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学习实践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八、行动学习催化师

行动学习重视规则和流程,这也是保证效果的重要前提条件。行动学习从前期筹备到组织实施,一般来讲需要明确以下角色安排:发起人、召集人、催化师、组员、组长和专家。

这六个角色各自的人员要求详见第一章相关内容。下面重点讲一下催化师这个角色。

1.催化师是一个重要角色

应试教育让我们习惯性地认为任何问题都有一个标准答案,而事实上,真正的难题从来就没有现成的、唯一的、标准化的答案,只能靠参与者在实践中探索和求证,再根据实践去修正假设,让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慢慢现形。

催化师(facilitator)facilitator,原意有促进者、引导者、引导师、推进者、协调者等含义,国内译为催化师、促进师、促动师等。本书采用“催化师”一词,意在联想到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起到加速或延缓作用,更容易让人们理解催化师在行动学习过程中起到的类似“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形成类比理解。是行动学习中独具特色而又非常重要的角色。催化师和培训师的区别在于,培训师是教大家如何去做,其基本假设是问题有标准答案,而催化师不提供答案,因为持有问题的人才最有可能提供问题的答案。催化师专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设计,让解决问题的过程更高效;专注于在小组成员解决问题时做团队引导,让小组成员的合作和思考更有效;专注于解决问题团队的范式转变,让真正的学习得以发生。

不过,从开展行动学习项目的实际出发,团队需要有人帮助导入理念和方法,并在初期给予具体的指导,只有这样做,才能让行动学习在组织中产生效果并持续推进下去。从国内行动学习应用实践来看,催化师成为项目“标配”,同时,高水平的催化师也很紧缺和抢手。

2.催化师的定义

目前被广泛认可的关于催化师的定义,认为催化师是对内容中立的过程专家,是能够促使行动学习更加有效,拥有大量学习和工作方法技能的人。催化师是行动学习过程的引导者,而非内容告知者、方案提供者;是保持立场客观、中立的第三方;是倾听者、思考的引导者、不良互动方式的干预者。

3.催化师的三个细分角色迈克·佩德勒、克里斯蒂娜·阿博特著,郝君帅等译,《行动学习催化秘籍》,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

行动学习催化师,又可细分为以下三种角色:

(1)过程设计师

过程设计师负责行动学习过程的针对性设计。每一个组织的情况都不相同,面对的问题也不相同。过程设计师要评价组织实施行动学习项目的准备度,并和组织高层沟通,获得支持和承诺;要明确发起人对课题的期望,然后根据组织的准备度和课题方向,设计行动学习开展过程;要协助确定小组成员,预判行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建立解决预案;还要在行动学习结束时评估项目得失。

(2)学习顾问

每个组织都有其特定的规则、制度、流程、体系和文化,还有约定俗成的“潜规则”,这些共同形成了组织特有的范式。范式的形成可以保障组织有效地应对日常工作、救火任务和规范课题。但是当复杂难题产生时,这个范式就失效了,因为复杂难题往往源自这一范式。所以,与过程设计师专注于解决问题的设计不同,学习顾问更关注通过过程设计带来的组织范式转变是什么,以及如何带来小组成员行为模式和心智模式的转变,并将这种转变迁移到日常工作场所,推进组织向学习型组织演变。

(3)团队引导者

团队引导者按照过程设计师和学习顾问的设计,负责现场具体实施行动学习项目。团队引导者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帮助行动学习小组提升其研讨、行动、反思、学习和自我引导的效能,通过过程中的干预,提升小组成员在问题呈现、倾听、提问、反思等方面的技能,并且以小组为中心,帮助小组成员相互提供支持和提出挑战。当小组成员的信心和团队自我引导能力得到提升时,这个角色就可以逐步从小组中退出了。

4.催化师的六项工作职责

催化师肩负着以下六项工作职责:

(1)目标达成

保证小组成员以更有效的方式思考与对话,关注点不在对话与思考的内容上,而在心智模式及对话的方式上;通过催化激发并整合小组成员的见解、智慧和创造力,促使目标达成。

(2)规则管理

帮助小组制定行动学习规则,并督促小组成员遵守规则。

(3)时间管理

明确小组每次研讨的主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充分利用研讨时间。

(4)过程控制

引导讨论进程,控制学习节奏,监督小组成员是否按规则和要求开展活动,对不符合行动学习规则的行为,进行适当干预和引导。

(5)沟通交流

与组长或召集人沟通,了解和熟悉小组成员的特点、小组已有的学习规则、学习进展情况,以及小组成员对催化师有怎样的希望等;与小组成员沟通,建立起彼此间的互信基础。

(6)问题聚焦

引导小组成员围绕问题开展提问,深入探讨问题;选择与设计研讨过程,选择与使用研讨工具,维护会议守则,避免研讨偏题;及时发现并管理冲突,营造并维护研讨气氛。

5.催化师的能力素质要求

行动学习催化师应具备以下能力与素质:

①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学习者”心态;

②出色的观察与反思能力;

③优秀的过程领导能力;

④清晰简明的语言表达能力;

⑤良好的冲突管理能力;

⑥扎实的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