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院生开始的围棋之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4章 一招千念 再见三三

午后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在棋盘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平日里的“林研“总是几盘棋局同时进行,棋手们捉对厮杀。然而今天,柏寒的到来让研究会的气氛为之一变。

他在复盘时的出色表现和林海峰对他的重视,让在场的棋手们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充满期待。

“柏寒,今天想和谁对局?“林海峰慈祥的目光落在少年身上,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我来和柏寒下一盘吧。“

说话的是王立诚九段。

在座的旅日棋手中,大多都是年少时就来日本学棋的,王立诚也不例外。

他十三岁从台湾来到日本,先后师从加纳嘉德九段和吴清源先生,与依田纪基、王铭琬等人一起,开创了终结“六超时代“的新局面。

作为曾经同时手握棋圣、十段、王座三项头衔的顶尖棋手,王立诚在日本棋坛享有盛誉。

在柏寒到来之前,他就已经从张栩和张豊猷那里听说了“今研“上的事情,对这个少年产生了浓厚兴趣。

此刻看到师兄林海峰对柏寒如此器重,他的好奇心更甚,于是主动提出对局请求。

张栩朝柏寒微微一笑,主动让出了座位。

他本也想再与柏寒切磋一局,但既然王立诚前辈开口,他自然不便推辞。况且以林海峰对柏寒的重视程度,今后与他对弈的机会必定不少。

柏寒欣然应允。

能与这样一位声名显赫的前辈对弈,正是他求之不得的学习机会。

“师弟不必手下留情,让我们看看柏寒的真实水平。“

林海峰意味深长地说道,“至于棋份,就按分先来,柏寒执黑吧。“

这样的安排,既是对柏寒实力的认可,也体现了对王立诚的尊重。

研究会的其他成员纷纷围坐在四周。

这个被张栩盛赞、受林海峰青睐、得王立诚约战的少年,究竟会在棋盘上展现出怎样的实力?

所有人都怀着期待的心情,静静等待着棋局开始。

……

柏寒以错小目开局,王立诚则以二连星从容应对。第五手,黑棋在右上小飞,构筑起坚实的无忧角。

当白棋在右下角小飞低挂时,柏寒出人意料地回以小飞应手。

张栩微微蹙眉。

在常规布局中,面对小飞低挂小目,柏寒这手小飞应极为罕见。通常只有在二间高夹定式中,当白棋小尖之后,黑棋才会选择小飞应对。

而此刻柏寒直接祭出这一手,究竟是个人趣向,还是暗藏玄机?

张栩定了定神,目光紧紧追随着棋局的进程。

王立诚略作沉吟。考虑到右上已是黑棋的无忧角,他选择三间高拆边路,试图限制黑棋的发展空间。

柏寒执棋的手在棋盒上方停顿。

偌大的棋盘上仅有八枚棋子,其中六枚集中在右侧,左侧则是占据星位的两颗白子。

按照常理,左边两个星位的挂角价值巨大;或者逼住右边拆三的白子,也是不错的选择。

然而柏寒都没有考虑这些常规下法。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萌生。

房间里如林海峰、王立诚和张栩,都是叱咤日本棋坛的风云人物。

当未来的围棋理念在此刻呈现,会激起怎样的波澜?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房间,光线从横放在膝前的吴清源大师手书折扇上掠过,将少年与棋盘分割成明暗两界。

棋盘上的棋子熠熠生辉,线条温暖流畅,而柏寒却冷静如冰,深邃的眼眸中似有一丝难以察觉的哀伤。

少年想知道,当十年后妇孺皆知的AI招法,在此时此刻出现,会给这些顶尖棋手带来怎样的震撼。

就当这是一场提前的预演,或是一个来自未来的预言!

柏寒的手伸进棋盒,黑子被夹起,从阴暗处奔向光明。

光斑闪耀中,棋子与少年腕间的珠串同时泛出幽光。

黑棋第9手,直接点入左上角三三!

“嘶!“

“啊!“

一阵吸气声中,谢依旻的惊呼声格外刺耳,她后知后觉地捂住了嘴巴。

张栩深深地看了柏寒一眼,稍稍调整了坐姿。

开局就点三三,这是什么棋?

点三三在现代围棋中很常见,但在开局阶段直接点三三,几乎闻所未闻。

作为后世广为人知的AI招法,在2008年看来却离经叛道。

围棋讲究势与地的均衡,为了十几目的实空,在棋局伊始就甘心被压缩在低位?

这种理念和招法实在无法得到围观众人的认同。

王立诚愣住了,手中的折扇停在半空。抬头瞥了一眼柏寒,心里有些不高兴。

作为棋坛大前辈,指导你一个院生,你就下出这样近乎于让子的棋?

不过是和张栩下了盘好棋而已,已经狂妄到看不起我的程度了吗?

藤泽一就羞愧不已,脸红的像火烧云。

柏寒直接点三三的下法他之前在道场见过,当时以为不过是小孩子胡闹而已。

但现在不同。在和赢得过22个正式棋战头衔的前辈对局,柏寒居然下出如此不礼貌的棋!

他刚想张口呵斥,就看到林海峰抬起手指了指棋盘,示意大家安静看棋。

藤泽一就咽下要说的话,暗暗决定秋后再算账。

林海峰的目光若有所思。

他注意到柏寒的神色很严肃,虽然并不认同少年的招法,但他相信柏寒不是拿围棋开玩笑的人,更不是不尊重对手的人。

想想自己老师在和秀哉的世纪对局中,前三手分别下在三三、星位和天元。

和吴先生比起来,少年此举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而已。

柏寒这么下,一定有他的认知和道理。

至于认知对不对,道理通不通,棋下完了自然见分晓。

周遭的喧嚣如潮水般涨落,柏寒的耳中只剩下棋子叩击枰面的清响。

林海峰青睐的目光,星艺兴奋的闪烁,都在他心头点燃了一簇灼热的火。

日本棋道追求“神之一手“的执念,像樱花般绚烂而脆弱。

那些为追求完美棋型而蜷缩的美学,那些为保持“棋谱洁净“而固守的教条,终在国际棋坛的风雪中凋零成泥。

“缺乏胜负师气质”的表述已经算是客气,有多少日本棋手被蔑称为“面瓜”?

温室虽暖,难经风雨,少年不愿做精心修剪的盆摘,俯瞰着温室中的花花草草。

可人工智能呢?

没有感情、只有胜负的围棋,少年同样不愿变成AI算力催生的冰冷标本。

侵染着人类思想,饱含着血肉温度的棋道追求,又岂是二进制能解构的暖意?

落在棋盘上颤动的棋子,星艺永远无法解析;而夹起棋子的指尖温度,更是阿尔法狗不能理解的分量。

“我有血肉的局限,你有算法的盲区。”

“执棋的,可是活生生的人!执棋者的呼吸,才是围棋永远跳动的心脏!”

折扇被轻轻握住,少年决意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

左上角的走法形成了后世常见的AI定式,获得先手的柏寒再度点入左下角的三三。

有了前面一手点三三的铺垫,张栩等人总算没有再发出声响,而是静观棋局发展。

王立诚选择了另一个变化,让黑棋先手获得角地,白棋在左边建立起庞大的外势。

三十几手棋过后,黑棋占据三个角的实地,白棋则外势壮阔。

柏寒回到上边四路小飞,一边补强自身,一边瞄着对手棋型的缺陷,伺机动出白阵中的黑子。

王立诚略作思考,在左边七路围了一手,布下阵势以静制动,等待黑棋打入。

柏寒没有急于侵消白阵,而是占据右边棋盘最后大场,紧紧逼住白棋。

白棋不理黑棋的逼攻,转到右下反逼角上两颗黑子。

同样对白棋置之不理,柏寒在右边飞压继续对白棋攻击。

王立诚再度脱先,尖冲右上无忧角,等黑棋爬的时候白棋跳。

林海峰暗自点头。看起来双方各行其道,互不理睬,其实是针锋相对,各有算计。

柏寒逼住右边,是希望借助攻击白棋寻找头绪。王立诚逼住黑角既威胁黑棋,又声援呼应右边白棋。

黑棋在右边飞压则是一石三鸟,既扩张右上黑棋阵势,又在攻击右边白棋的同时化解对方对右下角的逼迫。

白棋脱先尖冲右上,又是针尖对麦芒的一手,抢先侵消黑棋阵势的同时,瞄着左上角还未完全安定的黑棋。

除了庄惟杰,围观的众人都是职业高段棋手,自然可以领会对局者的用意。

看似随意却暗合棋理和对局者思想的招法,让张豊猷、林子渊等人细细品咂,意味深长。

作为对局者的王立诚深受更直观,对面这个小家伙实力很强啊!难怪师兄对他这么看重。

右边的攻防虽不见硝烟弥漫,却暗藏刀光剑影,这种相互琢磨彼此针对的情形,让王立诚有一种棋逢对手的感觉。

尤其现在的局势黑棋并不落后,甚至先行效力还很明显。

“难道是因为点三三的缘故?”

王立诚似有所悟,随意摇摇头,把精力重新投入到对局中。

柏寒在右下厚实的压,加大对白棋的压迫,走厚自身的同时,远远地为侵消左边白阵做准备。

白棋在右下托三三求安定,黑棋扳长,白棋顺势跳补。

简单交换之后获得先手的柏寒把目光转到左边白棋的滔天阵势,第55手深深地打入到左边三路!

折扇轻轻打开——

暗然而日章,君子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