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4章 算是一个好消息吧
靠山农场的事情周平还不知道,他们等金徳乐汇报完情况以后,就去休息了一下。
红旗农场安排了旅馆给他们,只有一上午的时间,下午农场会派车把他们送回去,并且派人去调查。
周平饭也没吃,领了个澡票去洗个大澡。
什么叫大澡?
就是泡池子,搓背!
来了这么久了,这是他第一次洗澡。
好家伙,算算时间都半年了。
等他这一套结束,还有两个小时就要出发了。
周平没有去睡觉,而是出去买了点东西。
人家农场里还有代销店,比公社的供销社货品都齐全。
他的票不多,买了点不要票的碎糖块,还有碎饼干。
这些东西即使不要票那也挺贵的,平时六毛钱一斤的糖块,现在要价五毛,就是不用票。
那也是碰运气才能买到的,毕竟这糖块碎了也是糖,不影响吃。
买了一些吃的东西,周平用仅剩的票券买了调味料。
空间里有米面粮油,就是没调料。谁也没想过能穿越啊,要不然高低整个超市装里头。
不对,应该装点资料。
“你干啥去了?”蒋坤看到他提着一个小挎包回来,眉头微皱。
这人一点也不安分,他是真不喜欢周平。
周平坐在旁边一边倒水,一边回道:“出去买了点东西,这边东西比公社还齐全呢。”
一听这话,蒋坤瞪大眼睛,“我,我没带钱啊!”
他哪里知道红旗农场跟镇子似的,他出来什么也没带,兜比脸都干净。
“那咋整?我倒是有钱,可是我没票,一样买不了东西。”周平双手一摊。
闻言蒋坤叹了口气,还是觉得挺可惜的。
“睡醒了?该走了!”金徳乐这时候过来,让他们收拾收拾走了。
没啥可收拾的,就周平背了个斜挎包。
三个人从旅店出来,直接上了门口的车。
后车斗里周平坐在板凳上,看着面前的农场真心觉得很好。
如果靠山农场能够发展成这样,那该有多好?
未来几年可以过上舒坦日子!
可惜啊,他们靠山农场就是为了发展农业的。
至于以后能不能变成红旗农场这样,那就不知道了。
前面还坐了两个人,一身军装,不知道是什么职位。
周平他们三个坐在后面,车子启动之后,说话压根就听不见了。
刚才没睡觉,这回有的是时间睡了。
倚靠在角落里,周平放心的闭上眼睛,这回没事了吧?
因为有车,平时他们需要走三天的路,结果两天一夜就到了。
这一夜还是休息了两个小时,如果不是路难走,恐怕会更快一些的。
靠山农场还是之前那副样子,大家该干活干活,该休息休息。
周边的地已经开始重新翻了,四月份说实话还有点早,但是他们这边地实在是太多了,根本不能慢慢干。
车子停在院子里,周平跳下车活动活动筋骨。
这几天可把他折腾够呛,还经历了那么刺激的事情。
金徳乐下车立马就带人去找于胜利了,剩下的周平二人则是回了宿舍。
“卧槽你终于回来了,上哪去了!”王大勇躺在炕上正在那抠手指头呢,看到他回来了立马就问。
他们走的时候根本没有通知,王大勇去找陈大山,得知有别的任务离开了,也没再说具体干什么去了。
周平坐在炕上脱鞋,赶紧爬上炕躺下,折腾的他再年轻也腰疼啊!
“别提了,这事儿场长吩咐了,不让说。”
“别问了啊,为哥们儿好就别问。”
本来就不能说,如果说了,其他人不也听到了吗?
今天休息的人没几个,他们宿舍里只有几个人在。
王大勇了然,凑过去小声说道:“你走这几天发生了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周平觉得最大的事情已经发生了,还能有什么比这事儿更大的。
王大勇笑着回道:“李凤霞自缢了。”
“算是个好消息吧?这人也不知道为啥,就这么没了。”
闻言周平眉头一皱,心想着应该不会吧?就李凤霞那个心性,胆小怕死,还能自己动手?
“我知道了。”
见他态度平淡,王大勇诧异,“你咋没高兴的表情呢?”
“高兴就得哈哈大笑啊?”周平翻了个白眼,然后把斜挎包递过去,“买了点碎糖还有碎饼干,你愿意吃就吃点。”
在他眼里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在这个年代,那可是都想吃的。
王大勇笑呵呵的接过来,“还得是你啊!兄弟啥也别说了,有事儿我肯定上!”
睡了一下午,周平五点多起来吃饭,食堂里一个干部都没看到。
也有可能是在别的食堂吃,反正平时来这边的,他一个也没见到。
“你们知道不?那个李凤霞不是自己死的。”
“别瞎说!人家农场领导都说了,你还瞎说啥呢?”
“搞不懂哦,反正我认为没那么简单,我听说……”
这件事在农场里传的沸沸扬扬,领导有意咋下这件事,但不是那么容易的。
周平看王大勇要去凑热闹,一把拉住对方,“别去了。”
“咋了?听听还不行。”王大勇只是想听他们怎么说。
周平却不想参与,毕竟这事儿是他搞的。“你听我的,别去。”
都这么说了,王大勇只能坐回来继续吃饭。
“唉,天天这咸菜条子,我都成咸菜了!”他瞅着饭菜都发愁。
周平三两下吃完自己的饭,说道:“现在又没有办法种菜,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赶紧吃吧,有的吃就不错了。”
他们领工资还好,发工资了可以去买吃的或者下馆子。
那些没有工资的人,不比他们还难?
这时外面有人进来了,显然是听到了刚才有人议论李凤霞的事情。
“你们讨论归讨论,恶意猜测就不对了!别给大家制造恐慌!”
来的是个小干部,看着刚才说话的那两个人,目光不善。
见状大家都怂了,谁也不敢再提这件事。
有句话说的没错,制造恐慌没有好处。
农场里这么多人,又都是以年轻人为多,真要是弄出点事儿,那可不好控制的。
那个干部过去跟食堂的人说了几句话,就有人抬着粥桶出去了。
估计是要送饭,看来他们已经忙的没时间出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