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8章 天鉴开考,都是人才
这个赚取青墨的路子,看起来,潜力很大。
正想着,一袭蓝衫的池先生板着脸从外面稳步走进来,直接上了论道台。
众文生急忙安静下来,聚精会神,认认真真的看向台上。
只见得蓝衫先生大手一挥,几十道蓝色流光飞到所有文生跟前。
“文衡天鉴马上开始。”
“带上文符,随我去文衡院!”
“......”
......
在文衡院最深处,四道身影立于其中。
左侧两人,为梁元老爹梁启,及为了噬文教特意从金原书院提前到来的顾然清。
右侧,一人双鬓银白,面有皱纹,另一人则身着灰衫,中年模样,留有棕褐色胡须。
“刘塾长,温先生。”顾然清对着二人分别拱手行礼。
双鬓银白之人即是刘塾长,灰衫则是温先生,跟梁启一样,为青阳学塾副塾长。
刘塾长微微点头,脸色有些严肃:“也不知,噬文教在学塾潜伏了多少人......”
“塾长不用太担心,不论多少人,结果都是一样。”副塾长温先生低声说道:“有然清带来的《九章算目》,不论是潜伏的文生,还是先生,噬文教都无所遁形!”
“九章算目......”刘塾长闻言,脸色非但没好转,反倒更为凝重“金原书院将《九章算目》本册这等圣贤书放在我青阳学塾作为诱饵,倘若出了意外,我......”
“不会出意外的,塾长放心,”顾然清是在场四人里最最轻松的,“有刘塾长,温先生,梁先生坐镇文衡天鉴,那噬文教除非冒出来个第五境!”
“不止我们,”梁启忽的开口,“我也让镇府那边派了人手过来,沈长伯估计很快就会来。”
“刘塾长您看,沈长伯这位神捕也会来,肯定没事。”
“但愿如此吧。”刘塾长脸色稍稍缓和了些。
“文衡天鉴还有不到半个时辰就要开始,梁先生,温先生,我们还是再检查一下各处吧。”
“然清,你先等候在此,沈捕尉要是来了,你就招呼下。”
“好。”
“......”
......
学塾,某僻静小林中,正有两道身影。
“左使,我们真要为了《九章算目》,放弃潜伏其他棋子?”
“吴先生是在学塾待的太久,分不清孰重孰轻了吗?还是觉得《九章算目》本册,不如几枚小棋子?”阴暗下响起略有几分沙哑的声音。
“......”吴先生沉默了片刻,语气继续沉重道:“左使,属下主要是担心,《九章算目》本册没拿到,前期的努力也全部付之东流。”
“呵呵,吴先生,你确定是担心我们前期的部署白费,而非不想脱了这身先生的衣衫?”
“属下绝对忠于左使,只是那《九章算目》有梁启、顾然清、沈长伯等人看守,我们......”
“几乎不可能得手是吧?”被称为‘左使’往前走了一步,灰色长衫显于微光下,“吴先生不用担心,本使自有对策。”
说着,这人就拿出一暗黑色的方形砚台,那砚台一出现,就散发丝丝缕缕的黑色气体。
吴先生见得砚台,脸色瞬间大变:“文疫砚,左使大人,此宝的炼制之法不是早已失传了吗?”
灰衫左使笑而不语。
吴先生复杂的看着暗黑色文疫砚,又犹豫着开口:“左使大人要准备在文衡院释放文疫?”
“文衡院?”灰衫左使轻轻摇头:“整个学塾。”
整个学塾!
吴先生心头一震,脸色再变。
“怎么,吴先生当了几年的先生,就真把自己当成那甲字初堂的先生了,这就为自己的学生考虑了?”
“属下从未这样想过,”吴先生急忙躬身,“属下是在想左使此计甚妙,文疫一旦释放,文生们就会被文疫侵蚀脑海,学塾必然会乱成一团。”
“呵呵,”灰衫左使嘴角显出狞笑,“吴先生觉得,梁启、顾然清这些个先生,是会选择救文生呢,还是选择见死不救,护着《九章算目》呢......”
“文疫侵蚀程度跟文生所读圣贤书多少有关,圣贤书读的越多,侵蚀就会越严重,梁启他们救宁尘、梁元等天才,从而无法顾及《九章算目》。”
“......”
......
文衡院位于学塾东边,门口有两口青铜色古钟,镂空雕刻着密密麻麻的繁杂文字。
高墙由墨玉砌成,檐角垂落的铜铃在风中清越如鸟鸣。
透过院门,隐约能看到内部有一座青铜色建筑,形如倒置的青铜鼎,粗看得到近十丈高,上面已是刻满了繁杂文字。
这座建筑,便是文衡院的核心,文衡天鉴。
池先生带着丙字中堂的一众文生来到这里,文衡院的外院已经到了很多文生。
这次文衡天鉴考验,为三年一次的统考,除了初堂,中堂、高堂,都会来此考验。
说是外院,但面积之大,秦铭觉得,都快赶上前世学校操场的两倍大了。
各堂的区域早就划分好了,主要分为甲、乙、丙三字中堂,以及高堂四个区域。
池先生带着文生来到丙字中堂所在区域,便不知去哪了。
秦铭左右看了看,说实话,这个氛围,不像是统考,更像是开校运会......
“秦兄,”高羽和闻衣白凑了上来,看向乙字中堂区域,低声说道:“那个就是乙字中堂的金晓瑶,别看是女子,却早已将圣贤气和成团,听闻都打算申请甲字中堂的升堂考了。”
“恰好这次文衡天鉴,金晓瑶就当做是升堂考了,文衡天鉴二十次,然后升入甲字中堂。”
两人又看向甲字中堂区域,道:“那个,身穿白衣,头戴纶巾的翩翩公子,刘楚兮,圣贤气已经脱变到墨液的程度,这次文衡天鉴,估计会升入高堂。”
“对了,秦兄应该知道,我们青阳学塾的塾长姓刘吧。”
“那位,就是方宣,三个月领悟语论共鸣的天才,圣贤气也已经脱变到墨液程度,等着升入高堂。”
接着,高羽和闻衣白指向最后的高堂区域:“那位,即是咱们学塾第一才子,宁尘,先天明智,年仅二十,就已经淬炼三字。”
“对了,我之前听说,秦兄是一夜顿悟圣贤气的?那宁尘当初也是。”
“宁尘旁边那位,是第二才子,叫梁元,淬炼两字,第三字估计也快了。”
“不过,这位梁师兄......”高羽语气有些奇怪,“行为怪得很,秦兄以后若是遇到了,离远些比较好。”
“高兄,那位梁师兄怎么怪了?”秦铭眸子闪动的问道。
“这......”高羽面色有些奇怪,顿了下,声音压得很低,“那位梁师兄,喜欢研究一些有违常理的东西。”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