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8章 闹市偶遇心踟蹰
早上,王谧和青柳在行李中挑挑拣拣,他们已经把小院内外打扫干净,除掉杂草,修剪树枝,终于是有空布置铺面了。
他们来的时候,王谧见院中墙上沿街位置,有个闩着门的小屋,便走上前去,拉开门闩一看,却是一方沿街开门的商铺,不过里面空空如也,只有一道长长的破旧木头柜台。
王谧心道这倒正中自己下怀,即使没有这间屋子,他之后也是要想办法改造的,毕竟从王氏族中拿钱,哪有自己手里挣来的理直气壮,以自己现在处境,入仕也不急不来,既然如此,那便一边养望,一边挣钱好了。
而且清溪巷的位置很好,地处士族聚居区,放在后世,也是顶级商业区的存在。
王谧翻开一个藤箱,里面堆满了长书条幅,这是其生母留给他的,应是在建康大宅别人所赠,但遗憾的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字画都没有落款,王谧最后选出了几张,其笔法流畅高妙,显非凡品。
青柳在条幅上方系上麻绳,王谧用木锤将铁钉敲入墙里,将几张条幅挂上,又环顾四壁,感觉还是有些空,突然想起先前顾恺之赠画,干脆也拿了出来。
两人又从挑拣出了不少村中做所的小物件,摆在屋中四面长柜上,但此屋甚大,还是显得空荡荡的。
王谧又将棋盘搬到柜台间的木桌上,青柳见状笑道:“郎君这不像卖东西的,倒像接待访客的。”
闻言王谧挠了挠头,笑道:“昼不掩门,光明正大,我又不是独居深宅,只迎高朋的名士,做生意的,哪有那么讲究。”
他环顾四周,说道:“可惜还是缺不少东西,我写的字实在拿不出手,看来以后得找人请教下了,好在建康精于此道的人不少,王氏亲族,几乎人人精于此道,我还是有些丢人了。”
王谧指的,自然是王羲之一脉。
王羲之同样出身于琅琊王氏,父亲王匡,便是王导堂兄,和王劭这一支关系很近,同时王羲之迎娶的是郗鉴的女儿郗璇,和郗氏同样关系密切。
不过王羲已于升平五年(361年)去世,郗璇兄长郗昙也于同年去世,这对郗氏和王郗两家,都是不小的打击。
王羲之的长子王玄之,早于王羲之四年去世,黑发人送白发人,王导同样如此,最受器重的嫡长子夭折,六子有四人在三十多岁去世,仿佛成了琅琊王氏的一个诅咒。
而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则是继承家主之位,为当世名士,其妻早丧,后守父丧三年,推迟了先前商议的续娶婚事。
以上种种,都是王谧在船上通过顾骏打探到的,虽然顾骏没有说王凝之联姻的家族,但王谧却是根据后世的历史记载知道是陈郡谢氏。
而谢氏女郎,应便是后世有名的谢道韫。
王谧心道按理说王谢两家应早联姻了,算算年岁,谢道韫怕不是过二十岁了,怎么可能还没成婚?
青柳出声道:“王右军一脉的字,妾也看过,郎君刚才拿出的那几幅,未必没有其子弟所作。”
“但妾觉得,公子只是欠缺练习,气象法度不输,更有笔画转折独得之妙,若假以时日,未必就差了。”
王谧连连摇头,失笑道:“咱们关起门来吹牛皮就好了,传出去贻笑大方,我只怕练一辈子,都赶不上二王半分啊。”
青柳抿嘴笑道:“这铺子一开,除了向行商司申得文书外,还需要一面幌子,少不得要郎君动笔了。”
所谓幌子,便是商铺招牌,最初什么时候出现已不可考,但不晚于春秋时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记载,“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峡甚高”,这里的悬峡,就是酒幌。
到了后来,幌子种类增多,出现了实物幌、形象幌、标志幌和文字幌等形式。
实物幌就是买什么挂什么,如麻铺挂麻线,帽铺挂草帽,标志幌便是行业约定俗成的标志,王谧的铺子卖的是各类杂货,两者都不太适合,所以文字幌最为合适。
王谧听了,苦笑道:“你这一说,我还心虚了,本来这两年练字不多,大字更没写过几个,真写坏了,挂出去贻笑大方。”
王氏子弟,多以书法扬名,且不论王羲之一脉,就是王导这一支,几乎子弟书法都有独得之妙。
当初王谧深知就是自己再练,也未必能从中打响名声,毕竟在外人看来,你王氏字写得好是应当的,所以王谧才另辟蹊径,走棋道之路,尽可能发挥自己长处。
青柳笑道:“郎君还是要求太高了,这里毕竟是闹市,归根结底,客人关心的还是卖什么货。”
两人一边说,一边走到铺子外面,商量着从哪个位置挂幌子合适,对面邬氏早已经开门烤制麻饼了,王谧主仆出来,两边皆遥遥拱手,以为见礼。
青柳见阿萍小小年纪,蹲在地上木盆边上,费力和面,不由轻声道:“建康花费颇多,颇难维持生计,这孩子小小年纪,和村中孩童一样需要劳作,真不容易啊。”
王谧点头道:“全天下皆是如此,建康好处在于,多少能保得性命平安,居有其所,相比之下,北地中原那些沦落于胡人的地方,平民百姓过的日子,又是什么样的,让人想都不敢想。”
自己将来,到底能不能改变这个天下,都是个未知数啊。
两人说话的时候,有辆马车正缓缓经过,车里的女子看到王谧熟悉的背影,如遭雷殛,骤然呆住。
女子正是张彤云,这几日因张玄之并没有开门待客,所以也不需要她出来作陪,故她得空,便让家仆驾车,到附近街上看景。
其实张氏买下的大宅,同样地处城中心,离这只有五六条街的距离,所以马车转着转着,便来到了清溪巷。
对于巷子商铺中,不同于吴县的各色货品,张彤云看的很有兴趣,车子走走停停,便经过王谧铺子附近。
她看到王谧时,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又看了两眼,方才确认,确实是王谧主仆二人。
张彤云下意识出声,让车马停了下来,随即发现叫的太急了,却正好挡住了王谧铺门,停在王谧主仆二人数尺之处。
她不禁心中一慌,想要再让车马起步,王谧却是误解了,转身走了过来,拱手道:“见谅,小铺还未开张,还请尊客过几日再来。”
张彤云心中更慌,下意识嗯了一声,出声才发现不对。
她还心存侥幸,结果王谧疑惑道:“车中的,莫不是江上相遇的女郎?”
张彤云见状,只得掀开车帘,轻声道:“见过郎君。”
“没想到......郎君还记得妾的声音。”
王谧微笑,“女郎声如天籁,岂能忘怀?”
张彤云心中一颤,感觉心不争气地加速跳了起来。