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球理论与实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传承中华传统运动养生功法

一、中华传统运动养生功法的传承性

无极球习练强调要做到一裹、二柔、三匀、四弹,这与中华传统运动养生功法习练的基本特点是一致的。

(一)裹

习练无极球看起来运动量很小,其实不然,它习练的内容非常全面,牵扯全身各个部位,很多动作都是“一动无不动”的全身动作,因此,健身效果特别好。

无极球习练不仅能帮助习练者很快掌握中华传统运动养生功法要领,有效促进经脉的气血流通,为强身祛病打下基础,而且能实现松腰的目的。

习练无极球松腰法重在“裹”:将无极球裹在怀里习练,可柔韧形体,抻筋拔骨;可使束缚人体上下气血流通的带脉流畅无滞,内气充足;可养成意在形先、心念专一的习惯。

(二)柔

无极球习练要求柔和协调,采用由柔而刚、刚柔互变的路径,遵循中华传统运动养生功法的基本风格,这也是其具有养生价值的重要原因。由柔而刚,能适应各种体质的人习练,能让弱者变为强者。化僵成柔,练柔成刚,刚为柔用,刚柔互根,刚柔互化,刚柔互济。

(三)匀

无极球习练重视协调匀缓,以匀缓、细腻、圆润、协调者为上品。匀速、慢节奏是为了便于协调,在匀缓、细腻、圆润中体会身体内部的协调,体会小肌肉群的协调,体会意、气、身的协调,体会身心合一的协调。协调则身心舒畅,协调则气脉通畅,这就是所谓的“太极者,太和也”。

(四)弹

无极球运动要求的弹,即为浪涌。波浪运动是物质运动的普遍方式,也是最省力的运动方式。物质运动有三种波:反映垂直运动的蚕行波、反映水平扭动的蛇行波、反映拉张挤压的蠕行波(源自地质学家张伯声地壳波浪镶嵌说)。无极球运动就是要完美地反映浪涌三种波:腰脊S运动,作蚕行波;身体拧裹,作蛇行波;提胸贴背吸气、气沉丹田呼气而挤压身体,作蠕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