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7章 我们高家村,不养懒汉
高加林笑着道:“如果没名气,没有特色,自然不会有人来。
但只要有了名气和特色,就一定会有人来,而且一定会越来越多。
如经常出现在各大报纸上,比如村里出现了一个大名人。
再比如我们这里的瓜果和菜肴非常好吃,让人一吃了就忘不掉。
再比如,我们专门挖个给游客钓鱼的大池塘,按天收费,钓到的鱼免费给他们做成美食。
总之,我有的是办法吸引城里人过来旅游,吃饭,住宿。”
德顺爷半信半疑道:“真的会有人来?”
“真的,我打包票。”
德顺爷立刻笑嘻嘻道:“老汉老了,现在世事变化的又太快了,很多事情都不是很明白。
但老汉心里却很清楚,你是个有本事的,而且是真心了村子好,为大家谋福利。
你说会有人来,那肯定错不了,我就等着看好了!”
高加林也笑道:“德顺爷你哪里老了?我看你至少还能再活三十岁哩!”
“再活三十岁,那不成了一百岁的老妖怪了?”
“什么老妖怪,是老寿星!”
说笑几句,高加林再次转入正题:“我继续说,第六,就是各种福利支出。
比如办一个托儿所,从托儿所到初中毕业,所有学杂费都给报销;
高中报销一半学费,考上大学、大专、中专都有奖励,并且根据他们的学习成绩每年发给奖学金。
村里的困难户给发放补助金、老人的养老金、老党员、老模范、老英雄的慰问金。
还有看病报销,我是说去县里、市里、省里看病,我们也按商定的比例给报销。
如果是大病重病,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的,还可以申请大病救助。
这就叫‘幼有所教,老有所养,贫有所依,残有所管,难有所助。’
还有过年过节,发放过年礼包和过节礼包,主要是年货,米面粮油肉,还有月饼等节日美食。
钱可以发,也可以不发,到时候商量着来。
最后才是分红,又分为租金分红和利息分红,具体怎么分可以全体社员开会商量。
这样就算有的人天生干活就慢,或者人天生就有点笨,但有了各种福利和分红,日子也不会过得很差。
不过像第一次那样,拿出一半的钱来直接发掉,再不会有了。
在我们高家村,不养懒汉。
除了老弱病残幼,所有人想把日子过得红火,都必须要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靠劳动获取!”
德顺爷再次被震惊到了,他从未想过加林娃娃,对高家村竟然有着如此长远的规划。
而且听他说的每一句话,竟然都是在为高家村的未来,和高家村全体村民的福利在谋划。
他一下站了起来,抓住高加林的手,大动感情地道:“好娃娃,你不但有知识,有文化,有大志。
有这么多,老汉从未听过想过的,新奇的想法,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哩!
高家村有你带着,能兴旺哩!
你说的这些,真让人心动哩。
让老汉也忍不住想多活几年,亲眼看到你说的这些,实现的那天。
你放心,只要你有这颗心,老汉豁出这把老骨头,也要全力支持你!”
高加林在德顺爷这里拉话到深夜,回家后爸妈和舅舅已经睡了。
他再次挑亮油灯,拿出稿纸和钢笔,抓紧时间写起文章来。
因为家里就两个小土窑,两张炕,舅舅自然是在外面那个窑,跟加林一起睡。
好在舅舅大概是累了,睡得一直都很死,鼾声如雷,并没有受灯光的影响。
第二日,还没吃早饭,高加林就跑到沟底的水井上去担水。
然后见人就说要和巧珍结婚,准备要箍窑的事。
大家对此自然是羡慕不已,无不感慨说:之前高老师家里还穷得没棱没沿,没想到一下子光景就翻上来了。
可等高加林说起箍新窑的地点后,又立刻引起一阵风波,大家七嘴八舌地都劝他不要这样做。
有担心高加林个人会倒霉的,也有担心触怒龙王爷,要把村里的水脉掐断的。
高加林又立刻拿出当老师的派头,对他们大声教训起来。
结果也和昨天一样,高加林的言论很快说服了一部分人。
那些思想古旧,迷信思想根深蒂固的人,则是被他气得吹胡子瞪眼,却拿他没有半点办法。
只能在心里暗暗地想,等着看高加林倒霉的时候。
吃过早饭,高加林便拿着一千元钱,到了老丈人家。
当他打开手提包,把钱取出来给刘立本时,小老汉都惊住了。
“加林,你咋有这么多钱哩?
你不是说你15篇文章,挣了一千多元稿费么?”
高加林笑着说:“其实是一千九百多元,因为我舅舅来借两百元钱,我借了三百给他。
他问我哪来这么多钱,我不好怎么说,就说稿费挣了一千多元。
不过我也没说假话,只要没到两千元,就可以说是一千多元。”
刘立本和巧珍娘也跟着笑了,都觉得这个性子又硬,心计又灵,还爱开玩笑的二女婿。
比起反应迟钝,笨嘴笨舌的大女婿,实在要强到天上去了。
“加林,你真准备在那箍窑?”
“嗯。”
刘立本知道他的脾气,也不再多劝,又问想箍多大的石窑。
“就箍宽4米,高4米,进深8米的吧。”
高加林掏出一张纸递给他说:“这是我和巧珍商量的窑洞设计图。”
“甚,4米宽?”
刘立本有些吃惊,看完设计图更是忍不住道:“恁地宽,而且你这相当于把五孔窑变成了十间房。
照你这样弄,把你3000元稿费全花了也不够哩!”
“丈人,你家箍这一线五孔石窑,花了多少钱?”
“好女婿哩,跟你说实话吧。”
刘立本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家这一线五孔石窑,其实只有靠外的四孔是真正的石窑,里面那孔是接口子石窑。”
高加林点点头,他知道秦北的窑洞,按照修建材料,可以分为土窑、砖石窑、接口子窑三种。
土窑就是直接在土崖上打的拱形窑洞,一般比较小。
砖石窑为砖窑和石窑的统称,指用砖和石头做建筑材料的窑洞。
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总体来说石窑要比砖窑好。
砖窑时间长了会被碱腐蚀,出现坑洼,石窑比砖窑寿命更长一些,也更结实一些。
更重要的一点,石窑还比砖窑更便宜。
因为砖也属于工业品,且这时候一个公社甚至一个县就一口砖窑,所以砖卖得很贵。
而石头几乎是不要钱的,耗费的主要是时间和人工费。
接口子窑,属于土窑和砖石窑的过渡,土窑害怕不结实,砖石窑又没钱修,于是就修接口子窑。
接口子窑其实还是土窑,就是在土窑的窑口一、二米进深,用砖石砌成窑面。
再用柳椽箍顶,用碎麦草和泥抹壁,将土拱和砖石拱接口处抹平隐藏,使之看上去浑然一体。
《平凡的世界》里,秀莲要箍窑,孙少安给她算一笔账。
发现箍三孔纯粹的砖窑,他们手上的钱根本不够,最后就箍了三孔砖头接口子窑。
文中末尾,孙玉厚家箍的窑,则是石料接口子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