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死路一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6章 病重

【添寿道果】

【道主:祁胜】

【等级:2】

【寿命:18/40】

【道行:打坐境】

【元精:1】

【元气:3276】

【本命神通:长生不老、无量寿境】

【长生不老(1级):166/1000;】

【无量寿境(5级):3322/5000;】

【功法:《死人经》(一层)】

【法术:冲元、敛息】

【技能:侦查】

……

“终于2级!”

祁胜欣喜。

接下来,他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将元气转化为元精,待到365大穴全部转化完成,就能进一步进行打坐境第三阶段‘通冥’的修行。

对其他人来说,‘纳阴’修行绝不仅仅只是修行,修行所需的‘尸浆’与‘阴骨’也是一个大问题。

采购需要财力。

自行寻找需要时间、精力以及承担风险。

都不容易。

“转化一穴元精,须消耗18枚阴骨以及9斤尸浆,折合约2.7粒化生丸,约一两银。”

完全转化就需要365两。

一般散修真拿不出来。

也就是祁胜,倚仗炼丹术大赚特赚,才能维持修行所需。

……

纳阴初成,祁胜动力十足。

接下来几天,他每日勤学苦练,要将无量寿境中的修行经验转化为现实中的修行成果,同时又兼顾炼丹。

忙的不亦乐乎。

修行方面,一切向好。

然而。

王贞娘的病情却始终不见好转。

祁胜看着脸色比前几日又暗沉不少的母亲,皱眉道:“那吴大夫莫非是庸医?”

扎过针。

用过药。

钱没少花。

但是,一连五天过去,却不见王贞娘好转。

这不是庸医是什么?

祁山摇头:“吴大夫祖上三代行医,不是庸医。”

他从祁胜这里拿了银子之后可没节省,扎针、用药,一点都不含糊,他这边肯定没问题。

至于那吴大夫也是个相熟的,他们这片谁家有什么养不好的疑难杂症都是这人医治,往往尽心尽力,用药也尽量平价,这是一位有仁心的医者。

“不是庸医。”

“也扎针。”

“也用药。”

“怎么就是不见好?”

祁胜是修士,但才入门,无论元气还是元精,无论是冲元术还是化生丸,对王贞娘都没什么用处,他不知道怎么用,也不敢乱用。

“或许。”

“我得钻研一下医书。”

祁胜穿越过来一直有在看书。

一开始看的是算命、相术之类的书籍。

后来又看道经佛经,涉猎广泛。

他过目不忘,隔三差五去书店里翻阅,跑一趟就能记忆三五本书籍,空闲时再仔细咀嚼,始终在不断的充实自己。

但医书还真没来得及看。

之前以为王贞娘只是小毛病,有了银子找了大夫就能痊愈,没想到拖这么久。

祁胜不太信不过那些大夫,准备亲自上阵。

“先从背书开始。”

祁胜一日连跑了七八家书店,将医术相关的书籍记忆下来。

《药性赋》、《中药四百味》、《濒湖脉诀》、《汤头歌诀》、《雷公炮炙论》。

《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医学三字经》、《伤寒论序》、《大医精诚》、《摄生格言》。

这些书籍涉及到医德、医史、医理、诊法、中药、针灸、养生等诸多方面,基本涵盖了学医入门所必须了解的常识和原理原则。

但还不够。

之后是不同派别的医书。

伤寒派的《伤寒杂病论》、易水派的《医学启源》、《脾胃论》、温病派的《瘟疫论》、《温热论》、《温病条辩》、《温热经纬》。

祁胜来者不拒。

倚仗过目不忘的能力,又仗着自己有‘无量寿境’,他只管看书只管记忆,剩下的交给时间。

……

“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素问·邪气脏腑病形篇》中阐述:‘十二经络,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注颜面而走空窍’。”

祁胜借助过目不忘迅速记忆大量医书。

再借助无量寿境迅速理解、钻研这些医书。

进而再根据王贞娘的病情表现,按图索骥,一一辨析。

“经络把气血精微物质输送到皮肤,皮肤得养则白里透红、有光泽;气血运行正常,濡养皮肤,则感觉灵敏。”

“如气血生成不足或运行障碍,则表现为皮肤黯淡无光或萎黄、肌肤干燥、感觉异常。”

祁胜仔细查看母亲的皮肤,见其面色萎黄无光泽,且浑身倦怠乏力,少气懒言。

这正是气血虚弱的表现。

“气虚多用四君子汤,血虚用四物汤。”

“气血两虚用八珍汤,这没错。”

“换我我也这么开。”

“但为什么不见好呢?”

祁胜又看母亲的眼睛,见其眼白的颜色混浊、发黄,这说明肝脏气血不足,且眼袋很大,说明脾虚运化不足。

“眼睛干涩?”

“眼皮沉重?”

祁胜皱眉,这代表局部气血不足。

此外,他还发现,老娘两目呆滞、晦暗无光,他心下一紧,这分明是气血衰竭的表现。

再握住王贞娘的手,其手冰冷,手指指腹扁平,指尖细细。

“爪为筋之华,血之余。”

“指甲脆薄。”

“暗无光泽。”

“这还是气血不足!”

祁胜头都大了。

王贞娘方方面面的症状都显示她气血不足,可是,吴大夫先开的八珍汤,不见好之后又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加了黄芪和肉桂,组成十全大补汤,这都称得上对症下药,可怎么就不见好呢?

“疑难杂症?”

“还是说,邪魔作祟?!”

祁胜有理由怀疑,他娘这病,不寻常!

……

是夜。

王贞娘患病第七晚。

祁胜守在母亲身旁,实时监控王贞娘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新的变化新的症状,立马在记忆中检索医书,分析缘由。

这是纸上谈兵,但多少有些用处。

且只有将病症完全查清楚,他才好通过邹誉等人去寻找散修中的能人,看看能不能治好这病。

凡俗医师不顶用,就只能指望散修高人。

祁胜寸步不离。

祁母睡了又惊醒,见傻大儿守在床前,心里忽的踏实,她摸摸祁胜的手:“我儿也睡吧,娘没事。”

哪里能没事?

“无邪而不寐者,必营血之不足也。血虚则不能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

祁胜守了他娘两晚,王贞娘失眠,且夜晚易惊易醒,多梦,夜尿多,呼吸深重,这都是严重气血不足的表现。

祁胜扶着王贞娘坐起,按着医书里记载,给她按揉关元、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王贞娘精神头这才稍稍好一点,但很快又不行。

老娘!

危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