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7章 给老張的聘礼
“如今你在粤东好大一片地盘、好大一支兵马,还要提携我这个老土匪成为东北的代理人卖药,如果再不加紧一些交流沟通,咱们这舅甥关系,估计就只剩个名分了。”
对于二人之间,只有名义没啥感情的事实,老張是一点都不避讳,更是不避讳眼下他俩更多的是利益关系,只是借助着舅甥关系这个枢纽联系到一起的:“但是你在粤东、我在奉天,想多走动、多联系都做不到,那么我唯一能想到的,只有亲上加亲这四个字。”
“刚巧,你小子新鲜玩意儿多,又会飞又各种新奇玩意儿不断,芳芳那丫头看你的目光里面是崇拜和喜欢,和你小子亲上加亲,总好过让她去嫁给她从没见过的人。”
老張的话里满是感慨:“虽然说和你也算是为了利益,为了维持关系进行的联姻,但是至少也算是芳芳能够喜欢和多少有几分选择的,我这个当父亲的没你小子那么大能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那几个闺女注定了都得因为各方利益联姻出去,包括我那几个小子的老婆,也轮不到他们喜欢不喜欢,都得看娘家的身份势力决定。”
这是实话,纵观历史圆轨迹,老張的儿女在婚姻上,可不是不分男女,全都是联姻性质的强制婚姻?
几乎最后都没有什么好的结局。
特别是芳芳,老張被炸死之后,就经常遭遇家暴,等到后来小六子被幽禁起来之后,更是直接被赶出家门。
“但是为人父母,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有他们能够喜欢的选择,当然还是会想要给他们。”
老張一双眼睛满含疲惫和感叹,看向杨妙君:“所以,芳芳留给你,在我看来,不管对于我还是对于芳芳,都是最好的选择。”
杨妙君脑子跟浆糊一样,下意识来了一句:“可我们是表兄妹啊。”
虽然实际上俩人并没半毛钱的血缘关系,姑舅亲的身份,也是系统给予的,是改变了老張和一些相关人的记忆后赋予的。
但是对于21世纪来的杨妙君,对此还是有下意识的抗拒。
更别说芳芳的年龄……妥妥的得拉去打靶的好吧?
“表哥娶表妹,自古以来都是亲上加亲的好事,这有什么的?”
老張不解的看向杨妙君。
事实上,别说这个时代,就算是到了八九十年代,这个观念也没有改变,就连禁止表亲通婚的法律,也是到了80年第一次出现,但是也只是说三代直系血亲禁制,而表亲一度被认为属于旁系,不属于血亲,因此并没有特别强制禁制,属于可行可不行的范畴。
直到了2001年,才正式明确强制禁止表亲成亲。
所以在这个年代、在老張眼里,芳芳嫁给杨妙君,是再合适不过、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了。
“可是芳芳的年龄也太小了点啊。”
对于杨妙君来说,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他自己清楚,他和老張的舅甥关系,实际上就是个名头,实际上半毛钱血缘都没有,反应过来后,也就不再纠结这个问题。
想想小景、想想陈舒婷,他不想要么?
他是怕被拉去打靶!
“你要是嫌小,就过几年再娶她进门,正好这几年就留在你身边,一来可以培养感情,二来你小子喜欢什么样的性格爱好和琴棋书画之类的能力,也可以纠正培养。”
这哪是培养啊,这特么就是养……
“成!”
养就养,成就成。
老張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再拒绝那就是杨妙君不识好歹了。
“你都这么说了,再加上表妹做不了正方夫人,只能成为姨太太,也确实亏欠她,那一万多条三八大盖和水连珠,就都给你作为聘礼,另外我再给你一辆越野房车、一辆能挡子弹和炸弹的铁甲车。”
“你和小六子就别飞回去了,坐车回去,那几个竹蜻蜓全都省下来得了,顺便我再安排五百辆卡车,带上一千兵马帮你押送那一万多条枪和子弹以及一些柴油去奉天。”
杨妙君说完之后,下意识的看了彩衣一眼,果然彩衣在气鼓鼓的瞪着老張。
这才是成亲第三天,就遇到这件事,彩衣估计心里已经在想着用飞剑给老張戳他几百个透明窟窿了
但是气愤归气愤,彩衣依旧没有开口制止或者反对杨妙君和老張定下这件事。
毕竟以这个年代的三观,彩衣根本没有办法拒绝这种事情。
三妻四妾,是这个时代的标配,只要有钱有能耐,那么妻妾越多才越好,代表着家族兴旺、子嗣众多,是传承大事,别说不能拒绝阻拦,有的时候,妻子还要主动帮丈夫寻找,或者主动提供新的小妾。
这也就是古代为什么会有陪嫁丫鬟、甚至是陪嫁姐妹的存在了——注意,是陪嫁的,而不是伴娘,古代称之为媵妾。
也就是将新娘同宗族的远房姐妹作为嫁妆的一部分,一起嫁入男方家中,以后和陪嫁的通床丫鬟一起成为男方的妾室,成为正房夫人在后宅里的同盟助力。
“行,既然这件事情已经说定了,中午吃完饭,我和小六子就直接回奉天了,出来好几天了,奉天那边也该有一堆事情等着我回去决定,还有你刚才说的控制几个港口的事情,也该提上日程了。”
老土匪的作风,说就说了、做就做了,决定了就不拖沓,所以直接就决定吃完午饭就走。
“那你是不是该把表妹的那四个竹蜻蜓留下啊?”
杨妙君忽然想起一件事,调侃的看向老張。
“留什么留,她又不用了。”
或许多少是有点理亏,所以说完这句话之后,老張直接就起身走了,而且还有十足的理由:“既然事情已经说定了,我得回去和芳芳把这件事说一下。”
杨妙君在后边只能无语的失笑摇头。
不过对自己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
那一万多条枪,本身也是准备封存起来,以后或者卖给其他人、或者留着支援给那些伟大的人,但是那最快也得是十几年后的事情了,也不缺眼下这一万多条枪,不如就借此给了老張。
至少有了这一万多条枪和大约三百多辆卡车带来的机动性,老张的底气就更足了,再加上青霉素的收益,想来老張以后也就不用和小鬼子虚以为蛇了。
“对了师父、师叔,文才呢?”
其他人去重新整备兵马,完成年前暂停的攻打战斗去了,任婷婷负责后勤和交易的事情也忙得很,但是文才这个自己未来的建城主管,可还没有什么事情。
“他还能在哪?当然是跟在婷婷身边呢。”
说起文才,九叔也有些无奈。
“他还没放弃追求婷婷呢?”
杨妙君闻言乐了。
“那倒不是,他也算是认清自己,不再纠缠婷婷了。”
嗯,至于是自我认清,还是棍棒之下认清,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但是你不是让彩衣的师妹她们去婷婷那里帮忙了么,这小子不知道又看上谁了。”
杨妙君微微一愣,然后转头看向彩衣:“彩衣,这件事你看看能不能帮帮文才,问一问看看有没有谁能看上文才的?”
彩衣点了点头:“好,我过几天就问一问师妹她们。”
说是问一问师妹们,但是想想文才的未老先衰样貌,还有怯懦胆小的性格,以及说话不经大脑的形式作风,除了老实心地善良,也就没什么可圈可点了,彩衣觉得可能性不大。
哪怕是师妹中最胖,说是师妹,实际上更多是微波派里打杂,负责烧水做饭打扫卫生的那个胖丫,估计都看不上文才。
毕竟再怎么样,人家也是微波派弟子,也是修炼到了筑基境界,相当于道士境界的。
而文才呢?
道童中期……
很快,文才被喊了过来,而杨妙君也拿出了一沓激光鸟给他打印出来的图纸:“这就是我准备建造的城池,准备叫真君城。”
茅山祖师是三茅真君、清源妙道真君是真君、杨妙君的名字里也带个君字,所以就真君二字作为城池的名字。
“分为外城、内城、皇城三部分,整体坐北朝南,外城东西宽36里合天罡之数、南北进深28里合星宿之数,外城城墙高八丈合八卦之数、内城城墙高十丈合天干之数、皇城城墙高十二丈合地支之数,中间以城墙连接,分割成九宫之势。”
杨妙君找出整体的布局俯瞰图递了过去,九叔和四目道长以及文才围在桌子边观看。
“中宫位置为内城,是高级文官武将的宅邸,按照古长安城布局建造108坊。以朱雀大街分左右两边,左边修建成苏氏园林风格,一个坊市就是一座园林。右边修建成带院的独栋别墅,四座独栋别墅为一个坊市。东西两市修建城广场公园和商铺合一的区域。”
杨妙君说着,拿出了一本图纸,第一页就是唐长安城的布局图,剩下的是几十种园林和别墅的设计图,到时候就随便选择了。
“外城八个区域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则作为军城,主要驻扎兵马,也是四个师之后驻扎和训练的地方。”
这么大的城池,长宽都是唐长安城的三倍上下,能容纳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居住。“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角落的区域为民城,全建成七层的回字形大楼,中间打井供水,并且一楼做成商铺,二楼开始,四周各十组两排对列的两室一厅。”
也就是宾馆酒店客房那样的布局,然后连起来成一个四面体,中间空出来,这样的话一层就是80个两居室,六层楼就是480间房子。
“回字型大楼每个区域建造365栋,可以对外售卖,也可以才给立下功劳的人,以及都头级别以上的中层军官及其家眷住。”
每个区域365栋,四个区域加起来就是1460栋,每栋480间房,就是七十万零八百间两居室,按照一个两居室能住一家四口人计算,只是这四个区域,就能容纳至少280万人绝对是超级绝大的城池了。
所以,四处军城驻扎四个师五万人,哪怕需要很大的训练场地,也绝对是绰绰有余,甚至还可以再容纳十倍的兵马长久驻扎并训练。
再配合杨妙君的自动工厂、能够通过青霉素获取的武器弹药。
只要这座城建好并住满人,到时候就算对外边的什么事情都不管,只凭借这一城的百姓和兵马,就足够扫平整个东南数省。
并且,这一次只是练手,等这座城建好之后,杨妙君会把这批工人和文才,一起扔到王者巨鲸兽的头上,让他们在巨鲸兽头顶的那座小岛上,建造一座更大的城池,作为他很多年以后真正的、最后的私人国度。
那才会是在五六十年,甚至是百年后的那个时代,真正能够属于他的绝对私人领地。
那只到处删除一切的大螃蟹都河蟹不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