一份胜算,贵公司还需再多派遣兵马前来,彻底击溃其兵马,赢得长久的太平!”
他目光坚定,直视着王甲:“毕竟古晋一旦失守,石隆门便难以保全!”
“白人的报复心,可是很强的!”
王甲沉默片刻,低着头,神色犹豫,最终还是咬了咬牙,点头应道:
“我会尽力而为!”
他的声音莫名的有些发虚。
闻言,徐炜心头一沉,眉头紧锁。
这群采矿之人,难道如此目光短浅?
古晋在地理上被沙捞越西河半包围,此乃天然的护城河,并且拥有优良的港口、码头,日后更是成为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的首府,足见其环境之优越。
然而在河岸,虽有炮台守护,却守外不守内,轻易就被兴汉军拿下。
“司令!”四营长李固笑容满面地大步走来,兴奋地说道:“古晋识时务的人不少,短短几日就送来了两千英镑呢!”
李固负责留守古晋,负责为兴汉军摸底。
两千英镑,折合六千两白银,作为见面礼,确实不错,这也说明了布鲁克王国人心涣散。
“人口和土地情况如何?”徐炜认真问道,目光中带着几分期待。
“古晋的白人不多,仅有五百余人,经营着各类生意,而土著和华人则有一万左右,商铺三百余家!”
“村落百余家,小镇两个,华人土著对半开,布鲁克显然是早就有谋划!”
“耕地约有四万多亩,一年三熟,粮价只有天京的两成,怎么也饿不死,弟兄们也能天天吃饱肚子——”
说到粮食,李固愈发的憧憬起来。
吃饱饭,多么朴实无华的愿望,在大清九成九的人实现不了,但在这荒野的南洋,却是最容易实现的愿望。
徐炜微微点头,若有所思。
对于华人出现在古晋他并不意外,当年在荷兰人和兰芳公司的围剿下,和顺总厅和大港公司覆灭,不少华人逃往沙捞越,有的跟随刘善邦,有的则来到古晋生活。
当然,还有不少去了新加坡、兰芳。
略作思考,徐炜沉声道:“土著不可靠,我任命你为古晋代知县,招募几百华人充当警察,管理古晋!”
“啥是警察?”李固一愣,满脸疑惑,挠了挠头,不明白怎么从军队调到地方了?
“就是衙役、民兵!”徐炜解释道,“这古晋,决不能乱!”
虽说白人和土著唯利是图,但保不准有暴乱分子企图趁火打劫。
“你当下最要紧的,是收集粮食、火药、药品……”
“敌人,已经逼近……”
此时的石隆门,早已收到成功的消息,高层大多在大肆庆祝,民间也是鞭炮不断,比过年还要欢快。
议事堂的椅子整齐摆放,一列列牌位前烟雾缭绕,贡品摆满,偌大的猪头极其显眼。
突破封锁后,整个石隆门瞬间焕发生机。
石隆门不仅矿产多,地理条件也很优越。
临近沙捞越河,能够低成本地运输矿石,将稀缺的铜矿、金矿、锡矿、锑矿变卖到整个南洋。
仅这三五天,云集在石隆门的商人就超过三十家,运走数十万斤矿石。
陈规作为大管家,喜不自禁,笑的合不拢嘴:“大伯,咱们总算缓了口气,这几日就赚了三万两,弟兄们总算过上好日子了!”
“是啊!”钟月宝也跟着附和,脸上满是欢快的笑容,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盐不缺了,布也有了,日子好过多了,这才是真正的过年。”
石隆门属于外向型经济,主要出口产品为矿石,唯有粮食能够自给自足,其余物资皆从古晋购置。
布鲁克对石隆门进行经济封锁,的确是绝佳之策,试图不战而屈人之兵。
如今这一困境得以解除,满堂皆喜。
唯独脖子上盘着辫子、胡须略带灰白的大伯刘善邦,沉默不语,坐在那里思考着,不停地抽着旱烟。
见此情形,众人纷纷收敛笑容。
“大伯,布鲁克已被活捉,封锁也已解除,应当高兴才是!”钟月宝不解道,歪着头看着刘善邦,一脸的疑惑。
刘善邦叹了口气:“没那么简单。”
他缓缓放下手中的烟杆,眉头紧锁:
“王甲派人来报,说是那布鲁克的侄子还有几千兵马,如今估计正在回程,古晋未必能保住!”
“那徐小子向咱们求援,要求多派遣一些人手过去!”
听到这里,众人瞬间沉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众人相互对视,陈规率先开口,急切道:“大伯,唇亡齿寒,一旦古晋失守,届时冒山又会被围困,这场仗岂不白打了?”
“话虽如此!”这时,钟月宝看了一眼刘善邦,直言道,“但那可是好几千人。”
他皱着眉头,一脸担忧,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怕是那些洋鬼子也会插手。”
“古晋并非咱们的地盘,有王甲在已算仁至义尽,再派人过去,怕是日后连冒山都守不住了……”
此刻,众人纷纷附和,不住地点头,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没错,古晋不是咱们的地盘——”
“要不还是谈判吧,布鲁克肯定想活命,能停战再好不过了!”
“还是冒山最为要紧……”
陈规听闻,眉头紧皱,本欲驳斥,可看到刘善邦那犹豫沉默的表情,顿时感觉难以开口,无奈地叹了口气。
徐炜固然重要,但冒山才是根本。
最为关键的是,刘善邦未出言驳斥,这便意味着赞同众人的意见。
他这个二把手,终究只是统制,而非大伯。
感受到陈规的目光,刘善邦叹了口气:“问问徐老弟,除了兵马还需要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